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工干部公信度體會
時間:2022-10-04 09:19:00
導語:組工干部公信度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無信不立。”一個人是這樣,一個政黨、一個組織也是如此。在十七大報告中,針對干部工作,首次提出了“公信度”。大力建設有公信度的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隊伍,組織部門和組工干部首先要具有公信度。公信度是組織部門的立部之基、興部之本,是組工干部的靈魂,也是當前“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的根本要求。提高公信度,才能提高影響力、號召力、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才能更好地為構建和諧社會和實現富民強省目標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圍繞“深”字,擺正方向的“輪子”。思想認識決定努力方向。深刻認識公信度是提高公信度的前提。提高公信度,要深刻理解公信度提出的時代背景,正確地理解和把握公信度的內涵和外延,以及人民群眾對公信度的認知和理解。隨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公信度由單純的對黨組織和個人的滿意變為對民主的方式、范圍、程序、組織者和所選用者等多個方面的滿意。尤其是新時期“民主空氣”越來越活躍,人民群眾的民主意識日益增強、表達民主訴求的愿望不斷增強,群眾對組織部門自身建設和選人用人必然有了更高的要求。公信度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時代標準。現在,衡量公信度主要是看是否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是否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和敢于開拓創新等等。同時,公信度不是一個單純的指標或是數據統計結果,它直接與黨風建設、干群關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社會治安、基礎設施建設、人民生活水平、重大突發事件以及法律體系、社會保障等緊密聯系。組工干部要以這次“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為契機,深化對公信度的認識,理性思考公信度,要視公信度為生命,把提高公信度作為加強黨的建設和自身建設的重大舉措來認識,把具有公信度作為自己和對黨員干部的基本素質來要求,把提高公信度作為最美的職業道德來培養。要以打造“六個組工”、樹立“四可”形象、構建“三個之家”來提高公信度,以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各級干部的創新力檢驗公信度,以人民群眾的向心力升華公信度。
圍繞“正”字,樹好導向的“旗子”。為政之道,首在用人。“用一賢人,則賢人畢至;用一小人,則小人齊趨。”用好一個干部,就樹立一面旗幟,就確立一種導向,用錯了,則會形成不良導向,渙散黨心、挫傷民心,滋長“反生態”的不正之風。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這是黨的群眾路線在干部工作中的運用和體現。要把好原則之門、握好標準之劍,把“格外關注”、“六個導向”和“三個不吃虧”的要求貫徹落實到選人用人的實踐中去,真正選拔任用具有公信度的干部。一是選才原則要有正確導向,要堅持德才兼備、任人唯賢,憑本事、論實績、重公論和看作風的原則。二是用才膽識要有正確導向,要敢用未名之人、有個性的人、“恃才傲物”者和水平比自己高的人,不用報復心強的人、逢場作戲的人、作風庸俗的人和損人利己的人。不求全責備,既用好勇于創新、敢想敢干的“千里馬”,又用好埋頭苦干、務實奉獻的“老黃牛”。三是愛才情感要有正確導向,要正確對待有爭議的人,以好的環境鍛煉人才,有愛才的良方。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民主、公開、競爭、擇優”方針,積極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創新選人用人方式,規范選人用人程序,特別是要進一步增強干部工作透明度和公開性,健全民主推薦、民主測評制度,規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完善干部選拔任用決策機制,保證那些扎扎實實為群眾干實事、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的優秀干部能夠進入選拔視野,讓想干事的有機會,會干事的有舞臺,干成事的有地位。