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培訓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1 21:14:4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茶道培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茶道思想對思想道德教育的影響
摘要: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可以規范和指導學生思想和行為,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與道德品質。茶道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借助茶道思想可以更好的將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與茶文化進行整合。本文就以茶道思想對大學思想道德教育的影響進行幾點具體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茶道思想;大學生道德教育;影響
引言
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十分重要,它使優化和完善大學生人格,提高大學生綜合綜合素養的有效途徑。研究茶道思想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響,對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質量,優化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有著非常巨大的價值和作用。
1中國傳統茶道的文化內涵
1.1茶道文化與美學。傳統茶道文化與美學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系,茶道文化中所包含的美學,不僅僅只有物質美,還有精神美,喝茶時,人們可以直觀的品嘗出茶的味道和口感,苦澀略帶清香的茶水,不僅能夠給人以美的感受,也能夠使人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悅,即精神美,茶道文化中的精神美就是立足于這一點出發的,茶道能夠有效的緩解人們的精神壓力,并且給人營造出一個悠閑舒適的生活環境。古今中外,有許多文人墨客都喜歡以喝茶的方式平復自己的心境,更多時候會在茶道文化中尋找創作靈感,所以,在我國優秀文學作品中,有許多都是因茶而作,文人將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茶,并將其書寫成詩或是潑墨成畫,可見,茶道文化與美學之間是存在著一定的聯系的。
茶道在高校教育管理思維中的應用
摘要:茶道是起源于中國的傳統文化活動,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茶道在社會中的作用也不斷的發生改變。目前我國的各大高校都開設茶文化、茶道方面的專業課程,通過茶文化、茶道的學習,一方面能夠提升國民的文化素養,另一方面也能傳承傳播我國優秀的茶文化知識。本文主要探討茶道在高校教育管理思維中的運用,通過分析茶道的起源、茶道的文化傳承作用、高校茶道文化的發展狀況,指出未來我國茶道文化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茶道;文化傳承;高校教育
中國茶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優秀組成部分,也是我國茶文化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韓國、日本等國家都具有自己的茶道文化,而所有的茶道文化都是在中國茶道文化的基礎上演變而來。高校是茶道、茶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教師講授、茶文化專家的講座,來傳達茶道知識、茶道傳統與茶道技藝。因此茶道文化對現代人的意義并不在于學習茶道技巧,而在于繼承、傳播茶道文化,推動茶道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
1茶道的起源與文化內涵
