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設計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5 22:12:5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低碳設計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低碳居住環境設計論文
1低碳居住環境設計的意義與目的
低碳居住環境具有經濟實用、節能環保的特點,強調空間的藝術性與思想內涵,突出資源利用的綜合性和低功耗,是綠色、健康的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在以低碳生活理念為指導的居住環境設計中,設計師結合建筑本身的結構特征,借助一定的技術手段,由內而外對建筑進行組織創造,力求打造出舒適、美觀、低能耗、低排放的空間環境,滿足居住者的各項生活需求、提升其生活品質與精神追求。
2低碳居住環境設計的基本原則與要求
2.1節能環保與整體性原則
當下,國內居住環境設計普遍存在環境污染大、材料資源浪費等問題。節能環保,就是要擯棄高排放、高消費的居住環境設計思想,以低能耗、環保節約的基本理念指導設計工作的展開。建筑空間包括室內、室外和過渡空間,其中室內空間是建筑價值的主要體現,但這三者是一個有機整體,室外空間與過渡空間的設計同等重要。居住環境設計是對已有建筑環境的深化與再造,通過對各空間的統一組織協調,能夠實現室內外空間的有機互滲、達到與城市大環境融合協調的目的。在居住環境設計中,不能單純追求視覺協調,還應盡量避免生活垃圾,如污水、噪聲、油煙等對外部環境的干擾破壞。
2.2以人為本原則
生態設計理論的低碳景觀設計論文
一、關于生態設計理論
生態設計最早提出見于1969年,伊恩•倫若克斯•麥克哈格(LanLennoxMcHarg)在《設計結合自然》一書中提出“設計尊重自然”,將生態學思想運用到景觀設計中,從而讓現代景觀設計有了新的理論基礎和指導。這種生態設計意味著設計尊重自然環境的原貌,即物種多樣性,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性改造及對自然資源的掠奪,維持動植物生長環境的質量。而生態設計的概念是西蒙.范•迪.瑞恩(SimvanderRyn)和斯圖亞特•考恩(stuartCown)于1996年定義的:任何與生態過程相協調,盡量使其對環境的破壞影響達到最小的設計形式都稱為生態設計[2]。一般說來,生態系統具有很強的自我恢復能力和逆向演替機制,但是,今天的環境除了受到自然因素的干擾之外,還受到劇烈的人為因素的干擾[3]。由于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人們意識到景觀生態設計在城市環境建設中所起的作用,因此生態設計越來越被人們所熟知并重視。如果說景觀設計的本質就是對人類生活環境的生態設計,那么生態設計原理應該成為景觀設計的核心。但是目前的景觀設計都是以人類本身為核心,以實現經濟效益為重點,很多時候“生態”都要為“人”讓步。這種做法只會讓人類越來越背離自然和生態,背離人與自然和諧的初衷,從而導致環境的惡化,從近年來困擾我國各地的霧霾天氣就可窺見一斑。生態設計的提出和被重視表明了人類對于自身的反思和對未來社會發展目標的渴望,景觀設計不再是人類單方面的工作,還讓自然環境、生態參與設計。有些學者對生態設計的原則和設計手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如最少干擾原則、尊重場地生態發展原則、4R原則[4]。又如自然優先原則、最小干預最大促進原則[5]。以及地方性原則、保護與節約自然資本原則、讓自然做功原則、暴露自然原則[1]。這些原則都集中體現了生態設計在作用于環境時對自然環境的尊重與避讓,說明只有在對場地現狀進行足夠的研究的基礎上做出的設計才是適宜的,才是對人類有益的。設計手法包括保留原有場地元素和尊重場地原有生態發展過程;生態優先,盡量減少對原有自然環境的干擾;對可再生能源的循環利用;利用自然的自我維持和自我恢復能力實現生態系統的恢復和再生[6];等等。
二、生態語境下的低碳景觀設計的特征
(一)低碳景觀設計
低碳景觀設計是近年來才提出的新的概念。低碳,是指較低或者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7]。而低碳景觀設計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目標宗旨的綠色景觀設計[8]。低碳景觀作為景觀學領域的新概念,其內涵也包括“低碳社會”、“低碳經濟”等概念相對應的基本層面的低碳含義,那就是減少景觀建設過程中的碳排放[9]。在景觀的設計和施工中我們倡導節約其過程中所需的能源和減少碳的排放量,維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讓人與之共存[10]。因此低碳景觀設計也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符合生態語境下當今社會對景觀設計的要求。在生態設計理念的指導下,低碳景觀設計有了長足的發展。宏觀上,景觀工作者本著尊重自然、可持續發展等目的,充分理解和尊重場地,讓設計符合環境,充分讓自然做工。