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商務英語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9 20:45: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生商務英語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大學生商務英語論文

篇1

【關鍵詞】翻轉課堂;微課慕課;自主學習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具不具備競爭力關鍵是看其能力符不符合企業的需求,越符合企業的需求就越顯示出此高校人才培養方式上的獨創性、前瞻性和市場性。因此,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應該首先迎合市場的導向準確定位,確定培養方向,全面地有目的地培養適合市場需求的具備商務、語言、經濟、管理等等專業知識的復合型全能型的人才。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慕課(MOOC),作為一種新近涌現出來的在線課程開發模式,將整個教學過程分成了若干個微課程,而學生們能夠打破時空的限制隨時隨地地全天候的學習,有了慕課微課的幫助,商務英語課程的教學質量也能得到有效地提高。本研究嘗試讓學生在課下通過慕課或微課的學習、電子課件及在線論壇交流和測試等多樣化的形式對課堂知識進行學習掌握,課堂上通過討論式學習(案例教學)和教師答疑方式達到知識交互鞏固的學習目的或者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先通過慕課或者微課學習比較重要的但是放在課堂上會占用很多時間的知識要點,在學生們完成知識點理解和消化的前提再進行互動訓練。這樣學生和老師將能利用很多有效時間進行學習,而且會幫助學生們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從而使他們的學習走向“良性循環”。

2007年教育部批準對外經濟與貿易大學設立商務英語專業,標志著商務英語進入了穩定的發展階段。此后,商務英語的研究進入了逐年增長的階段,經過課題組成員進行文獻檢索后歸納國內目前所涉及的商務英語研究有商務英語語用學研究、詞匯學研究、教學研究、商貿函電、商務寫作研究、學科研究、研究方法的研究、商務英語測試研究等等。可以說近年來國內商務英語教學改革成果顯著,商務英語研究范圍不斷擴展,但是,高質量的論文在數量上仍然比較少。從“中國博士論文全文數據庫”檢索后發現,2010-2015年之間只有4篇博士論文是涉及到商務英語主題的,而且這4篇全部來源于上海外國語大學,分別為嚴明的基于體裁的商務英語話語能力研究:構念界定與測試開發;周文萱的商務英語寫作教材研究;黃芳的大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方式實踐探索―一項基于商務英語教學的行動研究;谷志忠的專門用途英語課程教學設計研究。主題涉及商務英語測試與評估、課堂教學以及教材研究。由于商務英語是一門新興學科,它的學科建設還不是那么成熟,因此系統的商務英語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還沒有形成。根據王立菲(2013:7-8)對2002-2011年CSSCI來源期刊商務英語論文研究方法進行統計,統計結果顯示,商務英語論文中的實證研究只占32.8%,遠遠低于非實證研究。這說明商務英語研究的方法還是以非數據為主,缺乏科學性和說服力。總的說來,對商務英語教學的研究在數量上是與日俱增,但是缺乏高質量的論文,商務英語研究呈現多樣化,以非實證研究為主,在廣度和深度上還不夠。

國外的學者普遍認為商務英語最早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從屬于“專門用途英語”或者“特殊用途英語”。特殊用途英語是指與某一特定職業或學科相關的英語,是根據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求而開設的英語課程。如商務英語、科技英語、財經英語等等。比較有代表性的學者有Hutchinson & Waters(1987:19)、Strevens(1977:1,1988)、Dudley-Evans & St.John(1998)。Hutchinson & Waters(1987:19)認為,“特殊用途英語不應該被視為一種特殊類型的語言或教學法,它也不只包含某一特定的教材。他們還根據學科門類把特殊用途英語分為科技英語、商務英語、社科英語三大分支,每個分支又再次分為職業和學術兩個分支。Dudley-Evans & St.John(1998)認為特殊用途英語應該包括三個根本特點和五個可變特點。20世紀70年代,隨著現代應用語言學理論的發展,特殊用途英語語言教學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方面不斷地得到了發展,已經細分為各類不同的語言教學。80年代,又受到語篇分析的影響,在寫作領域,出現了“社會解釋者寫作法”(Dudley-Evans,1998),以體裁教學法最突出。90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的發展,特殊用途英語在語料庫等教學研究中得到了發展。時至今日,特殊用途英語在世界各地繼續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國外的特殊用途英語經過50多年的發展,和國內相比,已經非常地成熟了,涉及到了教學方法、教材設計與測試、需求分析、語料庫研究等方方面面。特別是商務英語,隨著越來越多的世界各地的高校開設商務英語課程,有關商務英語的研究文章不斷增長。

