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局組織管理和保障措施

時間:2022-10-14 03:36:08

導語:水務局組織管理和保障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務局組織管理和保障措施

(一)、組織管理措施

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縣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縣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的組織實施與檢查驗收工作。縣水務局組織實施基本口糧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縣扶貧辦組織實施生態移民建設工程;縣林業局組織實施高產油茶林基地、毛竹低改、果業基地等后續產業工程及補植補造工程;縣農業局組織實施基本口糧田土壤改良工程、露地蔬菜、瓜果、大棚蔬菜、中藥材等后續產業建設工程。各鄉(鎮)要把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作為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點,精心組織,統籌安排,全面完成實施方案確定的各項建設任務。

(二)、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措施。制定和完善項目資金、物質和技術規范等日常管理制度,形成項目申報、組織、實施、驗收、評價的全程管理機制。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按照相關規定落實項目法人制,強化驗收程序,確保實現項目質量、進度和投資目標。推行項目公示制度,將國家政策、補助標準、建設內容等納入項目實施區域的村務公開內容,增強項目運作的透明度,確保退耕農戶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提高廣大群眾參與項目管理和建設的積極性。堅持目標、任務、資金、責任“四到位”的原則,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逐鄉、逐村抓落實,確保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建設工程順利推進。

(2)、工程措施

1、基本口糧田建設

針對影響我縣退耕還林村現有耕地肥力因素,擬采取增施有機肥料、合理耕作、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等措施對基本口糧田進行土壤改良。根據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搞好農田設施和水利設施;平原地區修建河堤、襯砌、防滲渠道以防洪排澇;丘陵地區修建和維修山塘、水庫,蓄水防旱;農田做到溝渠配套,排灌自如,調控方便;并改串漫灌為溝灌,避免肥水流失,做到合理灌溉,淺灌勤灌,實現旱澇保收。

2、生態移民

易地搬遷20人,主要建設移民新居住房(只含土建工程)及水、電、路等基礎設施。

3、后續產業項目

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加強技術培訓和指導,提高科技含量。從有關科研院所,國家省級高科技示范園等單位引進高產優質品種、新技術,同時聘請上級有關專家在各基地為農戶開展相應的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對各基地進行全面普及后續產業發展生產技術知識,培訓農戶達到100%,印發技術資料到戶達到100%,確保技術到位。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添置耕整機械,加工機械設施,排灌機械、殺蟲機械、噴藥機械設施,完善水利設施,確保按期按計劃生產和加工,確保不誤生產期和農時,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增強抗災能力,確保各產品達到高產、優質、高效益。

合理輪作和造地。果樹應選擇低海拔的緩坡地和荒山地,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氣候條件,可以提高產量和品質。

(4)、資金保障措施。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實行縣級財政報賬制。依據省級下達的建設任務和資金計劃以及批復的項目實施方案,按照工程建設進度,由項目建設單位提出資金撥付申請,經縣發改委財政及歸口主管部門查驗工程建設進度、質量并審核簽字后,由縣財政及時撥付項目資金,原則上項目資金申請撥付次數不超過兩次。各鄉(鎮)、村相關負責人要認真貫徹落實本方案,確保項目資金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擠占、截留、挪用。

(5)、技術保障措施。為確保我縣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實施的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由歸口部門組織有關工程、技術、財務等方面的專家研究制定技術規范,不斷修訂完善建設標準,及時了解、解決項目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嚴把建設技術關,確保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的質量,使其長期發揮效益。

(6)、機制保障措施。縣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單位、成員和各項目村將分別建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資金聯席會議制度,按照規劃要求,協調退耕還林地區基本口糧田建設工作。各項目村要加強溝通,協同配合,形成合力,切實做好退耕還林區退耕農戶的基本口糧田建設,確保退耕農戶吃飯和長遠生計問題得到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