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局作風整頓實施方案
時間:2022-04-07 09:51:05
導語:財政局作風整頓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精神,弘揚村“愚公移山”精神和我縣特色小鎮建設擔當奉獻精神,促進全縣財政事業健康快速發展,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強縣,經局領導班子研究決定,從2016年3月至12月在全局開展“學、整作風”活動。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市、縣委關于開展機關作風建設的部署要求,弘揚村“愚公移山”精神和我縣特色小鎮建設擔當奉獻精神,改進工作作風,狠抓工作落實,把“夙興夜寐,激情工作,馬上就辦、辦就辦好”作為工作常態,鍛造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財政干部隊伍,為全面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強縣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二、目標要求
通過開展作風整頓,使全體財政干部職工進一步增強使命意識、爭先意識,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夙興夜寐、激情工作,以勇于擔當的精神用心干事,以只爭朝夕的拼勁抓緊干事,大幅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創造一流業績,破解發展難題,確保縣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見到實效。
三、聚焦突出問題
突出問題導向,層層傳導壓力,結合財政干部思想和工作實際,重點解決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紀律松散問題。重點是:工作紀律散漫,不在狀態,上班遲到早退,無所事事,隨心所欲,辦公電腦玩游戲,手機聊QQ、聊微信;值班不在崗,上班不在位,外出辦私事;不認真履職盡責,對安排工作不落實、不盡責;遇見事情繞道走,遇見困難躲著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寧愿少干事,也不愿擔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在其位不謀其政,遇事推諉,拈輕怕重,不敢擔當;缺乏大局意識、協作意識、補位意識等問題。
二是效率低下問題。重點是:看齊意識不強,工作標準低、效率低,應付差事,甘于平庸,不能適應新常態,工作平淡無起色;執行力不強,懶政怠政,出工不出力,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不能做到細致、精致、極致;精神不振,狀態不佳,缺乏干事創業激情;等靠思想嚴重,凡事等著領導出思路、拿主意、想辦法,主動作為不夠;思想保守,反應遲鈍,按部就班,凡事不上心,不催不動,大催小動,對重大工作任務不上心等問題。
三是服務意識差問題。重點是:衙門作風,對群眾缺乏服務的真情實意,態度硬橫,擺架子、打官腔,不愿幫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缺乏全局觀念和服務意識,不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工作上,忙于個人私事等問題。
四是吃喝收要拿問題。重點是:“官本位”意識重,搞隱性“四風”,吃拿卡要、故意刁難,把權利個人化、利益化,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人為設置“關卡”,死摳條條框框,能辦不辦、該辦不辦,圍繞程序打轉轉,不從實際考慮群眾利益等問題。
四、參加范圍
全局財政干部職工,以局領導班子、科室負責人和關鍵崗位干部為重點,堅持領導帶頭、突出重點、全員參與,推動機關作風全面根本好轉。
五、工作舉措
(一)設立投訴舉報渠道。在機關大廳設立作風問題意見投訴箱,公開投訴熱線和舉報電子郵箱,加強內部監督和群眾監督,對群眾反映的具體問題,加大查處、反饋力度,做到件件有結果、事事有回應。
(二)制定專題學習計劃。重點學習省市關于作風整頓會議精神、領導講話,《談治國理政》、《知之深、愛之切》和財經法律法規等,適時組織干部職工到村、西柏坡等實地接受教育,切實提升全體干部職工綜合素質。
(三)加強機關考勤管理。嚴格落實機關考勤制度,每周對機關考勤情況進行統計,并將考勤結果全局通報。
(四)開展機關作風督查。每周對各科室和全體干部職工工作紀律、工作狀態、環境衛生、制度落實情況等進行督導檢查,檢查結果全局通報。
(五)開展干部作風評議。通過服務對象和市場主體滿意度評議等形式,對每名財政干部在工作作風、服務態度、任務落實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將評價結果作為評先評優、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六)強化問責通報機制。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四風”問題,以及對局各項決策部署不落實、不盡責,違反機關工作紀律的,堅持嚴肅問責,既追究當事人責任,又要追究相關領導責任。
六、組織領導
(一)成立領導機構。局機關成立作風整頓領導小組,局長任組長,其他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任成員。各主管局長對分管科室的作風整頓負直接責任,科室負責人要承擔第一責任人責任。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統籌協調工作開展。
(二)搞好統籌結合。把作風整頓活動與與解放思想大討論結合起來,把作風整頓的實際成效作為大討論活動的重要檢驗;與“一問責八清理”結合起來,全部落實從嚴治黨的各項要求。
(三)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切實抓住影響財政干部作風建設關鍵問題,及時總結作風整頓工作實踐,建立一批簡明易行、管用有效地制度,形成改進作風、提升效能的長效機制。
- 上一篇:淺談國際貨運人法律地位識別
- 下一篇:高校學生工作中法律風險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