微觀上,低碳景觀在規劃、設計、施工、使用及維護的整個過程中都注重減少碳的排放,促進形成和諧發展的景觀體系,這也是生態設計理念的具體體現形式。但是,低碳景觀設計并不就是生態設計,它與生態設計有相類似的方面,但也有不同之處。生態設計主要針對于環境而言,主體是環境,生態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減少人類活動對環境的破壞,而低碳設計可以應用于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主體是人和人類活動。因此低碳景觀設計不只是注重設計對環境的作用,也注重人的活動本身。它是研究人類和人類活動在作用于景觀時所產生的碳的排放量的問題,更低的碳排放量是低碳景觀設計所追求的目標。因此,從對壞境的影響上而言,低碳設計與生態設計有共同之處,但是它們的側重點不同。生態設計更加注重目的,而低碳設計更加注重過程的低碳。生態設計更寬泛,而低碳設計注重結構的優化和細節的處理,因而更容易見效,也更容易被普通大眾所理解和接受。
(二)低碳景觀設計的特征
低碳經濟建筑室內設計論文
辦公建筑室內設計低碳化的意義
當今世界,共同面對的大問題就是環境問題,資源日益短缺,正是由于工業不斷發展,大量CO2排放,導致溫室效應越來越明顯。能源問題和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了制約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大問題,伴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我國碳排放總量也在不斷上升。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能源消耗大國,能源排放的污染氣體總量也已經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正是由于持續惡化的環境,再加上能源的消耗殆盡人類必須對自身的發展道路進行反思,尋求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道路,在這樣的反思下,一個新型的經濟時代,低碳經濟時代出現了。所謂低碳經濟時代就是以低碳發展為主要發展方向,創建低碳生活,發展低碳經濟,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在低碳時代的大環境下,對辦公建筑室內設計需要促進低碳設計,在室內設計過程中盡可能的融入低碳設計方法,將更加符合時代的主旋律,創建的辦公環境會更加舒適。促進辦公建筑室內設計的低碳化石整個行業設計的發展趨勢。辦公建筑的室內設計從早期的滿足基本辦公功能到注重人員之間交流的開放性,再到后來的庭院式以及人性射雞,都融入了時代的高科技產物,重視低碳技術的應用,為工作人員創造更為舒適的工作環境是現代辦公建筑室內設計的新目標。
當代辦公建筑室內設計存在的問題
低碳觀念逐漸流行,辦公建筑室內設計也逐漸向低碳設計發展。人們開始將目光放在環保、生態、節能等關鍵詞上。因此,以往過分強調人的主體地位,對于室內美觀無節制的追求已經越來越不符合現代設計的需要,當代辦公建筑室內設計存在諸多問題。
1.促進生存的利益,傷害了環境的利益
對于辦公建筑進行室內設計的目的是滿足人們的辦公日常需要,可以說對辦公建筑的室內設計其實是一門藝術。以往的室內設計目的追求的目標是“實用”,但是現代人對辦公建筑的室內設計過分的追求一些虛幻的功能,通過這些附加設計已達到所謂的美觀設計,正是由于這些唯美的環境藝術對人們思想的影響,造成了對低碳設計的忽視。雖然人們把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原因歸結于工業的快速發展,但是卻忽視了自身的不合理的追求對環境造成的傷害。人類這種特有的只是一味的追求辦公室內環境舒適,美觀,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類生存利益最大化的欲望,還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低碳理念下禮品包裝設計論文
一、低碳禮品包裝設計概述
(一)低碳禮品包裝設計歷史。禮品包裝有千年的歷史,東西方對于禮品包裝都有各自不同的風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十分注重禮品包裝,常常采用十分名貴的包裝材料對商品進行烘托修飾,甚至發生了“買櫝還珠”這樣的歷史趣事。發展到現代,工業經濟、商品經濟高速發展,商家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往往在包裝上大下功夫,包裝華麗而內容貧瘠的商品屢見不鮮,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且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負擔。人們于是開始尋求一種融合平衡美觀、適度、創意、溫情等等不同元素的設計理念,繼而就研發設計出了低碳理念下的包裝風格。
(二)設計原則。低碳包裝設計要求符合國際的3R+1D原則,即保證包裝是輕包裝、可回收利用、可重復使用且使用材料可降解。3R+1D原則可以說從材料層面對包裝設計進行了規定。另外,包裝設計還要把握審美原則和適度原則,保證包裝設計能夠凸顯商品的賣點和吸引力,且符合受眾的審美習慣和年齡、社會階層。
