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雇合同范文
時間:2023-04-02 09:12: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解雇合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勞動合同法》 解雇成本 企業行為 影響
2007年6月29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以下簡稱《勞動合同法》)對中國的勞動關系、企業用工行為、解雇成本等產生了巨大影響。解雇成本沒有標準的定義,其中Michelis(2003)認為解雇成本是企業調整雇員存量所承擔的成本,不包括工人不良生產率導致的解雇成本。解雇成本的形式可以是經濟補償、提前通知、煩瑣的程序、對解雇的限制、提前與工會或者工人討論等。鑒于經濟補償是企業實際感知到的解雇成本并對企業行為產生較直接的影響,本文主要討論《勞動合同法》對經濟補償、解雇限制的影響。本文側重于解雇成本中的經濟成本方面,主要用企業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的經濟補償代表解雇成本。
一、《勞動合同法》對解雇成本的影響
1、增加了經濟補償金支付的情形
一是《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不續簽合同或降低條件簽訂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而在《勞動法》規定中,勞動合同期滿終止合同時用人單位無需支付經濟補償。二是規定若企業違法,勞動者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與《勞動法》相比,《勞動合同法》增加了用人單位違法則勞動者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企業規章制度違法,企業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致使勞動合同無效,勞動者以此解除勞動合同時企業要支付經濟補償。也就是增加了勞動者可以不用提前30天通知而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用人單位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減弱了企業用工的靈活性
《勞動合同法》對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相關規定,無疑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 “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提出或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同時,企業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企業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增加了企業必須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使企業用人的靈活性大幅下降。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主要從三個方面增加企業的解雇成本。一是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到期終止時,如果勞動者不愿續簽,企業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沒有確定的合同終止時間,沒有不用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除勞動者過失企業解除合同外,企業解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要支付經濟補償,增加了企業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二是企業因為擔心用工靈活性的喪失而規避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簽訂,就需要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或及時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并為此支付經濟補償。三是企業進行經濟性裁員時應優先留用與企業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勞動者,這增加了企業解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程序上的困難。
3、加大了企業的違法成本
首先,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需支付雙倍工資。企業用工之日起超過1個月未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應向勞動者支付2倍工資;超過1年不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除支付2倍工資外,視為與該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其次,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風險增大。企業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企業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企業應當依照經濟補償標準的2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第三,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未依法支付經濟補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經濟補償,逾期不支付的企業應按照應付金額的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而《合同法》中規定未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的,企業按經濟補償金的50%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勞動合同法》增加了企業支付賠償金的情形,同時加大了處罰力度,
《勞動合同法》放寬了部分解雇理由和解雇程序,進而起到降低解雇成本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勞動合同法》細化了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年限,并且對經濟補償做了封頂限制。《勞動法》中工作年限不滿1年的一般按1年計算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對1年以下的工作年限進行了細化,規定滿6個月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法》規定經濟補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工資。《勞動合同法》在12個月支付限制基礎上對高收入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進行了封頂限制,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數額支付。對于高薪企業而言,這一規定有效控制了企業解雇員工經濟補償支出水平。第二,《勞動合同法》放寬了經濟性裁員的標準與范圍。《勞動合同法》對裁員情形和理由均進行了相應的擴大,增加了“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以及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的情形”,企業可以經濟性裁員。《勞動法》的裁員不管裁減人員數量,一律要走裁員程序,需要通知工會或者全體員工,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勞動合同法》簡化了小規模裁員的程序,在裁減人員20人以上或裁減不足20人但占企業職工10%以上的情形下,用人單位才需提前30日向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提交裁員方案。第三,提高企業非過失性解除合同程序的靈活性。《勞動法》規定企業非過失性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勞動合同法》規定企業非過失性解除合同可以提前30日書面通知勞動者本人或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企業在非過失性解除合同時,可以選擇提前30日書面通知勞動者或多支付一個月工資,提高解除合同程序的靈活性。
總體而言,《勞動合同法》通過增加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和提高違法成本等提高了企業的解雇成本。對于絕大多數企業而言,其對解雇成本的提高大于對解雇成本的降低,提高企業解雇成本的平均水平。程延園(2008)認為,《勞動合同法》嚴格人員退出機制,提高了解雇標準,促使勞動關系趨于固化,降低了用工靈活性。
二、提高解雇成本對企業行為的影響
1、《勞動合同法》提高解雇成本的消極影響
(1)企業可能在短期內大量清退不規范用工人員,加大解雇力度,減少續約。《勞動合同法》致力于通過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建立長期穩定的勞動關系,但可能會由于企業對未來解雇成本和喪失用工靈活性的恐慌而產生反作用,如大規模裁員。先被裁減的人員多是勞動力市場的弱勢群體,他們是《勞動合同法》著力保護的對象,卻可能成為最早的利益受損者。
(2)企業在挑選新員工時會更加謹慎,新進勞動者就業難度加大。根據Lindbeck&Snower(2001)的內部人―外部人理論,解雇成本的提高有利于保護現有在職者的利益,而損害失業者、非正規部門就業者等外部者的利益。因為企業解雇成本提高,企業在篩選新員工時會精挑細選,沒有經驗的大學畢業生、低技能工人等的就業概率會降低。企業在經營困難時會解雇生產率低的員工,那么平均而言在職者比失業者的生產率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企業會從在職者中招用新員工而不愿意招用失業者。因此,解雇成本的提高可能會加大對失業者的歧視,增加失業的持續時間。
(3)勞動者的初始工資可能下降。Lazear(1990)認為,在理想的狀態下,企業可以通過向勞動者收進入費或降低勞動者的初始工資來抵消解雇成本的影響。因此,如果《勞動合同法》的解雇成本足夠高,勞動者的初始工資可能下降,企業把解雇成本轉移給勞動者。
(4)非全日制用工、調整工作時間等可能會成為企業降低解雇成本的方式。《勞動合同法》對非全日制用工的限制較少,非全日制用工可以采用口頭協議形式,企業可以隨時終止非全日制用工,同時不用支付經濟補償,因此非全日制用工可能增多。由于解雇員工的經濟補償提高,企業可能更多地通過調整工作時間應對需求的變化,在產量降低時減少員工的工作時間,在產量增加時增加員工的工作時間,以避免解雇成本。Houseman(1993)認為,不管就業保護法規對雇主存在何種程度的約束,雇主可以發展替代性的戰略以增加用工靈活性,這些戰略包括工作時間調整和靈活用工等。
(5)加劇勞動力市場的不平等、勞動力市場分割。Heckman&Page(2000)通過對拉丁美洲和工業化國家的數據分析認為,就業保護政策(文中主要指補償金)是無效率和加劇不平等的機制,它降低勞動力需求,降低年輕工人、女性、低技能工人的就業前景,將勞動力市場分割為有穩定工作的和很少有機會就業的兩種勞動者,內部人獲益而外部人受損,有可能增加非正規部門規模。因此,《勞動合同法》提高解雇成本可能加劇一級勞動力市場和次級勞動力市場的分割,加劇高技能工人、核心員工與低技能工人、年輕工人、女職工、臨時工之間的福利待遇差距。
2、《勞動合同法》提高解雇成本的積極影響
(1)促使企業與員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維持長期穩定的勞動關系,增強企業與員工的合作。《勞動合同法》對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相關規定和解雇成本的提高,使企業不能隨意解除合同,使勞動者享有工作安全、職業穩定的保障,有利于培養勞動者的忠誠、正直和自律,增強勞動者與企業的合作,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2)激勵勞動者努力工作。因勞動者過錯企業解除勞動合同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這就提高了勞動者嚴重違規、失職、違法等過錯的成本,進而減少勞動者的過錯,鼓勵勞動者遵守勞動紀律、努力工作。
(3)鼓勵企業增加培訓,有利于特殊人力資本的積累。由于解雇成本的提高,企業更傾向于對低技能員工進行培訓以使其適應崗位要求,而不是解雇這些員工并支付高額經濟補償。同時經濟補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作穩定性,員工有更長的時間來享受特殊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經濟補償的提高能激勵員工積極進行特殊人力資本投資。這兩方面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員工的勞動技能,提高生產率。Suedekum&Ruehmann認為,經濟補償對特殊人力資本投資的影響不明確,如果企業獲取的人力資本投資回報較少,特殊人力資本的投資就增多,在這種情況下增加經濟補償則員工的特殊人力資本投資增多。
(4)規范企業的用工行為,減少違法行為,保障勞動者的合法利益。《勞動合同法》對企業員工管理的效率提出了挑戰,完善企業的績效考核體系和人員退出機制是企業實現員工流動、應對經濟補償提高的有效辦法。解雇成本的提高促使企業規范用工以避免高額的違法成本,同時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三、企業應對《勞動合同法》的建議
1、完善企業規章制度
首先保證企業的規章制度、程序及內容合法,避免勞動者以企業規章制度違法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企業支付經濟補償。其次,通過企業的規章制度明確界定“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嚴重損害”、“不勝任工作”等解雇情形,員工出現這些情形時,企業可以掌握解除勞動合同的主導權,避免支付經濟補償及處于不利地位。
2、加強績效考核體系建設,保證企業人員的正常退出
企業擔憂用工自的喪失,主要是擔心不能解雇不勝任的員工,因此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可能是企業適應《勞動合同法》的最有效辦法。績效考核體制應該成為企業實現人員正常退出的有效保障。《勞動合同法》規定,員工在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企業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且不用支付經濟補償;員工如果不勝任工作,經過培訓和調崗仍然不能勝任工作的,企業可以依照一定程序解除勞動合同。只要企業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就不用擔心無法解雇績效不良的員工。也就是說,人力資源管理體制的健全能夠使企業有效、合法地實現企業人員退出。
【參考文獻】
[1] 程延園:《勞動合同法》:構建與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5).
