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話題的五大特點

時間:2022-08-06 05:12:00

導語:申論話題的五大特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申論話題的五大特點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考試命題日益成熟,作為一項選拔性的考試,其考查話題有什么特點?通過對歷年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的研究,總結了以下五點:

一、公共性

公共性,簡單地說,就是這些事件是共同的事,而不是哪個主體自己的事。從否定的方面說,它不是哪一個行業、哪一個地區或者哪一個時段的事件;從肯定方面說,它是涉及整個社會甚至是全人類的事件,這些事件是需要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來完成的。這里的“大家”包括多個方面:國家、集體、行業、企業、中間機構、個人等等。如藥品安全問題,政府有責任進行監管,行業有責任自律,藥品安全檢測機構有責任進行監督,企業有責任加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個人有責任協助調查與監督。公共事件具有社會性,這樣的事件沒有任何一個單方面的力量能夠把它處理好。2014年公務員考試申論的“三農”問題看起來好像是農民自己的問題,而“三農”問題的出現從原因上來說,不僅僅是農民自己的原因;從后果上說,這一問題解決不好,將給社會、給國家帶來一系列的影響,所以,這樣的問題就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農業問題了。再如2014年的汽車發展問題,看起來也是一個單獨的行業發展問題,而材料反映出的卻是汽車工業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以及這樣的發展和公共交通的關系問題。

二、長期性

社會問題不會今天突然出現,明天就消失了,而是持續的;也不會是這個地區有而別的地區沒有。有的地方公務員考試看起來喜歡考地方的問題,也就是本地區的問題,尤其是浙江省公務員考試特別明顯。但浙江省2014年3月公務員考試考的是如何應對金融危機問題,還考過社會保障和公平問題、能源危機問題,上述問題沒有一個不是全國普遍存在的,它只是結合了一些當地的例子把這些問題引出來。國家公務員考試就更不用說了,如2014年的環境污染問題,2014年涉及的技術落后、創新不足問題,2014年的海洋開發利用與保護問題等等。很多考生在參加地方公務員考試時,總是想去收集地方時事熱點。其實,要想知道公務員考試申論考試考什么,看看從中央到地方,從20世紀到21世紀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每年都說要解決,但總沒有解決了的問題,就是申論考試要考的話題。

三、現實性

上文說到社會問題是普遍的和長期存在的,但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有其突出的問題。如環境污染和經濟發展都屬于社會問題,它們之間有時又會存在矛盾,如果存在矛盾,而必須加以取舍時,對于政府來說哪一個更加重要?這就要看現實條件,也可以說是歷史背景。如果是在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相對來說,經濟發展更加重要。而現在,社會經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經濟建設取得了驕人的成就,盡管遇到了金融危機,我們的經濟還是呈較快速度增長,在這種背景之下,環境保護就顯得更加重要。2014年四川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考的是一個招商引資的問題,材料里涉及的內容主要是招商引資中存在的不足,對策也是根據如何讓我們更多更好地招商引資提出來的。2014年北京市公務員考試考的也是招商引資問題,材料涉及的內容和四川省公務員考試恰恰相反,主要是說盲目招商引資,把一些騙子都招來了。這里非常明顯地體現出,時代變化了,資金的地位下降了,對生態效益的要求提高了。時代變化也帶來了價值取向的轉變,政府以前單純地強調GDP,現在加了兩個口號,一個是綠色GDP,一個是單位GDP能耗,同時還提出了居民的幸福指數、文化建設等概念來消解GDP作為考核官員和政績的核心地位。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考試的海洋開發利用與保護問題也同樣是屬于這樣的問題。

四、復合性

在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中明確提到:“材料通常涉及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的社會問題。”自2014年以后,申論材料并非一年只涉及一個問題,而都是涉及一個以上的問題。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講了兩個方面的話題,一個是征地過程中的社會矛盾與沖突,另一個是土地的保護;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看上去是講怒江的問題,好像是一個問題,但仔細閱讀材料會知道,材料中也講了兩個方面的問題,并且是兩個完全相反的問題,即怒江水電站建還是不建的問題;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也是兩個方面的主題,一個是“三農”問題中的糧食和扶貧問題,另一個是科技創新的問題。地方公務員考試同樣也出現這個走向,如廣東省,2014年只考了垃圾短信治理這個單一的問題;2014年考查的是農村文化建設問題,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問題,但是在這個問題中又穿插了一個小問題,就是如何有效治理農村“”的問題。治理“”和農村文化建設相關,但它們還是存在區別的。第一,“”的治理更加微觀、具體;第二,“”的治理問題還涉及農村經濟建設和社會治安等。2014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考試也考查了兩個主題,一個是社會救助體系的完善,一個是義工組織的建設。考查主題最多的應該是江蘇省,在2014年公務員考試申論考試中,材料分別涉及經濟危機的處理、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的建立以及政府的問責三個不同方面的主題,2014年申論考試涉及的主題更是多得讓人眼花繚亂,使很多考生在概括時難以取舍,痛苦不已。

