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問政做法與體會
時間:2022-03-05 02:55:00
導語:網絡問政做法與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由多年的高速開展,我國經濟建立獲得了令世人注目的成果。但不成否定,在社會轉型期,各類社會問題凸顯出來,面臨這種社會實際,必需追求多種路子爭奪廣闊人民群眾的了解、信賴和支撐,由于這是共產黨在朝的根底,是任何一個社會正常運作的根本前提。收集聽政問政則是應用現代收集技能和網民進行開放的、互動的溝通,是黨和當局應對撲朔迷離的社會問題進行的一種有益的探究。
根本做法
全力打造三個問政平臺,努力推進收集問政常態化。一是編好《惠民在線信息摘報》。市委宣傳部將當地首要網站論壇、當局信箱中網民存眷的定見和問題,進行搜集整頓,每周編發1至2期《惠民在線信息摘報》上報首要指導,市指導的指示由市委督辦、市當局督辦轉各部分處理,處置后果一致在三個網站,處理了很多網上熱點問題,成為收集問政平臺之外另一個主要的信息搜集渠道。二是創辦“惠民在線”論壇。每月約請市指導和部分擔任人與網民面臨面交流,直接回應網民的問題。三是開設“惠民在線--收集問政平臺”,為群眾供應24小時的定見受理。網民向市指導、各部分“一把手”和各縣(區)當局反映的民生問題和定見建議,由市信息中間經過電子公函交流平臺分送給相關本能機能部分,完成前臺受理、后臺處理的“一站式”收集問政效勞,有用進步了當局的行政效能。
高起點建立問政收集和電子政務平臺。建立具有當局信息公開、市委書記批帖、熱點難點跟蹤、網民寫信、部分答復、惠民在線論壇、網上查詢、網上征集八大功用的問政平臺。報業傳媒集團投入500多萬元建立網站和“惠民在線”直播平臺;信息財產局添加建立了掩蓋全市的政務專網,為電子政務建立供應根底支撐,并在公共場合設立了便民信息站和電子觸摸屏,為市民供應政務信息、網上繳費、購物、培訓等效勞。
樹立完美任務機制,出力推進收集問政準則化。一是制訂相關任務文件。市委、市當局接踵下發了《關于印發<“惠民在線”任務方案>的告訴》和《關于展開收集問政任務的告訴》,明白搜集、報送、交辦、處置、反應群眾定見和建議的處置順序和機制。二是樹立問責機制。設置“紅黃綠”燈,樹立網民評分準則,對網民提出的問題,各有關部分做到5個任務日內答復。部分按時答復的,問政平臺將主動亮“綠”燈,超越5個任務日尚未答復的亮“黃”燈,超越15個任務日仍未答復的亮“紅”燈。還,樹立網民評斷準則,無論是發問題照樣閱讀問題的網民,都可以對部分的答復進行打分評價,評分后果直接在平臺。三是樹立監視反省準則。市紀委會同市委、市當局督查辦、市委宣傳部、市信息財產局構成反省組,每月對各縣(區)、各部分的收集問政任務進行反省和監視,并視狀況予以。還,將收集問政任務歸入“行風評斷”和“萬眾評公事”等考評局限。市當局糾風辦依據網民評斷、答復率、答復時限、答復質量、處理率等項目對各部分行風進行考評。四是樹立培訓指點機制。市專門設計了“惠民在線”論壇任務流程圖,從網上預告、問題搜集、材料預備到反應落實,構成了9個步調,標準操作流程,便利指導和部分擔任人自若地與網民在線交流。
自2008年11月到2009年11月底,收集問政平臺共收到網民來信總數26633件,部分答復總數為25940件,答復率97.40%。《惠民在線信息摘報》共編寫61期,摘錄問題271個,市委首要指導批帖263條都獲得有用處理。
需求處理的問題
信息公開的自動性有待增強。據市先行試點的部分反映,在很多網民定見中,有相當局部問題是對相關事項處理的征詢定見,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局信息公開條例》規則是必需自動公開的內容,但不少部分對信息公開的主要意義看法缺乏,沒有依法實時公開該公開的信息,添加了庶民的疑心和不解。
網民問題的辦結率有待提拔。各縣(區)、市直有關部分對網民提出的問題和建議的答復率都在90%以上,但辦結率低的景象依然存在。有的是因為司法律例及經費、人員等客觀前提的限制,無法在短工夫內獲得有用處理;有的是對收集問政任務沒有足夠注重,呈現了答復遲的問題;有的是相關部分間缺乏統籌協調,影響了問題的實時處理;有的是首要承辦部分在處置終了后,沒有實時向網民反應處置后果。
網民的代表性有待進步。當前網民首要集中在城市,主體多是年青人,影響收集聽政問政的代表性。而鄉村生齒很多,社會矛盾比擬凸起,更需求多調查他們的疾苦和需求,實時處理他們的問題。
幾點建議
進步看法,善用收集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到2009年12月,互聯網用戶已達4860萬人。跟著互聯網使用程度的敏捷提拔和當局民主在朝的深化推進,網民人數還會不時添加。要從穩固黨的在朝位置,進步黨的在朝才能的高度,充沛看法收集問政任務的主要意義,把收集問政歸入黨委當局的議事日程,加強責任感和任務感。要善用收集宣傳黨和當局的方針政策、決議計劃擺設,充沛發揚收集在問政、議政、施政、在朝中的主要效果。
抓好網民定見建議的落實,是收集問政獲得成效的要害。一是把收集問政任務與完美問責機制連系起來。探究樹立運用收集進行審核、評價和監視的機制,強化問責的效能和伎倆,加大問責力度,提拔各部分收集問政的全體程度。二是為了收集問政的可繼續性,對所需人力、物力、財力要賜與需要包管。三是對網民提出的問題進行科學挑選。網民來自社會的各個層面,文明本質、社會閱歷、性情涵養都良莠不齊,提出的定見、建議也八門五花,要進行挑選,把那些真實的、必需處理的問題和有真知灼見的建議梳理出來提交指導指示和交給承辦單元處理,促進問題的有用處理。四是對網民進行界別分類,依據網民自覺構成的參政議政代表,黨委當局自動交流溝通,積極探究網民代言人準則,確保網民定見的代表性和充沛性。
整合伙源,構成收集問政大格式。把收集問政任務與政務公開連系起來。關于觸及民生問題的或部分嚴重決議計劃的內容,在出臺前要普遍搜集采用群眾定見和建議,改動傳統在朝方法中大眾與官員“信息紕謬稱”的景象,進一步進步黨委、當局決議計劃的民主性、通明度和可行性。把收集問政任務與推進收集信訪、收集反腐連系起來。經過收集問政平臺,進一步疏通和擴展信訪、告發渠道,實時處置和查辦群眾存眷的問題。添加農人參加收集問政的比例。如經過信息化建立、農家信息屋建立、手機短信等方法培育農人的參政議政認識,讓更多的農人參加到收集問政的步隊中來。
把收集問政任務與增強輿情民意指導連系起來。要注重經過收集普遍調查社情民意,把收集問政任務作為調查、指導輿情民意的主要伎倆,特殊是對一些嚴重社會事情、群體性事情和社會存眷的熱點、難點問題,在收集問政平臺實時黨和當局的聲響,增強正面指導,把握言論自動權,實時化解矛盾膠葛,維護社會調和不變。
- 上一篇:全區規范收費行為服務企業工作大會發言稿
- 下一篇:領導在績效管理調度會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