茶道起源于唐朝,《茶經》是第一部有關茶葉的文學著作。而中國也是最早發現茶、飲茶的國家,從唐朝以后茶作為一種飲料在世界范圍內廣泛的傳播開來。《茶經》是唐朝陸羽所做的有關煮茶、飲茶的文學文獻,它不僅僅是介紹煮茶、飲茶等茶葉知識的學術著作,還包含儒家天人合一、道家道法自然、佛家一切皆空的深厚茶道文化思想內涵。自唐朝以來,宮廷、民間、寺院、市井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飲茶品茶活動,茶道茶文化已成為深入人心的文化符號。宋代以后逐漸出現點茶、斗茶等活動,茶道也由原來的高雅文化逐漸向市民文化轉變。各個階層的民眾都能夠用茶道文化招待朋友、拜訪親友,以完成日常的交往活動。明清以后的飲茶品茶活動更為簡約,而茶葉的選擇、生產也更加的精細化。市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夠進行飲茶活動,茶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目前中國茶道并不拘泥于煮茶、飲茶形式的選擇,而更加關注茶產業附加產品的生產、茶產業經濟效益的增加。自唐代以后茶道開始向世界各地廣泛傳播,各個地區的茶道交流活動往來不絕,其中茶道文化得到最好繼承的國家為日本。茶道在原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四大皆空的思想上,又增加清寂的禪學思想。因此茶道思想融合宗教、哲學、藝術、倫理等多方面學科的知識內容,形成自身獨有的清、柔、圓、寂的文化氛圍。如今的茶道一方面承擔養生的作用,普通民眾從茶道中獲得心靈的升華;另一方面也承擔著文化傳播的作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茶道內涵能提升國民的思想素質,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
2茶道的文化傳承與發展
茶道文化與舞蹈教學思維的關聯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與發展,國家與社會越來越重視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高校在開展舞蹈教學活動過程中,將茶文化融入到舞蹈課堂教學活動當中,不僅能提高舞蹈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也有利于我國傳統茶文化的繼承與發揚。但高校將茶道文化與舞蹈教學思維的關聯進行研究和分析過程中還存在舞蹈教學中缺少人文思維、缺少對舞蹈教學思維認知、舞蹈教學活動較傳統單一等問題。本文通過茶道文化與舞蹈教學思維的關聯進行探究和分析,并提出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茶道文化;舞蹈;教學思維;關聯
高校要想有效開展舞蹈課堂教學活動,并加強學生對舞蹈技巧以及舞蹈觀念的學習和理解,就必須將茶文化引入到舞蹈課堂教學當中,不斷培養學生舞蹈思維,同時也加強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當中情感和思想的學習與認知。高校將茶文化融入在舞蹈教學思維當中,不僅能培養學生綜合能力,還能提升學生舞蹈思維以及現代思維,也更有利于推動高校素質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1茶道文化的基本內涵
茶道文化具有一定的歷史性和時代性。茶道文化是我國歷史發展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不僅包含了豐富的人文精神和人類思維,還具有一定的情感與思想。將茶道文化與舞蹈教學進行融合,不僅能為舞蹈教學思維奠定良好的基礎,也能推動高校素質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另外,茶道文化雖然是我國具有歷史性和時代性的文化,但其本身的發展特點也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完善和發展。因茶道文化自身具有較強包容性,高校也應不斷適應時代發展趨勢,將茶道文化與舞蹈教學思維進行關聯,并對學生展開教育教學。高校將茶道文化融入到舞蹈教學思維當中,不僅能提高學生對舞蹈思維以及茶文化的學習和了解,也能加強學生對茶道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加強學生對我國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學習,進而提升高校舞蹈教學的藝術效果和文化效果。另外,茶道文化雖與茶文化不同,但茶道文化屬于茶文化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茶文化當中的精髓,而茶文化當中的茶道文化不僅能使高校舞蹈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進行提升,還能使教師深層挖掘舞蹈教學背后的藝術層次,并對學生展開茶文化知識與茶文化思想的教學,不斷培養學生舞蹈技巧以及舞蹈理念,使學生的儀態得到不斷培養和優化。