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選材兩大原則與趨勢
時間:2022-08-06 05:13:00
導語:申論選材兩大原則與趨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歷年公務員考試申論考試主題可以看到,每一類問題都具有公共性、普遍性和長期性,在此就不逐一分析了。在本文中華圖就申論考試命題基本遵循的兩個原則來說明申論考試命題趨勢。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考試選材的原則與趨勢:
一、緊貼民生
也就是說,申論考試側重民生問題。什么是民生問題?首先來看一下什么是“民”。按照現代漢語的解釋,民是“以勞動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說得更加通俗一點就是靠勞動吃飯的人,這樣的人是什么人?是最普通、最廣泛、最一般的人。這是“民”的最基本含義之一。“生”就是指日常生活,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衣食住行。
縱觀歷年公務員考試申論考試主題,沒有一年和民生民意無關的,要么是關系到最普遍的人,要么是關系到某部分特定的弱勢群體。根據這一原則,在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考試主題中,首先可以排除那些只與國家大政方針相關,而離老百姓的生活很遠的宏觀的大話題,如一些國家和地區規劃發展綱要之類的;其次可以排除那些與強勢相關的話題,如股市問題等。有人會問,股市問題為什么不是民生呢?道理很簡單,炒股的人一般都是具有一定的資本和文化的,不是弱勢群體,目前我國也還沒有達到全民炒股的程度。
二、關注社會穩定
說得通俗點,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考試會側重考查那些需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的主題。有的人會說,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考查的科技發展問題不是錦上添花嗎?仔細閱讀了材料就會知道,為什么要談科技創新和發展,是因為如果不發展科技就會影響到企業、社會和國家的生存。歷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主題多次涉及安全問題,安全問題不解決,命都沒有了,還談什么發展;也多次涉及農村問題,農民的權益得不到保障,社會結構失調,都會給國家的穩定帶來隱患。就這點來說,在近幾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關注文化遺產保護之類的話題可能性不大。沒有文化生活,還可以創造文化,解決不了就業,經濟不能發展,人民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這些才是政府認為的頭等大事,正所謂穩定壓倒一切。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分析主要是針對國家公務員考試,同時對很多地方的公務員考試也適用,但并不是所有、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
再結合歷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考試主題來驗證一下上述的分析:
2014年:環境污染導致的糾紛。
2014年:藥品安全問題。
2014年:網絡安全問題。
2014年:安全生產問題。
2014年:汽車發展現狀和城市公共交通秩序的問題。
2014年:農村的建設。
2014年:突發性公共事件問題。
2014年:征地糾紛與土地資源保護和利用問題。
2014年:水電開發中環境保護和居民生活之間的矛盾問題。
2014年:國家的科技發展與維護農業生產穩定的問題。
2014年:海洋開發利用與保護問題。
縱觀上述歷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主題,可知這些話題都與社會穩定和民生相關。
- 上一篇:中小企業質量管理措施論文
- 下一篇:科學課改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