以上的信息提示考生在練習時,要選擇復雜的材料,而不要去選那些簡單的材料,這樣才能起到好的效果,才能使練習更加具有針對性。下面是江蘇省2014年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的兩段材料,這兩段材料緊緊挨著,卻毫不相干,是典型的兩個問題:

(8)幾天以后,記者市場調查,發現這里還有充氣棒在賣。一名姓伍的攤主向記者透露,今年圣誕節他掙翻了,“5天賣了80多萬根,掙了10多萬元呢!”他說,其他幾個攤主的生意也跟他不相上下。

記者昨日還走訪了幾所高校,詢問了10多名學生。被問到的男生幾乎都參加了圣誕的狂歡,參加狂歡的女生則有四成。一位姓劉的男生說,他從來沒想過這些充氣棒最后會到什么地方,更沒想到是否會影響環境。

一名姓李的女生說,她平常多多少少還是有環保意識的,參加過學生們組織的回收電池等活動。至于塑料制品埋在地下對環境會產生影響,她說自己就沒想到。

(9)一位美籍華人曾表示,每當他過我們的傳統節日的時候,一念起“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就會勾起無限的思鄉之情。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與發展,必然引起各國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在我國,西方文化正以強勁的態勢滲透到各個領域,身處旋渦中的中國年輕一代卻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對中國傳統節日所蘊涵的傳統文化的淡漠。我們熟知的“三節”之一的端午節正在遭遇冷淡,我們已經鮮見“家家戶戶包粽子,艾葉菖蒲滿城香”的景象,更不用說“五彩絲線編菱角,大紅咸蛋掛胸前”了。

五、爭議性

以前都在說,申論考試都是考一些中性的、非敏感的、不涉及爭議性的話題。現在看來這樣的說法是值得商榷的。要說敏感和爭議,沒有一個話題比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怒江水電站的建設問題更加同時兼有這兩個特點了。首先說爭議性,怒江水電站建與不建的問題從2014年就開始爭論,爭議的雙方都各不相讓,反對者主要是綠色家園等一些非政府組織,也包括一些工程師和地質學家,贊成者主要是地方政府和電力開發商。對于這個爭論中央政府的態度是怎樣的呢?總理在2014年2月作了一個批示,原文是:“對這類引起社會高度關注,且有環保方面不同意見的大型水電工程,應慎重研究,科學決策。”這個批示看起來模棱兩可,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有了這個批示之后怒江水電站暫時是建不了了,所以有很多人說總理的這個批示是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政策的勝利。其實,這個批示并沒有完全否定水電站建設的可能,所以云南省政府和電力開發商在2014年以后一直在繼續努力。2014年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央的態度有所松動,怒江開始有選擇性地、在一個有限的范圍內動工建設。從這里可以看出,這件事情究竟要怎么做,政府的態度也不是非常明確,這才需要大家共同來參與討論。在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堅決贊成水電站的建設和堅決反對都是不恰當的,為了表現觀點明確,考生可以有一個有傾向性的選擇。這類的問題還有很多,如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涉及要不要限制城市車輛數量的問題,2014年糧食是否要漲價的問題。此外還包括一些地方公務員考試,深圳市2014年下半年公務員考試考查的是否要救樓市的問題,北京市2014年公務員考試考查的是否要取消小攤販的問題,2014年湖南省公務員考試考查的是否要提高個稅起征點等一系列的問題。

有的考生總是會問:這些問題是不是太敏感?有些批評政府的話是不是不能說?這樣的擔心沒有太大的必要,就申論材料來說,有些材料就指名道姓批評政府,如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說到河北兩個村的征地情況就是對當地政府工作不力的批評,北京市2014年一個涉及聽證制度的材料也直接指出好幾個地區的聽證會“聽漲不聽降”。通過舉這些例子,說明一件事:政府是可以批評的,只要你的批評是理性的、善意的、建設性的批評。如果你只知道一味地諷刺甚至謾罵,不但于事無補,也沒有必要。要說敏感的問題,三峽工程應該是很敏感的了,但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有好幾段批評三峽工程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三峽的泥沙淤積、三峽的移民等等問題都被指出來了。三峽工程也是一個爭議性很大的話題,1992年全國人大1767票贊成,177票反對,664票棄權,25人缺席,贊成票僅占全部票數的67.7%,差點沒有達到2/3絕對多數,是以非常微弱的比例通過的。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一個有前途和未來的政府,是應該面對問題的,而不只是一味采用鴕鳥政策逃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