要拓寬民主渠道,真正讓人民群眾參與干部的任用選拔,讓民意起到實質性的重要作用,而不再作陪襯,不再是過場戲。要重點在民主推薦、公開選拔、競職競崗、公推公選、任免票決和任職試用期等環節上進行大膽嘗試,真正做到由“一雙眼睛”選人變成“多雙眼睛”選人和“讓多數人選干部、選多數人認可的干部”。要切實把嚴格監督和嚴肅紀律貫穿選人用人始終,強化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經常性督促檢查,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
圍繞“準”字,用好考評的“尺子”。評價一個干部、一個班子的公信度,干部考核是重要環節。要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的要求,推行并不斷完善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試行辦法,建立健全符合本地實際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著力探索、實現考核的常態化,從考核內容量化、考核方式經常化、考核形式多樣化和綜合評價過程化等方面著手,提高干部考核的科學性。要對民主測評指標進行細化量化,盡量提高考核評價的可操作性,減少其中的人為因素。要把任前考核與日常考核相結合,把常規考核與關鍵時期考核相結合,把班子考核與個人考核相結合,注重干部交替時的延續性考察、任用中的動態性考察和離任前的總結性考察,多角度、多層面評價干部。要探索推行“分類考核”,根據不同部門、不同崗位、不同職責和任務,突出不同的重點指標分別進行考核。特別是要建立經?;目己嗽u價機制,探索將經常性考核與任前考核加權累計綜合得出考核結果的辦法,為選拔任用干部提供參考依據。要采用座談了解、走訪調查、問卷、民意測驗等多種形式,擴大參與范圍。要將任職考核與日??己讼嘟Y合,不僅看現實表現,而且看歷史表現;不僅看一時一地的偶然表現,而且看異時異地的一貫表現;不僅看工作表現,還要看家庭表現;不僅看8小時以內的表現,還要看8小時以外的表現。
圍繞“力”字,執好監督的“鞭子”。強有力的監督,是提高公信度的保證。要把樹立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落實到對干部的日常監督中,及時通過警示教育、誡勉談話、限期整改等手段,保持干部隊伍的純潔性,提高干部的公信度。一要抓好學習教育的監督,從實際出發,不斷量化各級各類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知識的儲備目標,明確其要達到的知識水平。并對其通過學習后是否達到目標要求實施職能監督,定期組織述學、評學和考學,把學習成績作為提拔使用的依據之一。二要抓好工作績效的監督。完善崗位責任制,加大問責力度,重點問責不作為、作為不到位以及亂作為行為,充分運用考評結果,加大不勝任現職領導干部的調整和懲處力度。通過兌現獎懲、反饋情況、績效公示和過錯追究等舉措,激發思發展的動力,開闊謀發展的思路,營造爭發展的氛圍。三要抓好“三圈”的監督。要通過到單位座談走訪,深入左鄰右舍調查了解,到藏污納垢的地方暗中查訪,從領導干部的司機、秘書等身邊工作人員那里了解情況等形式,將黨員干部的行為置于“陽光”之下。通過設置舉報箱、舉報電話和開通網上監督平臺等形式,廣泛收集群眾對黨員干部生活作風方面的舉報和反映。要建立組織渠道與社會信息對接制度。要完善監督員制度,聘請一些政治素質好的同志為業余監督員,讓他們經常深入基層,尤其是各種消費娛樂場所,搜集信息,查詢情況,通過他們掌握黨員干部“八小時以外”的情況。
圍繞“公”字,立好形象的“鏡子”。提高公信度,要求組工干部始終公道正派,常照“鏡子”,常撣灰塵,樹立良好形象。組工干部只有自身是正派的,才能做到正派用人、用正派的人,才有說服力和感召力,進而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信心。要以公取信,不要為關系所累,為親朋所困,為私情所擾,不能成為驕妻、縱子、優親、厚友的“污吏”,要嚴于外而淡于內,明于公而察于私,做到不厚此薄彼,不護“私”忘“公”,在原則問題上不讓步,不徇私。要以忠取信,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職責,忠于法規,忠于程序,堅持按規矩辦事,按規則操作,按規范運行。要以廉取信,時刻管住生活小節,甘為清貧,潔身自好,擇善而交,擇潔而居,經得住“好處”、“實惠”和“酒色”、“財氣”等各方面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