通過研究,通過翻轉課堂的實施,我們要達到以下幾個目標:

(1)提高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學習商務英語時的思辨能力

在課外“翻轉課堂”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時間和進度,突破了時空的限制,讓知識得到了盡可能的多樣化,滿足了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并且培養了他們的思辨能力,而這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2)提高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學習商務英語的能動性

通過學生課外對課堂上所需英語知識的認真學習,加之教師多樣性的課堂活動設計,使學生有機會、也有能力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與課堂參與性,增加學生的能動性。

篇2

【關鍵詞】英美文學修養 商務英語專業 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商務英語教學現狀 

隨著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以及社會的需要,商務英語專業越來越受到大學生的青睞。作為一名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強弱決定了自身專業素質的高低。就現在商英專業學生的學習現狀來分析,大家對西方文化的掌握情況并不是特別深入。 

英美文學是英美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一個國家的文學映射了一個國家人民的思維方式、風俗習慣以及精神面貌。英美文學是英語類專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但實際情況是很多高校開設商務英語專業時,在課程設置上并沒有考慮英美文學,或是僅僅作為選修課程而已。這樣的課程設置很難引起學生對英美文學的足夠重視。很多學生將商務與英語進行割裂,單純的學習英語和商務知識,認為英語只是在商務活動中使用的一種語言而已,并沒有注意到所有課程的綜合學習,沒有體會到“語言-文學-溝通”之間的內在關系。由于缺少對根植于西方國家文化的了解,學生在日后的跨國交流中出現了眾多問題,跨文化交際能力明顯不足,進而也嚴重阻礙了經貿活動的開展。 

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 

1.跨文化交際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現在的中國人眼界開闊了,很多人對出國旅游、探親、留學、以及貿易有很大的熱情,因此,國家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交流也越來越多,跨文化的交際自然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這對于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應該把握這個機會,先人一步的進入這個“地球村”中。在掌握正常的交流的同時,應該注意不同國家的文化。英美文學中體現了不同時期不同社會階層的精神面貌,充分的掌握英美文化,就能真正的了解一個國家的人民。 

2.文化是商務活動的杠桿和劑。商務活動是一種跨文化交流,各國有自己不同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如果不能夠很好的理解多方的文化,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商務活動的正常進行。比如說,語言風格和表達方式的不同很有可能造成語義上的誤解;商務談判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中國人講究以技巧取勝,但是美國人的性格比較直接,重視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在談判中會講究談判的實質性效果,不喜歡那種漫長式的談判過程。這都與一個國家的文化有關,這些文化很多都體現在文學中,同樣我們可以在這些文學作品中獲得商業廣告的創意靈感。 

3.跨文化交際能力是現代社會人才的重要素質。跨文化交際能力是這個時代高素質人才的突出特點,無論是你從事于外貿、外交、或在外企工作等,都離不開跨文化交流。再加上,當今社會不同文化相互交融,我們隨時可以接觸到外國友人、觀看到外國電影或者閱讀外國文學,這些都是這個時代的特征。許多企業都很看重一個人的英語能力,這說明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際能力已經成為現代人才不可或缺的素質。 

