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醫院實習個人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7 21:44: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動物醫院實習個人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獸醫臨床診斷學實踐教學現狀與分析
1.1實踐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參照教師的實踐操作完成實踐過程
在這一教學模式中學生與教師間缺乏互動、交流、討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不高,很難留下較深的印象。另外,由于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操作實踐不預習,導致教師在講解具體操作過程時,學生的感覺類似學習新知識,從而對實踐操作產生厭學、不愿動手,課后考查學生基本操作掌握不扎實、不到位。
1.2實踐教學動物數量有限、種類單一
獸醫臨床診斷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實現理論-實踐-理論,達到更好的掌握專業相關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操作技能。目前,大多學校購買實踐動物種類單一和數量有限,與當前畜牧業發展主流相關性較低。目前,大多數學校仍以牛示教、以羊為主的實踐教學模式,實踐教學中與其他動物接觸較少,教師只能以播放教學視頻的方式完成,導致學生在獸醫臨床診斷學實踐教學后遇到豬、禽、犬等動物時操作能力較差的現象。
1.3缺乏有效的實習考核方式
就本校而言,動物醫學專業每年招收80~100人,采用班級-小組的方式進行考核,無法做到一對一針對性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考核效果主要是通過實習報告和平時考勤的形式體現。實習報告大同小異,考勤主要以教師點名完成,教師無法準確判斷學生掌握實踐知識的能力高低,進而無法給出學生實習操作真實成績,教學效果難以判斷。
2獸醫臨床診斷學實踐教學改革探索
2.1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教學新模式
教師由主導作用變為指導作用,學生成為實踐的主導者:按照4~5人小組為單位,實踐教學前分配教學任務,小組內每個成員承擔某一部分內容的講解、示教,讓其他同學對該組實習任務提出意見,之后教師指出不足與改進地方。這一過程中需要教師多鼓勵、互動與交流,學生在實習操作過程中體會到準備的辛苦、示教的緊張及成功的喜悅,有助于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自信心的提升。
2.2擴大實踐操作的范圍
采用類比法對多種動物的診斷進行講解、實踐操作,依托學校周圍動物醫院、動物疫病防控中心等實踐教學基地,開展了第二課堂的教學實踐活動,利用課余時間,臨床教師輪流在動物醫院坐診、指導學生實習;同時教師、學生積極地去收集與教學相關的視頻、圖片,發到QQ、微信群,通過開座談會的形式,對其進行分析、闡述;與企業合作,每年舉辦獸醫技能大賽檢驗實踐操作技能水平,與企業技術服務人員面對面進行專業技術切磋,明確社會需求。使學生更愿意走出教室,走進動物醫院、養殖廠進行實習,有效的把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進行融會貫通。
2.3將實習報告考查方式改革為實習課程考試
考試分為平時考評和期末考評兩部分。平時考評主要包括考勤、個人測評、小組考核;期末考評主要以實習報告和抽簽考試的形式。考勤主要以班長和教師監督,確保學生到課率;個人測評采取隨機抽取法,對每天實習內容進行提問、總結,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保證學生規范操作;小組考核采用一人操作,小組成員進行補充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團隊協作意識,為后續的外科手術學等課程奠定良好基礎。實習報告采用對每天實習內容進行歸納總結的方式進行,并寫出自己實習過程的心得體會,重點在心得體會,有哪些方面需要教師、學生改進,教師在批改實習報告時發現自己和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助于今后實踐教學的改進;抽簽考試是采取全程錄像方式,讓學生隨機抽取一道操作題目,采取“邊做邊說”的形式,既要操作又要講解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操作完成后,還要回答教師的隨機提問。在這一過程中,能夠提高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吃苦耐勞精神及臨場應變能力,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隨著對獸醫臨床診斷學課程的深入研究,其理論、實驗和實踐教學都要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改革是一個漸進、變化、不斷探索的過程。針對于獸醫臨床診斷學學科的實踐性與應用性,希望通過實踐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學習動物醫學專業知識的興趣和教師教學效果,使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解決臨床問題和學生的創新性思維的能力得以提升,使實踐教學緊跟社會發展需求、緊跟當地畜牧業生產實際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王婭,左之才,鄧俊良等.獸醫臨床診斷學實踐教學內容的改革探討[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1,32(12):34-35.
