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申論考試經驗談

時間:2022-02-13 11:24:00

導語:公務員申論考試經驗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務員申論考試經驗談

申論:把頭腦變厚,把思維變薄

我發現考生對待申論的態度只有兩種:1種是全盤放棄,認為申論是長期積累的結果,短期的學習不會取得質的提高;另一種是瘋狂的學習,恨不得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最多的信息,盡可能的快速提高寫作的能力。兩種人的心態我都理解,但是無論是哪一種都不是可取的:第一種是學習上的犬儒主義,第二種是學習上的功利主義。

那么如何在兩種主義的夾縫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呢?其實還是技巧。

首先,我們還是要理解申論考的是什么。“申論,申而論之。”這幾乎是每本申論習題書上的開篇話,但是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理解,就非常難了。在復習的時期,我也一度迷茫,什么也采用了犬儒主義的態度——不看不想不問,但這使我陷入一個誤區,形成惡性循環。在朋友一直告誡我申論不可放棄之后,我決心選擇一種好的方法來攻克它。

申論。對‘申’這個字我沒有什么理解,但是對‘論’這個字我有一定的理解。論,就是講解辨別的過程吧,立體性的思維一下,就是點——線面——點的過程,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論點,展開論點,回到論點的過程,因此,收放自如的思維駕馭能力和文字駕馭能力成了我必須快速提高的重點

還是前文所提到的,在應付考試的過程當中,你需要明白考試考的是什么。于是,我又開始對申論的試卷展開了細致的研究。出于我意料的是,試卷的考題設計正式我對‘論’這種點線面的理解,第一題的概括,第二題的對策,第三題的大總結,與我的‘論點,展開論點,回到論點’正好吻合,這真是件值得慶幸的事

所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我找到了自己學習的方向。

我選了歷年的真題,繼續做我基礎的研究,但是與行職不同的是,我沒有選擇去做題,而是選擇去分析題。我把原題讀了一遍,簡單的按照自己的思維想了一下,而后就開始翻看答案。值得注意的是,我對答案的閱讀不是簡單的看了一遍,而是做非常嚴肅的研究,這其中包括每一句話的設計,每一個詞的應用,每個問題的尋找以及每個對策的提出。我發現,其實我們大家都能對材料進行一定的分析,但是主要的問題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是我們不會說官話,我們的思維和意識都對,但是語言不書面不正式,第二是我們的思路比較窄,往往側重其中一個方面,不夠全面。這是兩個最為重要的問題。

我曾經給自己寫過一句話,叫做:出現問題,就解決問題。既然我們已經發現了問題,只要解決了,我們就能獲得提高。.

于是,我進行了更具針對性的計劃。我的建議是大家每天找出一篇文章來讀。有人會說,這種方法人人在用,但是我要強調的是,1你選擇什么樣的文章,2你怎么去讀。

申論考試涉及很多熱點問題:經濟,政治,文化,精神,藝術……等等,因此在選擇文章上,我們要涉獵廣。很多考生選擇文章一味的強調熱點,熱門,但往往忽略了事情之間的聯系性,這就是思維范圍狹小的原因。所以,我們每天都要找出一篇好的文章,這篇文章在內容上要具有時效性,而且要具有代表性。說簡單了,就是我們每天要給自己一個課題,用45天的時間積累出不同的課題,比如說第一天是農民失地問題,第二天是醫療改革問題,第三天是經濟轉型問題,總之每天要不一樣,要爭取在復習的45天時間了解45種不同的熱點信息。第二,是如何讀。很多考生復習申論,簡單的看一遍,就說“哦,這個我大概了解了。”其實他真的了解么?根本不會。如何能讓我們記憶更深刻,就是復述,再深入。每天選出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可能出自某個省區的真題,可能出自《南方周末》,可能出自關天茶社,總之,你要選擇一篇具有代表性,具有全面性,內容豐富的文章。這里還要插一個問題,我們的申論最后一個大文基本上要求是1500字,如果你選擇的文章能有1500-2014字這樣最好,一是可以讓你了解熱點,二是細心的你可以分析一下如何使用這1500字說明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