[2] 程延園: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法律環境和挑戰(非出版物)[Z].中國人力資源管理新年報告會,2008.
[3] Abraham,K.G.and S.V.Houseman(1993),Does Employment Protection Inhibit Labor Market Flexibility[M].Lessons from Germany,France and Belgium,NBER Working Papers,NO.4390.
篇2
該案在二審中出現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觀點認為原判正確,因為原告并非實際用人單位,與被告實際建立雇傭勞動關系的是新加坡公司而非原告,雙方簽訂的合同名為雇傭合同實為中介合同;另一觀點認為,本案合同是名符其實的雇傭合同,被告是受原告派遣才去新加坡公司打工的,且被告無任何過錯及違約行為,原告應當承擔違約賠償責任。
筆者認為,第二種觀點是正確的。
一、認定本案合同“實為中介合同”無法律根據。所謂中介合同即居間合同,《合同法》第424條規定:“居間合同是居間人向委托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托人支付報酬的合同。”其最本質的法律特征,一是居間合同以委托人與第三人訂立合同為目的。而本案原被告雙方簽訂合同的目的在原告提供的格式合同首部,開宗明義地闡明是為了原告“確保所簽對外勞務合作合同的順利進行”;事實上被告也未與第三人新加坡公司簽訂過勞務合同。二是居間人在居間合同中處于中介介紹人的地位,并不介入委托人與第三人所簽的合同關系之中。居間人既不是委托人訂立合同的人,也不是為委托人的利益而充當與第三人訂立合同的當事人,他只是一個中介服務人。而本案合同內容并不是介紹被告與新加坡公司簽訂勞務合同,而是原告完全介入了應是被告與第三人所簽合同的關系之中,直接以自己的名義與被告簽訂《雇傭合同書》。三是居間合同一般為有償合同。而本案雙方所簽合同中找不出原告收取中介報酬的任何條款,卻約定原告以勞務輸出的組織者、管理者收取被告的出國代辦費、各種應扣除的款項及收取前6個月的保證金等。四是居間合同為獨立有名合同。所謂有名合同又稱典型合同,是指由法律作出規定并賦予一個特定名稱的協議或契約。《合同法》設專章對居間合同予以規定,就是因為居間合同為獨立有名合同。這就是說,沒有法律規定的“居間”或“中介”名稱的任何合同,都不能認定為中介合同或居間合同。
二、認定雙方所簽合同“實為勞務中介合同”的理由也不成立。一審判決認定本案合同“實為中介合同”主要理由:一是“原告并非實際用人單位”,這一理由顯然不符合法律規定的中介合同的法律特征,即不是法律規定認定為中介合同的根據。世界范圍內的勞務輸出,實際用人單位都不是勞務輸出公司。若照此推論,所有外派出國打工仔與勞務輸出公司所簽訂的合同,豈不都應認定為勞務中介合同﹖哪一條法律或法規規定,只要不是實際用人單位的當事人,其與外派出國打工仔簽訂的合同就是中介合同﹖二是“與被告實際建立勞動關系的是新加坡公司”,這一理由無事實根據。出國打工的勞動法律關系的形成和建立,只能是依合同約定。被告只與原告簽訂了一份《雇傭合同書》,從未與新加坡公司簽訂過勞務合同。被告是原告外派安排在新加坡公司工作的,并不是被告與新加坡公司簽訂合同而直接到新加坡公司打工的。被告在新加坡公司打工,并不證明被告與新加坡公司實際建立了勞動關系。三是原告“根據外方的要求,為用人單位招收符合條件的工人”,這根本與事實不符。事實是原告與新加坡公司簽訂的是勞務合作合同,而不是委托合同。原告為確保“對外勞務合作合同”的履行,才公開招聘工人并外派赴新,并不是受委托為其招聘。如是受委托,那原告應以新加坡公司名義與被告簽訂合同,怎么能以自己的名義與被告簽訂《雇傭合同書》呢﹖三、本案合同約定的條款內容及實際履行,證明雙方所簽合同是名符其實的“雇傭合同”。被告與原告簽訂的《雇傭合同書》除未約定原告自己的違約責任外,十分具體而又詳盡地約定了乙方的條件、工作期間、工作職責、工資發放辦法和待遇、收取乙方費用、約束乙方的其他條款、擔保人責任共七大項42條。如“乙方在國外的合同雇傭期為24個月”:“乙方必須服從甲方或指定代表及管工的領導與管理”:“乙方工資由甲方扣除各種應扣款項后,于第二個月30日前支付給乙方”:“乙方合同期滿或非乙方原因提前回國,甲方付乙方回程機票費”:“乙方赴新后的前6個月,每月須繳納350新幣保證金,乙方期滿回國后,甲方在一個月內退還給乙方”:“因乙方原因,使甲方聲譽和經濟等蒙受損失嚴重,乙方及擔保人最高賠償額可達8萬元”,等等。這些都是勞動法律關系的具體權利與義務約定,通篇沒有一條、一款是中介權利義務的約定。此合同一審也認定為合法、有效,怎么是中介合同﹖雖然合同中有“新加坡公司為雇主”的約定,但原、被告約定第三人的權利和義務,第三人并未簽字蓋章,這種約定也是無效的。從實際履行情況看,雙方也正是按此合同執行的。沒有任何事實及法律根據,否定或改變該案《雇傭合同書》的法律,性質。
篇3
【個人固定財產借款合同范本】
貸 款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 址:____________ 郵碼: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職務:____________
借 款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擔 保 方:____________ 郵碼: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職務:____________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之規定,經貸款方、借款方、擔保方充分協商,達成如下協議,共同信守。
第一條 借款方向貸款方申請借款人民幣(大寫)____ 萬元,用于____ 項目。借款實際發放額,在本合同規定期限內以借據為憑,并作為本合同附件。
第二條 貸款方根據借款方按工程進度報送的工程用款計劃和用款借據,在____ 天內審查發放貸款,以保證借款方工程進度的資金需要。如因貸款方責任未按時供應資金,要根據違約數額和延期天數付給借款方違約金。借款方違反規定,擅自改變用款計劃,挪用貸款或物資,貸款方有權停止發放貸款,被挪用的貸款要加收____ %的罰息并如數追回。
第三條 借款期限定為____ 年____ 月,從發放出貸款之日起至全部收回本息,具體用款和還款的方式和時間,以借據為憑并作為本合同附件。利率月息為____ ,按季收息。貸款逾期未還除限期追收外,按規定從逾期之日起加收利息____ %.
