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修工作思路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9 05:09:2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房修工作思路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房修工作思路

鄉災后重建工作匯報

災后紅衛更靚麗

今年,紅衛鄉搶災后重建和云霧山生態旅游區開發機遇,緊緊圍繞實現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目標、調整思路、轉變作風、整合機構、狠抓落實,鄉域經濟和社會事業保持了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全鄉上下面貌煥然一新,村村充滿生機與活力。

一、全面完成年初提出的經濟工作目標任務

1、災后恢復重建取得重大成果。在2003年“4.24”、“8.29”連續遭受兩次特大自然災害后,為加快恢復重建進程,鄉黨委、政府決定實施重點突破,使中心小學順利遷建,政府門口1500米河堤、8座便民橋、226戶集中安置點、183戶454間到房戶和49戶三無戶建房、3處自來水工程、移動機站、農電網改造為主的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已全部完成;恢復水毀農田300畝、堰道15公里,恢復鄉村公路80公里,新修組級公路12公里,不僅改善了發展條件,密切了干群關系,而且更加提高了政府公信力。

2、主導產業快速發展。農業收入4432萬元,增長31%;林業95.59萬元,同比增長1.7倍;牧業369萬元,同比增長1.9倍;糧食產量2620噸,增長65%。全年養蠶1750張,創產值80萬元,新建桑圓300畝,推廣方格簇501萬片,老劣桑改良500畝;生豬存欄4580頭,出攔2802頭,同比增長58%,大畜牧存欄1137頭,出攔376頭,同比增長37%;羊存欄2490頭,出攔1096頭,同比增長27%;家禽出攔0.86萬只,同比增長15%;發展中藥材種植面積達4000畝。

3、農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年初,紅衛鄉黨委、政府想方設法抽出3萬余元資金對春耕生產進行扶持,使農民喜獲豐收,全鄉糧食產量達2620.1噸,油料產量65噸。鄉黨委、政府把勞務輸出當作一項產業來抓,先后組織富余勞動力科學技能培訓3次,達800余人次。截止目前,全鄉共輸出1510人,同比增長1.97倍,拒調查以創產值450余萬元,同比增長2.5倍;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527元,均增430元。

查看全文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報告

2018年-2020年,鎮按照省、市關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村莊清潔行動部署,全力推進所轄行政村尤其是貧困村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在我鎮落實見效,下面就我貧困村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貧困村基本情況

鎮有省級貧困村2個,為村和村;鎮村位于鎮西南部,長五線西側,4個自然屯,354戶,1287口人;耕地面積665公頃,人均0.51公頃,沙土地,較貧瘠。村共有貧困戶49戶,122人;鎮村位于鎮政府正南,距離鎮政府8公里,4個自然屯,現有耕地356公頃,人均耕地0.29公頃,是全鎮人均耕地較少的村之一,農作物以花生為主、有少量玉米種植。村總戶數294戶,人口1180人,其中貧困戶52戶,貧困人口108人,貧困發生率9.15%。

二、工作思路

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伊始,鎮立即著手,鎮迅速成立并及時調整了以黨政主要領導為組長、人大主席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全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研究制定了《鎮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三年(2018-2020)整治方案》,做到明確貧困村要基本完成達到硬化、亮化、綠化和美化要求,重點推進貧困村的打造,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扎實開展提升群眾滿意度幸福感。

三、工作成效

查看全文

物業管理處工作總結

按照年初市局房產管理工作會議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和計劃,在局領導的領導下物業處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現將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年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物業管理工作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二)主輔分離房產接收工作

截止年月底,共接收.萬平方米主輔分離企業移交的職工住宅,其中未售房產.萬平方米,已售房產萬平方米、公私共有房產.萬平方米,同時接收企業職工人。

(三)租金征收工作

查看全文

鎮政府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小結匯報

2010年鎮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市級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我鎮認真貫徹落實市委辦[2010]172號文件精神,把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作為第一抓手,做到年初有規劃、半年有檢查、年底有總結的工作思路,并結合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緊緊圍繞“促重建、求發展、惠民生、保穩定”這一工作主線,千方百計、積極穩妥地推進新農村建設,一年來取得很好成績,完成市委、市府關于推進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產業發展情況

