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中愛理利隨感
時間:2022-07-16 10:33:00
導語:思想政治工作中愛理利隨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解決青年干部的一些切身利益問題,如此。筆者認為應著重四個方面:一是維護他正當利益,包括物質方面和精神文化方面的切身利益;二是調整他有關利益,如處置好獎勵、培訓救濟、出差等方面的利益,防止“旱澇不均,一碗水端不平”現象呈現,因為每個人在個人利益方面對需求和自尊的感受都是十分敏感的容易挫傷一些人的積極性。三是照顧他特殊利益。如工作貢獻大,生活福利要優厚一些,文化生活要豐富一些;少數民族要尊重他生活習慣等;四是引導青年干部正確對待個人利益。這方面我應該定期上思想教育課,征求意見會,做到講物質利益絕不忽視政治和精神方面。同時,利又有大小(國家和集體,集體和個人)直接和間接,眼前和長遠,這些利的關系都要靠思想政治工作調整,培養他不只要注重人生存的物質利益,而且具有先進思想、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使他成為有理想、有知識、有抱負的一代精英人才。
現在青年一代,存在決定意識。生長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正逢改革開放的浪潮,把他塑造成為進取的一代,思考的一代。黨的工作重點轉移以后,向著四個現代化的方向邁出了奮進的步伐,以自己的青春活力,發明著新的生活。同時,又強烈希望重新認識世界,研究社會,探索人生。但由于社會的迅猛變化,理論知識的爆炸式更新,思想方法的片面,社會經驗的缺乏,對社會生活中許多矛盾現象,往往迷惑疑惑,感到彷徨。也有極少數人思想頹廢,缺乏歷史責任感,追求享樂,娛樂,只樂不苦的生活方式。因此,關心,解,引導青年一代,重大責任和任務。
成員來自社會。干部除具有社會青年的一般特點外,行政機關是社會的一部分。還有一些特殊的思想問題,比方:有的人盡義務的觀念淡薄,找出路的愿望強烈,通過工作解決吃飯、入黨、提干、晉升等問題,一旦目的達不到便認為是吃了虧,工作沒勁頭,思想沒奔頭。有的人組織觀念淡薄,自由化”觀念傾向嚴重;有的人缺乏遠大理想和明確志向,對黨的事業、國家前途、個人未來信心缺乏。只有懷著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才干協助這一代青年干部解決這些問題。
一、愛”教育青年干部的感情基礎
不是方法問題,主席說過:官兵關系搞不好。而是根本態度問題”認為,這個根本態度中所包含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感情問題。從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來看,可以這樣認為:愛,愛心,保護是教育青年一代的感情基礎。
因此,一個人從小首先得到父母的愛。孩子在父母的關懷教育下成長。父母的教育指導和自身行為是第一影響源。進入學校以后,孩子們渴望得到老師的愛。老師把心血傾注在身上,不只教授知識,而且塑造他品德和性格,教育他正確處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教師在孩子們生長過程中是第二個影響源。當他參與工作以后,各級領導,尤其是直接領導,就成為他第三個影響源。這時青年一代已開始進入成年,走上社會,但他終究還年輕,幼稚,所以他不能不想到靠誰”問題,一個大問題。靠”就是一種對“愛”需求。俗話說:家靠父母,出門靠師長”也有的家長經常囑咐自己的子女說:聽領導的話,好好干”無依無靠的工作崗位上,自然要把自己的愛”轉移到各級領導身上,一舉一動都渴望得到領導的肯定或指導。而我一言一行,如見面打招呼,問寒問暖,對他來說都是一種安慰,眼里都是一種“愛”
一是要正確認識他不會因為有缺點就把他看扁了看透了而是要看到可塑性,然而我要真正做到對青年一代懷有深厚的愛。從實質上發現他積極性,發掘他身上的思想“能源”調動積極因素,促進他上進創新。二是要用科學的教育方法與他相處付出愛。如:工作或生活中碰了釘子,不埋怨,不責備,邊撫慰邊幫助,從中找原因,找教訓,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三是要有重大的耐性和韌勁,不怕反復,不怕曲折,強烈的去用“愛”指導他施放大量愛的暖流,主動去親近他使他發生親近感和仰慕心理,潛移默化中體會到領導的愛,從而受到感染、感動、感化。內心里發生積極的感情,而不是去猜疑領導者有什么需求,有什么暗示而使自己不知所措,處嗚呼“不懂世故,活得真累”因此,要駕起愛的橋梁,疏通愛的渠道,就要以誠相待,以心交心,用“愛”去交流,發生互愛的對流,使工作和感情流動起來,才干使新一代青年干部發生無可估量的發明力。
二、理”打開青年干部心靈的鑰匙
不只要有溫暖的春風,幼苗的生長。還應有滋潤的春雨。如果說這春風是情”那么,春雨”便是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情理相濟,才堪稱是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保守。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單純靠感情籠絡,以理服人。也不能靠高壓專制,要靠講道理,而且是用自己的言行去講道理,這樣才干使青年干部懂得馬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理解和信任黨的政策,從根本上提高覺悟,打開心頭的枷鎖,解開思想上的疑惑。