第四條 借款方保證按期償還全部借款本息。貸款逾期未還的部分,貸款方有權限期追收貸款,必要時,貸款方可從借款方帳戶中扣收,借款單位在其他銀行還有存款帳戶的,貸款方可商請該行代為扣款清償。
第五條 借款方按照銀行抵押貸款辦法規定,愿以自己擁有的財產或貸款新增的固定資產作抵押,抵押品另附明細清單,作為本合同的附件。借款方不履行合同時,貸款方對抵押品享有處理權和優先受償權。
借款方請____ 作為借款的保證人,經貸款方審查,證實保證人具有足夠代償的財產。保證人有權檢查和督促借款方履行合同。當借款方不履行合同時,由保證方負連帶償還本息的責任,必要時,由貸款方從保證人的存款帳戶內扣收。
第六條 貸款方有權檢查、監督貸款使用情況,了解借款方的經營管理、計劃執行、財務活動、物資庫存等情況,借款方應提供工作便利。借款方必須按時向貸款方報送有關工程進展、貸款使用情況及統計報表和資料,貸款項目竣工驗收和審查決算時,要有貸款方參加。
第七條 因國家調整計劃、產品價格以及修正概算等原因需要變更合同條款時,由借、貸雙方簽訂變更合同的協議,并經保證方同意,作為合同的補充部分。
第八條 本合同經合同雙方簽章后生效,有效期至____ 年____ 月止。
本合同一式三份,貸款方、借款方 保證方各執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借款方:(公章)____________貸款方:(公章)____________
法人代表:________________ 法人代表________________
開戶銀行及帳號
保證方:(公章)____________
法人代表:________________
開戶銀行及帳號:____________
簽約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附】借款合同的變更和終止:
1、 借款合同需要變更的,必須經貸款經辦行、借款人及有關各方協商同意,并依法簽訂變更合同。
篇4
經______________(下稱貸款方)與_____________(下稱借款方)充分協商,簽訂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條
自________起,由貸款方向借款方提供____________(種類)貸款(大寫)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_____________,還款期限至_____________止,利率按月息_______‰計算。如遇國家貸款利率調整,按調整后的新利率和計方法計算。具體用款、還款計劃如下:……
第二條
貸款方應在符合國家信貸政策、計劃的前提下,按期、按額向借款方提供貸款。否則,應按違約數額和延期天數付給借款方違約金。違約金數額的計算,與逾期貸款的加息同。
第三條
借款方愿遵守貸款方的有關貸款辦法規定,并按本合同規定用途使用貸款。否則,貸款方有權停止發放貸款,收回或提前收回已發放的貸款。對違約部分,按規定加收______%利息。
第四條
借款方保證按期償還貸款本息。如需延期,借款方必須在貸款到期前提出書面申請,經貸款方審查同意,簽訂延期還款協議。借款方不申請延期或雙方未簽訂延期還款協議的,從逾期之日起,貸款方按規定加收______%的利息,并可隨時從借款方存款賬戶中直接扣收逾期貸款本息。
第五條
貸款方有權檢查、監督貸款的使用情況,了解借款方的計劃執行、經營管理、財務活動、物資庫存等情況。借款方對上述情況應完整如實地提供。對借款方違反借款合同的行為,貸款方有權按有關規定給予信貸制裁。
貸款方按規定收回或提前收回貸款,可直接從借款方存款賬戶中扣收。
第六條
借貸雙方發生糾紛,由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按下列第______種方式解決:
1.提交____________仲裁委員會仲裁;
2.依法向人民法院。
第七條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條 本合同未盡事宜,按國家有關法規及銀行有關貸款規定辦理。
第九條 本合同從借、貸雙方簽章之日起生效。
本合同一式______份,借、貸雙方各執一份。
借款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貸款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款單位:_____________________貸款單位:(公章)______________
(公章或合同專用章)經辦人:(章)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章)_____________
負責人:(章)_________________
經辦人:(章)_________________
開戶銀行及賬戶:_______________
簽約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5
1996年陳先生與某公司定立了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工作崗位為該公司副總經理。2000年5月,由于陳先生所擔任公司副總經理一職的聘用期業已屆滿,經公司第二屆董事會決定,不再聘用陳先生擔任副總經理一職,要求陳先生交接工作完畢后,回家等候公司通知,并自2000年6月起停發陳先生工資,陳先生多次與公司協商未果,逐訴至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他要求與原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并由原單位賠償自己相應的經濟損失。
而陳先生原單位認為,第二屆董事會決定,不再聘用陳先生擔任副總經理一職,要求他辦理交接工作,陳先生遲遲不交接工作,使單位正常業務無法開展,給公司造成了一定經濟損失。所以該公司自2000年6月起停發陳先生工資,直至他交接工作完畢,并承擔給公司造成的經濟損失后,公司再給陳先生安排工作崗位及適當的工作。
律師意見:勞動合同作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簽訂的合法文件,具有真實性、有效性、強制履行性。由該公司所約定的雙方的權利義務,必須得到雙方的共同認可和嚴格履行。作為用人單位,不再聘用陳先生擔任副總經理一職后就應當依據勞動合同的約定及時調整陳先生的工作崗位,支付陳先生相應的工資。而用人單位卻沒有認真履行勞動合同,依據有關法律規定,陳先生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獲得相應賠償。
仲裁裁決:2000年5月,用人單位依法定程序召開董事會并決定不再聘用陳先生擔任副總經理一職,此決定合法有效。但用人單位決定不再聘用陳先生擔任副總經理職務后,沒有及時安排工作崗位,并按此崗位標準支付陳先生相應的工資,此行為不當。經調解無效,仲裁委對陳先生要求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申訴請求予以支持,并裁決用人單位一次性發給陳先生生活補助費若干。
篇6
股權質押典當借款合同模板一
典當權人(質押權人)(簡稱甲方):____典當有限責任公司
典當人(質押人)(簡稱乙方):
乙方因資金周轉困難,自愿將其具有所有權并有權處置的財產做質押,向甲方申請辦理典當質押借款。為了維護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和《典當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經雙方協商,訂立本合同,并共同遵守:
第一條 乙方用作典當的質押財產為擁有所有權并有權處置的股票、基金、債券、資金等股票帳戶及資金帳戶上的全部資產(詳見________號股票質押協作函)。
第二條 借款金額:甲乙雙方對全部質押物進行評估,估現值為(人民幣):________________元整;按評估價值的________%折價,乙方實際借款金額為(人民幣):________元整。(________元)
第三條 借款期限及利率:借款期限自__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止。綜合費用為月________利率為月________。
第四條 甲方支付乙方典當借款時預扣綜合費用,在典當期內,乙方可以提前贖當,提前贖當不返還預扣的綜合費用,利息按實際用款天數計算。
第五條 甲方承諾合同生效后一日內將借款給付乙方。
第六條 乙方保證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償還借款。如果乙方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償還借款,必須在合同到期五日內向甲方申請辦理續當。經甲方同意后,方可辦理續當手續。辦理續當手續時,乙方應付清前期利息和當期費用。否則,到期不予續當。續當費率在首次典當費率的基礎上增加________%。
第七條 典當期滿后,乙方沒有在五日內贖當或辦理續當手續,即為絕當。絕當后甲方有權處置乙方質押的股票及股票帳戶和資金帳戶的所有資產,(包括凍結股票交易,賣出所有股票、基金、債券等有價證券,提取現金,收回貸款,追償欠款)。用于償還典當借款本息、各種費用及罰息。不足部分甲方有權繼續向乙方追償,償還甲方后剩余部分資產甲方應當退還乙方。