最后,茶道文化擁有較為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能夠為學生感知傳統文化思想、傳統文化理念及傳統文化哲理提供條件,使學生在茶道文化所呈現的行為文化中,獲得和諧、友善、尊重、合作的“意識”,更好地規范和優化舞蹈教學思維,使舞蹈教學過程更加有序、順利。與此同時也能幫助教師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與文化氛圍,使學生在文化氛圍的影響下,自主地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和文化素養,促進學生健康、快速地發展。
2茶道文化與舞蹈教學思維的關聯現狀
茶道思想在創新教育人才培養的運用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已經從物質文化生活向精神文化生活發生了轉變。人們對一些高雅的、具有文化特色形式的活動日漸產生濃厚的興趣。作為一名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人員,更要能適應時代的變化,跟上時代的步伐,改變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注入新的內涵,開創教育管理新模式。
[關鍵詞]茶文化;高職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
中華傳統文化首先包含儒、佛、道三家主流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主要的哲學思想,并在中國茶文化中得到了集中體現。茶文化是人類在發展、生產利用茶的過程中,以茶為載體,表達了人與自然、人與人的文化與情感的總和。茶文化的含義包括茶葉的生產、流通、品飲的物質和精神內涵兩方面的意思。廉、美、和、敬是中國茶道精神,意思就是“廉儉育德、美真康樂、合誠處世、敬愛為人”。[1]
1中國茶道
從廣義來講,“茶道”是人類從上古時期發現了茶到利用茶逐步推廣各類茶葉制作,以及通過飲茶、品茶培養個人情操的集合;從狹義而言,“茶道”就是如何喝好茶以及喝茶的環境、器具、茶類等,達到美的享受的同時折射出的價值觀。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為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
2中國茶道的五大思想
茶文化融入高職人文素養教育的實踐
摘要: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茶文化必將占據一席之地,主要是因為我國茶文化歷史悠久,與茶文化相關的詩詞書畫不勝枚舉,茶文化具有其藝術性。同時茶文化能夠體現我國文人騷客淡泊寧靜的高尚品質,這種精神品質正是當代人所需要的,所以茶文化具有教育性。因此,可以通過茶文化的宣傳教育來提高高職學生的人文素養,著重提高高職學生的藝術修養和精神修養,進而提高高職學生的文化內涵和個人修養,有利于高職學生的學習和工作。本文簡單介紹了我國茶文化內涵以及茶文化對高職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的作用,并為茶文化融入高職學生人文素養教育提供了四條路徑,分別是加大茶文化教育投入、開展多元化茶文化活動、開設茶道課程和開展茶文化專項研究。
關鍵詞:茶文化;高職學生教育;人文素養教育
目前我國高校提倡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其實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人文素養教育其實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人文素養教育開始在我國高職院校普及,但教育效果并不好,主要是缺乏一個切入點和一個載體,來提高師生對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并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近些年我國年輕人群體中流行古風,即穿古代人衣服,搭配古人飾品,學習古代禮儀等,并且在年輕人中開始流行茶文化,年輕人逐漸喜愛上茶文化的恬靜與淡泊。