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科目參考答案

時間:2022-12-14 10:09:00

導語: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科目參考答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科目參考答案

一、認證閱讀給定材料,簡要回答下面兩題。(20分)

1.“給定資料1”提到,權威部門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斷措施,渤海將在十幾年后變成“死海”。這里的“死海”是什么意思。(10分)

要求:準確、簡明。不超過100字。

參考答案

此處的“死海”是指由于人類對海洋資源過度開發、污染海水而產生的自然環境破壞、海水水質惡化、野生動植物減少乃至滅絕、自然災害增多、環境自我調節能力大大下降的海域。

(80字)

2.請結合給定資料中的具體事例,談談你對“海洋的污染將毀滅魚兒的家園,但讓人類不寒而栗的毀滅絕非僅此而已!”這句花的理解。(10分)

要求:準確、簡明。不超過150字。

參考答案:

一方面,人類對海洋的污染破壞了海洋生態,導致水質惡化、野生動植物減少甚至絕跡。更嚴重的是,這種污染可能導致海洋生態環境自我調節能力受損,自然資源減少,自然災害增多,影響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污染還可能導致疫病,直接威脅沿海地區居民的生命和身體健康。這些危害比動植物減少更加值得擔憂。

(141字)

二、依據給定資料,談談你從下面一段文字中得到哪些啟示。(20分)

荷蘭的“圍海造田”與我國的“圍湖造田”有著相似的初衷,而“退耕還海”與“退耕還湖”都反映了人類可貴的自省;還應該注意到,荷蘭人的“退耕還海”雖然只涉及3平方公里的的海域,但留給人們的思考卻是很寶貴的。

要求:分析全面,條理清晰,不超過300字。

參考答案:

無論是“退耕還海”還是“退耕還湖”,都是犧牲人類經濟社會的局部利益來復原、改善自然環境。這帶給我們幾點啟示:第一,人類在改造自然、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注意經濟與環境的協調,開發要適度、合理,要符合自然資源的承受力,否則會導致嚴重后果。第二,對人類過去經濟發展中一些錯誤做法造成的對自然地損害要敢于承認和糾正,從協調經濟、環境的角度出發,適當犧牲人類經濟發展的需要,采取措施恢復自然環境。無論這種錯誤多么微小,都要堅持改正。第三,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堅持對發展思路、方式的錯誤進行反省和糾正,不斷改進發展方式,促進經濟與環境協調,保障人類社會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277字)

三、假設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員,請結合給定資料,草擬一份《關于將半島藍色經濟區納入國家發展戰備的報告》的內容要點。(20分)

要求:

1.內容全面,有針對性;

2.條理清楚,表達簡明,不超過400字。

參考答案:

《報告》的要點包括:

第一,我省應以科學開發海洋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為主建立半島藍色經濟區。利用海洋資源,帶動本省、沿河流域、沿海一線其他省區經濟發展,整合省內各地區資源,改善當下重復建設的發展狀況,推動本地區、東北、環渤海、長三角、東亞鄰國的相互聯系和交流協作。應盡力爭取使這一重要規劃規劃納入國家發展戰略,爭取國家支持。

第二,半島藍色經濟區應以港航、交通、鋼鐵、能源、電力、石化、造船等產業為重點產業,在省內規劃“兩城七區”的經濟區主體區分工,確定不同發展目標,整合各地資源形成優勢互補,將周邊海島納入總體規劃,強調開發與保護協調,更加注重海洋高科技產業、旅游業等產業的發展。

第三,半島藍色經濟區的建立應特別注重提高產業層級、優化發展方式,要加大對相關企業、產業發展的審查力度,著力培養技術含量高、低污染、低排放的產能,淘汰落后產能,適當建立環保區域,推進節水、節能、節地、節材和綜合利用。

(395字)

四、參考給定資料,圍繞“海洋的保護與開發”,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思想深刻,觀點明確;

2.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暢達;

3.總字數900-1100字。

參考范文:

科學開發合理保護依托海洋資源推進可持續發展

我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和遼闊的海域,海洋資源極為豐富。多年來,我們通過大力開發海洋資源,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支撐。當前我國GDP中有大約十分之一的份額都來自海洋經濟。但是,由于開發方式不當、對環保不夠重視,對海洋的開發利用也產生了諸多問題:海洋環境惡化,野生動植物減少,自然災害增加,自然資源被破壞,我國可持續發展能力受到損害。

對待海洋資源應該既科學開發、又合理保護,統籌兼顧、共同推進。這不僅是因為我國海洋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小、資源脆弱易損,也是因為過去重點關注經濟開發的錯誤方式使我們更加警惕開發的方式。兼顧開發與保護,既有利于推動沿海和全國經濟進步,也有利于保護我國海洋資源,從而長遠上保障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此,應采取如下綜合措施:

第一,完善海洋開發、保護方面的相關立法。在現有《海島保護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相關的法律,確定海洋資源開發的規模、區域、方式等內容,以及海洋資源的保護區域、保護方法,為海洋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奠定法律基礎。

第二,嚴格進行科學規劃。站在國家海洋戰略發展的高度,建立海洋綜合管理規劃體系,對全國沿海地區海洋資源發展的目標、功能給予合理定位,根據各地具體情況劃定優化、重點開發區和限制、禁止開發區域,合理建立產業集聚區和自然保護區。注重海洋高科技產業、旅游業等新興產業、綠色產業發展,確立科學合理的發展格局。

第三,加強區域整合協作。宏觀上整合各地資源,靈活調配、優勢互補,防止出現重復建設。建立各省、地、縣的領導干部會議協調機制,定期協商海洋資源的綜合開發和海洋保護,形成聯動、協調機制。

第四,優化海洋開發方式。特別注重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相關項目的審查力度,建立污染源控制與綜合管理系統,嚴格禁止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產業、產能,大力引入、推廣高技術、低污染的產業、產能,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綜合利用,各級政府積極建立科研機構,重點研發海洋資源開發的高新技術,提高海洋資源利用率,降低污染。

第五,加大對海洋資源的綜合保護。在完善法規、規劃的基礎上,加強重點領域的保護與防治,適當建立自然保護區,加大對城市、企業排污的監管力度,普及自動監測設備,對排污超標的嚴格問責。發揮民間環保組織的監督作用,政府和媒體合作加大社會宣傳力度,提高公眾參與度,增強公眾的環保意識,與海洋開發共同形成“綜合性海域管理”體系。

只有采取從立法到宣傳的多方面綜合對策,力行科學合理的開發和保護政策,才能夠長遠上保證海洋資源的長久利用,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從而為我國長遠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108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