第八條 絕當后,乙方與甲方協商贖當或續當時,逾期費用按日________計算,利率按原規定執行。
第九條 在典當期間如果乙方帳戶總市值降至(人民幣):________佰________拾________萬________仟________佰______拾_____元時,乙方必須自動地在二日內將市值補至(人民幣):________ 佰________拾________萬______仟______佰______拾______元,如果乙方在二日內未補至上述市值以上,甲方有權隨時處置乙方質押資產(包括凍結股票交易,賣出所有股票、基金、債券等有價證券,提取現金,收回貸款,追償欠款)。用于償還典當借款本息、各種費用及罰息。不足部分甲方有權繼續向乙方追償,償還甲方后剩余部分資產甲方應當退還乙方。
第十條 當票、股票質押協作函、授權委托書等與本合同有關的材料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雙方均不得違背。甲乙任何一方認為此合同需要公證的,由公證機關公證,公證費由乙方承擔。
第十一條 雙方其它約定:
第十二條 本合同自雙方簽章后生效。
甲方(公章):
法定代表人(簽字):
(或其授權人)
年_________月_______日
乙方(公章):
法定代表人(簽字):
(或其授權人)
年_________月_______日
股權質押典當借款合同模板二
當 戶(借款人): 以下簡稱甲方
證件號:
地址:
電話:
典當行(貸款人) : 以下簡稱乙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典當管理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甲、乙雙方在平等自愿、誠實信用的前提下,經友好協商,甲方同意將其自有的或其享有處分權的股權作為當物質押給乙方取得當金,并在約定期限內支付當金利息、 綜合費, 償還當金,贖回當物。甲、乙雙方就上述相關事宜達成如下協議,以茲共同信守、執行:
第一條 定義
經雙方充分協商一致,本合同項下的下列詞語采下列含義:
1.1本合同由《股權質押典當借款合同》及其附件,雙方達成的《股權質押合同》 以及任何補充協議、對賬單、甲方出具的并由乙方接受的任何承諾、聲明、授權、證明、確認書、第三方履約保函、當票、續當憑證、乙方通知等共同組成,組成各部分互為補充,均 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當票》中典當須知項下內容、 《續當憑證》中續當須知項下內容亦是本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2 綜合費用指乙方提供典當管理和服務應當收取的費用,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包 括保險費、保管費等直接費用。
1.3 日指自然日,包括工作日、法定休息日、節假日。
1.4 月指當金發放之日起(含當金發放當日)每屆滿 30 日為一個月。
1.5 若簽發當票, 當票系指甲、乙雙方間簡明借貸協議、甲方收到當票上記載當金 的收款憑證,并系甲方贖取當物的惟一憑證。
1.6 續當系指甲、乙雙方在前次典當或續當期限內以及前次典當或續當期限屆滿之日起 5 日內達成的順延借款期限的行為。 續當一次的期限最長為 6 個月,續當期自前次典當 期限或者續當期限屆滿日起算。甲、乙雙方為續當行為,可通過簽訂補充協議、簽發續當憑 證或直接在當票上注明續當及續當期限等方式進行。
1.7 贖當系指甲方按照本合同約定的期限與乙方結清當金本金、利息、綜合費、違約金、乙方墊付的費用等,以消滅當物上的抵/質押擔保負擔。
1.8 轉當系指在前次典當或續當期限屆滿后,因甲方未贖當,乙方與甲方達成的以新貸還舊貸行為。甲、乙雙方為轉當行為,可通過簽訂補充協議或直接在當票上注明轉當及 轉當期限等方式進行。轉當一次的期限最長為 6 個月,轉當期自轉當之日起算。
1.9抽當系指典當或續當期限屆滿后,甲方不能全額償還全部當款本金,而償還部分當金本金,但當物上的抵/質押負擔并不消除的行為。乙方同意甲方抽當的,甲方必須首 先結清截至抽當之日甲方欠付的利息、綜合費用、違約金、乙方墊付的費用及乙方已發生的實現債權的費用等, 否則不成立抽當, 甲方支付的款項直接用于沖抵甲方欠付的前述項目費 用和甲方付款之后即將發生的前述項目的費用。抽當不影響絕當的發生。
1.10 絕當系指甲方未在前次典當或續當期限以及轉當期限屆滿的 5 內日贖當或與 1 乙方達成續當一致的,即為絕當。乙方依照本合同約定提前收回貸款的,視同絕當發生。
第二條 當物
2.1 甲方自愿以其對 公司(以下簡稱標的公司)享有的 %的股權及其派生的權益(以下簡稱該股權)作為當物向乙方借款。乙方同意接受甲方以上述股權 為本合同項下債權之擔保。
2.2 股權及其派生的權益系指該股權所享有的所有現實和將來的權利和利益,包括但不 限于出質人對標的公司的投票權和其他管理權、 請求支付紅利或其他款項分配并收取該等款 項的權利、剩余財產的分配權以及其在標的公司章程下享有的任何其他權利和利益。當物擔保的債權 債權范
第三條 當物擔保的債權范圍及處置當物后清償順序。
3.1 甲、乙雙方一致同意,當物擔保范圍為本合同項下的當金(¥:)及 按第六條計算的息、費,違約金、賠償金和乙方代墊的費用及實現債權而發生的費用(包括 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仲裁費、財產保全費、差旅費、執行費、評估費、拍賣費等)。
3.2 續當所產生的利息、綜合費、違約金、賠償金及續當期限屆滿后(含絕當后)所產生的利息、綜合費、違約金(含《股權質押合同》項下的違約金) 、賠償金,乙方代墊的費 用及實現債權而發生的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 訴訟費、仲裁費、 財產保全費、差旅費、執行費、評估費、拍賣費等) 。無論續當是加重當戶息、費率負擔還是減輕當戶息、費率負 擔的,均屬于擔保范圍。當戶不續當的,典當期限屆滿后(含絕當后)所產生的息、費均屬于當物的擔保范圍。
3.3 經甲、乙雙方協商一致,續當時將甲方拖欠的利息、綜合費、逾期違約金等轉入續當后的本金的,該等部分所產生的利息、綜合費、逾期違約金等亦屬于當物的擔保范圍。
3.4 絕當后及乙方按照第十一條約定提前收回貸款, 乙方處置當物后所得價款款按以下順序清償乙方的債權:3.4.1 乙方代墊的費用及實現債權的費用
3.4.2 利息、綜合費、違約金、賠償金
3.4.3 當金本金 當金及用途
第四條 當金及用途
4.1 該股權典當借款金額(簡稱當金)為人民幣大寫
4.2 甲方借款用途為 受乙方對當金使用情況的檢查和監督。
第五條 典當期限
典當期限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如簽發當票, 典當期限以當 票上記載的內容為準。
第六條 息、費率
6.1 甲、乙雙方一致確認,本合同項下的月綜合費率為 為 元。 %,以第三條約定的當金為基數從乙方發放當金之日起算。
6.2 甲 、 乙 雙 方 一 致 同 意 , 乙 方 一 次 性 預 扣 典 當 期 限 內 月綜合費大寫 %、月利率為 %,合計 元( 元)。 , 甲方應按借款用途使用當金, 并隨時接。
6.3 典當期限不足一個月的,按一個月支付利息,于典當期限屆滿當日支付;典當期限超過一個月的,甲方必須按月向乙方支付典當期內的利息,支付的日期為每屆滿 30 日的次 日,最后剩余期限不足一個月的,按一個月支付利息,于典當期限屆滿的當日支付。續當利息支付標準和方式同上。
6.4 若乙方僅一次性扣除部分月綜合費, 對于剩余月份的綜合費,甲方應在當月利息支 付日與利息同時支付。
6.5 本合同項下的利息和綜合費用不受典當期限及續當期限的影響,典當期限及續當期 限屆滿的, 利息和綜合費仍按照本合同約定的標準連續計算, 直至乙方債權獲得完全清償之 時,利息和綜合費的支付方式同 6.3、6.4 款。
6.6 乙方按照第十一條約定提前收回貸款的,已預扣的綜合費不予退還。
6.7 乙方依照第十一條約定提前收回貸款的, 在不違反 6.7 款規定的前提下, 甲方應償還至實際償還之日期間的按前述標準計算的所有的利息、 綜合費以及第十條約定的逾期違約 金、第十三條約定的違約金等,且甲方償還上述債務不以當物的變現價值為限,當物實際變現價值低于乙方債權金額的,甲方仍應負清償責任。6.8 雙方一致確認: 乙方向甲方收取費用未明確注明收費性質的,均視為收取本合同項 下的利息和綜合費,若乙方收取的上述費用超過甲方依據本合同應支付的利息和綜合費金 額, 則超收的費用自動轉為后期發生的利息和綜合費, 不發生償還乙方當金本金的法律效力。甲方向乙方銀行賬戶支付的款項, 均視為支付本合同項下的利息和綜合費, 若甲方支付 的上述費用超過甲方依據本合同應支付的利息和綜合費金額, 則超收的費用自動轉為后期發生的利息和綜合費,不發生償還乙方當金本金的法律效力。
第七條 續當
7.1 在前次典當或續當期限內以及前次典當或續當期限屆滿之日起 5 日內, 甲方可向乙 方申請續當, 經乙方同意續當的, 甲方應結清前次典當或續當期限內的利息和綜合費以及乙 方墊付的費用,并按照乙方的要求辦理續當手續, 包括但不限于對續當之前發生的債權進行 對賬。
7.2 除雙方另有約定外,續當利息和綜合費的支付標準和方式同第五條。
第八條 贖當