高職院校可以以此為契機,在人文素養教育中引入茶文化,投其所好,讓高職學生通過茶文化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并熱愛上中國文化,通過茶文化學習淡泊寧靜的品質,做到寵辱不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并以此精神為推動力,一心向學,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本文簡單介紹了我國茶文化內涵以及茶文化對高職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的作用,并為茶文化融入高職學生人文素養教育提供了四條路徑,分別是加大茶文化教育投入、開展多元化茶文化活動、開設茶道課程和開展茶文化專項研究。希望通過本文研究來促進茶文化與高職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融合,提高高職學生的人文修養,使其成為有內涵有修養和有抱負的優秀人才。
1茶文化內涵簡介
茶文化內涵就是在我國古代人民種植和加工茶葉過程中,將人對世間萬物的了解和情感融入到茶葉當中,形成以茶葉為載體的文化形態。茶文化的本質是一種文化意識形態,包含了古代人民對世界的認知和對人生的思考。我國擁有上千年的茶文化歷史,因此我國茶文化是多元化的,其形式多樣,有茶道、茶藝和茶畫等,這些茶文化不僅具有藝術價值,還具有精神價值,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和精神的結晶,值得當代人學習和傳承。
2高職學生學習茶文化的作用
高校校園文化輻射與價值
1廊坊茶文化發展情況
廊坊市重視茶文化發展對城市文化和經濟的帶動作用。2013年以來,每年新茶飄香的五月廊坊均舉辦茶葉茶文化博覽會,為內地茶企拓展京、津、冀市場提供高效、便捷的平臺,帶動本地茶文化產業市場。博覽會吸引眾多茶企,如老舍茶館、中茶公司等200多家知名茶企參展。涉及茶產業領域廣闊,包括六大茶系、再生茶類、茶具產品、茶流通、茶工藝、泡茶水及凈水設備、茶葉加工、茶葉包裝等的展覽與銷售。也包括茶文化展示與宣傳,茶道、花道、香道、茶藝表演、古琴古箏演奏、斗茶品鑒、紫砂大師現場制壺。廊坊茶文化博覽會為京津冀增添文化韻味,使茶友、茶人不僅體驗到品茗樂趣,同時也體會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廊坊市民間自發組織的茶文化活動頻繁,茶文化市場活躍。茶商、茶人不定期開展公益性質的茶文化講座、體驗活動。廊坊自然公園經常有“無我茶會”,忙里偷閑的現代都市人,一群志趣相投的茶文化愛好者,因茶相聚,在一杯茶中體悟“君子之交淡如水”。廊坊五經私塾幼兒園,世紀寶寶幼兒園等國學特色幼兒園不僅將茶藝、茶文化引入學前教育,還向家長和茶文化愛好者提供高質量的茶文化講座。廊坊一批著名的茶藝學校,走進小學、中學,為學生開展免費的茶學課堂、茶文化夏令營,使孩子們有機會接觸茶、從小習茶,這對于傳承中國茶文化有重要的意義。廊坊茶商、茶藝培訓學校、茶人舉辦多種形式的茶文化培訓,培養大批茶藝師,還為茶文化愛好者開設古琴、古箏、書法、國畫、插花、香道、詩詞等茶文化衍生課程,豐富廊坊市民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品位。2017年5月,在政府職能部門的協調下,廊坊市茶行業協會正式成立。12月,廣陽區人民政府成功主辦茶旅文化交流論壇。積極的茶文化活動,對于弘揚廊坊茶文化,提升廊坊城市軟實力,必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2茶文化對高校校園文化的輻射
近些年廊坊茶文化發展迅速,對駐廊高校形成積極的輻射作用。廊坊各高校如廊坊師范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河北工業大學、北華航天學院普遍開展茶文化講座、茶藝實訓、茶文化參觀等與茶相關的校園文化活動。廊坊茶企、茶商也與高校建立長期聯系,在高校校園開展茶文化公益活動。我校文學院聘請廊坊著名茶人、逸名軒茶藝學校校長張雪然女士來校講座,從國學的角度詮釋茶文化,并舉行兩場風格獨特的茶藝表演,在校園中掀起一段茶文化熱。筆者從2010年以來在我校開設《茶與茶文化》素質選修課,連續開課15個學期,與2千多名本科生一起分享茶文化。課上準備茶葉、茶具帶領學生學茶學、品香茗,課下帶領學生參觀茶館、茶店,組織茶會。越來越多的學生對茶文化感興趣。茶文化不僅提高學生的生活技能,培養興趣愛好,還能幫助學生靜心、養德、思考,豐富物質和精神體驗。目前,除我校,河北工業大學、廊坊職業技術學院也開設茶文化課程,通過正規的課堂教學在高校校園傳播茶文化。為了摸清茶文化對廊坊高校的輻射情況,筆者組織開展兩項調查。第一項調查,以廊坊市區高校主要是廊坊師范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河北工業大學、北華航天學院等為主要調查對象,對學生、老師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大學生和高校教師對茶文化熟悉情況,茶文化活動開展形式、內容、頻率、效果,了解師生對茶文化的期許。