一年來,我鎮通過努力,鎮村組干部艱辛工作,農業產業化發展取得良好開端,全鎮共有種養業、企業(農業)七處:一是種植業,雙瓦村蔬菜種植科技示范園;二是養殖業,五方村惠農養豬專業合作社;三是綿河、合結養雞基地,養雞大戶98戶,年養雞150萬只;四是紅社村花卉基地面積達786畝;五是農產品加工企業有三處:1、五方的美華皮蛋加工企業帶動1500戶養蛋鴨,2、合結、同義、綿河豬鬃加工基地,3、農民在企業務工達300余人,務工收入達250萬元,紅社村蔬菜產品加工,以“基地+農戶”的模式實行訂單農業,帶動農戶500余戶從事蔬菜生產,帶動農戶一大片。同時,全鎮已成立了三個專業合作社:惠農養豬專業合作社,雙瓦綠鑫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五方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農業產業化和專合組織引導,廣大農民增強了勞動致富的信心。

二、村落民居建設情況

一年來我鎮按照新農村建設標準,農房重建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截止8月底,全鎮農房重建8731戶,圓滿完成市上“三年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目標和要求,完成率達100%,集中點以工代賑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共計132個,已配齊了所有的基礎設施,同時全面完成沿公路的同義村、合結村、雙瓦村部分組農房風貌改造。

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齊抓共管,長抓不懈,經市上多次抽查、驗收,達標率達100%。

查看全文

區水利局十二月份工作計劃

辦公室:

1、組織年度工作總結及各項工作考評;

2、迎接信訪工作考核。

水政科:

進行行政權力事項的清理,進一步落實南通市水利局行政權限委托事宜。

水建所:

查看全文

城建半年工作總結

上半年,我辦根據年初確定的工作目標,按照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總體工作思路和要求,通過全體同志的共同努力,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主要表現在:

一、積極配合,抓好市級重點工程:市第二水廠工程。

市第二水廠工程包括廠區施工、隧道爆破和清水管道安裝。到目前止,廠區施工比較順利,已完成土建工程量的90%左右;隧道爆破結束后基本完成了隧道內部襯砌;從抽水泵站至廠區的560米清水管道已完成安裝。我辦主要做好政策處理和矛盾協調工作,確保該工程無障礙施工,為7月底全線貫通提供條件。當前碰到的困難是爆破理賠難度較大。

二、全力以赴,抓好街道重點工程:影劇院區塊舊城改造。

影劇院區塊舊城改造分拆遷和安置二部分。二期拆遷任務1.1萬平方米,涉及青云、嶺豐155戶拆遷戶、24戶商業戶和1家企業。上半年已完成規劃立項、集體土地拆遷實施方案制定和報批工作,同時開展了入戶調查、權屬確認、拆遷政策研討等工作。第一期4幢99套安置房已進入全面施工階段,供電、供水、排污、電信、煤氣、道路等配套工程同時進入設計或施工。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是:國有土地拆遷政策的修訂調整對拆遷手續報批和工作連續性增加了難度以及資金不足。

三、嚴格執法,堅決查處違規違法建房。

查看全文

學習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考察報告(一)

新農村建設是當前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為進一步開闊眼界,理清工作思路,促進我區的新農村建設工作。5月9日至11日,區委常委、組織部長葉建華同志率全區第六期村干部培訓班全體同志、區委組織部、區委黨校和全區新農村建設辦公室有關同志,赴遵義市遵義縣南白鎮龍泉村、遵義市匯川區董公寺鎮和平村等地,實地考察了該地在新農村建設中實施的富、學、樂、美“四在農家”活動,極大地啟發了我們的思路。