8.1 甲方提前贖當,應經乙方同意。
8.2 甲方提前贖當,乙方已預扣的綜合費不予退還;若乙方僅預除了部分綜合費,甲方應按第六條約定與乙方結算利息和剩余綜合費。
8.3 在絕當發生或乙方決定提前收回貸款時起至當物被處置前,甲方選擇贖當的, 應結 清之前拖欠的利息、綜合費、乙方代墊的費用以及乙方為實現債權已發生的全部費用,并按 照第十條承擔逾期違約金。
第九條 絕當
9.1 若甲方與乙方在本合同第十六條中約定由甲方指定的第三方處置當物的,從其約定,但甲方指定的第三方應在絕當或乙方決定提前收回貸款之日起 6 個月內處置完畢。
9.2 若甲方與乙方未在本合同第十六條中約定由甲方指定的第三方處置當物的,或者甲 方指定的第三方未在絕當或乙方決定提前收回貸款之日起 6 個月內處置完畢的, 乙方有權單 方委托資產評估機構對當物進行評估,并決定以拍賣或變賣方式處置當物, 但乙方以變賣方 式處置當物的,變賣價格不低于評估價的 70%。
9.3 乙方拍賣或變賣當物后或甲方與乙方達成以當物折價抵償乙方債務后,甲方應按照 乙方的指示和要求辦理當物的過戶手續。
9.4 乙方處置當物所得價款,若不足以清償乙方全部債權,甲方應繼續承擔清償責任;若在清償乙方債權后尚有剩余部分,由乙方退還甲方。9.5 本合同若辦理強制執行公證的,乙方可直接依公證執行文書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由人民法院決定當物的處置方式。
9.6 乙方也有權在任何時候不經上述 9.1/9.2/9.3 款規定程序而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 處置當物。 乙方也有權在任何時候不經上述 的價格不得低于估價金額的 70%。
第十條 逾期違約金
10.1 甲方如未按期支付利息及綜合費,甲方應每日按當金的萬分之 期違約金。
10.2 甲方如逾期償還乙方本金,除按本合同約定的利率、費率支付利息及綜合費外,還應根據逾期天數每日按所欠當金的萬分之 向乙方支付逾期違約金。
10.3 上述兩項逾期違約金互相獨立。
第十一條 提前收回貸款
甲方發生下列情況之一的,乙方有權宣布債權立即到期,提前收回貸款,并依法處置當 物:
11.1 未經乙方書面同意,擅自改變借款資金用途;
11.2 未征得乙方書面同意,擅自為除乙方之外的第三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擔保;
11.3 當物未按照乙方要求投保險,或當物 價值可能嚴重貶損、或當物可能滅失、 或擅自 處理(包括但不限于轉讓、典當、贈予、再質 押、 托管、 入股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處置) 當物;
11.4 財務狀況惡化,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
11.5 涉及重大經濟糾紛或被行政處罰、發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造成重大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或涉及刑事訴訟等,足以嚴重影響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
11.6 破產、歇業、解散、被停業整頓、被吊銷營業執照;
11.7 甲方的任何其它借款、擔保、賠償、承諾(含甲方對乙方的其他借款)或其他償債責任因違約被司法部門勒令提前履行, 或到期不能履行, 致使乙方認為甲方履行本合同項 下任何條款的能力已受到影響;
11.8 當物有隱蔽瑕疵或當物的市場價急劇下降的,甲方應收到自乙方通知起三日內提供符合乙方要求的當物予以置換, 并重新辦理相關抵質押手續, 否則乙方有權提前收回貸款;
11.9 當物滅失、部分損毀或價值減少,甲方應收到自乙方通知起三日內提供符合乙方要求的當物予以置換或補足,并重新辦理相關抵/質押手續,否則乙方有權提前收回貸款;
11.10 當物被查封、扣押、監管或被采取其他強制措施,但甲方在上述情形出現后三日內提供符合乙方要求的當物予以置換,并重新辦理相關抵/質押手續的除外; 4 9.1/9.2/9.3 款規定程序而直接變賣當物, 但乙方變賣當物 向乙方支付逾 向乙方支付逾期違約金。
11.11 拒不接受乙方經辦人對質押財產進行查驗或拒不接受乙方對甲方貸款用途進行 檢查和監督或在上述查驗、檢查、監督過程中提供虛假資料的;
11.12 拒不配合乙方的對賬要求的;
11.13 違反《股權質押合同》中的義務的;
11.14 出現其它嚴重危及乙方利益的情形。 第十二條 甲方聲明及保證
十二條 甲方的聲明及保障
12.1 甲方已經根據中國有效法律法規和標的公司的章程、相關合同等對質押人履行了全部出資義務, 其對本協議項下質押股權的部分及全部享有合法、 完全和充分的所有權和其 它權益、權利,并保證在質權存續期間,甲方持續地享有以上權利及權益,并免于任何其他人基于對質押股權的所有權、抵押權、質押權、留置權或其他擔保利益而提出的權利主張;
12.2 在簽署本協議之前, 在任何質押股權之上甲方沒有設立或允許設立任何擔保權利,并且在質押期間甲方已經并將在任何時候享有對所有質押股權的合法所有權, 并不再在質押 股權上設定任何新的權利負擔。
12.3 本合同項下的質物依法可以設定質押,且不存在任何設定、實現質權的障礙與限制;
12.4 甲方提供給乙方的與質押有關的所有材料真實、合法、準確、完整,且保證履行股權質押有效設立的所有法定程序;
12.5 本合同項下的質物未被查封、扣押、監管或被采取其他強制性措施。若在本合同簽訂后,質物出現上述情形,甲方應及時通知乙方,并向有關部門告知存在質押的情形;
12.6 未經乙方同意,甲方不轉讓、典當、贈予、再質押、托管、以股權進行聯營、入股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處置質物;
12.7 沒有針對質押股權和/或甲方的任何訴訟、仲裁或行政程序存在、懸而未決或有這樣的威脅;
12.8 甲方向乙方披露的標的公司的財務狀況均是真實,并擔保標的公司在股權質押期限內不出現虧損情況;12.9 甲方承諾:一旦標的公司在股權質押期限內出現虧損情況,甲方將立即以自己的其他財產向乙方提供擔保;
12.10 甲方承諾承擔本合同項下有關費用支出,包括但不限于訴訟費、財產保全費、律師費、評估費、拍賣費、執行費、財產保全費、登記、保管、過戶、公證等費用;
12.11 本合同項下的質物在質押期間發生配股的, 出質人應以自有資金出資購買并隨質物一起質押。出質人不購買而出現質物價值缺口的,出質人應當及時補足;
12.12 出質期間,因質物而取得的分紅、派息應作為保證金存入質權人的保證金賬戶,作為保證金擔保,乙方指定的賬號為:
12.13 準許乙方及其經辦人,在任何合理時間內進入標的公司檢查標的公司的財務狀況;
12.14 甲方保證按本合同的規定,按時還本付息、費。如逾期不還,息、費算至甲方全部還清本、息、費時止;
12.15 當有任何訴訟、仲裁或法院聆訊等正在對乙方股權質權有不利影響時,保證 5 日 內書面通知乙方并采取補救措施;
12.16 按照乙方合理請求,采取一切措施及簽訂一切有關文件,以確保乙方合法權益。
第十三條 違約責任
13.1 甲方違約責任 甲方違反本合同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和除第十條外的其他約定,乙方有權行使下述一項或幾項權利:
13.1.1 按當金本金的 %向甲方收取違約金。
13.1.2 要求甲方對本合同項下所有債務提供符合乙方要求的新的擔保。
13.1.3 有權宣布債權提前到期,收回當金本息及相關費用。
13.1.4 本條違約責任與第十條逾期違約金是相互獨立的。
13.2 乙方違約責任 乙方應按本合同約定如期發放當金,否則,應根據違約金額和天數,每日付給甲方萬分之 違約金。
第十四條 保證人責任
14.1 保證人對甲方依本合同的全部債務對乙方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保證。
14.2 乙方無須先向甲方追償或起訴或處置當物,即有權直接要求保證人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即保證人保證責任與當物的擔保系平行的、 并列的, 乙方可以選擇優先實現保證債權, 不受當物擔保物權存在的影響。
14.3 如存在兩個以上的保證人,各保證人均對甲方依本合同的全部債務對乙方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保證,即各保證人之間的保證責任亦是平行的、并列的,乙方可以選擇分別或同 時向各保證人主張無限連帶保證責任。
14.4 本合同項下的當物的擔保不成立 (不論是否系因甲方違反誠實信用原則造成)被 、 確認無效、被撤銷或乙方單方面解除、拋棄的情形,各保證人仍對甲方依本合同的全部債務 對乙方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保證,不因當物的擔保不存在而產生任何影響。
14.5 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期間為乙方債權到期日起的兩年。
14.6 甲方及甲方授權代表與乙方達成的補充協議、續當、對賬單,均自動對保證人發生法律效力, 但甲方及甲方授權代表與乙方加重甲方負擔的利率和綜合費率的, 保證人僅在 第六條約定的息費標準范圍內繼續承擔保證責任。
