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電難點整改措施
時間:2022-10-24 04:17:00
導語:農電難點整改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椐黨中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隨著電力體制的改革,農村電網更加受到電力部門的高度重視,村村通電,鄉鄉通電已經完成,實現了城鄉同網同價。農村電網存在著如下特點:大多是380/220V、10kV、35kV供電,供電點多、面廣、分散,供電區域屬山區、野外居多;線路供電半徑長,分支線多;負荷率低,負荷變化大,功率因數低;故障率較高;配電變壓器數量多,勵磁涌流大。上述原因使農村電網給供電企業在降損、無功補償、提高電壓質量、繼電保護整定和運行維護、防雷、抄表、收費、改造等方面帶來了許多困難。電力部門需要不斷地努力,處理好這些難點。
1繼電保護方面存在的難點和解決方案
農村電網多大是10~35kV供電,線路保護基本上都采用二段或三段式電流保護,按階梯性原則整定。這類保護動作的正確性和選擇性受電網的運行方式影響較大,特別是在輸電線路長、分支多、電網運行方式變化大、負荷率低的輸電線路上發生故障時,常會導致繼電保護無法滿足快速性、選擇性、可靠性和靈敏性要求。
過負荷問題:由于提供負荷不準確或對負荷預測不準確,導致過負荷保護常常誤動,特別是在特殊運行方式下誤動更嚴重。
運行方式和保護不配合:在安排運行方式時沒有考慮到和繼電保護的配合,也常導致繼電保護誤動。
線路保護后加速問題:由于農村電網一條輸電線路接入配電變壓器較多,配電變壓器群勵磁涌流較大,所以在手動重合或保護重合時,過電流保護的電流元件動作(無電壓閉鎖)造成后加速跳閘。
農網繼電保護誤動、拒動或不能速動的解決方案:建議農村電網變電站普及微機保護,因為微機保護可以將保護時間級差由0.5s減小到0.3s,使農村電網整體保護動作時間進一步縮短,且微機保護對故障電流的采集精度較高,從而提高繼電保護動作的快速性、選擇性、可靠性和靈敏性。在投后加速段加速過電流段時應先測量勵磁涌流,再決定是否投過電流后加速段。在一般情況下,限時速斷、過電流保護均應投后加速段,以提高切除系統故障的快速性。對農村電網繼電保護的整定應先考慮在滿足靈敏性的前提下,重點考慮選擇性,再考慮可靠性。在安排電網運行方式時,要充分考慮好運行方式和繼電保護的配合。定期修改繼電保護的整定值。堅持繼電保護整定的審核制,確保繼電保護整定的準確性。如果過電流保護靈敏度不夠,最好采用復合電壓閉鎖或低電壓閉鎖過電流保護。
2農村電網無功補償方面存在的難點和解決方案
農村電網處于電力系統的末端,變電所數量相對較少,長距離供電是一種普遍現象。無功缺額嚴重,功率因數嚴重偏低。
農村電網無功不足的解決方案:農村電網要合理規劃,科學布置無功補償設備。根據農村電網的特點,無功補償應遵循的原則是全面規劃、合理布局、分級補償、就地平衡;集中補償與分散補償相結合,以分散補償為主;高壓補償與低壓補償相結合,以低壓補償為主。
農村電網常用的無功補償方式:農村電網無功補償電源主要是靜態電容器。通常的無功補償方式有35kV變電所集中補償:35kV變電所所需無功應就地平衡,在35kV變電所10kV母線上進行集中無功補償,以補償35kV主變消耗的無功功率和對10kV線路進行無功功率就近補償,從而減少35kV輸電線路輸送無功功率引起有功損耗。10kV配電變壓器低壓母線補償:這種補償方式是在配電變壓器低壓主干線上,裝設無功補償裝置,主要補償配電變壓器消耗的無功功率,從而減少10kV配電線路輸送無功功率引起的有功損耗。10kV線路上集中補償:這種補償方式通常是在配電線路的主干線某處,集中裝設10kV電容器。當配電變壓器容量較小,低壓側無法進行無功補償時,可采用線路上集中補償方式,補償若干臺配變所需的無功功率。電動機隨機補償:大、中型電動機端安裝無功補償裝置,隨電動機一起投切,以補償電動機的空載無功。
綜上所述,農村電網無功補償應以配電變壓器和用戶的無功損耗為重點。
3引起農村電網線損偏高的原因和解決措施
