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管理制度概述

時間:2022-05-30 11:18:00

導語:公務員管理制度概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務員管理制度概述

今年*月,我參加了由省委組織部組織的赴歐洲人才資源組織競爭與開發管理專題研究班,聽了法國多菲那大學兩位老師的講授,通過學習培訓,對法國公務員隊伍建設情況有了初步的了解,從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啟示。

一、法國公務員的規模和分類

法國有一支龐大的公務員隊伍,全國有公務員500萬人,約占法國人口的10%。這支隊伍包括各級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公立學校、醫院、國有企業等部門和單位的正式工作人員,統稱為國家服務的公職人員,從事公共職業。

法國公務員有三大類型。一是行政轄區的公務員,約170萬人;二是公共衛生系統的公務員,包括公立醫院系統、養老院的工作人員,約30萬人;三是國家公務員,包括教育系統的教師和職工,約有300萬人。

國家公務員,主要包括國家各部委、軍隊、國防部門、行政機構的公職人員,國民教育的教師。行政轄區的公務員分三個層次,包括24個大區機關、100個省級機關和36773個市級機關。

法國公務員隊伍由A、B、C三個類別的人員組成,從縱向上體現崗位職責的高低層次,A級是高級,B級是中級,C級是初級。A級公務員主要是決策層,擔任領導計劃決策工作,如中央各部門、各大區、省級政府機關的主要領導人都屬此類;B級公務員主要是各級管理人員;C級公務員主要是執行層,一般從事操作性較強的崗位工作。

法國公務員總體上分為政務類和業務類兩種。政務類公務員由選舉或政府任命產生,代表執政黨領導或參與政府的工作,實行任期制,與政黨共進退,不是終生職業。業務類公務員則通過競爭性考試進入公務員隊伍,實行常任制,非法定事由不被解職解雇,職業生涯較為穩定。這種制度,適應法國多黨競爭輪流執政的需要,保證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二、法國公務員機構的設置和職能

(一)地方行政機關設置

法國是歐洲一個發達的現代化國家,全國有36773個市組成。最大的市是巴黎,有1千多萬人口;最小的市只有60人。

地方行政機關分為大區、省和市三級。市級機關的最高首長是市長,由城市理事會從理事中選舉產生;省長、大區主席由中央政府委派。市級機關在法國屬于基層政權,市政府主要管住房、學校、幼兒園、醫院以及城市服務設施的建設。省級機關主要管衛生、健康,管中學。每個省有一個警察總署,與省級行政機關平級。若干個省構成一個大區,大區主要管經濟規劃,管高中、職業培訓。

法國省級機關是1789年大革命時期創建的,拿破侖沿用了這個劃分方法。大區是1980年才有的,主要是把相同類別的省結合起來,全國共有24個大區。如布里塔利亞大區內講布語,文化上接近,劃為一個大區。普洛旺斯大區,是沿藍色海岸的幾個省劃進一個大區。阿爾卑斯山大區是靠近大山的幾個省劃入一個大區。在一個大區里,各省經濟強弱互補,可以互相幫助、以強扶弱。

(二)地方公務員的工種與職責

法國在歐洲是公務員較多的國家,排在第二位。近十多年來,隨著法國行政機構改革的深化,中央政府實行簡政放權,放權給地方政府,使得地方政府承擔的職能不斷擴大,地方公務員隊伍也不斷擴大,數量比1982年增加了40%多,僅公共衛生機構包括養老院的公務員就比1982年增加了30%多。

地方政府公務員主要有八個工種:一是行政部門,含5個職業,包括行政長官,市長、市府秘書,撰寫法律文件的文員、副文員和市政府代表;二是文化部門,主要是公共娛樂場所的工種,如博物館館長、管理國家固定資產的設計師、音樂教師、圖書館長、導游;三是娛樂部門;四是體育部門;五是警局的派出所;六是社區醫療服務;七是技術部門,如工程師、普通電工、公共交通的司機等;八是消防部門。

法國中央政府有12個部門,而地方政府只有這8個部門,不同層次的公務員從事相應的工種,其權利和義務受法律保障。享有的權利主要有:言論自由、男女平等的權利,參加工會的權利,在不使工作陷于癱瘓的前提下集體罷工的權利,受保護的權利,了解考核分數的權利,參加職業培訓的權利和流動的權利。必須履行的義務主要有:服從的義務,獻身職業的義務,廉潔的義務,防止濫用職權的義務,保密義務,以及為公眾提供咨詢的義務。

(三)公務員的管理機構

法國設有專門的公務員管理部門。中央政府設公職部,由部長、部長辦公廳、行政管理與公務員總局三部分組成。公務員的綜合管理工作實際由公職總局承擔,主要負責制定修改公務員總章程和國家公務員、地方公務員、醫護公務員章程以及有關法規政策,并負責實施。

