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居民收入的政策措施

時間:2022-11-04 04:48:00

導語:城鄉居民收入的政策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鄉居民收入的政策措施

近年來,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省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就業擴大,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城鄉居民收入較大幅度增加,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當前,我省正處在逐步克服金融危機影響、經濟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任務艱巨。今年又適逢建國60周年大慶,進一步增加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收入,對于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不斷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了進一步增加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收入,特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適當提高城市低保標準和補助水平。從2009年7月1日起,將全省城市低保平均標準由月人均190元提高到214元;全省人均補助水平由月人均150元提高到170元。具體標準和補助水平由各地結合實際確定,按照“控面提標”的原則落實。增支所需資金由省財政承擔。

二、適當提高失業保險金標準。從2009年10月1日起,將全省失業保險金平均標準由月人均183元提高到257元。各地失業保險金的最低標準由省根據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和失業保險基金積累等情況,分檔統一確定。增支所需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

三、將符合條件的未參保城鎮集體企業退休人員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部門制定的未參保城鎮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辦法(試行)的通知》(吉政辦發〔2009〕57號)要求,下半年要全部完成申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未參保城鎮集體企業退休人員資格認定、待遇審核及發放工作。增支所需資金從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

四、擴大城市廉租住房租賃補貼范圍并提高補貼標準。從2009年7月1日起,將城鎮低收入住房特殊困難家庭納入租賃補貼范圍。同時,適當提高租賃補貼標準。將低保住房困難家庭租賃補貼標準,由全省平均每戶月均100元提高到150元;對低收入住房特殊困難家庭,按全省平均每戶月均100元標準給予補助。具體補貼范圍和標準由各地結合實際確定。增支所需資金從廉租住房保障專項補助資金中統籌安排。

五、適當提高農村低保標準和補助水平。從2009年7月1日起,將全省農村低保平均標準由年人均850元提高到1200元;全省人均補助水平由年人均700元提高到760元。具體標準和補助水平由各地結合實際確定,按照“控面提標”的原則落實。增支所需資金由省財政承擔。

六、適當提高農村五保供養對象保障水平。從2009年7月1日起,將全省集中供養五保對象保障平均標準由年人均2200元提高到2700元,分散供養人員由年人均1200元提高到1700元。具體標準由各地結合實際確定。增支所需資金由省財政承擔。

七、增發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券。今年全省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達到12萬人。同時提高培訓補貼標準,由人均500元提高到660元。在上半年已印發0.4億元農村勞動力培訓券的基礎上,下半年再印發0.4億元。增支所需資金由省財政承擔。

八、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積極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2009年試點面要達到全省縣(市、區)的10%左右。增支所需資金由中央、省和市(州)、縣(市)按比例承擔。

九、啟動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免費為城鄉居民提供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治指導服務、慢性病防治指導服務、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老年人保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9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同時,提高城鄉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2009年達到全省人均15元。增支所需資金由中央、省和市(州)、縣(市)按比例承擔。

十、為低收入生活困難群眾發放慶祝建國60周年一次性補助。國慶節前,對城鄉低保對象和低保邊緣家庭發放慶祝建國60周年一次性補助,發放標準為每人100元。增支所需資金由省財政承擔。

以上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十項政策措施,共需安排資金約12億元,事關全省廣大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切身利益。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周密安排,抓緊實施,逐項落實,取信于民。各級財政部門要在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同時,調整支出結構,加大投入力度,切實落實必要的匹配資金。各級社保部門要加強社會保險基金征繳工作,增強基金保付能力。省直各相關部門要盡快研究制定配套文件和實施辦法,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加強指導。各地要在準確把握政策的基礎上,不斷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妥善處理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做好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切實讓廣大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把實事做實,好事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