一、考察點主要做法

遵義市在新農村建設中,結合本地實際,扎實開展了以“富在農家、學在農家、樂在農家、美在農家”為內容的“四在農家”創建活動,其具體內涵就是“五通、三改、三建”,“五通”即通水、通電、通路、通廣播電視、通電話;“三改”即改水、改廁、改環境;“三建”即建宣傳欄、建圖書閱覽室、建文藝場所,對中央提出的新農村建設“五句話,二十個字”目標進行了具體化,“五通、三改、三建”也成為遵義市建設新農村的有力措施。在實施過程中,遵義市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促進了“四在農家”創建活動,現將遵義縣南白鎮龍泉村和匯川區董公寺鎮和平村的經驗做法介紹如下:

(一)南白鎮龍泉村

龍泉村位于遵義縣城東北角,在貴(州)遵(義)高速公路兩側,距縣城中心約4公里,共11個村民組、有654戶、3384人。村民多以種植蔬菜、商貿運輸和外出務工為主,經濟基礎好,為遵義市級小康村,在依托“四在農家”創建活動,搞好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龍泉村的主要做法是:

1.做好三個規劃。新農村建設實施前,南白鎮黨委政府專門邀請工程技術人員到示范點進行了實地考察,在廣泛聽取意見的情況下,結合實際制作了示范點總體建設規劃、居民聚居點規劃、家庭建設規劃,從道路工程等硬件建設到宣傳標語、制度建設等軟環境上都做了較為詳細的規定,新農村建設工作有章可循,忙而不亂。

查看全文

房屋維修資金自查工作匯報

市房屋維修資金收繳工作自2011年4月正式啟動,經過8年的不斷強化措施,規范管理,維修資金收繳力度不斷加強,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維修資金繳存、使用等工作逐漸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現將我市市區房屋維修資金相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目前,市維修資金管理工作仍依據2011年4月康府辦發28號《縣商品房專項維修基金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執行。由市政管理局作為維修資金代管部門,市住建局和市財政局共同監管。房屋按房屋建筑安裝綜合成本價1200元×2%×建筑面積的方式收取(每平方米24元),房屋維修基金由房地產開發商代收代繳,在繳納購房款時一并向售房單位繳納維修基金。維修基金的申請使用,必須專項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后的大中修,更新改造。由業主委員會或受托的物業企業提出方案,提交業主大會審定并報住建局房管部門核準后,由實施單位實施。項目維修費用按受益面積應分配維修基金的比例分攤。

二、住房專項維修基金的交存方式

1、商品房住宅由開發建設單位代為交存,統一繳納。具體繳納方法:房地產開發建設單位應當在完成商品房所有權初始登記前,將商品房的首次專項維修資金繳存至專戶管理銀行。

2、由購房戶自行到房屋產權管理部門繳納.具體繳納方法:購房人應當在辦理房屋所有分戶登記前,將所購房屋的首次專項維修資金繳存至專戶管理銀行。

查看全文

鄉鎮第二季度經濟計劃

下倉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縣委總體工作思路,按照實現“五個突破”的要求,召開經濟工作專題會議,分析一季度經濟形勢,研究部署二季度重點任務,提出以“突出科技、注重效益、搞好協調,全面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為主題,扎實推進當前經濟工作,算好時間帳,打好攻堅戰,確保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主要措施:公務員之家

一、抓龍頭帶動,用定單調優農業結構。

龍頭企業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居于主導地位,是外連市場、內連農戶的鏈條。該鎮把加快產業化進程,作為深化農業結構調整的關鍵,以市場為導向,以訂單為載體,育、引龍頭,壯大基地,不斷優化種養殖結構。一是投資300萬元,新建年加工能力1000噸南魯莊腌制廠,全鎮腌制企業總加工能力達到2800噸。帶動西太河、東馬營等村投資60萬元新發展天鷹椒2000畝,全鎮“三小”作物發展到4200畝。二是由鎮成人教育學校牽頭成立天津市薊縣益農種植業協會,與中農大中朝來公司聯合,發展綠色無公害蔬菜配送150噸,農民可獲純利60萬元。在楊玉公路沿線新發展200畝,總數達到1000畝。三是抓好天津市國展投資有限公司投資500萬元、占地20畝的大楊各莊生豬養殖基地建設,存欄能力達到3000頭;完成東草場、李四前生豬養殖基地建設項目。充分利用好貼息和占地的優惠政策,新發展養殖大戶70個。同時,對后屯、下倉、趙各莊等村苗木花卉進行更新換代,園林精品發展到1000畝。