農戶多處邊遠山區,農村電網延伸長,高壓和低壓供電半徑都較長,導線截面相對較小,功率因數低,無功缺額嚴重。無功補償所需布點多,難度大,負荷率低,季節性負荷強,夏、秋兩季農忙和農灌排澇期間,變壓器處于滿負荷運行,而到了用電淡季,用電量極低,一些臺變只有晚上負荷基本正常,白天處于輕載。許多臺變常年處于大馬拉小車狀態,輸電線路也常常處于低載狀態,這都是導致農網線損偏高的原因。
農網的降損措施。合理選擇變壓器:農網中配電變壓器損耗所占比例較高,應作為降損的一個重點來考慮,應優先選用低損耗變壓器,合理選擇變壓器容量,防止大馬拉小車現象。合理進行無功補償;功率因數偏低是導致農網線損偏高的又一主要因素,也應重點考慮,實施方案前文已介紹。平衡三相負荷,減小中性線的不平衡電流,從而減小線損。加強需求側管理:及時收集負荷和電網基礎資料及變動資料,為理論計算和負荷調度提供準確數據,根據負荷變化,及時調整使三相負荷平衡。加強計量管理:積極推行“一戶一表”;定期檢查電能表和互感器,消滅誤接線,倍率差錯現象。定期召開線損分析會:本月與上月對比、與去年同月對比、與理論計算線損值對比,發現問題,及時分析、及時解決。抓好抄、核、收工作,開展營業普查,加大反竊電力度。經過營業普查工作,杜絕漏洞,防止跑、冒、滴、漏。對于新建線路、新上變壓器、陳舊線路改造工程,應在規劃設計上下大功夫,首先摸清負荷的實際狀況,合理選擇電源點,合理走線,合理選擇變壓器容量、合理選擇線徑。
降低管理線損,要從技術和管理兩方面下功夫,尋找降損捷徑,提高農電企業的經營效益。
4農村電網防雷方面的措施
農村電網電壓等級低,絕緣水平低,供電線路基本上都是分布在山區和野外,供電設施受雷擊幾率較高,應重點制定防雷措施以提高供電可靠性。
35kV送電線路防雷:架空線路最有效的防雷保護是采用避雷線。避雷線的保護角愈小,其防雷效果越好(一般應小于20°),隨著線路電壓等級的降低,避雷線的造價比例較大。考慮到35kV系統是中性點不直接接地的小電流接地系統,單相接地允許短時運行,35kV線路一般不沿全線架設避雷線,只在變電所進出線段架設1~2km的進線保護。無避雷線部分線路盡量采用導線三角型排列方式,使最上面一相導線充當避雷線的作用對線路進行保護。
10kV送電線路的防雷:10kV配電線路桿塔的平均高度較低,線路的周圍可能受到建筑物和樹木的遮蔽,遭受直擊雷的幾率相對少一些,但由于配電網絕緣水平較低,線間距離也較小,遭受直擊雷擊很容易跳閘,因而雷擊跳閘率仍然較高。
防直擊雷擊措施:10kV供電線路檔距小,容易做到三角形排列,最上面的導線可起到避雷線作用,最好在最上面導線的絕緣子上每隔6~7基裝設一個接地的保護間隙。為提高配電網防直擊雷擊水平,要從提高線路的耐雷水平入手,采用瓷橫擔或高一級的絕緣子。對配電線路上的所有電氣設備,如配電變壓器、柱上斷路器和隔離開關等,應根據其重要性分別采用不同的保護設備。
0.4kV用電網的防雷:低壓用電線路絕緣水平低,最容易發生事故,因此,對低壓用電線路的防雷保護問題要充分重視,應在必要的地點加裝低壓避雷器或擊穿保險,以防止雷電侵入波進入室內,引起人身或設備事故。對重要用戶,在低壓線進戶前50m處要裝一組低壓避雷器外,進戶后還要再安裝一組低壓避雷器。
5抄表、收費、運行、維護方面應解決的問題
農村電網分布廣,農戶也較為分散,這給抄表、收費、農網輸電線路的運行和維護都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南方電網公司提出:電力服務要做到“優質、方便、規范、快捷”,要能夠達到這一要求,就得在農村電網所覆蓋的供電范圍內適當的位置增設電管站。電管站應合理配備農電工并具備收費點,以滿足抄表、收費和農網的運行維護,否則,一旦線路出了故障,再從遠距離派出維修人員,將無法及時處理故障。增設了農電工后,相對來說,農電工的業務技能較低,應加強對農電工的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培訓,以確保安全生產和優質服務能適應電力發展的需要。
- 上一篇:農網低壓線損三化交流
- 下一篇:選拔使用干事創業干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