二、設計材料分析
一個包裝樣本,能夠體現低碳元素的是其材料部分,低碳包裝可選擇的材料是非常豐富的,包括可降解材料、可食用材料、可重復利用材料和原生材料等等。采用可降解材料的包裝在其喪失使用效能之后,被丟棄后可在短時間內被微生物降解為有機物質,為土質增添營養或者用于再生產,不會使環境產生負擔。原生材料是使用自然界現有的材料雕琢美化后作為包裝,比如貝殼雕刻美化后可以當作項鏈、戒指的包裝盒,木料經加工雕刻成為木盒,木屑可用于造紙、建筑吸水等,巖石磨薄鑲嵌是很好的古董包裝盒,可食用材料常作為快餐食品的包裝材料,同時具備可降解材料的優秀品質,在無限的創意中,為食品提供優良的包裝。參考3D+1R原則,常用的設計材料具體有:
(一)紙。紙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非常廣泛。包裝用紙分為再生紙和原漿紙,原漿紙價格比再生紙略高且環保程度不如再生紙,但原漿紙可以制作高品質的材料,顯圖效果也比再生紙強。包裝設計要根據客戶需求和產品效果綜合考慮選用紙的類別,當然,從實用和環保角度,還是建議用再生紙作為包裝設計材料。
低碳節能建筑設計論文
1低碳節能建筑設計的必要性
低碳節能設計指的是在保證建筑使用舒適性、建筑質量的前提下,通過提高設計技術的同時改善管理水平方式實現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目標。四節環保作為當前最主要的綠色設計方式,它指的是節財、節地、節水、節能以及環境保護等。綠色節能技術一種傳統的和高新的科學技術,它不僅可以使人們可以在心理和生理上得到滿足,還可以使資源和能源得到最少的消耗。設計充分體現“綠色、低碳、環保、節能”的理念,合理利用原有建筑空間,通過技術手段,使建筑達到節地、節水、節材、節能和環境保護的目的。隨著人們居住環境的變化和建筑行業的發展,建筑能耗問題不斷深化,所占整個能耗的比例逐漸增加,嚴重影響的可持續發展。我國每年都會新建和改建大批建筑,耗材多,同時,在建設的過程中還存在土地資源利用率低、環境污染嚴重、自然環境日益惡化的問題,嚴重破壞了建筑系統內外環境的良性物質循環,影響了能量的有效轉換,嚴重的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針對以上問題,必須進行合理的環保設計。在建筑環保設計中,環保節能與環境保護、生態平衡是緊密相連的,人類自主營建的舒適的建筑環境需要依賴于良好的通風、溫控、照明等設備,這些設備的耗能較大,長期過度消耗會形成能源危機,影響人類的生存發展。因此在進行建筑的設計工作時,要充分考慮到環保問題,注意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統一,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堅持可持續發展。
2為什么要低碳節能建筑
1)低碳節能建筑適應于一年四季。古老傳統的建筑和自然環境完全分離,這樣和外界隔離的室內環境對健康非常不利,然而節能建筑的里、外用的是有效連接,自動調節氣候變化。2)低碳節能建筑消耗能量非常低。根據統計,有50%的能源是建筑在筑造與使用過程中消耗的,并且產生出34%的環境破壞物。3)建筑新的美學便是低碳節能的建筑。節能建筑可以最小程度的減少對大自然的索取,這種建筑,不僅可以讓人體驗新的建筑藝術,同時還可以進一步享受快樂、舒適的生活。4)從一而終的節能建筑環保理念。能建筑不同之處在原材料的開發、運輸、加工和利用,一直到建筑物失去利用價值的全過程,環保和節能的理念從一而終,重點是建筑要對得起全世界全人類。
3建筑設計的低碳概念
從建筑的外觀上來說,以人為本、簡潔美觀是低碳節能的建筑設計原則。設計出來的建筑應充分利用天然能源以使得低碳節能成為低碳建筑設計的核心,格局布置和選址的合理性,應充分體現出空間流動感和陽光感。在設計方面還要考慮這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要足夠重視低碳節能,把節能技術合理積極的運用到建筑設計上,節能的重要性要從思想上深刻體會到。二是應用能源資源和先進的科學技術也可以達到資源節約的目的,使得建筑的環境質量和整體文化品質得到明顯的提升。
低碳環保產品設計論文
一、實用(Practical)
實用是產品生存的的關鍵所在,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除了對美觀度有要求外,實用性也非常重要,這將直接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評價,因此,如何創新產品、保持美觀、注重細節,保持產品最大最優的實用性,是企業生存、致富的不二法門。
二、個性(Personality)
現代人的文化素質不斷提高,欣賞水平也不斷上升,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增加,對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千篇一律的樣式和服務無法令產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面對這樣的環境,創新才是不斷進步的源泉,無論是設計創新、服務創新,還是營銷創新,只有想消費者所想,滿足廣大顧客的個性化需求,產品才能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我們所設計的3P產品正是結合這三點響應低碳環保的主題,并針對廣大消費者,做到低碳生活人人抓,同時,產品價格公道、美觀實用,成為各個家庭的必需品。以下是我們制作的3P產品,分別是:
(一)多功能環保袋
這是由防水布料制作而成的,除去本身的攜物功能外,它還可以折疊成錢包,鑰匙包,既實用便利又美觀。同時,與普通塑料袋相比,在價格、實用、美觀等方面多功能環保袋更符合現代人的生活。
高層建筑低碳設計理念論文
1低碳設計理念對高層建筑設計的重要價值
建筑行業能耗占據社會總能耗一直處于占比較大的地位,特別是城市化發展逐步加速,生活和生產水平提升的背景下,我國建筑能耗的占比在2013年已經上漲為30.14%,成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最大的行業。在促進建筑行業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綜合發展目標社會環境中,建筑行業能耗和碳排放成為一道難題,發展離不開能源消耗,人民生活改善需要提高碳排放,而過高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反過來會導致環境的惡化和生活質量的下降,形成了相互關聯、相互嵌套的復雜矛盾。建筑設計是控制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的關鍵性工作,在建筑設計中體現低碳思想在今天已經刻不容緩,應該立足于建筑設計的主要部分——高層建筑設計工作,通過低碳理念的全面滲入和體現構建高層建筑低碳設計的新形式,在發揮高層建筑集約化和規?;瘍瀯莸那疤嵯?控制能耗的迅速擴大,降低建筑行業碳排放的持續增加,取得人們生活改善、環境重建、產業振興等綜合的平衡點,在提升高層建筑低碳設計水平的同時,做到對社會、行業共同進步的加速發展。
2低碳設計理念應用高層建筑的要點
2.1做好高層建筑圍護結構設計
首先,應該做好高層建筑圍護結構的布局控制,一般在嚴寒區域選擇高層建筑的外部保溫維護結構,在南方可以根據高層建筑的風格和功能選擇內外結合的保溫維護結構。還應該做好高層建筑維護結構的材料控制,應該選擇質地較輕的外側保溫復合材料構成高層建筑圍護結構。當前的圍護結構材料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缺點:整體性能較差、易松散、抗震能力比較差、不能承受裝修時或鑿或劉時的震動(剎斧石面層預留洞槽易出現冷橋)、不能承受外部裝修貼掛荷載(貼石材、安裝裝飾構件)、墻體的表面很容易出現裂紋。根據瀏定結果,高層建筑中出現的冷橋大約要占總體熱損失的5%~13%,正因為如此,這點非常受到設計者的重視,要采用有效的構造措施盡量使產生冷橋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除此之外,高層建筑外的圍護琦體消耗能源會比較多,大概占總體建筑能耗的25%。建筑外霉面積很主要的一個因素就形體變化。形體系數越大耗能也會越多,所以國外的很多高層建筑在設計時會設計成圓塔形。像是法國戴高樂機場的候機樓、美國洛衫磯的好運飯店,都是設計成了圓形或者橢圓形。眾所周知,圓的周長在相同面積的所有圖形當中是最短的,這樣能夠使建筑的外寡面積盡可能的小。所以說,為了減少能源損耗,高層建筑的形體變化不能太多,也不要過于復雜。
2.2綜合考慮高層建筑的風環境
低碳時代綠色設計理念論文
1低碳以及綠色設計概述
綠色設計的主要思想是:在進行產品設計的過程中,要慎重考慮產品設計對環境的影響和對能源的消耗,并將降低產品設計對環境的影響和對能源的消耗作為產品設計的中心主旨。綠色產品設計涉及產品設計的方方面面,例如材料選擇、產品制造、可回收性等,從設計流程的各個階段,考慮產品設計對環境的影響和對能源的消耗,最終目的是使產品設計更符合低碳環保的理念。綠色設計將產品與人類生存視為直接關聯的整體,在“綠色設計”革命中,不僅要創新廢棄物的處理方式,還要注重材料的安全性以及對人體的保健性。
2低碳時代綠色設計的必要性
低碳時代綠色設計思想涵蓋整個產品設計過程,因此在不影響產品基本屬性的情況下,注重產品設計的可回收性和可降解性。綠色設計是當今時展下的產物,是低碳時代下的必然發展趨勢,是人們社會文明發展的一大進步。發展低碳時代綠色設計可以高效率地利用資源,結合設計產品的屬性和功能,對資源和技術進行有效利用。綠色設計降低了產品設計成本和環境成本,例如建筑工程的旅社設計,通過使用節能的墻體材料可以實現建筑體內的保溫節能,太陽能的使用可以進一步降低生活熱源的成本,建筑材料可以循環利用進而達到降低建筑的成本及降低環境的成本。另外,綠色設計可以推動落后工藝技術的淘汰速度,使新技術可以更好地得到發展利用。可見綠色設計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而綠色設計對未來的環保設計也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3低碳時代綠色設計理念要點分析
3.1減少產品設計和產品使用過程中的能耗
知識圖譜生態建筑研究趨勢分析