理貴在真,曉之以理。理貴在實。青年干部的思想問題都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發生于自己耳聞目睹的實際生活。因此,要使青年干部解開疑團,廓清模糊認識,靠講言論,大話是不行的說一些不符合客觀實際的假話更不行。最有說服力的事實,能打動人心的真話。干巴巴的說教,硬邦邦的灌輸是不會有生命力,不會成為鼓勵人們奮進的動力的青年干部有文憑,有知識,知書達理,只是缺乏經驗,不知道書本真理和客觀真理之間是一個什么樣的距離,怎樣縮短這個距離。更有人是只講“一面理”不講“兩面理”官腔干部”許多領導者堅持講真話、講事實,實事求是地分析和處理問題,受到普遍的歡迎和尊重。
講理要合情,曉之以理。合情就是要合乎青年干部的心理變化,情緒動搖和思想的發展規律。現實生活中往往有這樣的情形。同樣是做政治工作,說的同一個道理,效果卻不大一樣。原因之一就是體察情況的水平不同。
要因人制宜。總結多年來思想政治工作的經驗教訓,曉之以理。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往往對具體情況缺乏具體的分析,不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問題。違背了思想是有差異性的這個客觀事實。宏觀世界千姿百態,人的思想就是千差萬別。由于每個人各自的出身、環境、經歷,所受的教育及社會聯系不同,因而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對舊思想,舊習慣的抵制能力,對各種實際問題的認識水平和適應能力,以及性格、喜好也都各有不同。不同人身上有的表示卻很不一樣,有的表示出的問題相似,實質卻截然不同,例如:同樣是個人名利思想,有的公開的鬧;有的面前發牢騷;有的好表現自己,有的則是情緒低落,更有甚者不擇手段搞思想意識攪亂工作環境的秩序及和諧的人際關系。必需善于透過外表現象,摸清不同的思想實質,真正做到因人制宜,對癥下藥,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只有這樣有分析,有區別,因人而異地講道理,做工作,才干培養出現代化建設的真正人才。
曉之
還要注意掌握時機。炒菜最講究火候,以理。思想工作也要強調適時,合理選擇說理,說服的時機,即不能穩扎穩打,要沉著冷靜,又要見縫插針,及時,準確的滲透思想政治工作,科學,正確的運用冷處理和熱處理的方法關系。這樣才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解決青年干部思想問題必需掌握的一個重要原則。
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馬克思主義者認為。都直接間接同他利益有關。思想政治工作不能離開人們利益去分析各種思想問題。也不能離開人們利益去解決各種思想問題。因此,做好青年干部的思想工作,不只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還必需聯之以利。
一種社會關系的體現。有什么樣的生產關系,人們物質利益。就肯定有與之相適應的物質利益關系。社會主義制度下,人們物質利益包括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經驗證明,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所以具有巨大的威力,絕不是靠脫離實際的超自然的力量去誘惑人們恰恰在于它同現實生活和人們物質利益有密切的聯系,并善于引導我干部、群眾認清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之間的關系,正確貫徹物質利益原則。
更有其特殊性。機關不是生產單位,行政機關貫徹物質利益原則較之企業、事業、社會團體等單位既有共同性。而是管理和服務部門。青年干部盡義務,一個執行政治任務,負起法律責任的管理行為,要求青年干部要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和政治責任感,不能只靠發放獎金來激勵大家干好工作,精誠管理。這些都同企業不同。但是機關中也有一個講物質利益原則的問題。這是因為:①“利”仍然是一個青年干部參與工作的動因。紅軍當年流血犧牲進行土地革命,為著“打土豪,分田地”八路軍與日寇浴血奮戰,為的不當亡國奴。今天,捍衛祖國不受侵犯,保證四化順利進行,廣大青年干部參與工作的基本動因。同時,許多人還有一些具體的要求。例如,有的農村青年考學參與工作是想離開農村,進去“開開眼界”有的想在城里解決婚姻問題;有的想解決入學提干問題等等。②青年干部的各種思想問題也是同利益問題相聯系。青年干部并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而是要吃要穿、有家有口的凡人。積極性往往來源于對各種“利”關心,思想問題也大都可以從利中找到原因。從農村走出來的青年干部,容易發生惦記家中貧困生活的情緒,不安心工作現狀。入黨難,提干難”容易使一些人發生畏難情緒,看不到光明前途就消極怠工,一時不思進取。家庭婚姻、文化娛樂、生活改善入黨提干、獎懲、分工、津貼、就業等,都是青年一代最關心的實際利益。思想工作必需看到這些,供認這些。領導者只有設身處地為青年干部著想,心目中成為他利益的代表者,才干消除領導被領導之間的隔膜和距離,成為共同奮斗的同志和朋友。
- 上一篇:正確觀念做四型干部感言
- 下一篇:電力技術部服務自查自糾匯報
精品范文
7思想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