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低保申請處理工作措施

時間:2022-02-15 05:47:00

導語:城鄉低保申請處理工作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鄉低保申請處理工作措施

各村(社區):

為進一步規范我鎮城鄉低保管理,提升城鄉低保工作質量,改善城鄉低保工作的社會評價,妥善解決農村低保存在的問題,決定對年城鄉低保對象進行全面清理核查,同時對2012年全鎮農村低保全部重新評定。現就做好相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則

(一)應保盡保,不應保堅決不予保,清理核查與重新評定有機結合。要按照農村低保的政策法規嚴格執行,做到符低保政策的全部納入保障范圍。不符合低保政策的一個不納入,確保低保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工作的群眾滿意度和社會公信度。

(二)以戶申報、整戶進入。凡申報農村低保對象必須堅持以“戶”申報原則,確保整戶進入,杜絕以人施保、“拼戶”等現象的發生。凡符合分戶計算條件的要按分戶的要求做好家庭中特殊困難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

(三)聽證評議、三榜公示。要嚴格執行聽證評議和三榜公示的有關規定,提高低保工作的透明度:一是對申請人提出的申請受理后,村(居)民委員會及駐村干部要對其家庭人口、收入及財產狀況進行初步核查;二是低保對象必須經村級低保聽證評議小組進行公開評議票決;三是在評審農村低保對象過程中,必須進行“三榜”公示,即在聽證評議前、審核、審批過程都要進行不少于5天的公示,并且每次公示都要公示到村(居)民小組、集中居民點和村民院落。同時,各村(居)委會要將農村低保工作納入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重要內容。

(四)分類施保、動態管理。要按照農村低保分類重點救助的規定,確保分類重點救助政策的落實,以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按照動態管理和分類管理的要求,農村低保全部納入A類家庭管理,對原已享受的全部重新清理核查的同時評審2012年農村低保對象。要嚴格執行城鄉低保申請審批的“九步工作流程”,切實提高低保工作的透明度。

二、保障標準

2012年全縣農村低保保障標準為1800元/人.年,根據差額救助原則,對農村困難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我縣農村低保標準的全部納入保障范圍,且以村(社區)為單位年人均補差金額不得低于820元。符合分類重點救助的人員要按分類重點救助政策落實分類重點救助金(一、二級重殘分類救助金480元每年,重病、學生、未成年人分類救助金240元每年)。

三、工作機構

各村(社區)要成立由村(居)委會干部、轄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駐村(居)干部,黨員、村(居)民代表等人員組成的低保聽證評議小組,人數不低于30名。聽證評議成員在每次聽證評議前1天從候選人員中隨機抽選9—15人參加聽證評議。

四、工作步驟及時間安排

(一)宣傳發動和申請階段(年12月16日至12月20日)

此階段主要做好三項工作:一是強化宣傳。要以本次農村低保清理及評審為契機,采取多種方式加大對農村低保政策的宣傳,提高廣大群眾對低保政策的知曉度。二是認真發動。要召開不同層次的動員大會,出臺工作方案,精心組織。三是受理低保申請,并按要求填寫《縣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請書》。

(二)調查核實階段(年12月21日至12月31日)

對申請人提出的申請受理后,應及時組織受委托的村(居)委會相關人員對申請人的家庭人口、收入及財產狀況進行調查核實。調查人員由村(居)委會成員、駐村(居)干部、聽證評議代表等相關人員組成,可分若干組,每組必須2人以上。調查方式可采取入戶調查、鄰里訪問、單位取證、信函索證等方法核實申請人家庭人口、收入和財產情況,了解家庭生活狀況,并按要求填寫《縣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入戶調查表》。

(三)聽證評議及張榜公示(2012年1月1日至1月5日)