法國中央政府各部門設有專門的人事行政機構,具體負責管理本部門機關及其派出機構、所屬公共事業單位公務員的考試錄用、考核、任用、獎懲、培訓、工資福利等工作。地方政府人事機構稱為公務員管理中心,在省一級設置,在遵循中央統一制定的有關地方公務員法律的原則下,可以制定本地方公務員管理的具體規定,對本地方公務員進行管理。

為了使公務員有一個自下而上、充分表達意見的民意渠道,保證對公務員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法國還建立了咨詢協商制度,作為對公務員實施管理的輔助方式。為此,專門成立了相應的機構:

1、行政對等委員會。該委員會按職系組成,為本職系對某一公務員的職業生涯各環節作出決定時提供咨詢意見,且行政機關在作出決定前必須征求該委員會的意見,但并不要求行政機構一定要采納該委員會的意見。如果行政機關在做出決定前沒有征求意見,即構成違反程序,行政對等委員會可以向行政法院起訴撤銷該決定。

2、技術對等委員會。政府各部都設立了技術對等委員會,部分司及下屬部門也成立了委員會,專門負責解決涉及本部門全體公務員的問題。行政機關就涉及全體公務員的問題做出決定前,必須征求該委員會的意見。

3、最高公職委員會。在法國這樣的委員會共有三個:國家公務員最高公職委員會、地方公務員最高公職委員會和醫護公務員最高公職委員會。其職能主要是:對國家頒布、修改有關公務員的法律、法令、法規提出意見和建議;對全體公務員的決策和管理提出意見;對涉及公務員紀律方面的問題進行審查,受理被處分公務員改變處分的要求。

三、法國公務員的管理制度

(一)公務員的考錄

法國公務員管理機構中設有公務員招錄中心,專門負責公務員考試錄用工作。考試則由相對獨立的考試委員會主持。高級公務員一般通過國立行政學院的入學競爭考試錄用;其他公務員錄用考試由用人機關自行辦理,考試方式和內容由考試委員會決定。考試成績按順序推薦錄用,被推薦者再經過行政部門錄用、試用和正式任職。

公務員考試主要有兩種形式,即內部競爭考試和外部競爭考試。非公務員要想進入公務員隊伍,必須參加外部競爭考試。有五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公務員要想改換類別或晉升等級,必須參加內部競爭考試,它是低級公務員晉級的階梯。

按報考職位的類別和等級來劃分,公務員考試一般分為A、B、C三類。A類公務員通過全國統考或跨部門組織的考試錄用;B、C類公務員通過大區、省組織的考試和跨部門組織的考試錄用,較大的部門也可以獨立組織錄用考試。公務員考試錄用一般根據工作需要組織,不定期進行。教師每兩年全國統一招考一次。低級別公務員的晉級考試一般每五年進行一次。考試不同,考試錄用后的任職也不同。

(二)公務員的考核和晉升

法國公務員的考核權屬于行政首長,每年進行一次。考核內容包括:公務員的健康狀況、專業知識、工作能力、守時值勤情況、整潔狀況、合作精神、服務精神、積極性、工作速度、工作方法、洞察力、組織力、指揮監督力、考察力等14項。在進行考核時,根據不同類別和崗位的公務員,至少應選擇其中6項作為考核內容,按總分排列優劣等次。主考人根據被考核人的各項得分,并結合其平時執行職務時表現出來的品德和未列入打分項目的實際情況,做出總的評價,送上一級領導核準簽字,最后將總評語通知本部門行政對等委員會。考核成績須告知被考核人,并由其簽字確認。被考核人對考核結果有異議的,允許其通過行政對等委員會申訴,或上訴到行政法院。

法國公務員的晉升包括晉級和晉職。晉級是提高公務員的級別,主要表現為增加工資。晉職是提升職務和職級,主要表現為職務層次或類別等級升高。晉升的方式有考試晉升、考核晉升和年功晉升三種。考試晉升是內部競爭性的,用于公務員類別的晉升。此類考試各部門和各地區每年都組織一次,由部長根據成績,決定任職。考核晉升適用于公務員的職務和類別晉升。主要是由行政長官根據公務員近三年的考核結果,直接確定一部份人的晉升,它主要適用于B類公務員的晉升。年功晉升適用于公務員的級別晉升,對達到規定的服務年限,年度考核又合乎標準的公務員,正常晉升一級工資,它主要適用于C類公務員的晉升。對不公正的晉升,公務員有權向行政法院提起訴訟。行政法院有權撤銷不具備條件的公務員的晉升,也有權撤銷未經行政對等委員會審查的公務員的晉級。

