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政務公開及責任追查體會

時間:2022-08-15 05:23:00

導語:建政務公開及責任追查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政務公開及責任追查體會

公開必需依靠有效的監督作保證。而實現有效的監督,公開和監督是相輔相成。必需形成各級各部門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督體系,且充分發揮人大監督、行政監督、民主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政務公開的實質是對權力實行更有效的監督,爭取有效的監督手段,強化監督檢查,明確責任,把政府及其部門為政務公開的責任主體,各有關部門行政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實行定期、不定期地經常性開展群眾評議,爭取“面對面評議、面對面測評、心連心整改”方法,對應該公開內容沒有公開、未及時公開、公開內容不實、沒有按規定范圍進行公開,不按法定順序或無法定依據對管理對象行使行政處罰的符合頒發許可證的法定條件而不予頒發,或者不符合法定條件而予以辦證、登記,或者不符合法定條件而予以辦證、登記;無正當理由拖絕料理政務公開項目,對政務公開工作消極抵制、頂著不辦拖著不辦,擅自提出額外的條件和要求,辦事過程中索要或收受賄賂、吃、拿、卡、要等有過錯行政行為的都要受到責任追究。對政務公開工作重視不夠、工作力度不強,公開內容過于籠統,不真實、不具體,公開陣地不完善,形式單一,公開順序過于簡單,違規操作,甚至搞間歇運行、假公開的一律嚴格實施責任追究。總之,隨著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國政府的運作方式正在逐步發展和根本性的轉變。推行政務公開,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改進政府機關方式和工作作風,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務實、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提高政務活動的透明度,黨對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解放思想、擴大改革開發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肯定要求。推行政務公開有利于為經濟建設發明良好的環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能夠使廣大干部樹立民主、效率、服務和依法辦事的觀念。只有推行政務公開,保證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把行政行為置于人民群眾的有效監督之下,才干防止權力濫用,促進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維護社會穩定,堅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服務。

發展社會主義和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有效形式,政務公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實質要求。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和建設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政府行政能力建設的重要舉措。對于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體現了現代國家政務管理應當具有的社會正義價值,人類社會發展中所產生的政治法律思想中的精華。

一、建立有效的政務公開評議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

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推行政務公開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的具體體現,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肯定要求,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推行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舉措,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開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的重要內容。

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舉措。

一)推行政務公開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社會主義政權的實質就是人民當家作主,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實質要求。所有執政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這一屬性決定了政權運作方式都是公開的

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肯定要求。

二)推行政務公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章,社會主義民主的實質是人民當家作主。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推行政務公開的實質要讓廣大人民群眾有效的監督政府是否依法行政,否履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樹立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把權力運作過程是否向人民公開,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讓群眾可以隨時就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出批評和建議,只有這樣,人民群眾才會感受到自己當家作主的權利是具體的真實的

實現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三)推行政務公開是促進依法行政。

使管理國家事務的方式和途徑法律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個重要環節。使國家的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政務公開作為人民群眾參與管理國家和各級政府接受人民群眾監督的方式,也必需以法律的形式作出明確規定,這是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和確保人民群眾權利的基本要求。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客觀要求和重要保證。

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四)推行政務公開是改進政權機關工作作風。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保證。

關系到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因此,政權機關的工作作風直接關系到當前干群關系。推行政務公開,能夠有效地促進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方式、方法和辦事作風,調動廣大人民群眾投入改革和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精神。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五)推行政務公開是擴大對外開放。

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國加入世貿組織后。要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需要一個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場環境。實行政務公開,有助于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效率,促進政府管理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政府機關。

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重要舉措。

六)推行政務公開是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監督是目的政務公開的實質就是讓人民來監督政府的權力,公開是形式。不受監督和制約的權力容易導致腐敗。因此,推行政務公開,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把政府行使權力的行為向社會公開,置于人民群眾的有效監督之下。

提高政務公開透明度

二、推行政務公開評議及責任追究制度。

實質是接受群眾監督。要讓群眾真正發揮監督的作用,推行政務公開。政務公開就必須做到真公開。

提高人民群眾的監督力度。

一)深入開展民主評議政務公開制度。

監督是目的首先要拓展政務公開的內容和形式,公開是形式。把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作為重點公開。第二,決策、順序、監督等方面,加大公開力度,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把政府行為置于人民群眾的有效監督之下。第三,要建立健全有效的人民評議制度、考評獎懲方法,設立舉報投訴中心,疏通群眾舉報渠道,保證人民群眾的評議監督,通過評議促公開,利用公開抓監督。

完善責任追究制,

二)結合實際抓公開評議。讓人民群眾滿意。

從而把開展人民評議為推動政務公開的重要措施來抓。結合各地區各部門應該從政府窗口單位“政務大廳”作為評議對象,發動群眾對這些單位的政務公開情況進行評議監督,著力在突破“實公開、全公開、真公開、常公開”四個難點上下功夫,評議代表要以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干部,全國、省、州勞模、服務對象的集體、個體企業代表,新聞媒體等社會各階層的評議代表對這些窗口部門單位進行現場評議,通過評議要評出考核等級,等級分為人民滿意、基本滿意、滿意意三個層次,對群眾評議滿意達95%以上的各級政府要作為該部門主要領導物質上的獎勵和提拔干部使用的主要依據,為了使人民評議真正發揮作用。對群眾評議滿意缺乏60%以上意見較大的部門和單位要作出黃牌警告,通報批評,限期整改,并在年終考核中主要行政一把手領導取消評先評優資格,并責成行政問責制。對大額資金的使用、經營性土地招標拍賣、建設工程招投標、勞動就業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不公開的要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領導干部住房用車等廉潔自律方面都要應當出示制度,使行政權力運行過程的公開透明。進一步推出民主聽證會制度,領導值班制度,群眾來信來訪舉報投訴受理制度等配套制度,逐步建立長效機制。

強化責任追究,

三)圍繞政務公開評議。保證人民群眾的監督權。(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