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年湖南省《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考試真題第三部分 判斷推理

時間:2022-05-01 02:44:00

導語:03年湖南省《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考試真題第三部分 判斷推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03年湖南省《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考試真題第三部分 判斷推理

第三部分判斷推理

一、事件排序

下面的每道題中給出了五個事件,每個事件都是以簡短詞語或一句話來表述,接著給出的選項是表示五個事件的四個假定發生順序的四個數字序列。請你選擇其中最為合乎邏輯的一種事件順序,并在答題紙上將相應題號下面的選項涂黑。

46.(1)貫徹落實(2)調整步伐(3)中期檢查(4)調查研究(5)制定計劃

A.2—3—5—4—1B.4—5—3—1—2C.5—4—3—1—2D.4—5—1—3—2

47.(1)中國人發明了火藥(2)火藥被用于軍事(3)火藥被用于慶典(4)火藥被傳到國外(5)人們發現硝石有助燃作用

A.5一1—3—4—2B.5—1—2—3—4C.1—3—2—4—5D.1—4—3—2—5

48.(1)某戰士回家探親(2)喜結良緣(3)與姑娘書信往來(4)將她送回家鄉(5)發現1位姑娘被騙

A.1—5—4—3—2B.1—2—3—4—5C、1—2—5—4—3D,5—1—4—3—2

49.(1)生活秩序恢復正常(2)車在路上打滑,交通不能正常進行(3)下了一天一夜的雪(4)道路開通(5)組織人馬掃雪

A.3—5—2—4—1B.1—2—5—3—4C.3—2—5—4—1D.2—1—5—3—2

50.(1)受到表揚(2)當選為人大代表(3)參加競賽獲得第一名(4)小李刻苦學習(5)上班嚴格要求自己

A.5—4—2—3—1B.5—4—3—1—2C.4—5—3—1—2D.3—1—2—5—4

51.(1)王大媽買了一袋奶粉(2)王大媽的女兒發現奶的味道變了(3)送奶車壞了(4)王大媽訂了三袋牛奶(5)許多人家的奶箱都空著

A.4—5—3—1—2B.4—3—5—1—2C.3—4—1—2—5D.3—5—4—2—1

52.(1)提供必要資料(2)演講(3)打分(4)觀察傾聽(5)討論

A.1—3—4—2—5B.1—2—4—5—3C.1—4—3—5—2D.1—2—4—3—5

53.(1)出生窮苦農家(2)貪念遂生,竟成小偷(3)后進到城里(4)一直樂在其中,默默辛苦勞作(5)鄉間民風淳樸

A.1—3—4—2—5B.1—4—2—5—3C.1—3—5—2—4D.1—5—4—3—2

54.(1)汛期安然無恙(2)加固黃河大堤幾百余里(3)全市出工幾十萬人次(4)市委召開抗洪防汛動員大會(5)防汛工程勝利勝利完工

A.1—2—4—3—5B.1—4—2—3—5C.4—3—2—5—1D.1—4—3—2—5

55.(1)轉眼就各奔東西(2)從四面八方走到一起(3)偶爾也爭吵(4)相處愉快(5)惘然若失

A.2—3—4—1—5B.2—4—3—5—1C.2—3—4—5—1D.2—4—3—1—5

三、演繹推理

在下面的每道題中給出了一段陳述,在這項考試中,本陳述被假定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請你根據這段陳述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能夠從陳述中直接推出的結論。

66.微波爐是靠微波使食物內部的分子產生劇烈運動而使食物本身發熱,從而食物內外受熱均勻、不會出現外焦內生的現象;電磁灶通過加熱鍋底,使熱量從食物外部傳遞到內部來完成烹調,較符合人們傳統的烹調習慣,而且利用“渦流”直接使鍋底發熱,避免了熱量在傳遞過程中有損失,沒有明火,安全衛生。這都優于電爐。由此推不出的一項是:

