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部門作風建設心得感想
時間:2022-12-09 08:59:00
導語:深化部門作風建設心得感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既是黨的各級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載體和保障機制,又是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有效途徑和行為方式。通過作風建設,不斷發現問題,汲取教訓,糾正錯誤,克服缺點,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一大法寶。因此,能不能做到深刻反思,找準問題,就成為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基礎和前提。應該講,我們的干部隊伍作風總體上是好的,這是事業發展、社會進步、群眾信賴的基礎。但是,用總書記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來對照檢查,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做好新形勢下反腐倡廉工作的要求出發,各級領導干部的作風還存在一些問題,且在不同單位、不同部門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有的還比較嚴重。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各級領導干部就要結合實際對照總書記倡導的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的要求,深入分析所在行業和分管領域內特別是領導干部自身在思想、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生活作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尤其要找準那些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和諧穩定、影響社會風氣、影響干群關系、影響民主問題,深刻剖析產生問題的原因,認真研究各類問題的表現形式,有針對性的探討解決辦法,確定符合實際的作風建設工作思路、工作機制、工作重點和工作方法。
作風建設是一項難度較大的工作,難上手、難見效、難鞏固成效。“難”主要是由于作風建設的主體集意識、實踐、社會于一身,具有兩重性;加之我們作風建設實踐中要求干部自律的內容多,有針對性地從制度上解決問題的做法少;考評干部的作風主要通過組織考察和群眾評議,一般是做出一個籠統的評價,很難量化細化和權衡比較,造成作風建設盡管一直在抓,但成效在有的單位部門表現得不穩定、不理想。因此,新形勢下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必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創新方法,切實增強工作的實效性。要充分發揮教育的基礎作用。創新教育形式,整合教育資源,把集中教育與個別教育結合起來,把傳統教育手段與現代教育手段結合起來,把正面典型教育與警示教育結合起來,突出領導干部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黨的優良傳統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黨紀國法教育,不斷提高領導干部黨性修養、政治品質、道德境界和領導能力,增強領導干部在作風建設中的自主能力、自律意識。從長遠來看,作風建設還要靠體制、機制、制度建設來保障。要進一步健全完善思想教育制度,聯系群眾制度,民主集中、民主監督、民主評議制度,監督檢查、考核評比、激勵獎懲制度,日常管理、作風報告、道德誠信記錄制度等,把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階段性考核、動態考核與年終綜合考核相結合,形成用制度規范領導干部的行為,用制度保障作風建設,著力深化長效機制建設,鞏固和擴大作風建設活動成果。目前,在作風建設上監督仍是一個薄弱環節,也是一個難點,必須從機制上、政策上積極探索在領導干部作風建設中監督的領域、重點、程序、方法等,認真落實《從黨內監督條例(試行)》,按照總書記倡導的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的要求,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述職述廉、民主評議、誡勉談話、民主生活會、經濟責任審計和質詢、問責等制度,前移監督關口,強化對領導機關、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和涉及“權、錢、人”等重點環節、重點部位的監督,促進新形勢下的領導干部作風建設不斷加強,作風建設狀況明顯好轉。
各級黨組織要堅持把領導干部作風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工作來抓,列入黨的建設的重要議事日程,從制定規劃、組織領導、制度保障、督促檢查等方面采取措施,建立健全黨委班子負總責,主要領導主抓,班子成員分工負責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各級各部門要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要求,及早制定加強作風建設的具體措施,明確目標要求,細化量化任務,抓好職責范圍內的作風建設。紀檢監察機關作為專門的監督機關,要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認真履行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職責,定期召開有關部門聯席會議,分析作風建設方面的情況和問題,采取專項督查、明察暗訪等辦法,加強督促檢查,及時解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對分管范圍內干部作風問題突出,長期得不到整治,嚴重影響發展穩定,以及群眾意見大的,要嚴格責任追究,以作風建設的實際成效推進各項工作。公務員之家
總之,加強新形勢下機關作風建設,要真正做到認識到位、工作到位、責任到位、領導表率到位。既要立足當前,腳踏實地抓好落實,又要著眼長遠,創新機制,與時俱進。要通過加強作風建設,使領導干部真正把本領和精力凝聚到干事創業、推動發展上,把心思和功夫用到解決民生問題、為群眾搞好服務上。
- 上一篇:北方馬鈴薯施肥指導原則探究論文
- 下一篇:法院創先爭優活動階段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