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干部作風建設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19 08:10:00
導語:鄉干部作風建設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領導干部是農村各項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和服務者,是團結和指導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他們的形象,從某種意義上說,代表著黨的形象;他們的作風優劣,從某種角度上講,反映出黨風的好壞。因此,抓好鄉鎮領導干部的作風建設,對于改善農村干群關系,確保農村社會穩定,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鄉鎮干部作風建設的現狀和存在問題
近幾年來,經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廣大干部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的作風發生了明顯變化,絕大多數干部能夠深入實際,聯系群眾,廉潔奉公,勤政為民,受到了群眾的普遍歡迎和稱贊。但是,也有個別干部在作風建設上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思想作風不振。有的領導干部精神萎靡,意志消沉,不思進取,滿足現狀,“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經常處于“混日子”狀態;有的紀律松弛,擅離職守,工作“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無視紀律約束;有的上班期間竄門,拉閑話,干私事,將工作擱在一邊,把一些歪風邪氣帶進機關內部;有的熱衷于評頭論足,亂發牢騷,不想事、不謀事、不干實事;有的爭名、爭功、爭權、爭利,講關系,講人情,不講原則。
二是領導作風不佳。有的領導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嚴重,作風霸道,“一言堂”,“個人說了算”;有的相互拆臺,勾心斗角,搞“內耗”;有的對上級決策陽奉陽陰,消極對待,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的大局意識不強,患得患失,斤斤計較,把個人利益和小團體利益看得很重;有的唯書唯上,只對上負責,對群眾的疾苦置若罔聞;有的放任自流不負責任,有的怕“得罪人”,該管的事不去管,該抓的事沒抓好,造成內部混亂,工作長期滯后,徘徊不前;有的對上級三令五申充耳不聞,令不行,禁不止;有的法制觀念不強,不講誠信,承諾的事情不兌現,隨意性大。
三是學風不濃。一些干部坐不下來,靜不下心,疏于學習,忽視理論素養、知識水平、業務本領和領導能力的提高,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缺乏全面深刻地了解,特別是對市場經濟知識、科技知識、現代管理知識和法律法規知識知之甚少,出現了程度不同的“知識空白”、“本領空缺”問題;有的理論學習與實際相脫節,沒有從知與行、學與用的結合上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造成理論學習與實踐“空對空”、“兩張皮”,缺乏指導工作的理論知識和政策水平。
四是工作作風不實。有的領導干部坐在機關的時間多,深入基層抓落實的機會少;有的下基層蜻蜓點水,沒有真正蹲下來幫助基層和群眾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不善于調查研究,盲目決策,造成工作隨意性大;有的拈輕怕重,遇見矛盾繞道走,是非面前不開口,能拖則拖,能抹則抹,甚至上推下卸,一推了之,導致個別地方出現了群眾越級上訪事件;有的在其位不謀其政,對職責內的事心中無數,辦法不多,工作缺乏主動性;有的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好大喜功;對工作只安排、不檢查,“虎頭蛇尾”,做樣子、搞形式,應付差事,推諉扯皮,相互摯肘,人為地給工作帶來了損失和影響。
五是生活作風不謹。個別干部律己不嚴,甚至缺乏基本的職業道德,搞人情關、關系戶。極少數干部律己不嚴,有的在公共場所參與賭博,有的用公款大吃大喝,用公款進行娛樂性消費等等,在群眾中造成了不良影響,嚴重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五是個別基層班子表率作用不強,奉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處世哲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流于形式。
這些不良風氣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總的說來是與少數鄉鎮領導干部放松黨性修養,缺乏黨性鍛煉,沒有真正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有關。這些都程度不同地削弱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傷害了人民群眾的感情,挫傷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損害了黨的形象,成為影響農村穩定,影響農村改革和建設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思路、對策和做法
一、建立經常性的學習教育機制,著力解決領導干部素質不高的問題。
針對一些領導干部不重視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政治意識淡薄,政治敏銳性不強,工作中思路不寬、辦法不多、漏洞百出,特別是一些黨政領導干部不注重加強法律法規和農業農村政策的學習,法律意識淡漠,與依法行政的要求差距很大等問題,應在完善領導干部述學、考學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干部理論學習情況檔案管理制度,將干部參加理論業務培訓、考試等情況及時記錄在案,整理歸檔,長期保存,將干部學習納入規范化、制度化軌道。
二、建立規范化的日常管理機制,著力解決領導班子不強的問題。
一是嚴格請銷假制度。領導干部外出必須向黨委書記請假,包括周六、周日。二是完善黨委議事規則,提高貫徹民主集中制的自覺性。進一步建立健全科學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保證了“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原則的落實。公務員之家
三、建立全方位的監督約束機制,著力解決領導干部作風不正的問題。
一是加大督查力度,解決部分鄉鎮領導干部“走讀”問題和一些干部存在的脫崗問題。二是落實各項監督制度,加大對領導干部的監督。把“八小時以外”活動情況列入個人工作總結、述職報告和民主生活會的重要內容,教育干部自查自糾存在的問題。三是落實與干部家屬訪談制度,組織干部家屬進行座談,及時教育引導她們當好“廉內助”,協助干部拒腐防變。
四、增強公仆意識,塑造勤政為民的領導干部形象。為群眾辦實事,謀實利,是鄉鎮領導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的一個根本舉措,是對“入黨為什么,當官為什么,為黨獻什么”的直接回答。鄉鎮領導干部一定要在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生活上關心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體察民情,了解民意,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辦人民之所需,真正擺正自己與人民群眾的關系,不斷從群眾實踐中汲取智慧和營養。同時,鄉鎮領導干部一定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要有一個積極向上、充滿朝氣的精神狀態。當前,每一位鄉鎮領導干部一定要抓住機遇,扎實工作,發展經濟,按時按質按量地完成各項工作。
通過系列措施,努力把求真務實與轉變干部作風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把求真務實精神轉化為每個干部的自覺追求,從而達到加強干部作風建設轉變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