黨風廉政宣傳教育月活動學習體會
時間:2022-07-31 03:36:00
導語:黨風廉政宣傳教育月活動學習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國際局勢、國內形勢發生新的深刻變化,社會利益關系更為復雜,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各種矛盾錯綜復雜,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在此關鍵時期,黨中央全面分析了當前的形勢和任務,著重研究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問題,作出九項規定。為深入學習領會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自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縣紀委、組織部、宣傳部決定在全縣開展黨風廉政宣傳教育活動月,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加強黨性修養,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自覺經受住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長期執政的考驗,具有時代性和高瞻性。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要獲得別人的尊重,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和感化力,必須有一種獨特的品格嚴于律己。嚴于律己是我們每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是道德品質修養的一種境界,是執政為民,以法從政的內在途徑。讓人遺憾的是我們的一些同志和領導總是忽視或沒有能力做到這個“自我要求”,遇事總是喜歡歸咎于他人,不能清醒地看待事物,認識世界,在花花世界中眼花繚亂,為靡靡之音而紙醉金迷,心旌搖動,毀了防線。結果不但害了自己,更敗壞了社會風氣,損害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給黨和政府摸黑。成克杰、田鳳山和從輝煌到末路中的領導干部等,就是平時放松了學習,沒有做到克己自律,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出了問題,經不住權力、金錢、美色的各種考驗,使自己從功臣、領導墮落為罪人。
一個嚴于律己,勤政為民的黨員干部和領導,總是清醒地看待一切,認識一切,不會為花花世界所繚亂,不會被金錢所動搖,不會被美色等外物所誘惑和左右,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和高尚品德去帶動人、影響人和感化人。故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浪潮中,社會利益關系極為復雜的環境下,做為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必須加強以下幾方面的修煉:
(一)學習。“是非明于學習,名節源于黨性,腐敗止于正氣。學能使人明理,學能使人識道,學能使人高尚,只有提高對是非善惡、美丑、榮辱的辯別力,才能保持政治上的堅定性道德上的合法性,不學習則反之。當前,我們從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是前所未有的全新事業,任重而道遠,我們所面對的國內外形勢日益復雜,世界格局不斷變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綜合國力競爭空前激烈。所有這些都對我們的學習提出了更全面、更系統、更高的要求,我們如果不重視學習、放松學習,就不可能保自律,提高執政能力更無從談起。
(二)克制??酥谱约旱挠?,是成功的秘訣。美國元勛富蘭克林說:“自我克制體現了人類的勇氣,是人類所有高尚品格的精髓,人類與純粹動物的根本區別也在于自我控制,動物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而人能做到自我控制?!比绻粋€人由本能與激情來支配,那么他就會完全喪失道德上的行動能力,會淪為強烈的個人欲望的奴隸,只有道德紀律與自我克制,才能抵制本能的沖動,才能把握自我發展的主動權。當然,我們講的克制并非機械僵死的,而是理性的克制。因為欲望既是一個人去爭取成功的全部出發點,也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進步的根源,人類的演變也表現為欲望擴張與實現欲望的手段相互推動的過程,人沒有欲望,就不會有今天的人類。所以,我們提倡的克制是指使欲望不致于脫離智慧、脫離道德范圍和違背黨性原則。
