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普通存在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3-03 04:25:00

導語:淺議普通存在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議普通存在問題及對策

近年來,隨著財政、審計等部門財務監管力度加大,以及企事業單位“收支兩條線”辦法的實施。各單位“白水條”入帳現象大大減少,稅務機關為單位和個人代開普通發票的業務量大增。

在代開普通發票的操作過程中,由于稅制改革后國稅部門只有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規范性文件而沒有普通發票代開的規范性文件,故各地代開普通發票的操作大都不同,加上國稅、地稅征管信息不能完全共享,致使偷稅、漏稅情況特別嚴重。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偷逃增值稅

一是利用增值稅起征點減免政策偷逃稅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納稅人銷售額未達到財政部規定的增值稅起征點的,免征增值稅”?!吨腥A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二條規定個人按次納稅的起征點為每次(日)銷售額50—80元。少數納稅人利用這一政策,發生銷售行為時,將經營業務“化整為零”申請代開普通發票,達到“免稅”目的,同時增加稅務機關的業務量。

二是利用兩檔征收率偷逃稅。國稅發[1998]104號文件規定從1998年7月1日起,商業個體經營者的增值稅征收率由6%調減為4%,其他個體經營者的增值稅征收率仍為6%。按現有的規定,代開普通發票一般只需要身份證和購銷證明等,而這些“證明”不能證明納稅人的銷售行為是從事商業銷售還是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致使兩檔征收率4%和6%難以適用到位。

(二)偷漏個人所得稅

申請開具發票者,大都是無帳可查的定額戶、臨時經營戶,基本上沒有主動申報納稅的意識。分稅制后,國地稅都分開辦公,雖然有定期聯系制度,但信息共享并不完全,由于對稅款的代征代扣上雙方沒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致使開票業務量較大的定額戶、臨時經營等戶大多偷漏了個人所得稅。

(三)利用虛開“自產自銷證”逃稅

開具自產自銷證明需要基層行政單位(村委會)出具的證明,到主管國家稅務機關申請辦理。由于基層行政單位沒有制約關系,販賣農產品者很容易就能開到自產自銷證明,用以避稅。

二、加強代開普通發票業務征管的對策和建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二十六條規定“凡需向稅務機關申請開具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均應提供發生購銷業務,提供接受服務或者其他經營活動的書面證明。對稅法規定應當繳納稅款的,稅務機關應當在開具發票的同時征稅。”

(一)規范操作程序和要求。稅務機關代開普通發票,申請人應認真填寫“代開普通發票申請表”,如實申報其應稅銷售(營業)收入的數額和經營方式,并提供相應的證明資料。證明資料應包括:購貨單位有關該業務內容及付款的證明;外出經營稅收管理證明單(外埠企業用);申請人所在地國稅機關出具的自產自銷農產品證明(農民自產自銷農產品用);稅務登記證副本原件(依法不需要申領稅務登記證的除外);經辦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發票代開窗口書面審核,符合代開規定的簽字蓋章,并在申請表上注明銷售(營業)額、征收率和增值稅及個人所得稅額,征收稅款,同時為其開具發票。凡納稅人不提供稅務登記證并且所提供的證件資料不能證明經營方式(不能確定征收率)的,從高適用征收率。發票代開窗口應將納稅人的有關證明、資料留存備查。對提供假證明隱瞞經營行為偷逃稅款的,一經查實按照稅法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二)部門齊抓共管。各級國地稅應共同制訂管理辦法,定期傳送征管信息,分行業核定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率,以便開票同時征收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

(三)崇尚攻心為上。加大稅法宣傳力度,增強納稅人的納稅意識;嚴厲打擊偷漏稅行為,以達到威懾一片的目的,營造納稅光榮,偷稅可恥,偷稅必罰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