14.7 甲方及甲方授權代表與乙方達成轉當一致的,各保證人對乙方的轉當債權仍承擔無限連帶保證責任, 乙方與各保證人之間無須再另行簽訂保證合同, 但乙方提出要求的除外。 甲方及甲方授權代表與乙方加重甲方負擔的利率和綜合費率的, 保證人僅在第六條約定的息費標準范圍內繼續承擔保證責任。
14.8 保證人特別承諾:在乙方債權未獲完全清償前,保證人暫不行使對甲方及其他保證人的追償權等,待乙方所有債權獲得清償后,保證人才有權行使該等權利,否則乙方有權 要求保證人全數交還乙方。
14.9 上述條款, 除乙方與保證人另行達成的補充協議中明確約定廢止其中的任一條款,否則上述條款仍然有效。
第十五條 其他事項
15.1 乙方無需征求甲方同意,可將乙方在本合同項下的權益轉讓他人。但甲方未得乙 6 方書面同意,不得將其在本合同項下的任何還款責任或義務轉讓予第三者。
15.2 甲方繼承人或接辦人,仍須向乙方或乙方繼承人、接辦人繼續承擔本合同項下的還款義務及其他責任。
15.3 乙方在本合同項下的債權,未經乙方書面同意,不得抵銷。
第十六條 通知與通訊
16.1 甲方指定 為履行本合同的聯系人和人, 與乙方進行對賬、代辦質押手續、收款、還款、續當、轉當,贖當、處置當物等,甲方人的行為直接對甲 方產生法律效力。16.2 乙方指定 為本合同的聯系人, 代表乙方與甲方進行聯絡,乙方代表 人對本合同項下的任何權益的放棄、變更、或減低均對乙方不產生法律效力。
16.3 甲方聯系方式 , 通訊地址 ,電子郵 。 箱 乙方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 ,電子郵箱 。 任何一方變更聯系方式、通訊地址、電子郵箱,必須在變更后三日內通知另一方,否 則另一方向上述通訊地址、電子郵箱,郵寄、發送文件等視為送達。
第十七條 解釋
本協議的理解與解釋應依據協議目的和文本原義進行, 本協議的標題僅是為了閱讀方便 而設,不應影響本協議的解釋和標題項下的任何條款應有的法律效力。
第十八條 附 則
18.1 本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發生爭議(含對保證人責任部分) ,首先進行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向乙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在訴訟期間,本合同不涉及爭議的條款仍須履行。
18.2 本合同自甲、乙雙方簽字后生效。
18.3本合同一式 份,甲乙雙方各執 份,保證人各執 份。
第十九 補充約定 19.1 19.2 19.3
甲方: (簽字或蓋章)
乙方: (簽字或蓋章)
授權代表:授權代表:
保證人一: (簽字或蓋章)
篇7
關鍵詞:外固定支架;髓內釘;骨缺損;肢體短縮;骨痂延長
兒童股骨急性化膿性骨髓炎如治療不及時、不徹底會導致慢性骨髓炎,嚴重的慢性骨髓炎因骨壞死、骨吸收以及多次局部清創導致大段骨缺損及肢體短縮,其臨床治療具有一定的難度。我們回顧性研究了14例股骨化膿性骨髓炎后伴骨缺損及肢體短縮的患兒,通過外固定支架結合髓內釘行骨痂延長,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研究2003年1月~2013年1月運用外固定支架結合髓內釘行骨痂延長術治療股骨化膿性骨髓炎后骨缺損及肢體短縮的患兒14例(男7例,女7例),全部患兒均確診過血源性化膿性骨髓炎并經多次手術治療,病程5~8年,病變靜止3~5年。患兒入院時查血常規、血沉及C反應蛋白均正常,既往手術次數3~6次,其中12例曾行"病灶清除+鋼板螺釘內固定+植骨術",植入骨大部分吸收。11例患兒骨缺損位于股骨干,其余3例位于股骨遠端并伴有膝關節強直。骨缺損平均2.2(1.3~3.4)cm,骨缺損長度的測量是根據X線片缺損測量所得。患肢平均短縮8.9(3.5~16.5)cm。
1.2方法 術前行雙側股骨正側位及雙下肢全長片,以便確定需延長長度,截骨平面及髓內釘的直徑與長度。
手術時,先用擴髓器擴髓,將髓內釘暫時置入髓腔內。在預選截骨平面上、下約2~3 cm分別置入2枚或3枚鋼針(φ4.5 mm)。然后取出髓內針,骨膜下截骨,置入髓內釘并在其遠端安裝鎖釘,再安裝單側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支架與大腿之間留2 cm 空隙,以容納可能出現的肢體腫脹。手術時,髓內釘與外固定架的鋼針應避免接觸,并且髓內釘末端鎖釘與鋼針之間最好相離2~3 cm[1]。
術后第2 d,就鼓勵患者開始功能鍛煉,骨延長從截骨后5~7 d開始,最初以1 mm/36 h的速度延長,延長0.25 mm/次,當骨延長長度達到6.0 cm后,延長速度減至1.0 mm/48 h,延長0.25 mm/次。術后每隔15 d復診查X線片1次,以了解骨痂生長情況及鋼針位置等,延長長度達到原骨長度的40%后,根據患者肢端血運,感覺及運動情況決定是否停止延長。停止延長后,依據需要對骨不連端行加壓。當骨延長達到預定長度后,安放近端鎖釘,并拆除外固定支架。
1.3術后治療效果評定 采用Paley等[1]建議的評定方法,分為骨愈合情況評定和功能評定。
骨愈合情況評定標準分為4個觀察指標:骨愈合情況;是否存在感染;延長骨是否有畸形;雙下肢是否等長。將"①骨愈合,②無感染,③延長骨成角畸形< 7°和④雙下肢長度差
功能評定標準分為5個觀察指標:是否疼痛;行走是否需要支具或拐杖;髖或膝關節是否有攣縮;髖、膝關節較術前減少的活動范圍;是否能完成正常日常生活活動。將"①無疼痛或輕微疼痛(無需服用止痛藥物);②行走無需支具或拐杖;③髖或膝關節攣縮度
2結果
全部病例經41~89個月,平均58個月隨訪,骨不連接處全部愈合,骨延長段骨生長滿意,骨延長7.0~19.5 cm,平均12.5 cm,延長后雙下肢長度差
并發癥:延長期間,6例(42.9%)患者有輕度疼痛,未服用藥物自行緩解;1例(7.1%)患者劇烈疼痛,予以口服止痛藥物處理后好轉。7例(50.0%)患者出現針道感染,經口服或靜脈滴注抗生素后好轉,1例(7.1%)出現嚴重針道感染而被迫拔除一枚鋼針。骨延長過程中,因骨質疏松導致延長針滑脫而再次手術置針者2例(14.3%)。膝關節活動受限較術前>20°者3例(21.4%),延長結束后均通過功能鍛煉予以恢復。股骨干成角>7°者2例(14.3%),因患者能不扶拐行走而未行進一步處理。本組病例中無神經、血管損害,無繼發性髖關節脫位及股骨頭缺血壞死,隨訪期間無新骨再骨折。
依據Paley的評定標準,骨愈合情況評定:優12例(85.7%),良2例(14.3%),無一般和差的患者;功能評定:優10例(71.4%),良4例(28.6%),無一般和差的患者。
3討論
盡管有大量文獻[1-3]報道骨缺損的治療方法,但很少有關于應用外固定支架結合髓內釘治療股骨骨髓炎后骨缺損及肢體短縮的病例報道,尤其是兒童時期的治療。
一直以來,治療骨缺損最常見的方法是骨移植[2-3],包括自體骨移植,同種異體骨移植,異種骨移植等,有些還聯合內固定治療。骨移植最主要弊端是移植骨溶解、吸收和肢體完全負重需要待移植骨生長良好后才能進行[1]。本組研究中,大部分患兒曾行骨移植術,最終大部分移植骨溶解、吸收。
目前,Ilizarov技術廣泛應用于骨缺損、肢體短縮和肢體畸形等的治療[1-2]。采用外固定支架結合髓內釘行骨痂延長治療骨髓炎后骨缺損及肢體短縮,即在骨干截骨延遲一段時間,待纖維骨痂形成后,通過外固定支架使其緩慢延長,可填充大段骨缺損,待骨缺損填充后,骨不連斷端加壓,促進骨不連處愈合,延長區域依據肢體短縮情況再繼續延長,其周圍的皮膚、肌肉、肌腱、血管與神經隨骨延長而相應牽長。
外固定支架結合髓內釘行骨痂延長可減少外固定時間,增加膝關節活動度及減少對位對線不良的發生率。然而,關于髓內延長的弊端仍有較大爭論。既往研究強調在骨痂延長中保護骨髓及內骨膜的重要性,一些學者表明髓內釘能破壞骨干內骨膜的血液供應,從而影響骨痂生長[4]。后來,Kajimo等[5]通過動物實驗證實骨髓和內骨膜在骨痂生長中不占主要作用,外骨膜在骨痂形成中起主導作用。臨床上,Delloye等[6]的研究表明皮質下截骨與骨膜下截骨在骨愈合與骨痂生長上無顯著性差異,并且證實結合髓內釘能增加外骨膜的血液供應,從而有利于骨痂生長。本組病例中,骨延長達7.0~19.5 cm,骨痂生長比較令人滿意,髓內釘的使用對骨痂生長無明顯影響。
骨缺損部位不愈合是骨痂延長治療大段骨缺損比較常見的并發癥。在成年患者,有研究者建議在骨缺損斷端接觸后植骨來預防骨不愈合的發生,但目前沒有研究表明骨斷端接觸后必須植骨方能促進骨愈合[2]。在許建中等[7]的報道中,骨不連斷端不清除硬化骨、不鑿通髓腔,只將斷端適當修整增加骨折固定的穩定性。他們認為[7]硬化骨血運雖差,但并非死骨,其仍有骨生成能力。本組研究中,手術過程沒有暴露骨不連斷端來切除硬化骨和清除骨不連組織,通過骨延長填充骨缺損后,骨不連斷端接觸并定期加壓促進愈合。
4結論
外固定支架結合髓內釘行骨痂延長是治療兒童股骨化膿性骨髓炎后骨缺損及肢體短縮的可靠方法。
參考文獻:
[1]Paley D,Herzenberg J E,Paremain G,Bhave A. Femoral lengthening over an intramedullary nail:a matched-case comparison with Ilizarov femoral lengthening[J]. J Bone Joint Am,1997,79(10):1464-1480.