本次調查有效問卷153份,其中學生102份,教師51份。調查顯示,70%學生對茶文化感興趣或非常感興趣,近80%的學生可以接受杯泡茶,幾乎全部接受茶飲料,但只有不到10%的學生參加過茶文化課程、講座、活動。教師中每天喝茶的比例近35%,明顯高于學生的5%。這說明茶文化對大學生和教師具有吸引力,但高校目前的茶文化資源明顯不能夠滿足師生對茶文化的期望。第二項調查,以廊坊市區主要茶藝學校、茶葉店、茶館為調查對象,了解茶文化企業向學校尤其是高校開展茶文化輸出情況。調查以問卷和訪談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成功調查大小茶企33家??傮w來看,廊坊各類茶企都沒有將大學生群體作為銷售對象,但幾乎都有向大學生宣傳茶文化,培養潛在消費市場的愿望,也愿意走進高校校園開展茶文化普及公益活動。調查中五家茶藝培訓學校,已經把大學生茶藝培訓作為開拓市場的重點方向。總體來說,雖然大學生購買力有限,但茶企愿意為高校茶文化發展提供支持,個別企業已經與高校建立了穩定的聯系。
3茶文化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價值
3.1有益大學生個人成長。學習茶文化既貼近生活又不乏精神內涵,對大學生來說是有吸引力的生活教育和文化教育。首先,大學生了解茶文化、喝茶、習茶有益健康。茶中的主要成分能夠起到提神、助消化、平穩情緒的作用,對于長期腦力勞動、久坐、飲食雜而刺激的大學生頗有益處。其次,學習茶葉沖泡、品飲、鑒賞技藝,可以提高生活技能。研習詩詞、繪畫、插花、熏香、茶席設計,可以充實大學生課余時間,培養志趣,緩解壓力,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再次,大學生習茶,感悟“人在草木間”的人生啟迪,修身、養性。通過茶事活動在服飾、表情、動作、談吐方面的規范,增強儀式感、藝術感,不僅可以提升文明禮儀,拓展社交范圍,還能領悟茶性茶德,培養勤儉、自控、樸實的個人品德與謙遜、和善的社會道德。3.2茶道精神滋養高校校園文化。中國現代茶學的奠基人吳覺農,“把茶視為珍貴、高尚的飲料,飲茶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種藝術,或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手段”。很多學者對茶道進行哲學上的探討,總結出中國茶道蘊含的四種精神,即“和、靜、怡、真”?!昂汀笔钦{和、和諧,是一種善利萬物的襟懷和境界,在和中不斷追尋自我、超越自我,是中國茶道的核心靈魂;“靜”是指環境和心境,通過茶事來營造一種平和寧靜的氛圍,茶人獲得空靈虛靜之心,是“茶人明心見性、洞察自然、反觀自我、體道悟道的無上妙法”,是品茗修心的途徑;“怡”是中國茶道修習的心靈感受,包含三層境界,即,怡目樂口的直觀感受,悅心悅意的審美領悟,怡神悅志的精神升華;“真”是中國茶道的起點也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是指選好茶,環境優雅,器具工藝精湛,待客真情實意。更深層次的真,是茶人以淡泊的襟懷、超逸的性情去品味茶的物外高意,釋放天性,使心靈契合大道。[4]中國茶道蘊含的四種精神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源泉。弘揚茶文化對于構建具有歷史傳承、時代特征的校園文化體系,促進師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茶文化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大有作為[5]。以大學生創業文化為例,吸收茶文化精神內涵的大學生創業文化將更加科學。近些年,大學生創業成為潮流,并已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大學生創業文化,其中主要包括創新意識、開拓精神、職業道德、歷險能力。“但是當代大學生創業處在瞬息萬變的快節奏社會環境中,在這一背景下,大學生的創業心態呈現出浮躁、焦慮特性,創業過程中很容易引發一系列問題,所以大學生創業文化需要有效借鑒茶文化中對人心態、道德的引導。”[6]茶文化清心、靜氣、儉樸、謙遜、和善的精神,以及茶文化中所提倡的誠信意識、群體意識,對大學生創業文化的有益補充。大學生創業文化吸收茶文化,將茶文化內涵與時展理念和大學生創業文化進行了全面融合。既符合大學生創業的特點,又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效繼承和應用。