(三)公務員的工資福利

法國公務員享有較為優厚的薪酬福利待遇。薪酬分兩塊,一塊基本工資,國家有統一的標準;一塊是津貼獎金,可達到月毛工資的20%至50%,國家不作統一規定,看所在部門的經濟實力情況發放,部門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

法國公務員的工資晉升主要有三種方式:普調措施,即根據物價變動和財政收入情況,提高當年工資指數點值,使每個公務員都能增加工資。類別措施,即通過調整提高部分類別公務員或職系工資指數點值的辦法,增加該類別或職系的公務員的工資。個人措施,經過年度考核符合正常晉級條件的公務員,按年資晉級規定,一般每三年晉升一級工資。

除基本工資外,法國公務員還有優厚的福利待遇,如各種補貼,一般是個人基本工資的10-30%,主要有住房補貼、家庭補貼、出差補貼、職業風險補貼、加班補貼和獎金。公務員還可以享受休假、病假、考試假、工傷假、產假、半日工作等假期。此外,還通過設立托兒所、開辦機關食堂、購買社會醫療保險,向公務員提供廉租房、個人借款、醫療保障等方式為其提供福利待遇。

(四)公務員的退休

法國對公務員的退休年齡有明確規定,男女公務員退休條件相同。如果公務員申請,可以延長在職年限,但最高年限為68歲。一般情況下,在公職部門服務達十五年以上,并且在辦公室工作的公務員達到65歲,經常外出的公務員達到60歲,即可退休。在患嚴重疾病、意外傷殘等特殊情況下,公務員也可以申請提前退休。公務員退休后享受的待遇是比較好的,可以領取較高的退休金,基本沒什么后顧之憂。退休金主要根據公務員的工齡按比例計算,在一般情況下,凡為國家服務15年以上和至少交納15年占工資6%的退休儲金的公務員,有權領取退休金。

四、幾點啟示

法國公務員管理是比較規范的,目前已形成了一套較為統一、完備的公務員管理制度體系,有許多好的經驗做法借得我們借鑒。

一是依法管理。法國擁有一套比較完善的管理公務員事務的法律規章。如1983年,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了《公務員權利與義務總章程》,對法國公務員權利與義務做出總括性規定,是法國公務員管理的總法。此后,國民議會又通過了一系列專門法律,包括《國家公務員章程》、《地方公務員章程》和《醫療公務員章程》等。

二是專業化管理。國家、省一級有專門的公務員管理機構,國家有公職部,省一級有公務員管理中心。在行政機構內部設置人事機構,負責公務員的招錄、任用、考核、晉升、培訓、工資報酬、福利、退休、獎懲等一系列事宜。中央政府的行政與公職總局對國家公務員管理進行監督、協調及推動改革。

三是分層分類管理。在遵守國家《公務員總章程》的前提下,大區、省、市等各級地方政府和中央部門在人事上有較大的自主權,可以獨立地進行公務員的任用、晉升、調動、培訓等項業務,可以自主設置工作崗位,國家不干預。法國公務員分層分類招考錄用,對不同層級的公務員設置不同的條件,如A類公務員須有高學歷,高級行政學院畢業的方可擔任首長、警察署長等高級職務,高中畢業可以擔任B類公務員,高中以下的只能擔任C類公務員。A、B、C三類公務員等級不同,待遇差別也較大,高級公務員可以住別墅,低級公務員則住廉租房。這樣,一則使各類人員各得其所;二則可激勵公務員努力工作、提高水平、爭取晉升。

四是考任分離管理。法國公務員管理機構只對公務員進行考錄、考評。公務員的任用則由用人單位決定。用人單位對公務員進行培訓后,根據本人情況決定是否任用。若培訓不合格或認為不適合做本部門的工作,則不予任用,由公務員管理機構再向其他部門推薦。這樣,各部門都可以選用合適的人選擔任工作,做到人崗相適,人盡其才。

五是民主管理。如公務員通過參加對等行政委員會和對等技術委員會,直接參與公務員的考核、晉升和獎懲等,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公務員對國家事務或公務事務管理方面的意見,可以通過對等行政委員會和對等技術委員會逐級上報,供國家高層在立法、制定政策時參考。

六是注意上下級的溝通與協調。行政首長在考核中給每個公務員下評語,并與該公務員談話,對其表現給予評價并提出努力方向。公務員如不服上司的考核評語,可經行政或技術對等委員會向公務員管理機構反映。

法國公務員管理制度有其優點,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公務員隊伍龐大,結構復雜,辦事程序多,行政成本高、效率低。優厚的福利政策與激勵政策的缺失,使人產生懶惰思想,并造成國家財政沉重的負擔;過于強調民主管理,導致行政效率低下和部門之間推諉扯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