[2]Canale ST.Campbell's operative orthopaedics[M].Vol. 3. Ninthed. Singapore: Harcourt Asia Mosby, 2001.
[3]Keating JF, Simpson AH, Robinson CM.The management of fractures with bone loss[J]. J Bone Joint Surg Br,2005,87(2):142-150.
[4]Yasui N, Kojimoto H, Saski K, et al: Factors affecting callus distraction in limb lengthening[J]. Clin Orthop,1993,293:55-60.
[5]Kajimoto H,Yasui N,Goto T et al. Bone lengthening in rabbits by callus distraction:the role of periosteum and endosteum[J].J Bone Joint Surg Br,1963,70:543-549.
篇8
內蒙古愛德律師事務所
(內蒙古律師網原創刊登,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在醞釀了將近一年以后,2004年11月29日,公安廳終于制訂出了新的《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和計算辦法》及《二00四年度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簡稱《辦法》)2004年12月10日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向全區中級以上人民法院轉發了公安廳這一新的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2004年12月29日,本人在內蒙古人民廣播電臺法治直播間節目中就這一新的賠償辦法作了半小時的專題,聽眾反響強烈,2005年 1月13日,本人在基層法院一次交通事故案件庭審調解時發現,法官和對方人竟然對新的賠償標準一無所知,仍然使用2004年6月份內蒙古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下發的人身損害賠償標準。新舊標準差別很大,鑒于此,本人認為完全有必要盡快在全區宣傳這一新的賠償辦法和標準。
一、死亡賠償:城鄉、地域不再有差別,全區統一標準。
生命是平等的,但長久以來,我國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賠償標準上,城里人和農村人賠償數額差別巨大,例如呼和浩特市,本人2004年9月份辦的一起交通事故中,城里的死亡賠償金是164600元,而農村的死亡賠償金才63380元,相差10萬多。現在,新的辦法取消了死亡賠償金按盟市、城鄉區別標準不一的不平等規定。明確規定“ 死亡賠償金按照自治區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按照二十年計算”即取消農村人口按農牧民純收入計算的缺陷,而且是“自治區上一年度”,不是過去按盟市劃分了。wwW.133229.coM除此之外,本《辦法》中各項指標均采用了“自治區”平均標準。
二、精神損失首次明確標準:最高五萬元,最低五百元。
交通肇事損害賠償,在精神損失方面,一直以來沒有明確標準,法官自由裁量權較大,實踐中也不好操作。這次《辦法》明確規定:“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是指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權利人的人身損害賠償、財產損失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當事人死亡其近親屬提出精神損害賠償的,精神撫慰金按照總數50000元(含本數,以下類同)以下的金額酌情給付。當事人身體因傷致殘提出精神損害賠償的,精神撫慰金按照總數30000元以下的金額酌情給付,并依據相應傷殘等級,按照每個級差10%遞減計算。當事人身體受到損傷雖未致殘,但達到輕微傷、輕傷、重傷損害程度提出精神損害賠償的,精神撫慰金按照總數500元以上至10000元以下的金額酌情給付。”
三、減輕機動車無過錯賠償、機動車撞人問責規定細化。
最大限度地減輕機動車司機的無過錯賠償責任。規定,機動車駕駛人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在駕駛中履行了交通安全注意義務并已經采取了適當避免交通事故的處置措施,機動車一方無過錯的,按照《辦法》的最低比例、額度承擔賠償責任。目前對于無過錯責任的承擔,內蒙古地區是民事損害結果的20%,高于北京的10%。
減輕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的比例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1、非機動車、行人負事故全部責任的,減輕80%一90%的損害賠償責任;
2、非機動車、行人負事故主要責任的,減輕60%一70%的損害賠償責任;
3、非機動車、行人負事故同等責任的,減輕40%一50%的損害賠償責任;
4、非機動車、行人負事故次要責任的,減輕20%一30%的損害賠償責。
但是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四、《辦法》賠償項目可操作性強,幾乎每個項目都有具體的計算方法。
如護理費,規定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傭護工的,其勞務報酬參照自治區上一年度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的平均工資標準和當事人所需的護理依賴程度計算。
如營養費,當事人因身體受傷在住院或者康復期間,醫療機構有明確意見應給予營養補助的,營養補助費參照自治區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出差伙食補助費的標準計算。
作者信息:張建忠律師 0471-6844973
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關于轉發公安廳《關于印發<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和計算辦法>的通知》和《關于印發(二00四年度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的通知》的通知
(2004)內民一通字第11號
全區各中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及相關民事審判庭:
現將公安廳《關于印發<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和計算辦法>的通知》和《關于印發<二o 0四年度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的通知》轉發給你們,請在審理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參照。
二00四年十二月十日
公安廳文件
內公通字[2004]85號
關于印發《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和計算辦法》的通知
各盟市、旗縣、呼鐵、大林公安局:
現將《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和計算辦
法》印發給你們,凡在2004年5月1日以后發生的交通事故,還未進行損害賠償調解的,其損害賠償按此辦法執行。
二00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和計算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正確處理道路交通事故(以下簡稱“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依法保護各方交通事故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及公安部《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損害賠償項目和計算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第二條 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是指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權利人的人身損害賠償、財產損失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由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義務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權利人”(簡稱“賠償權利人”),是指在交通事故中直接受到人身損害或者財產損失的當事人和依法由其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依法應當得到相關賠償的死者近親屬。
本《辦法》所稱“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義務人”(簡稱“賠償義務人"),是指在交通事故中依法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交通事
故責任人、保險公司和與非機動車、行人發生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
第四條 當事人應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按
照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的當事人責任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予以確定。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機動車參加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承擔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的損害賠償責任;機動車未參加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該機動車方按照本車應當投保的最低保險責任限額范圍的金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超過責任限額范圍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按照《交通事故認定書》或者《事故認定書》認定的各方當事入的責任,按比例分別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損害賠償責任。減輕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的比例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1、非機動車、行人負事故全部責任的,減輕80%一90%的損害賠償責任;
2、非機動車、行人負事故主要責任的,減輕60%一70%的損害賠償責任;
3、非機動車、行人負事故同等責任的,減輕40%一50%的損害賠償責任;
4、非機動車、行人負事故次要責任的,減輕20%一30%的損害賠償責任。
(三)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非機動車之間、非機動車與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按照《交通事故認定書》或者《事故認定書》認定的各方當事人的責任,按比例分別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交通意外事故造成損害的,按照公平、合理、自愿的原則進行損害賠償調解。
第二章 損害賠償項目和計算辦法
第五條 當事入受到人身損害的,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當事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賠償義務入應當予以賠償。
當事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金。
賠償義務人還應當賠償賠償權利人親屬因處理交通事故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它合理費用。該費用按照人數不超過三人,時間不超過五天計算。前述費用計算的標準,參照本《辦法》有關條款進行。
第六條 受到人身損害的當事人或者死者的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可以以精神撫慰金的形式,根據該起交通事故對受到人身損害的當事人或者死者近親屬的加害程度、賠償義務人的給付能力和當地生活水平酌情給付。
(一)當事人死亡其近親屬提出精神損害賠償的,精神撫慰金按照總數50000元(含本數,以下類同)以下的金額酌情給付。死者近親屬多人提出精神損害賠償的,按照精神撫慰金總數50000元以下的金額計算,由死者近親屬自行協商處理。
(二)當事人身體因傷致殘提出精神損害賠償的,精神撫慰金按照總數30000元以下的金額酌情給付,并依據相應傷殘等級,按照每個級差10%遞減計算。
(三)當事人身體受到損傷雖未致殘,但達到輕微傷、輕傷、重傷損害程度提出精神損害賠償的,精神撫慰金按照總數500元以上至10000元以下的金額酌情給付。
第七條 醫療費按照醫療機構對當事人創傷治療所必需的費用計算,憑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支付。結案后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根據醫療機構診斷證明或者鑒(評)定機構出具的鑒(評)定結論,按照必需的費用給付。
當事人身體受到損害,原則上應在縣級以上(包括縣級)的醫療機構進行診治。但因搶救的需要,受傷當事人可以到最近的醫療機構(包括縣級以下各種醫療機構)救治。
當事人受傷經過治療傷情平穩,但仍需繼續進行康復、對癥等治療的,經縣級或者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可以在縣級以下的醫療機構或者門診治療,其治療費用由賠償義務人承擔。
當事人在傷后住院治療期間需要外購藥品的,必須由該醫療機構出具相應的證明,并與傷情治療的需要相符。
賠償義務人對當事人治療費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第八條 誤工費根據當事人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當事人誤工時間,根據其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診治證明確定。當事人因傷致殘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最終評定傷殘的前一日。傷殘評定時機,按照國家標準《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bl8667—2002)的有關規定確定。