三、英美文學修養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1.減小了溝通的障礙。不同的文化都與這個國家的歷史發展、政治格局、生活水平有關,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是跨文化溝通的鴻溝,這個障礙必須鏟除,才能保證跨文化交流的正常進行。一個國家的文學作品承載了一個國家的歷史、風俗、思維方式,我們可以在閱讀這些作品的同時,發覺這個國家的語言表達習慣以及處事風格。當我們掌握了一個國家的文化,才可以說真正學會了這個國家的語言。只有在這種情況下,身處不同文化國度的人在交流的時候才能更加的順暢,打破了雙方的溝通障礙。 

2.有利于避免因文化沖突造成的誤會。在商務談判的時候,因文化差異引起的沖突屢見不鮮,很有可能因為一句話觸碰到了對方的敏感點,造成整場談判的失敗。因此,了解一個國家的風俗習慣在外貿談判中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不僅僅是在談判的過程中,在一些其他的商務往來中也會有相應的體現,例如餐桌禮儀,送禮物或者是穿著方面,作為一名將來要從事貿易的商英專業同學,必須要“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3.有利于培養英語表達思維。中英的語言表達思維是很不一樣的,中國商人注重“先大后小”并且很少鋒芒畢露、形怒于色。但是美國人能夠很快的將談判進行到實質性的階段,很少花時間在謙虛禮讓方面。這些思維方式上的不同,往往會給談判造成困擾,因此,我們應該學會在英美文學作品中了解西方人的思維方式。 

四、如何加強商英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1.加強對英語國家風俗習慣的了解。學校可以在學習英美文學之余,給學生延伸一些英語國家相關風俗習慣的知識,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一個國家一種語言,也有利于對文學知識的深層理解。例如,在在課堂上放映相關的電影,比如說有《刮痧》、《推手》、《面紗》等,還可以放一些民俗特點濃厚的外語電影。如果一部文學作品有相關的影視資料也可以給學生播放,使學生有更直觀的了解。還可以專門聘請相關方面的學者,來學校講座,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 

2.案例教學中融入文化分析。案例教學對商英同學來說是一本更加直接的教學材料書,通過這些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的談判經驗,下面是一個談判中關于時間問題不同處理方法的對比案例:巴西一家公司到美國去采購成套設備。巴西談判小組成員因為上街購物耽誤了時間。當他們到達談判地點時,比預定時間晚了45分鐘。美方代表對此極為不滿,花了很長時間來指責巴西代表不遵守時間并在談判中一直不依不饒,使得巴西的代表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以至于最后匆匆簽約,損失了自己的利益。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一個日本公司的身上,因路上堵車,在與美國的談判中遲到了,日本代表是這么應對的:“我們十分抱歉耽誤了你的時間,但是這絕非我們的本意,我們對美國的交通狀況了解不足,所以導致了這個不愉快的結果,我希望我們不要再為這個無所謂的問題耽誤寶貴的時間了,如果因為這件事懷疑到我們合作的誠意,那么,我們只好結束這次談判。我認為,我們所提出的優惠條件是不會在美國找不到合作伙伴的。”教學過程中,在從經貿角度分析案例的同時,配以相關國度的文化剖析,從文學、文化的角度解析造成這一事件發生的原因,不同的處理方式以及不同的結果,從而使學生更加注重對不同文化的了解,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鼓勵學生利用第二課堂,培養跨文化意識。英語角、各種演講比賽等二課活動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有效途徑。鼓勵學生利用第二課堂模擬國際貿易的談判場景,利用不同的案例背景,然后自己想出更好的應對策略;組織中外學生交流會,促進雙方的進一步交流,培養跨文化交流的意識。 

4.加強學術群體和師資隊伍建設。我國自引進跨文化交際學至今有十多年的歷史,雖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與西方國家相比,還有很遠的距離。所以,相關專業的大學教師應該不斷努力,不斷推出新的理論成果。大學的領導應該鼓勵教師們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積極開展各種研討活動,以及給教師提供更多出過考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