一是村(居)委會接到困難戶低保申請并進行調查核實后,由低保聽證評議小組以村(居)為單位進行聽證評議,嚴禁以組為單位進行評議,更不允許以組為單位進行指標攤派。在聽證評議會議前5天,應將聽證評議會議的時間、地點、被評議對象的家庭基本情況要以村(居)民小組為單位進行張榜公示,即:張貼第一榜,在村(居)務公開欄或集中居民點張貼《低保聽證評議通知(一)》,通知被評議對象做好準備,并在聽證評議會上說明家庭現狀和申請理由等基本情況。二是經聽證評議小組初步評議確定的申請對象要進行公示,即:張貼第二榜,在村(居)務公開欄或集中居民點張貼《低保聽證評議結果公示(二)》,公示無異議后再上報鎮民政辦審核。在此期間,各包片領導及駐村干部要全程參與、監督聽證評議過程,檢查各項程序和環節的執行情況,防止聽證評議走過場、流于形式。公示無異議的填寫《重慶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調查審批表》。

(四)鎮審核階段(2012年1月6日至2012年1月10日)

第二榜公示結束后,村(居)委會要對農村低保對象認真進行審核,支書、主任及駐村干部、駐片領導共同簽字,實行誰簽字誰負責。村(居)委要對低保對象進行復查,復查率為100%;鎮低保工作領導小組對低保對象進行抽查,抽查率不低于30%。做到“四看一核定”:看政策是否執行到位,看申報程序是否到位,看材料是否齊全,看對象是否準確,保障對象金額是否核定準確。對群眾無異議的且符合農村低保政策規定要求的,及時進行集中審核、評定,形成決議,并經鎮低保領導小組審定簽字后,報送縣民政局審批。

報送的材料包括(所有材料及其復印件都要按要求加蓋相關單位的印章,復印件必須蓋上村居委鮮章以證明其復印屬實):

1.縣農村低保統計季度報表(一式二份);

2.農村低保納入保障家庭花名冊一式3份(報鎮的花名冊2份,包括電子文檔;各村的花名冊1份,不交電子文檔);

3.縣農村低保打卡發放花名冊(只交電子文檔);

4.重慶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調查審批表(一式三份);

5.村(居)委會報送的所有材料(包括聽證評議材料、各村居委會低保聽證評議小組候選人花名、張榜公示照片及相關材料等);

6.縣鄉鎮(街道)農村低保報批單(只交紙織文檔兩份);

7.縣低保管理工作責任書(以村為單位一式兩份:上報一份,張榜公示一份)。

(五)上報縣民政局審批和張榜公布階段(2012年1月11日至2012年1月13日)

鎮將縣民政局審批結果以村為單位進行張榜公布(長期全部公示)。

(六)檔案歸檔階段(2012年1月13日至2月20日)。各村(居)委會要按照《縣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檔案管理辦法》的要求,認真做好農村低保檔案管理工作。

(七)發放低保證、低保金(2012年2月21日至3月20日)

低保審批結束后,各村(居)委及時準確填發農村低保證。低保金由縣民政局、財政局委托縣農村商業銀行統一打卡發放(農村低保實行季度發放)。

五、注意事項

(一)關于低保金打卡發放的問題。一是農村低保打卡發放的銀行是縣農村商業銀行,因此各申請對象只能提供農村商業銀行的帳號或卡號,做到準確無誤,否則后果自負;二是認真填寫《縣農村低保金打卡發放花名冊》(此表務必與低保花名冊上的相關信息一致),請按照設定的內容填寫完整、無誤。特別要注意的是“戶主姓名、身份證號碼、銀行帳號”三者必須統一,也就是說務必是同一個人的相關項目,否則銀行打卡發放系統不能打入所提供的帳號;三是在錄入《縣農村低保金打卡發放花各冊》時要注意格式:“戶主姓名”的各個字之間不能留有空格,如:“張三”,不能錄入成“張三”(這種格式銀行打卡發放不成功),只能錄入成“張三”;“家庭住址”的格式統一為“鎮村(居)委會組”,如:鎮永豐村5組;四是《縣農村低保金打卡發放花各冊》上的金額應當填寫該戶季度享受的低保金額(應當是低保花名冊上全年享受的金額除以4),如,“張三”2012年批準享受低保金是2000元,填寫在打卡發放花名冊上的金額應當是500元。

(二)關于上報的有關證件復印件的問題。上報的各種證件的復印件(包括居民身份證、居民戶口簿、下崗失業證、殘疾人證等證件)務必由村(居)委會審核后,簽署“與原件無異”的字樣,并加蓋村(居)委印章,確保復印件的真實性。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農村低保工作的組織領導

