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群眾路線專題學習心得體會

時間:2022-02-10 09:41:41

導語:科技局群眾路線專題學習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局群眾路線專題學習心得體會

4月3日,縣科技局全體干部職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討論會。會上就“入黨為什么、當干部做什么”、“群眾路線怎么走、改進作風怎么辦”等方面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通過學習和討論,我有了一些新的體會和感受。

一、堅持群眾路線,踐諾入黨誓言

在“入黨為什么、當干部做什么”討論中,黨員們回顧了自己的入黨過程,從最初入黨的榮譽感和認可感,到接受黨組織教育培訓后,在學習中找到了心靈的共鳴,體會到黨員的使命感,積極以主人翁的態度要求自己,以黨員的身份鞭策自己。在工作中,懂得不把“我”字放在第一位,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多承擔一份責任,以身作則,在群眾中做好表率作用;黨員們各抒己見,從社會到個人,從各股室到全局,從自身專業到科技工作,進行了全面探討,并達成了共識,形成了凝心聚力、促進發展的統一思想。從當今社會形勢和全局發展來看,本次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是亟需的,十分有必要,黨員干部應該在群眾中樹立積極向上的影響力,這樣有利于社會的發展。

二、堅持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轉變工作作風

堅持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積極為群眾謀利益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聯系群眾,關心群眾,既是作風問題,也是嚴肅的政治問題。如果在工作中對此認識不清,就會導致在作風上漠視群眾,脫離群眾,甚至壓制和傷害群眾。就會沾染了十分嚴重的“四風”問題。在工作中具體表現為:庸懶散拖、推諉扯皮、效率低下;調查研究不深入,基層情況不明;服務不主動,不作為、亂作為;唱功好、做功差,會上熱、會下冷;比待遇多、比奉獻少,工作“中梗阻”、衙門作風嚴重、部門利益至上;私設“小金庫”,違規使用公款;熱衷“酒局”、“牌局”,奉行低俗文化;熱衷于跑關系、挪位置,整天考慮個人升遷等問題;組織觀念淡薄、紀律松弛,信口開河、口無遮攔,發號施令,只當指揮官,不當戰斗員;學風膚淺,不思進取,得過且過;不遵守上下班紀律,上班期間炒股、玩游戲、看視頻、干私活等;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執法態度和服務態度生硬;遇到問題簡單教條處理,缺乏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缺乏艱苦奮斗精神,不愿吃苦受累,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責任心不強,工作落實不力等問題。這些現象嚴重傷害了群眾的感情,損害了黨群、干群關系。在我們這樣一個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身為一名干部,如果“做官”而不盡公仆的義務,不為群眾說話、辦事,那就根本不夠格。我們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緊緊地依靠人民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才能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無往而不勝。相反,如果我們背離群眾路線,離開人民群眾,則將被人民群眾所拋棄。

三、堅持群眾路線,改進領導作風

群眾是我們的力量源泉,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在實踐中,人民群眾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體,共同的社會需要,一致的根本利益,可以產生共同的價值取向、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價值標準和共同的行動,激發強大的活力和動力,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我們黨的歷史上,黨提出的各項重大任務,沒有一項不是依靠人民群眾的艱苦努力來完成的。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以弱小的力量戰勝強大的敵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深深扎根于群眾之中,緊緊依靠群眾,自覺地堅持群眾路線,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支持和擁護。建國初期,我們黨繼續強調群眾路線的重要性,并在實踐中認真貫徹執行,從而鞏固了新生的社會主義制度。“”中群眾路線遭到前所未有的踐踏,社會主義事業也遭到了嚴重破壞。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黨的群眾路線逐步得到恢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驗告訴我們,什么時候有了人民群眾的支持,黨的事業就順利發展。反之,什么時候失去了人民群眾的支持,就要遭至挫折和失敗。沒有人民群眾無以立黨,沒有人民無以立國,這是我們黨的歷史得出的基本經驗,也是同人民群眾之間關系的最深層本質。

群眾路線是我們正確領導的前提。“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分散的意見集中起來形成系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群眾的意見和經驗是我們制定政策的依據。我們的工作情況如何,工作條件怎樣,我們的工作存在什么困難和問題,群眾最有發言權。只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的愿望和要求,調查研究,研究他們的經驗,是轉變領導作風的生動體現。只有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全面掌握情況,才能站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去觀察、分析和處理問題,從而正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工作上的主觀性、片面性,才能消除工作中的事務主義、文牘主義。相反,如果我們身居“高位”,高高在上,就無法接近群眾,就無法聽到真實的意見,就無法掌握真實的情況,就不可能形成正確的認識并把正確的東西貫徹下去,“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就必然流于形式,走向形式主義。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黨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是我局黨的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迫切需要。因此,我們要深刻領會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精神實質并求真務實地開展好此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