3.3茶文化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開展的途徑。3.3.1開設茶文化課程。高校開設茶文化課程是最有效的途徑。通過開設通識選修課程、實踐課程,系統介紹茶種類、功效、品飲等茶基礎知識,以及茶史、茶俗、茶文學藝術等茶文化。目前我校和河北工業大學已經有茶文化選修課,建議管理學院旅游管理專業也應該增加相應課程。3.3.2開設實訓茶室。開辟一間茶室或者在校園開設茶館,由學生自主運營,在老師指導下,學生學習茶藝、茶道,茶館經營;鼓勵學生結合自身專業知識開展與茶文化相關的研究、調查。如,經管專業學生研究茶文化品牌推廣,茶葉包裝銷售。歷史專業學生研究茶史、茶俗。外語專業研究日韓茶文化以及大中華茶文化圈的形成等。3.3.3開展豐富的校園茶事活動。如邀請專家、茶人開展專題講座,進行茶與健康宣傳活動,組織“無我茶會”,茶詩、茶音樂、茶繪畫等比賽或鑒賞會;組建茶藝社團和表演隊。隨著我省茶園迅速發展,茶文化在高校風生水起,多校成立茶藝隊,并在全國大學生茶藝大賽中顯露身影。學生茶藝組織,為師生茶文化愛好者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又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增添新亮點。
茶文化傳播音樂人才素質教育研究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高校的音樂人才素質教育得到顯著的進步,但創新性方面還略有不足。本文從茶文化的內涵出發,結合茶文化對創新型音樂人才素質教育的意義,提出若干培養創新型音樂人才素質教育的途徑。
關鍵詞:茶文化;創新;音樂人才素質教育
我國茶文化內涵豐富,其中包含許多傳統文化的碰撞和糅合,是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茶文化在發展、興起和普及過程中,不斷與佛、儒、道等諸派思想相互碰撞交融,使其從“茶”這一實質物體的層面提升至精神,或者說是哲學的高度。正因為茶文化在藝術哲學方面擁有不小的高度,使得其對于高校創新型音樂人才素質教育的變革有著深遠的意義。
1茶文化的內涵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對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于神農,聞于魯周公,興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時。茶文化并非是一種獨立發展的文化,而是糅合了佛、儒、道等諸派思想,并與不同歷史階段的文化和思想相融合,最終獨成一體,演變為今天世人眼中的中國茶文化。首先,我國茶文化內涵豐富,因為它其中包括許多不同中國傳統文化的碰撞與糅合,并且茶文化也并不僅僅只涉及茶道,也包含其他領域,例如音樂、文學、書法藝術等等。其次,茶文化也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并且通過茶藝可以很好地體現精神和哲學意味。這主要是因為茶文化在發展、興起和普及過程中,不斷與佛、儒、道等諸派思想相互碰撞交融,使其從“茶”這一實質物體的層面提升至精神,或者說是哲學的高度。就比如茶文化所強調和貫徹的一點———“和諧、平靜”,這不就是儒家所強調的中庸思想嗎?即人與他人或者是與社會之間,應當保持一種適當的關系,既不過親近也不過疏遠,恰如其分。這種儒家的思想影響著我們的飲茶文化,注重創造和諧氣氛,增進彼此的友情。正所謂,常見酗酒斗毆的,卻不見茶人喝茶打架,那怕品飲終日也不會掄起茶杯翻臉。
2茶文化對創新型音樂人才素質教育的意義
茶葉商會工作情況匯報
尊敬的各位會員:大家好!
商會的會員相聚,去年的這個深秋。歡聲笑語中暢談友誼,憧憬未來。去年相聚的歡聲笑語仿佛還在耳畔回繞,又迎來了商會兩周歲生日,過去的一年里,省茶葉商會蓬勃發展,團結進取,弘揚茶文化、發展茶經濟,服務會員、宣傳商會方面作了一些積極的工作。
今天,我受省茶葉商會委托,向各位會員代表作2010年省茶葉商會的工作報告。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商會作了以下主要工作:
一、積極配合省工商聯的工作
我會成立兩年來,報著學習的態度,積極參與配合省工商聯的各項工作。特別是5.12大地震,商會響應省聯號召,迅速組織會員向災區捐款,廣大茶商積極響應,從發出信息到捐款,僅僅一天時間,募捐10萬余元,很多外地會員委托在的親朋送來捐款,很多會員甚至沒有留下姓名,感人的場面與茶商的高貴品格,讓在場的省市區領導為之感動,對茶商和商會與以了很高評價。
傳統茶文化對高校后勤管理的借鑒
