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干部考試作弊理應重罰
時間:2022-05-01 04:34:00
導語: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干部考試作弊理應重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重慶市最近對在行政許可法知識考試中舞弊的207名公務員作出處理,責令他們自費重新參加培訓和考試,并規定這些當事人當年不能參加評優,調資晉升推遲一年。消息一出,引來許多叫好聲。重慶市的做法既可以說是意料之外,也可以說在情理之中。干部考試作弊,理應施以重罰,何況是如此大面積的作弊。
說它是意料之外,是因為這樣的事以前還沒有過。持續不斷的改革,已經徹底打破了“鐵飯碗”的概念,不用說企業內的勞動關系,就是政府機關內部,也在探索和推進多種形式的競爭上崗、辭退、問責制度,當了干部,成了國家公務員,也不等于就捧上了“鐵飯碗”,進了保險箱。但是,官貴民輕的封建意識仍然沒有完全消失,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身份待遇差異,使一些人總認為“吃皇糧”的干部不同于工人、農民,不僅各種待遇有保障,而且干部身份本身就是一道“護身符”,只要不出大事,有點小過失、犯點小錯誤沒什么,不會影響自己的前程。
事實上,黨政機關過去對干部考試作弊這類事的處理,的確存在糊弄了事的現象,或隨意減免,或走走過場,即使有人在考試中作弊,組織者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說得過去就算完事。對待考試的這種態度,結果看起來是皆大歡喜,實際上不僅起不到提高公務員行政水平的作用,反而會助長干部中的形式主義,引起群眾的反感。這也是造成長期以來不少黨政干部法治意識淡漠、依法行政水平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
說重慶市的做法在情理之中,是因為干部本來就應當做誠實守信的模范,一旦作出像考試作弊這樣的失信行為,就應當“罪加一等”,施以重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信用對于一個社會來說,具有比真金白銀更可貴的價值。建設誠信社會,作為社會管理者的政府首當其沖。而政府的誠信,來自于每個公務員的誠信。人民群眾就是從公務員們的一言一行來看政府形象的。重慶市發生的200多名機關干部在考試中作弊事件,損害的不僅僅是一次考試的正常秩序,更嚴重的是損害了黨和政府的聲譽。對作弊者予以嚴厲懲處,不僅是保證考試工作正常進行的需要,而且是整頓機關作風、提高公務員法治意識的需要。
行政許可法的實施,使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有了堅實的基礎。要使這部法律得到全面的貫徹執行,每個公務員都應下功夫學好行政許可法知識,全面對照法律規定,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和依法行政水平。對公務員進行行政許可法知識考試,只是督促和檢驗公務員們學習和執行行政許可法的一個手段,如果連這都不能以正確的態度對待,違背誠信原則,為了“過關”而作弊,依法行政就無從談起。
隨著社會的進步,國家對公務員素質的要求必然越來越高,以考試等方式對公務員進行考核的工作必須走向規范化,否則考核就會失去意義,公務員隊伍的質量就得不到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