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工作心得感想

時間:2022-07-05 08:45:00

導語:反腐倡廉工作心得感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反腐倡廉工作心得感想

2011年6月22日上午10時中央外宣辦就中國共產黨反腐倡廉建設情況舉辦新聞會,中央紀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吳玉良介紹中國共產黨反腐倡廉建設等方面情況,并回答了記者提問。縱觀記者的提問,涉及到社會層面的許多問題,也是我們紀檢監察系統工作的重點,在當前,我們黨和國家出臺了許多懲治腐敗的政策和制度,我們看到網絡反腐、全民反腐正在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我們看到更多的黨員干部走上網絡與人民群眾面對面接受監督。可以說,建黨90年來,各級紀檢監察干部忠誠于人民,切實履行了作人民群眾貼心人的神圣使命。我們看到黨和國家是真心誠意在懲治腐敗,真心誠意在維護人民群眾之利益。腐敗問題,自古有之,但腐敗可控、可防。有政府高層的重視,嚴厲的懲防腐敗的制度和體系將會不斷完善和規范。有老百姓的支持與監督,將進一步縮小腐敗的滋生空間。

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始終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扎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只有堅持反腐倡廉方針,才能解決改革什么、創新什么的問題,使改革創新找準著力點和切入點。要按照“一個堅決、三個更加注重”的要求,以改革精神推進制度建設,以創新思路尋求治本辦法,把改革的推動力、教育的說服力、制度的約束力、監督的制衡力、懲治的威懾力結合起來,把使干部不犯或少犯錯誤、促使干部勤政廉政作為出發點和立足點,提高干部對腐敗的“洞察力”和“免疫力”,把預防關口前移,使干部不想、不能、不敢腐敗。要抓住對干部制約最有效的關鍵環節全方位開展工作,將懲治和預防腐敗工作與干部教育培養、選拔任用和管理監督工作結合起來。將反腐倡廉教育納入干部教育培訓規劃。將干部廉潔自律情況和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作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據,建立獎罰分明的激勵約束機制,獎廉罰貪,獎優罰劣,獎勤罰懶,使不勤不廉、心術不正、不學無術、不務正業的干部受到批評和懲罰,受到教育和鞭策;使勤政廉政、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群眾滿意的優秀干部受到表揚和獎勵,受到保護和重用,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營造是非分明、風清氣正的環境和氛圍,使廣大干部既有動力又有壓力,既有榜樣引路又有前車可鑒,從而明榮辱、知進退,遠離腐敗,抵制腐敗,崇尚清廉,實踐清廉。

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只有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才能站得高、看得遠、謀得深,才能明確反腐倡廉建設的方向和目標,才能解決為什么改革、為什么創新的問題,從而進一步增強反腐倡廉建設的前瞻性、系統性和主動性。要圍繞推動信息產業又好又快發展這個中心,將反腐倡廉建設放到信息產業部工作總體布局中謀劃和部署,而且著眼于國家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將反腐倡廉工作融入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確保通信暢通和互聯網信息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等各項工作之中,同時,要加強對各項工作的監督檢查,促使駐在部門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更加自覺地承擔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為各行各業的發展、為國家解決當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改善民生、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社會誠信、國家安全等方面的難題提供產業、技術和服務上的保證。

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堅持突出重點全面推進。反腐倡廉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其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的特點要求我們必須緊密結合本單位實際,把階段性任務與戰略性目標結合起來,把領域拓展與方法創新結合起來,既要全面推進,又要突出重點,既要抓關鍵環節,又要抓薄弱環節。只有這樣,才能盡快解決現實的緊迫的問題,積小勝為大勝,為改革創新向縱深發展,為更好地駕馭復雜局面,完成艱巨任務奠定堅實的基礎。在確定反腐倡廉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時,要認真分析本單位反腐倡廉工作的形勢和任務,本著突出工作重點、抓住薄弱環節、解決突出問題和拓展領域與創新方法并重的原則,部署任務既有對系統帶有普遍性的總體要求,又根據各單位性質特點分層分類提出帶有特殊性的具體要求,不斷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既明確各單位工作重點,又為各單位進一步拓展工作領域留有空間。要以積極推進改革、加強制度建設、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加強對領導干部和人財物管理關鍵崗位的監督、狠抓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為重點,確保不出現重大經濟案件和嚴重違規違紀問題。以規范和約束行政審批權、行政執法權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為重點,杜絕以權謀私、暗箱操作、不作為亂作為。要以規范和約束電信監管權力、財政資金使用和“一把手”權力行使為重點,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嚴格執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加強制度建設,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杜絕領導干部利用職權為親屬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要以加強對基建項目、招標投標、物資采購、財務管理的監督和規范經營行為為重點,杜絕國有資產流失、權錢交易、違法經營、設立“小金庫”、違規辦公司等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