[2]朱洪云,劉忠艷,旦巴次仁等.《獸醫臨床診斷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家畜生態學報,2015,36(12):94-96.
[3]王希春,李玉,馮士彬等.獸醫臨床診斷學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J].生態學雜志,2016,33(4):114-117.
篇2
【關鍵詞】經營實體 師資隊伍 模式
一、實施背景
畜牧獸醫及相關養殖專業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沒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給學生授課就猶如“紙上談兵”“黑板上養豬”,根本無法讓學生學到本專業的真本事。畜牧獸醫類青年教師普遍存在實踐鍛煉不夠、動手能力不足、技能提升比較慢的問題。原因是專業教師隊伍建設面臨以下困難:一是直接從大學畢業的年輕老師實踐機會太少,實踐能力弱;二是有些教師照本宣科,教學內容與生產實際脫節;三是專業教師主動參與生產實踐的積極性不高;四是教師參與實踐的時間與畜牧業生產周期不相符;五是雖然專業教師有部分自創經營實體,但示范帶動作用未能較好體現。
面對以上種種困難,怎樣從根本上去解決這些困難呢?根據專業特點,我校提出“實施人才興校戰略,打造專兼結合的優質教學團隊”的目標,經過不斷摸索和反復實踐,學校出臺相關激勵政策,鼓勵教師自創經營實體,探索師資隊伍建設的新模式,達到了預期目的,取得顯著成效。
二、主要目標
以專業教師自創經營實體為載體,在學校、教師團隊、企業的協助下,通過多種方法及途徑,層層深入,提升教師的實踐動手能力、團隊建設能力、教學科研能力,使教師的“四個能力”與生產實踐、生產經營完全同步融合,培養多能型教師,真正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實施過程
學校鼓勵專業教師利用專業優勢自創經營實體,并以經營實體的教師為核心組成專業教學團隊,團隊成員每人擔任1家以上企業技術顧問和承擔1項以上課題,構建了“創辦1個經營實體+帶1個專業教學團隊+擔任1家以上企業技術顧問+承擔1項以上課題建設”的“4個1”“多能型”的教師隊伍建設模式。
(一)出臺激勵政策,鼓勵教師創辦與專業相關的經營實體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一些教師根據黨的政策,充分利用自身專業優勢,走上了自主創辦實體的道路,創辦了飼料店、獸藥店、養殖場、寵物醫院、寵物美容中心等,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學校因勢利導,出臺《廣西柳州畜牧獸醫學校專業教師自主創業獎勵辦法》,鼓勵更多的專業教師自創經營實體,并為自主創業教師創造寬松的條件。如:學校在工作和課時安排方面對他們給予照顧;同時,在資金資助方面,每年給予自創實業教師一定的獎勵,并優先提供學校門面給教師開展經營。
(二)以經營實體為載體組建專業教學團隊,推動師資隊伍建設
創辦經營實體的專業教師在學校本教研室內或本專業領域內帶領5-8名年輕教師組成一個專業教師團隊,共同參與經營實體的日常經營及管理,在團隊協作的過程中,大家能夠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在這個教師團隊中,經營實體教師占據主導地位,把在經營實體過程中將自己所學到的專業技能和總結出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本教師團隊;年輕教師通過實踐鍛煉,實踐和教學技能得到提高,通過收集典型的臨床案例、視頻、圖片資料等,進一步豐富教學資源和提高教學手段,課程內容的改革更加真實且與崗位知識緊密對接。同時,經營實體教師在科研及專業拓展方面給予年輕教師指導。
(三)擔任養殖企業技術顧問,提高專業實踐能力
經過充分的實踐鍛煉后,經營實體教師及成員根據自身優勢,選擇學校周邊一個大中型養殖企業,擔任企業技術顧問。通過參與企業重大疫病的防控、協助培訓企業畜牧獸醫行業技術人員、參與養殖及疫病防控新技術的推廣、協助學校開展校企合作、與企業合作開展課題研究和指導在企業教學實習的學生,在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和發展瓶頸的同時,教師自身的實踐和教學技能得到提高。
(四)承擔教學科研課題,提升教育教學科研能力