做好農村低保工作,是各級黨委政府為民辦實事的具體體現,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際行動,市委三屆九次全委會把城鄉低保工作列入了“共富十二條”的重要內容,更加關注民生。農村低保工作實行分級負責制,各村(居)委要高度重視,支部書記親自抓、駐村干部具體抓,落實包片包村包戶,責任到人,切實加強對村(居)農村低保工作的監督管理,要把農村低保工作納入對村(居)考核。

(二)嚴格政策,堅持“9保、十五不保”,確保對象準確

農村低保評議、復核過程中,要嚴格執行低保政策,堅持“9保、15不保”。

“9保”指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困難家庭,優先納入農村低保:

1.符合五保、困境兒童條件但因年齡或其他原因而未享受其待遇的人員;

2.家庭主要勞動力死亡、且孩子未成年的困難家庭(須提供死亡者戶口注銷證明,已享受困境兒童或五保待遇的除外);

3.一、二級重殘且能提供二代殘疾證的人員(其收入及享受低保待遇實行分戶計算);

4.精神病患者(須提供精神病醫學鑒定材料、病歷或殘疾證,已享受五保待遇的除外);其收入及待遇實行分戶計算;

5.雖不是一二級重殘,但家庭中有2名及以上殘疾人員的(須提供二代殘疾證)且生活明顯困難的人員;

6、患有計生結扎后遺癥全部或部分喪失勞動力的人員;

7、患癌或重大疾病且長期臥床不起的人員(須提供縣級以上醫療機構醫學鑒定材料或病歷,或民政部門大病醫療救助金的),已享受五保、三無人員、困境兒童待遇的除外;

8、成年未婚且因病因殘等特殊原因致孤的單身農戶;

9.因自然災害、突發事件及其它各種原因造成家庭特別困難的,此類人員為民主評議的重點內容。

“十五不保”指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家庭,不得享受農村低保:

1.3年內修建自有住房、購買商品房(不含因災重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拆遷房屋)或高標準裝修現有住房的;

2.家庭擁有或使用汽車、摩托、船舶、工程機械(殘疾人代步車除外)及擁有大型農機具的;

3.擁有經營門面、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業主;

4.家庭擁有高檔相機、電腦的;

5.家庭人均擁有1800元存款及以上的;

6.放棄法定贍養、撫養、扶養費及其他合法收入的;

7.有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為財政拔款的國家工作人員的;

8.贍養(扶養、撫養)義務人家庭成員擁有汽車、大型機械、兩處以上房產、或注冊資金5萬元以上企業的;

9.不在戶口所在地居住達半年以上的;

10.家庭成員中有擇校就讀、出國留學的;

11.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能自食其力者,無正當理由不就業的;

12.不按規定如實申報家庭成員、收入狀況、從業情況和法定贍養(扶養、撫養)人家庭情況的;

13.消費水平明顯高于當地一般水平的、且好逸惡勞的;

14、因家庭中有在校學生為謀取低保證從而享受相關利益但并不符合低保條件的人員;

15.不接受低保工作人員入戶調查或侮辱、毆打工作人員、干擾、破壞低保工作的。

(三)落實責任追究,加大對違反“十個堅決不準”行為查處

鎮里已成立低保工作督查組,定期或不定期地了解各村(居)委低保工作運行的真實情況和群眾訴求,加大對農村低保中違反“十個堅決不準”行為查處力度。“十個堅決不準”即:堅決不準優親厚友辦理低保;堅決不準弄虛作假騙取低保;堅決不準利用低保化解矛盾;堅決不準拼戶保、輪流保、平均或再次分配低保金;堅決不準冒領、克扣、侵占、私分低保金;堅決不準用低保金抵扣其他費用;堅決不準利用低保搭車收費;堅決不準給低保對象附加除公益活動之外的條件;堅決不準按比例控制或平攤低保名額;堅決不準打擊報復反映低保問題的群眾。對違反“十個堅決不準”規定的要及時停發低保金并在全鎮通報,已發放的低保金由村(居)委負責追回。對相關責任人,視其情節輕重,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