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個人學習三新體會
時間:2022-09-21 11:38:00
導語:教師個人學習三新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酷暑7月,烈日炎炎,繼半個月的新課程培和為期七天的校本培訓之后,我校又迎來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主題教育活動,它似春潮奔涌波瀾壯闊,如春風化雨滋潤心田。21中的所有教職員工正以滿腔的熱情、高昂的斗志,積極投身于解放思想,科學發展的偉大實踐之中,以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態度和百倍的努力來推動21中的新崛起、新跨越。
一、新思想似光芒,照到哪里哪里亮
改革開放以來,一些底子薄、基礎差、缺資源的地方何以能迅速躍起?至為關鍵的一點就是做到了繼續思想解放。觀念更新了,就能組織利用好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發展步子就快。相反,只能坐等機遇流逝,守著金山過苦日子。
在八屆八次會上,省委書記徐光春作了題為《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科學發展,為加快中原崛起而努力奮斗》的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了改革開放三十年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省解放思想的豐富實踐和基本經驗,科學判斷了河南發展的歷史方位,從七個方面部署了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動我省經濟社會的大發展。
在報告中,徐書記要求各級黨委、政府一定要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站在全局和時代的高度,切實把解放思想作為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改革發展、加快中原崛起的第一資源、第一動力、第一抓手,團結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堅定不移地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科學發展,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推動河南的新跨越、新崛起。
徐書記的話,象巍然聳立在海岸邊的燈塔,為茫茫海上的船只導航。封閉保守、求穩怕亂,開放意識、創新意識不強;小富即滿、小進即足,危機意識、進取意識不強;坐而論道、相互埋怨,實干精神和務實作風不夠;思想僵化、生搬教條,不為發展想辦法、只為落后找理由……這樣的地區,只能是個落后的地區,這樣的單位只能是個落后的單位。這樣的家庭也至多是一個小康的家庭。
做為一名有十幾年教齡的中學教師,經過幾天的三新教育洗腦,教育激情油然而生,我要重新審識自已的過去,找準經驗和不足,揚長避短,重塑自我,以不懈的努力,使自已的修養、學識和教育教學工作實現一個新的跨躍,也為二十一中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二、明天的21中,勢必燦爛輝煌
站在思想大解放改革的潮頭,21中在沉思:何種勇氣,方能使21中激情勃發;何種自信,方能使21中昂然奮起;何種辦法,方能使21中破解難題;何種力量,方能使21中再度崛起?
毫無疑問,那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正所謂“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這種勇氣、自信和力量,正來自繼續解放思想!人類在解放思想中進步,事業在解放思想中成功。改革開放30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是人民從思想桎梏中解放出來的結果。
做為一個示范性學校,21中為什么本科上線只有一百多人?做為一所占地具有一百三十多畝地的學校,21中為什么在校生不能突破三十個班?
欲解放思想,必先認識自己。2000年--2008年,21中迅猛發展,學生人數有幾百人迅速發展到2300多人,特別是在2005年招生工作中,由于住房緊張,高一只招了800多人,遠遠不能滿足入21中就讀學生的需要。學校也逐年由B類學校晉升為A類高中,現在又由A類高中晉升為示范性高中。學校占地面積也有60多畝擴大到130多畝。女生住宿樓綜合樓藝術中心拔地而起,高標準的實驗室也投入使用。從地理位置上來看,二十一中處于近郊,年底開工的張衡路大橋和光武大橋將使二十一中和城區各社區拉近距離,明年動工延伸的白河大道將把長江以南的學生送入我校。正在審批中的男生公寓樓一旦建成,將給男生住宿條件大大改善。處在高中城市化的今天,分析現存的宛城區高中,昔日輝煌的南陽縣三高會不會并入我校,老女中會不會停止招高中生,禁止辦校中校,校外校,分學校,哪城里的某高中校舍如何能滿足學生學習和生活,在高中規化和資源配備上高屋建瓴的南陽區政府領導當然會對我校有所傾向有所重視,太多的假設讓我們對二十一中充滿激情,對勢必于城東崛起充滿了希望。(請兄弟學校的老師不要罵我,以上僅是本人的一點看法)
然而,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能升上名牌大學才是老百姓的眾口稱先贊的好學校,我們的教學質量一年就升上哪些本科生也真的不能讓家長滿意。而三類苗子,四類苗子又怎能合教師們的口味。……
21中如何提高教學質量,21中如何實現新的跨越?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做起:1、解放思想,統一認識,緊跟白局長講話精神,打造學習型校園。先給老師洗腦,再給學生洗腦,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了正確的認識才有正確的行為。2、每個學生都是可塑性很強的學習資源,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在合適的教育方法中會大幅度提高。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愿學的學生。教學方法越得法,學生進步越快。
3、大膽開展各項教研活動,以新課改為契機,情感教育與知識能力教育并重,動之以情在先,曉之以理在后。以最快的速度摸索出適合二十一中發展的新的教學模式。4、向管理要質量。管理科學化、細化、規范化。
古人說,“境由心造,事在人為”。張開思想的翅膀,21中的未來之路,必將豁然開朗。新的歷史起點在昭示,新的歷史機遇在召喚,面對發展的差距和壓力,面對各種矛盾和挑戰,面對宛城人民的重托和期望,21中人在王玉玖校長的帶領下,一定不會自我陶醉、固步自封、止步不前,而必將用飽滿的熱情、創新的精神、務實的作風,打造獨具21中特色的辦學模式,向南陽人展示21中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
三、激流勇進,為二十一中之崛起奉獻一切
浩蕩長江,激涌東流,不舍晝夜。
改革的腳步,永不停歇;解放思想的探索,沒有永逸。一個人只有順應社會發展的潮流,把個人的前途和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并為之奮斗不息,才能創造無悔的青春和取得畢生的成功。畏懼勞苦,貪圖安逸,坐享其成,最終只能虛度年華。為了二十一中的新的崛起和自已的進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
1、要勤于學習。時刻不忘學習,正所謂“學海無涯”,“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2、要善于思考。“學而不思則罔”,一個人僅僅學習而不思考,那將等于什么也沒有學到。思考是一種能力,要根據把握的第一手資料,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按照正確的方法進行加工,去粕留精,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3、要勇于實踐。就是要牢固樹立“重在行動,貴在落實”的理念,要將學習與行動結合起來,目的是要促進發展。
4、要敢于轉變。
腳步達不到的地方,眼光可以達到;眼光達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達到。我要徹底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將所學所思在實踐中運用、在實踐中檢驗、在實踐中升華,從今天做起,從每一節課做起,認真履行職責,為二十一中的新的崛起奉獻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