經營實體教師主持1項以上課題建設,帶領團隊成員參與并完成課題研究,通過課題建設轉化成生產力,形成課題研究成果,如論文、教材、教學軟件等,為經營實體管理和教學服務。
四、條件保障
(一)制度保障
學校把自辦企業帶團隊作為學校師資培養的重要渠道,成立機構,完善制度。
學校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完善相關機制,制定制度保駕護航,建立了師資隊伍建設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由教務科、人事科負責組織開展具體工作,將“4個1”“多能型”教師隊伍建設模式納入整個師資隊伍建設工作中,形成保障機制,有效提高了教師自創實業和參與實踐鍛煉的積極性。在制度保障方面,學校出臺了《十二五教師隊伍培養培訓規劃》《師資隊伍建設實施方案》《專業教師自創實業獎勵辦法》《雙師型教師獎勵辦法》《教師下企業實踐鍛煉管理辦法》、《科研管理暫行辦法(試行)》《專業帶頭人培養辦法》《骨干教師培養辦法》等相關文件,并落到實處。
(二)時間和資金保障
在教師工作安排方面,學校也為自創實業教師在課時安排、調停課等方面提供便利;在資金資助方面,學校每年給予自創實業教師一定的獎勵,并優先提供學校門面給教師開展經營。
(三)地域優勢
學校地處沙塘鎮上,是柳州市郊養殖業最發達的地區,便于教師開展創業。教師的創業必須在大環境的影響下才能形成一定的氣候,而且創業地點在學校周邊20公里以內,方便教師團隊開展實踐鍛煉及學生教學實習,也便于教師上下班,確保學校工作與自主創業兩不誤。
五、主要成效
通過“4個1”“多能型”教師隊伍建設模式平臺,學校打造出了一支實踐動手能力強、團隊建設能力強和教學科研能力強的“多能型”教師團隊,不僅服務了地方經濟,也提升了教師的個人收入,更提高了教師的動手能力,實現了教師提升個人能力、增加個人收入、服務地方經濟的“三豐收”。專業教師自辦實業不僅真正調動了教師的實踐積極性,而且能夠使教師在以經濟利益為基礎的前提下主動學習到本專業最扎實、最前沿的專業本領,他們在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和學校發展中發揮著示范帶動作用。
(一)教師創業實體帶動專業團隊發展,促進專業教師實踐技能的提高
目前學校教師創辦了20家經營實體,組建了8個專業教師團隊。組建8個專業教師團隊的經營實體不僅運轉正常,并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成為師生重要的實踐基地,每年接收師生生產實踐鍛煉300多人次。如畢業于四川農業大學小動物診療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李友昌老師,他在大學畢業后就在深圳等多個寵物診療行業比較發達的地區擔任了2年的寵物診療主治醫師,擁有非常豐富的寵物診療臨床經驗。在經過多方面的調研后,李老師選擇了在學校動物醫院旁邊創辦寵物診療美容中心,經過2年多的經營,李老師不僅讓寵物診療美容中心辦得有聲有色,更帶動了學校一大批專業教師在寵物診療和寵物美容方面進行實踐,引領了學校在寵物診療及美容方面的發展。
(二)教師創業實體是培養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有效渠道
8個經營實體為學校培養專業帶頭人6名、骨干教師39名。“4個1”雙師型教師團隊建設過程中,年輕教師取得較大成績,取得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10人,培養的雙師型教師22人。
(三)教師創業實體成為學校服務當地養殖業發展的主力軍
8個經營實體中有40名教師擔任50家企業顧問,幫助企業進行了重大疫病的防控,協助培訓企業畜牧獸醫行業技術人員1200人次,推廣養殖及疫病防控新技術5項,企業在學校建立13企業冠名班和贊助25萬元用于學校辦學,與企業合作開展3項課題研究。
(四)教師創業實體推動學校科研成果發展
學校共有8個教師團隊立項,自治區一級課題2項、二級課題2項、三級課題17項,校級課題5項,其中結題4項,有1項獲教學成果三等獎;135篇;獲教學信息化教學技能比賽獎項9個。
六、體會與思考
實踐證明,“4個1”“多能型”教師隊伍建設模式完全符合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需要。但在實踐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