摘要:本文以CNKI數據庫為依據,以Citespace為數據分析工具,對2010—2019年生態建筑研究的1362篇“核心期刊”和13914篇“全部期刊”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分別從文章作者、熱點機構、高引用論文、研究趨勢等多個方面進行統計,并繪制相關知識圖譜。結果顯示,國內近年的研究熱點是生態城、可持續性、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化、生態文明和傳統村落等,有關生態建筑領域的研究各有側重點并呈現出多學科交叉的趨勢。
關鍵詞:生態建筑;知識圖譜;研究熱點;研究趨勢
1數據選取與整理
1.1數據來源
本文所選數據來源于CNKI數據庫中期刊收錄的文獻,數據獲取時間為2019年12月13日。檢索策略為CNKI數據庫中主題詞設定為“建筑”并含“生態”,時間段為2010—2019年,共檢索到13914篇,其中核心期刊1521篇。逐條對文獻進行檢驗,人工剔除征稿信息、新聞類信息、會議類信息、學者訪談及重復文獻等無效信息后,共在CNKI得到有效核心期刊1362篇,以此作為本文的主要數據。
1.2分析工具
低碳經濟發展新措施論文
摘要:這是一篇低碳經濟論文范文,此篇低碳經濟論文主要闡述了如何發展低碳經濟及發展低碳經濟在全球已經形成共識。我國在經濟建設快速增長中付出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急需通過發展方式轉變和能源結構調整等手段加大節能減排力度,走低碳經濟之路;同時,我們應當通過增加財政投入、改進投入方式、完善稅收體系、推進能源價改等手段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此外,國際問的相互合作也是中國低碳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本低碳經濟論文全文如下:
關鍵詞:低碳經濟;節能減排;能源結構;財政投入
一、我國走低碳經濟之路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低碳經濟的核心思想是要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構建清潔能源結構,改變現有的以化石燃料為主的能源消費格局。
低碳能源是低碳經濟論文的基本保證,其實質在于提升能效技術、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以及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等,促進產品低碳開發,維持全球的生態平衡。近年來,我國在經濟建設快速增長的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有資料顯示,我國l億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12.03萬噸標準煤,大約是日本的7.20倍、德國的5.62倍、美國的3.52倍、印度的1.18倍、世界平均水平的3.28倍,能源消費總量占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10%。能耗過高不僅給我國帶來日趨緊張的資源危機,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使得當前實現節能減排目標面臨十分嚴峻的形勢。
(一)走低碳經濟之路是維護能源安全的必然要求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的能源消費總量連續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統計數據表明,2001~2006年間,我國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費比重均在90%以上,而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國能源結構的特點主要有:煤炭的生產和消費比重偏高;石油生產量低,消費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賴進口石油滿足;新能源利用率低,發展潛力大。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使其對能源需求始終保持強勁增長的態勢,但是我國的煤炭產量已經接近極限,對于煤炭資源的過度依賴,從近期看會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瓶頸,從長遠看可能會帶來相當大的能源安全隱患。走低碳經濟之路可以有效緩解我國資源尤其是煤炭資源的約束狀況。我國的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海洋能,生物質能源等低碳或無碳能源蘊藏豐富,但利用率一直很低,有很大的開發潛力。走低碳經濟之路就是要逐步降低煤炭、石油等化石型能源的消費比重,在能源結構調整中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改變當前我國能源結構性缺陷,提高我國能源供應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