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和環境建設工作措施

時間:2022-04-14 04:28:00

導語:項目和環境建設工作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項目和環境建設工作措施

如何做好重點項目和周邊環境建設,根據浐灞辦工作實踐以及區的實際情況,我們總結出以下幾點措施:

一是找準定位、科學發展。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在全面審視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對自身發展的優劣勢做出明確的分析,對發展所處的階段和所需要的條件做出準確的判斷。只有定位準確了,我們才能不斷地尋找差距,理清思路,審時度勢地做好我區科學發展的總體部署。我們感到我區目前最大的特點:(一)在原有的城三區(碑林、新城、蓮湖)郊三區(雁塔、未央、)中具有明顯的發展優勢、空間優勢和生態優勢,積蓄的深層發展潛力較大;(二)周邊拉動作用比較強,特別是浐灞生態區、港務區等,確實是機遇和挑戰并存;(三)區內地形地況復雜,農林面積較大。今后如何利用這些特點,深入做好前瞻性研究,安排好我區發展方向和產業布局,真正做到“立足、借勢發展、共建雙贏”,實現后來者居上,這是一個大課題,但也是一個帶有基礎性、戰略性的重要課題,需要下功夫做好。

二是項目帶動、全面布局。按照“打造東部新城”的要求,重點圍繞商貿、文化旅游、環境治理等領域安排項目。以科技產業園為中心,在灞河兩岸全區范圍內實行項目帶動戰略,以重點項目建設帶動產業優勢聚集,通過產業鏈條的整合促進我區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最終使十里鋪、席王、紡辦、、洪慶、紅旗等街辦連成一體,全面邁入城市化。

三是優化資源,加大招商。樹立“大招商招大商大發展”的理念,千方百計引進大項目好項目,以招商引資的突破夯實產業發展的基礎。同時抓好區域內園區建設,加強浐灞生態區、國際港務區、科技產業園、紡織城綜合發展區等園區的協作配合,通過資源的優化配置形成區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四是生態優化,完善基礎。生態和環境狀況,是城市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既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當前,尤其要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加快浐灞河流域的綜合治理,完善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為的綜合發展提供良好的投資和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