(三)勤儉。勤勞儉樸是中華之美德,它可以創造一切美好的事物,可以贏得一切。古人,漢文帝劉恒就以節儉稱著于世,他在位二十三年,一直過著節儉的生活,衣食住行仍與過去一樣,一旦發現有對百姓不便的事情,就立即改正,務求有利為民,他曾想建造一個露臺,經工匠一計算,需花費百金,覺得過于破費,竟放棄了這個想法;平時他經常穿用黑色粗糙縫制的衣服,就連最寵愛的慎夫人,穿的衣裙也不許拖地;在為自己修造陵墓霸陵時,他命令都用瓦器,不準用金、銀、銅、錫等貴重金屬裝飾,還命令順著山勢建造,不準堆積高大墳墓,臨死前還留遺囑:“當今之世,咸嘉生惡死,原葬以被業,重服以傷生,吾葚不取?!辈⒁辉俣趩适聫暮?。正是文帝的節儉為群臣樹立了榜樣,從而使當時的社會風氣崇儉為德,也為“文景之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而隋朝煬廣皇帝生活奢侈,作風專橫,短短幾年斷送江山。
節儉能樹立榜樣,積累資本,勤奮則能創造財富造就“天才”。要想獲取知識,必須辛勤耕耘,要想獲得食物,也必須辛勤耕耘,想獲取樂趣,同樣必須辛勤耕耘;耕耘是永恒的生活法則。而現實生活中,有些黨員干部甚至領導,尤其是青少年往往忘記了這一永恒的主題,他們沉浸在花天酒地之中,聚眾干些傷天害理之事。筆者曾碰到過一件難忘的事,一次有機會到一監獄看望一位本很幸福的年輕人李××,最后他感慨道:“我倒霉都是因為游手好閑,和不好的人混在一起,不想再讀書,認為富人的孩子用不著學習,我父親有很多的財產,夠我們幾輩子用,所以用不著我去掙一分錢,一點也不知道金錢的用途和價值,更不知道怎么通過誠實的工作(勞動)來賺錢,結果就不用說了?!?/p>
由此可見,我們的黨員干部和領導,如果忘記了勤儉,也不教育孩子和年輕一揚儉樸的品德,將是何等的危險。
(四)公正。古人云:“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歌德說:“幾何以直線為最近,修身以公正為最好。”從黨的發展來講,公正無私不僅是一種為政道德,而且是一種成功之道。第一,公正使人有見事之明,凡事出于公心,就比較容易客觀地看待事物而不受蒙蔽?!肮?,偏生暗”,正是此理。第二,公心使人有客人之量,出于公心,對待強于自己的就不會有嫉妒之心,對于與自己有私怨的就不會有報復之心,對與自己意見不合的人也不會有嫌棄之心。“行之無私,則是以容眾矣?!钡谌?,公心使領導者有凝聚力,“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就是說,一個公正無私的領導者,必然受人尊敬而產生一種巨大的非權力影響力。唐代陸贄說:“以公共為心者,人必樂而從之,以私奉為心者,人必啜而叛之。”總之,沒有什么能比公正更得人心。
(五)寬容。寬容是一種美德,是友善、明智與中庸這些高貴品質的體現,不僅對你的個人生活具有很大的價值,而且對你的職業生活和工作有重要的推動意義,每個人都會犯錯誤,每個人都有很多的弱點和缺陷,所以任何人沒有資格要求別人永遠正確,更不應以自己專橫的意志去干預別人的觀點與行為。養成寬容的姿態,能敞開心胸接受新觀念、新資訊,可以使自己的知識更豐富,個性更完美,更有想象力和活力,并增進身心健康,在民主與法制的今天,這種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顯得尤為重要,但現實往往不盡如意,以我為中心的私念和狹隘心理處處可見。一次筆者與幾位朋友約定各帶孩子一起外出旅游觀光,結果甚是難堪,大家剛到省城聚集,一位已在大(3)讀書的孩子,聽到大家要求當晚乘長途車去外省住宿,在餐桌上就大發雷霆,鬧著不走,甚至對人家7歲的小孩大發脾氣,罵人家壞了自己的計劃;第二天早餐不吃,要付幾千元雇車回學校,并用手機告訴親朋好友,說人家如何之差,自己如何委屈;后在家長及眾人極力勸解之下,勉強跟隨,但一路上不許上輩跟人家說話,對那小孩更是恨之入骨,搞得大家處處為難……由此,筆者甚感憂慮,年輕一代和大學生的心胸和思想竟是如此狹窄和自私,根源何在?這一問題若引不起全社會的足夠重視,那么我們的國家將來會是怎樣的結果?
總之,通過工作和生活的接觸,尤其是近階段的系列學習,筆者深感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加強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弘揚社會公德,提高廣大黨員干部和年輕一代的自身素質,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