二、抓招商引資,借外力壯大鎮村企業。

把招商引資作為發展壯大鎮村工業,促進就業的切入點,鎮主要領導牽頭,加大協調服務力度,以誠實守信的作風,優惠的政策,高效的服務吸引資金、技術和人才。一是對服裝加工、食品加工、機械加工、塑料加工、手套制造和建筑材料、線路器材等對傳統行業,進行新的一輪技改。排定建華頁巖磚制品有限公司投資800萬元,再上一條生產線;華新漁業用品有限公司投資260萬元,形成紡、織一條龍生產;興盛糧油工貿有限公司投資450萬元,新建精米加工廠。力爭二季度全鎮工業招商引資額達到15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50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6%和13%。二是加大政策宣傳和引導力度,鼓勵民間資本投入。投資200萬元的碳分子篩廠,投資200萬元的機制水泥管廠,投資65萬元的食品加工廠和投資50萬元服裝廠四個新建項目建設。三是整合閑置企業土地、廠房、設備,采取租賃、嫁接改造等形式,盤活存量資產。重點是加強與北京進出口公司聯系,引進資金200萬元,對長嶺金屬制品有限公司進行嫁接改造,重新購置先進拋光設備,恢復企業生產。公務員之家

三、抓小城鎮建設,靠環境拉動個體私營經濟發展。

查看全文

新農村建設的考察報告

新農村建設是當前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為進一步開闊眼界,理清工作思路,促進我區的新農村建設工作。5月9日至11日,區委常委、組織部長葉建華同志率全區第六期村干部培訓班全體同志、區委組織部、區委黨校和全區新農村建設辦公室有關同志,赴**市**縣南白鎮龍泉村、**市匯川區董公寺鎮和平村等地,實地考察了該地在新農村建設中實施的富、學、樂、美“四在農家”活動,極大地啟發了我們的思路。

一、考察點主要做法

**市在新農村建設中,結合本地實際,扎實開展了以“富在農家、學在農家、樂在農家、美在農家”為內容的“四在農家”創建活動,其具體內涵就是“五通、三改、三建”,“五通”即通水、通電、通路、通廣播電視、通電話;“三改”即改水、改廁、改環境;“三建”即建宣傳欄、建圖書閱覽室、建文藝場所,對中央提出的新農村建設“五句話,二十個字”目標進行了具體化,“五通、三改、三建”也成為**市建設新農村的有力措施。在實施過程中,**市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促進了“四在農家”創建活動,現將**縣南白鎮龍泉村和匯川區董公寺鎮和平村的經驗做法介紹如下:

(一)南白鎮龍泉村

龍泉村位于**縣城東北角,在貴(州)遵(義)高速公路兩側,距縣城中心約4公里,共11個村民組、有654戶、3384人。村民多以種植蔬菜、商貿運輸和外出務工為主,經濟基礎好,為**市級小康村,在依托“四在農家”創建活動,搞好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龍泉村的主要做法是:

1.做好三個規劃。新農村建設實施前,南白鎮黨委政府專門邀請工程技術人員到示范點進行了實地考察,在廣泛聽取意見的情況下,結合實際制作了示范點總體建設規劃、居民聚居點規劃、家庭建設規劃,從道路工程等硬件建設到宣傳標語、制度建設等軟環境上都做了較為詳細的規定,新農村建設工作有章可循,忙而不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