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和諧農網體會
時間:2022-09-25 05:53:00
導語:三新和諧農網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農業和農民,一直是中央高層十分關注的重點。作為農業大國,做好“三農”工作,對于我國的持續發展與和諧穩定意義重大而深遠。國網公司提出的“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這一新的發展理念,既順應了時代的要求,體現了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也是創建“一強三優”現代公司的需要。眼光獨到,匠心獨具,是縣級供電企業今后乃至很長一段時間內工作的重心。近年來,我們圍繞這一工作重心,結合地方經濟發展的實際,結合干部職工的思想和工作實際,創新創優抓“三新”,凝心聚力謀發展,實現了多贏。公司電網堅強,結構合理,用電量增幅連續三年居省市前茅。工業用電增幅52.87%,居全省第一。實現安全生產3500多天。公司不僅蟬聯20年江蘇省文明單位稱號,還被授予“全國創建學習型組織先進單位”、“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市公司四好領導班子、市和諧企業等榮譽189項。地方經濟建設在全市四連冠,財政收入翻兩番,農民人均收入達4200元。去年我縣被評為全國中小城市百強縣(列22位)和全國和諧中小城市示范縣50強(位列15位)。為此,連云港市領導專程驅車百里到灌南縣供電公司感謝供電人。
一、堅持高目標定位,把政府關注、百姓期盼的事辦好
灌南位處江蘇北部,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脫貧致富奔小康,一直是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期盼。作為先行官,我們堅持主動介入,超前謀劃。教育職工認清形勢,服務大局,全力投入到“三新”工作中去,為實現企業、政府和百姓多方共贏獻計獻策、出力流汗。
同時,我們堅持精心規劃統籌安排,少花錢辦好事。首先科學規劃,立足高起點。根據國家電網公司和江蘇省電力公司有關文件要求,結合我縣的實際情況,精心規劃新農村電氣化村的建設方案。
其次是統籌兼顧,立足可持續發展。我們在制定新農村電氣化建設方案的過程中,堅持統籌兼顧。為少走彎路,不搞重復建設,我們主動與城建、廣電、電信、土地、供水等部門聯系,進行超前考慮。既考慮眼下的建設,又著眼長遠發展;既考慮供電部門利益,又兼顧社會效益和其它部門利益;既考慮設備安裝的先進合理科學,又考慮經濟美觀實惠,盡量利用可利用的條件,節約每一分錢,全力減輕地方和農民的負擔,為將來的持速、快速發展打牢基礎。
另外是點面結合,立足又好又快。根據灌南縣電力“十一五”規劃和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我們不僅制定了每年的新農村建設計劃,還確定了今年新農村建設的點和面。我們根據全縣地形和鄉鎮經濟基礎,選了4個有代表性的村做試點,四個村中又以張莊為重點,以點帶面,相互促進。市縣領導對我們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目前張莊村已正式通過市電氣化試點村驗收。
二、堅持高標準要求,盯住目標創一流
首先是突破電網瓶頸。加快農村電網發展,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認真做好農村配電網絡的規劃并穩妥有效地推進實施。通過實實在在的新農村配網建設,使農村配網供電能力、供電質量、節能降耗、供電可靠性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多年來,由于多種原因,灌南電網薄弱,稍有氣候變化,電力就出問題。隨著縣委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電力供應成了制約灌南發展的瓶頸。為打破瓶頸,我們積極配合縣委、縣政府爭取資金。近2年,我們先后投入4億多元建成了設備全部進口、科技含量很高的220千伏金莊變電所,110千伏變電所2座,改造了農網和城網,去年下半年又改建了2個變電所。同時大力推廣、應用節能設備非晶合金和單相變壓器,使供電可靠性、電壓穩定性大大加強。瓶頸的打破,也有力地拉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縣開發區、化工園區先后通過省級驗收。私營中小企業更是如雨后春筍。地方國民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均翻了一番,實現了政府與企業共贏。
其次是突破管理瓶頸。全面推進農電專業化管理,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我們堅持以確保農村電網安全穩定為前提,以促進農村電力事業可持續發展為主線,積極推進公司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技術創新。
制定出臺了一系列農電管理制度,建立營銷黨總支,加強對農村電工的教育和管理。我們還在全省第一家創建了網上黨校,全力提高職工素質。同時切實做好農村地區電力營銷市場的細分,合理配置生產要素,打破行政區域,統籌農村供電所的設置和建設,去年又將供電所合并為14個,科學設置內部機構,還在邊遠地區設立搶修安裝隊,推進供電所專業化和精細化管理,提高集約化營運水平。我們按照專業化管理要求,切實落實農村供用電安全管理的責任主體,全力做好農村電力安全工作。大力開展“愛心活動”,實施“平安工程”,把愛心理念、平安理念融入農村供用電工作的全過程。抓好農電低維費的集中和管理,強化資金預算管理,嚴格費用和項目的審批程序。進行陽光管理,規范農電用工的管理,更好地服務于廣大農村客戶。
我們還結合灌南實際,從農民群眾最關心的用電問題入手,誠信服務。滿足農民不斷增長的用電需求,促進農村經濟協調發展。我們按照專業化、集約化、規范化的管理要求,將城市供電優質服務的標準、要求全面導入鄉鎮供電所,實現了農電同網、同價、同管理的改革目標,不斷完善農電優質服務常態機制,認真履行供電服務“十項承諾”,嚴格執行員工服務“十個不準”,通過明察暗訪等方式進一步加強行風建設。以提升客戶滿意度為重點,對農村供電優質服務工作進行全過程管理,市縣多次對供電所進行暗訪,都給予了較高評價。去年我們供電營業廳還被省團委、省電力公司授予“青年文明號”。
三、堅持高強度推進,全力打造國網公司亮麗品牌
始于承諾,終于客戶滿意,一直是供電人的追求。為此我們動了許多腦筋,幾年前我們就在全市首創了首問負責制和實行一口對外。但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縣內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客戶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又開辟了招商引資通道,客戶只要打個用電申請電話,我們就派人上門服務,一系列方便快捷的舉措,讓客戶好評如潮。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特別是國網公司提出“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的號召后,我們感到,電力大發展、農村大跨越的時代到來了。這個時代對供電人的要求將更高、更嚴更務實,不僅是微笑服務的問題了,它需要一個更加堅強有力組織,需要一個高效快捷的機制來保證。為此,我們成立了三組一部。
三組是:“三新”建設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和協調組。
一部是設立工程部。
在新農村建設中,我們遇到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困難。一是前無古人仿效,什么事都靠我們摸著石頭過河,從規劃計劃放樣,件件都要從頭做起。二是矛盾多。涉及征地青苗賠償等緒多問題。為保證“三新”工作有一個和諧的寬松環境,我們不僅公司主要領導定期接待來信來訪,還專門抽調兩名老同志接待來訪,一名坐陣公司接待室,一位扎根鄉村和農戶零距離,做工作解難題,保證了工程工期。
創新、扎實、高效的服務換來了“三新”工作的新局面。目前,灌南縣工業用電增長率、公路通達率、通水率等指標,一直走在全市前列,灌南供電已成為地方對外宣傳的一塊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