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二

時間:2022-01-01 09:56:00

導語: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二

科學發展觀是時代的呼喚、教訓的覺醒、現實的要求,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里程碑,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健康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其科學性在于:一、發展的全面性、統籌性、協調性、持續性和以人為本的目的性高度有機統一,構成了不同于片面發展模式的全新發展機理與機制;二、它依據的廣泛性和客觀性實踐,是對國內外發展得失的經驗總結和教訓規避,是科學認知、自覺遵循、正確利用客觀發展規律的必然;三、其理論淵源和理論方法根植于馬克思主義科學的唯物史觀,理論體系與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四、十六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足以說明科學發展觀是事半功倍之觀、改革發展之道、科學謀略之法。在此,筆者就如何以“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帶動質監工作大發展,提高工作質量、服務水平談幾點認識:

一、加強學習,進一步完善知識能力結構,提高工作質量、工作效率,增強服務能力。如今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給我們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挑戰,新知識、新技術如雨后春筍,如果我們不加強學習,將會被遠遠甩在后面。要保證不被淘汰、不落伍,就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培養根據工作需要進行針對性學習的能力。同樣,要解放思想,就要有源源不斷的新知識、新觀念武裝我們的大腦,離開了學習,解放思想就成了無源之水,必將枯竭。作為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如果知識、能力結構不合理,就難以保障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就會對政府的執行力、服務能力造成極大的消極影響。所以,我們要增強緊迫感和使命感,把自己的學習上升到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增強政府執行力的高度,通過學習完善自己的知識能力結構,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工作效率,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同時,要積極將學習和工作有機統一起來,用學習到的理論、方法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以學習促進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加強交流,促進思想解放,集思廣益、統一思想、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營造和諧的工作環境。質量技術監督工作需要有團結協作的精神,充分發揮集體力量,是正常開展各項工作必不可少的,在工作中積極主動發揮自身作用的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多與別人坦誠交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通過有效溝通和交流,集思廣益、凝聚共識、統一思想、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一個固執己見聽不進別人合理意見、建議的人,一個不善于學習別人優點的人,是難于團結干事業的,這樣的人也可能就是一個思想僵化、固步自封的人。所以解放思想就要學會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接受新觀點,用新觀點幫助自己實現思想解放。理解的前提是交流,交流的基礎是信任,要有“求同存異”的精神、要有“和而不同”的胸懷。生活工作中對別人的建議要用真誠的態度、合理的方式表達,對別人的不足要抱寬容的態度,多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別人,尊重別人的思想、尊重別人的工作,共同努力創建和諧的工作生活環境。

三、解放思想,培養敬業精神,高效優質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質量技術監督工作涉及面廣、瑣碎事務多、技術性強,開展各項工作需要較強的綜合素質,否則會顧此失彼。要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統籌能力,科學合理的安排工作、創新工作方法、提高個人業務能力和工作效率,保障各項工作任務按質按量地完成。要端正工作態度,瑣碎事務及時辦,困難事務設法辦,自己事務主動辦,集體事務齊心辦,他人事務熱心辦。要始終發揚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和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消除對瑣碎工作的懈怠情緒,只有敬業、熱愛自己的工作,才會千方百計地把工作做好,將瑣碎的事務堆砌成偉大的事業。

四、以解放思想助推工作創新。長期固定工作崗位、相對狹隘的生活空間、懶于接觸新事物就會產生思維定式和依賴經驗,就會缺乏科學性、有效性的反思和改進,長此以往就思想僵化、思維定勢、適應能力弱,接受新事物速度慢。要通過解放思想,培養創新的意識和能力。創新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也不是少數人的專利,要把它貫穿于日常工作之中:學著嘗試用新辦法解決老問題,學會用現代化的手段處理常規的事務、學會開拓新的工作領域,學會用更科學的標準評判人和事,學會從多個角度尋找新路子。要解放思想,勇于創新,在日常工作中就要“開闊視野,不鼠目寸光;不斷尋找新目標,不安于現狀;勇于面對問題,不文過飾非;積極主動,不疲于應付;虛心學習,不僵化自滿;遇事全面思考,不簡單粗暴;胸懷開放,不自我封閉;勇于實踐,不瞻前顧后”。

當前,廣西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新一輪開放開發熱潮正風生水起。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廣西質監事業正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我們在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通過深入調研,問計于民,認真查找梳理,找到了推進質監科技興檢戰略發展的瓶頸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結合實際,提出以下幾點措施和建議:

(一)加大投入,改善裝備,提高技術水平

加大對科技技術裝備的投入,要立足于自籌,積極爭取當地政府和科技等部門的項目經費支持,共建公共技術平臺。技術機構中財政撥款單位其自籌投入技術裝備比例應達到返還資金的20%以上,自收自支單位應達到返還資金的10%以上。區局直屬技術機構應保證將返還資金的3~5%用于科技項目的研究和開發。

(二)加強人才培養,提高人員素質

要加快實施“人才強檢”戰略,重點是加強現有技術隊伍的教育培訓工作,嚴把進人關。一是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參加相關專業的學歷教育,45周歲以下的在職人員未能達到《人才強檢規劃》要求的學歷的,必須參加學歷培訓,達到《人才強檢規劃》要求的學歷;給予參加在職學歷培訓并取得相應學歷證書的技術人員一定的獎金或補助費用;二是對在職專業技術人員分層次進行有關專業技術方面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信息的學習和培訓;三是對于今后進入質監技術機構的人員要嚴格把關。進入區直技術機構的人員必須達到具有理工科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且專業對口;進入市、縣技術機構的人員必須具備工科類大學本科以上畢業學歷。鼓勵引進具有理工科碩士學歷以上的高精尖人才。逐步形成一支適應質監技術事業發展的專業技術隊伍。四是有計劃、有重點、有目的地選擇一批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人才到國內、國外重點大學、科研機構進修學習。五是把一批具有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的年富力強,且具有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的科技人才充實到質監系統各級領導崗位。同時,加大年輕領導干部的交流力度,積極創造條件,加速培養和造就具備現代化管理知識和科技水平的領導人才。

(三)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推動科技創新

充分利用廣西的區位優勢,充分把握中國與東盟決心按時于2010年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實現貨物貿易自由化,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南寧,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等機遇,積極推動廣西與東盟國家在質監科技活動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大膽探索質監技術機構與東盟國家有關機構合作的途徑。積極引進和應用國內外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增強全區質檢工作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大力促進廣西質監技術機構與知名院校及科研機構的聯系,組織攻關研究,解決質量、計量、標準和特種設備安全工作中的重大理論技術問題,指導和提高質檢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水平,把我區的質監科技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四)創新工作機制,加快科技體制改革

要加快技術機構運行機制改革。一方面,積極推進技術機構進行重組。通過設備共享、技術共享,形成布局合理、資源配置優化的技術機構網絡和精簡高效的服務體系。另一方面,要加快技術機構內部運行機制改革。全面實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建立科學有效的內部人事管理和激勵制度,形成一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堅持按勞分配、效率優先的分配原則,擴大技術機構內部分配自主權,建立重實績、重貢獻、向優秀人才和關鍵崗位傾斜的分配激勵機制。鼓勵技術標準和質監科技領域的發明創新,對取得科研成果、工作成績突出的技術人員進行獎勵,營造出一個積極創新、人人爭先的良好科研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