摘要:眾所周知,茶文化是中國飲食文化當中的重要內容,主要的傳播載體就是茶,并且充分展現了物性實質和精神的完美結合,與此同時也產生了道德體現與禮儀規范等相關的茶文化。另外,在社會化改革逐漸推進的過程中,高效后勤部門的管理服務工作也需同社會的接軌。因此,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也是當前高校重要的工作內容。將中國傳統茶文化當中的文化精髓融入到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中也是促進其進一步發展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中國傳統茶文化;高校后勤管理;借鑒;分析‘
中國傳統的茶文化歷史悠久,經久不衰,并為中國的茶文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茶文化的內涵豐富,蘊含著中國千年的歷史文化精髓,所以,將中國傳統的茶文化應用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當中,并積極地予以借鑒,能積極地推動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發展。
1中國傳統茶文化
第一,《茶經》。中國的《茶經》是世界上的第一部茶書,其中記錄了茶史和茶學以及完整的茶文化。而且,《茶經》也同樣確立了茶葉飲用與清飲的主導地位。而在此后,茶葉也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當中的必需品,至今仍然受到人們的喜愛與關注?!恫杞洝芬粫沟弥袊膫鹘y茶文化從朦朧階段發展成清晰階段[1]。第二,茶藝。從本質上來講,茶藝是茶文化具體的藝術表現形式,并且,可以利用茶與飲茶禮儀程式當做學禮與施禮的重要手段,進而使人實現修身養性的目的。而在中國傳統茶文化不斷發展與演變的過程當中,也逐漸形成了茶的品飲藝術,進而飲茶也逐漸向著藝術化與審美化的方向發展,同時,在品飲的過程中也將茶樹、茶葉等賦予了美的含義,人們可以通過茶藝來陶冶性情,使日常生活更加具有情趣。第三,茶道。所謂的茶道,其實就是飲茶的程序與方法,而飲茶則能夠養心,提升個人精神品質。茶葉的生長環境優美潔凈,蘊含著靜與和的內涵,也正是因為茶具有節儉的特點,所以,能夠以儉養德,隨著茶葉地位的提升,其也逐漸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終形成了以茶為禮的習俗,并且沿襲不衰,在各個民族與地區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俗與茶禮。茶道所提倡的就是十三宜七禁忌,將修養、人際、情緒、環境和品位等連成一體,充分融入選水、火候、沖泡和煮法等內容,實現了飲茶的規范性[2]。茶道充分展現了古人思想品德,應做事有規矩,通過茶來積極地傳播仁義禮智信等優秀的傳統文化。而在歷史時期,茶道也始終影響著人們的思想、道德與倫理,并且蘊含著豐富的內涵。第四,茶館。茶館是中國人飲茶的專業場所,同時也是人們休息和娛樂,甚至是買賣交易的場所。茶館可以被稱為濃縮社會,四海之內皆兄弟。茶館當中的茶事也是茶文化在社會生活當中的具體表現。然而,在茶事活動當中,喝茶并不是簡單的生理需要,其實也是將修身養性融入到社會中的一種有效途徑。第五,茶文化傳播。在中國和世界接軌的過程當中,中國傳統的茶文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茶葉也同樣在此過程中被傳播到亞洲與歐洲的各國。最初,中國的茶文化在亞洲傳播,中國鑒真和尚與日本榮西禪師是中日兩國茶文化傳播的重要功臣。而后,隨著茶文化的廣泛傳播,日本也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飲茶藝術。其中,日本的茶道,其主要的目的就是通過沏茶與飲茶來更好地養心修德,更好地學習禮法?,F階段,世界范圍內已經有超過幾十個國家種植并生產茶葉,而且飲茶的國家也逐漸增多[3]。通過茶文化的廣泛傳播,人們也逐漸習慣了飲茶,并且形成了本土的新文化,由此可見,在世界范圍內,茶文化也處于快速發展的過程中。
2高校后勤管理現狀分析
茶葉商會工作小結材料
尊敬的各位會員:
大家好!
去年的這個深秋,商會的會員相聚,歡聲笑語中暢談友誼,憧憬未來。去年相聚的歡聲笑語仿佛還在耳畔回繞,又迎來了商會兩周歲生日,在過去的一年里,省茶葉商會蓬勃發展,團結進取,在弘揚茶文化、發展茶經濟,服務會員、宣傳商會方面作了一些積極的工作。
今天,我受省茶葉商會委托,向各位會員代表作年省茶葉商會的工作報告。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商會作了以下主要工作:
一、積極配合省工商聯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