當事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當事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參照自治區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第九條 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收入狀況,當事人所需護理依賴程度、護理人員的人數以及護理期限確定。
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傭護工的,其勞務報酬參照自治區上一年度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的平均工資標準和當事人所需的護理依賴程度計算。
護理依賴程度,根據《.內蒙古一自治區道路交通事故傷殘者護理依賴程度確定標準》(以下簡稱《護理依賴程度確定標’準》,該標準另發)確定。護理依賴程度分為完全護理依賴,大部分護理依賴和部分護理依賴。當事人需要完全護理依賴的,其護理費參照自治區上一年度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的平均工資標準,按照 100 %的比例計算;需要大部分護理依賴的,其護理費按照完全護理依賴金額80%的比例計算;需要部分護理依賴的,其護理費按照完全護理依賴金額50%的比例計算。
護理人員的人數,原則上為一人。但醫療機構或者鑒(評)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的人數。
護理期限,當事人在住院治療期間需要護理人員(陪護人員)的,應當有醫療機構的證明。所需護理人員的期限,按照醫療機構醫囑的時間計算。其護理費按照完全護理依賴的標準給付。
當事人出院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仍需護理依賴的,必須由 醫療機構出具醫囑證明或者診斷書確定護理時間和護理人數,護理費按照部分護理依賴的標準給付。時間超過三個月仍需護理依賴的;應申請鑒(評)定機構對當事人是否需要護理依賴進行確定。
當事人因傷致殘不能恢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需要長
期護理依賴的,應由鑒(評)定機構依據《護理依賴程度確定標準》,確定當事人是否需要護理依賴及護理依賴程度。護理依賴的期限按照傷殘賠償金給付的年限計算。
第十條 交通費根據當事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交通費用計算。交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據,并與就醫時間、地點、人數、次數相符。
第十一條 住院伙食補助費參照自治區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出差伙食補助費的標準計算。
根據醫療機構意見,受傷當事人確有必要去外地治療的,因客觀原因不能住院,其本人及其陪護人員實際發生的伙食費和住宿費,合理部分應予賠償,但不能超過自治區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出差伙食補助費和住宿費標準。
第十二條 營養費當事人因身體受傷在住院或者康復期間,醫療機構有明確意見應給予營養補助的,營養補助費參照自治區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出差伙食補助費的標準計算。
第十三條 殘疾賠償金根據當事人的傷殘等級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自治區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照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照五年計算。
當事人因傷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在殘疾賠償金總額的10%的幅度內作數額減少或者增加的調整。
第十四條 殘疾輔助器具費當事人因傷殘需要配置殘疾輔助器具的,按照國產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
殘疾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參照配制機構的意見確定。
殘疾輔助器具的賠償期限,按照自治區人口平均壽命減去當事人實際年齡剩余的年限計算,最低按照5年計算。當事人年齡超過自治區人口平均壽命的,按照5年計算。
第十五條 喪葬費按照自治區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第十六條 被扶養人生活費城鎮居民按照自治區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標準計算;農牧區居民,按照自治區上一年度農牧區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按照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照五年計算。
被扶養人,是指當事人死亡或者傷殘喪失勞動能力前,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當事人依法應當承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自治區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牧區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第十七條 死亡賠償金按照自治區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按照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照五年計算。
第十八條 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指省、自治區、直轄市、經濟特區、計劃單列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自治區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的,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標準計算。
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或者農牧區(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高于自治區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或者農牧區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的,被扶養人的生活費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標準計算。
第十九條 交通事故所致的財產損失,按照其實際減少的價值、修復費用或者評估機構的評估結論計算。賠償權利入或者賠償義務人對評估機構做出的評估結論有異議的,經審查異議成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在告知各方當事人的前提下,委托另一個評估機構進行重新評估。重新評估以一次為限。
第三章損害賠償給付方式
第二十條 賠償義務人原則上應當一次性給付交通事故各項損害賠償的費用。
第二十一條 賠償義務人因各種原因請求以定期金方式給付殘疾賠償金、被扶養人生活費、殘疾輔助器具費的,應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予以確定。
但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以及各項已經發生的費用,應當一次性給付。
第四章 附則
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所稱“自治區相同或者相近行,/k職工平均工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農牧區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自治區職工平均工資”標準,按照自治區統計部門公布的自治區上一年度相關統計數據確定,由自治區公安廳按年度以《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下發。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從下發之日起施行。2004年5月1日以后發生的交通事故,尚未進行損害賠償調解的,適用本《辦法》的規定。
公安廳文件
內公通字[2004]86號
關于印發《二00四年度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的通知
各盟市、旗縣、呼鐵、大林公安局:
現將《二0 0四年度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印發給你們,凡在2004年5月1日以后發生的交通事故,還未進行損害賠償調解的,其損害賠償按此標準執行。
二00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二00四年度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
一、《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和計算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第八條中“自治區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為:
(一)農、林、牧、漁業:6832元
(二)采礦業:9760元
(三)制造業:10050元
(四)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17942元
(五)建筑業:8297元
(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13604元
(七)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17367元
(八)批發和零售業:7867元
(九)住宿和餐飲業:7516元
(十)金融業:14060元
(十一)房地產業:10858元
(十二)租賃和商務服務業:1251 1元
(十三)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14060元
(十四)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10235元
(十五)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7257元
(十六)教育:13383元
(十七)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13353元
(十八)文化、
體育和娛樂業:13664元
(十九)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13386元
二、《辦法》第九條中護理費按照本標準一條(十五)項“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的標準計算。
三、《辦法》第十一條中“自治區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出差伙食補助標準"每人每天為:區外15元(不分途中和住勤),區內10元。
“自治區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出差住宿費標準”每人每天為:區外60.oo元,盟市所在地40.00元,旗縣所在地30.00。元。
四、《辦法》第十二條“營養費"按照本標準三條一款的標準計算。.
五、《辦法》第十三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中“自治區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012.90元。
六、《辦法》第十四條“自治區人口平均壽命”為:70周歲。
篇9
甲方:男(女),xx歲,住:
乙方:男(女),xx歲,住:
交通事故基本事實及雙方責任:(責任內容)
經甲、乙雙方充分協商一致達成如下協議:
一、甲方自愿賠償給乙方各項損失共xxx人民幣
二、第一項的損失賠償包括車輛損失賠償。
三、本協議簽定時,甲方必須支付給乙方所剩余的xxx元。
四、本協議所涉及的賠償是一次性終結賠償。
五、本協議自雙方當事人簽名按印后生效。
六、本協議一式二份雙方各存一份。
協議人:
甲方:
乙方:
篇10
第一條 自________起,由貸款方向借款方提供____________(種類)貸款(大寫)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于_____________,還款期限至_____________止,利率按月息_______‰計算。如遇國家貸款利率調整,按調整后的新利率和計方法計算。具體用款、還款計劃如下:……
第二條 貸款方應在符合國家信貸政策、計劃的前提下,按期、按額向借款方提供貸款。否則,應按違約數額和延期天數付給借款方違約金。違約金數額的計算,與逾期貸款的加息同。
第三條 借款方愿遵守貸款方的有關貸款辦法規定,并按本合同規定用途使用貸款。否則,貸款方有權停止發放貸款,收回或提前收回已發放的貸款。對違約部分,按規定加收______%利息。
第四條 借款方保證按期償還貸款本息。如需延期,借款方必須在貸款到期前提出書面申請,經貸款方審查同意,簽訂延期還款協議。借款方不申請延期或雙方未簽訂延期還款協議的,從逾期之日起,貸款方按規定加收______%的利息,并可隨時從借款方存款賬戶中直接扣收逾期貸款本息。
第五條 貸款方有權檢查、監督貸款的使用情況,了解借款方的計劃執行、經營管理、財務活動、物資庫存等情況。借款方對上述情況應完整如實地提供。對借款方違反借款合同的行為,貸款方有權按有關規定給予信貸制裁。
貸款方按規定收回或提前收回貸款,可直接從借款方存款賬戶中扣收。
第六條 借貸雙方發生糾紛,由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按下列第______種方式解決:
1.提交____________仲裁委員會仲裁;
2.依法向人民法院。
第七條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條 本合同未盡事宜,按國家有關法規及銀行有關貸款規定辦理。
第九條 本合同從借、貸雙方簽章之日起生效。
本合同一式______份,借、貸雙方各執一份。
借款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貸款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款單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貸款單位:(公章)______________
(公章或合同專用章) 經辦人:(章)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章)_____________
負責人:(章)_________________
經辦人:(章)_________________
開戶銀行及賬戶:_______________
簽約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