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干預防范措施

時間:2022-04-01 12:30:00

導語:價格干預防范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價格干預防范措施

去年以來,我市主要生活必需品價格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上漲,引起了全社會普遍關注。為此,國家、省、市、縣領導高度重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促進生產發展,保障市場供應和低收入群眾生活。目前,生豬生產正在恢復增長,糧食和油料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增加,主要工業消費品供大于求,有力保證了市場供應。

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春節將至,為保持我縣主要食品價格水平基本穩定,有效規范市場價格行為,使我縣人民過一個祥和安定的春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河南省價格監督檢查條例》、《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等法律法規和1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現對各生產、經營單位和個人作如下政策提醒:

一、生產和經營者定價應當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六、七、八條規定,生產經營者應當遵守價格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服從價格管理、監督,誠實信用,公開、公正、公平地進行價格競爭,不得進行價格欺詐和牟取暴利。為此,各生產、經營單位在制定供應和銷售價格時,要以成本為基礎,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價格的基本穩定,不得借機哄抬物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牟取暴利。

二、經營者要嚴格執行政府臨時價格干預措施。近期國家根據《價格法》的規定,將采取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對達到一定規模的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生產企業實行提價申報,達到一定規模的生活必需品批發、零售企業實行調價備案制度。生產經營者要按照生產經營成本變化情況如實申報,不得虛構調價理由,不得違反提價備案程序,不得未經申報、備案擅自調價。

三、經營者應當自覺維護良好的價格秩序?!吨腥A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規定,經營者不得有“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等不正當價格行為。各生產、銷售單位不得蓄意串通,聯合提價;不得捏造、散布漲價信息,誘騙對方交易;不得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不得摻雜使假、以次充好和短斤少兩,變相提價。

四、經營者應嚴格執行明碼標價的規定?!吨腥A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三條規定:“經營者銷售、收購商品和提供服務,應當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規定明碼標價,注明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計價單位、價格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情況。”各生產、銷售單位要嚴格遵守以上規定,在經營場所的醒目位置標明價格,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不得借市場價格出現波動之際,蒙騙消費者,進行價格欺詐。

五、經營者銷售商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哄抬價格”違法行為:

(一)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大幅度提高價格的;

(二)生產成本或進貨成本沒有發生明顯變化,以牟取暴利為目的,大幅度提高價格的;

(三)在一些地區或行業率先大幅度提高價格的;

(四)囤積居奇,導致商品供不應求而出現價格大幅度上漲的;

(五)其他人為故意引起市場價格大幅度提高的行為。

六、經營者違反價格規定的法律責任。根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對經營者有不正當價格行為的,可以視情況作出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10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對經營者違反明碼標價規定的,可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5000元以下罰款。

我縣各級價格主管部門將于近期開展專項檢查,對違反價格規定的經營者要進行嚴肅處理。對于情節嚴重、拒不改正、影響惡劣的典型案件要進行公開曝光。直至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行政責任或刑事責任。

真誠希望廣大經營者不僅要追求經濟利益,也要自覺承擔社會責任,認真執行價格法規政策,自覺維護市場價格秩序。同時,希望廣大群眾對各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監督,共同維護好市場價格秩序。發現有價格違法行為的,請撥打12358價格舉報電話進行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