A.電爐加熱食物原理與電磁灶一樣B.電爐不安全,不衛生,有明火C.電磁灶與電爐一樣,都會出現食物外焦內生現象

D.電爐的熱量在傳遞過程中的損失

67.有人做了一個實驗;把男女老少若干人分為兩組,一組人在一房間里連續躺二十天,另一組人在一間房里每天允許運動四次,每次十分鐘。結果前一組的人二十天以后疲乏,便秘食少,起來后頭暈、心悸、走不動,甚至暈倒,而另一組人卻一如往常。這個實驗主要說明:

A.運動對人體是必要的B.躺二十天會使人生病的C.每天運動四次,每次十分鐘最有益健康D.只要參加活動,身體就一定會好

68.小王、小劉、小鄧三個同學參加了今年的高考,考完后在弓起議論:小王說:“我肯定考上重點大學”。小劉說:“重點大學我是考不上了”。小鄧說:“要是不論重點不重點,我考上是沒有問題”。發榜結果表明,三人中考上重點大學、一般大學和沒有考上的各一人,并且他們三人的預言只有一個是對的,另外兩個人的預言都同事實恰好相反??梢姡?/p>

A.小王沒考上,小劉考上一般大學,小鄧考上重點大學B.小王考上一般大學,小劉沒考上,小鄧考上重點大學

C.小王沒考上,小劉考上重點大學,小鄧考上一般大學D.小王考上一般大學,小劉考上重點大學,小鄧沒考上

69.中國目前進行的改革意味著社會結構的重組與創新。經濟的市場化與政治的民主化是現代社會前進的兩個車輪。但民主政治的發展不僅僅依托于民主體制的構建,還要立足于對民主體制在文化上的體認,無此,民主政治既缺乏根源,又會出現操作失效的境況。因此

A.建設民主政治,首先要構建民主體制B.建設民主政治的前提條件是具有民主政治文化C.只要經濟發展了,就可發展民主政治

D.民主政治在任何情況下實施都有利于社會的進步

70.所謂產出和就業之間的矛盾在幾乎所有情形下都是虛偽的。雖然技術變動可能減少特定產業中的就業(有時也不盡如此),但它并不會造成永久地減少經濟中工作機會的那種失業,它使就業地點從一個產業移向另一個產業。由此可以推出的正確結論是:

A.產出和就業之間的矛盾是不存在的B.技術結構的變化會導致產業結構的變化C.在高技術條件下失業人數會越采越多

D.在任何一個經濟部門工作機會都是均等的

71.美國“氫彈之父”泰勒幾乎每天都有10個新想法,其中有9個半是錯的,但他并不在乎?!懊刻彀雮€對的新想法”積累起來,使泰勒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

A.要創新就會犯錯誤B.新想法總會有90%是錯的C.美國人并不在乎錯誤

D.泰勒是個善于創新的人

72.牛皮紙與普通紙的制造方法并沒有多大的相同之處制造牛皮紙所用的木材纖維比較少,且在經過化學藥品處理纖維原有強度所受的損傷比較少,纖維與纖維之間是緊緊相依的,因此:

A.牛皮紙比較結實B.牛皮紙銷路較好C.牛皮紙價格較貴D.牛皮紙將被廣泛應用

73.有一天,張三、李四、王五在一起,互相指責別人說謊話。張三指責李四說謊話,李四指責王五說謊話,王五指責張三和李四都說謊話(當然都是指他們現在所說的話)。請問:從他們的指責中推論,誰說真話?

A.張三B.李四C.王五D.都是真話

74.在一次國際學術會議上,來自四個國家的五位代表被安排坐一張圓桌,為了使他們能夠自由交談,事先了解到情況如下。甲是中國人,還會說英語,乙是法國人,還會說日語,丙是英國人,還會說法語,丁是日本人,還會說法語,戊是法國人,還會說德語.請問如何安排?

A.甲丙戊乙丁B.甲丁丙乙戊C.甲乙丙丁戊D.甲丙丁戊乙

75.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已有1200多個,每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還要下發近100個新的政策文件。這些法律、法規和文件,已經覆蓋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如果它們真正都得到切實的貫徹執行,就會有力地推動中國社會經濟健康地發展。因此:

A.應該繼續制定更多的法律、政策B.應該采取措施切實地貫徹執行現有的法律、政策C.應該減少新法律的制定D.應該加強法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