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合同范文

時間:2023-03-25 23:53: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消費合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消費合同

篇1

受托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簡稱乙方)

茲為消費寄托經雙方同意締訂契約條件如下:

第一條 甲方將下記代替物寄托乙方,乙方允諾受寄托。

一、蓬萊種稻谷_______仟斤。

二、二號白砂糖每包百公斤_______包。

第二條 前條寄托代替物同日由甲方如數交付乙方受領完畢。

第三條 甲方同意乙方可自由消費寄托物。

第四條 寄托物返還期限約定自_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第五條 乙方返還寄托物時,應以寄托當時的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

第六條 本合同條項之外未締明事項悉依法律的有關規定。

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為憑。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2

抵押人(甲方):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

通訊地址: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

開戶金融機構及賬號:_________

抵押權人(乙方):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

授權人:_________

為確保_________號《_________銀行個人消費借款合同》(以下簡稱《借款合同》)的履行,甲方愿意以其有權處分的財產作抵押,乙方經審查,同意接受甲方的財產抵押,甲、乙雙方根據有關法律規定,經協商一致,約定如下條款:

第一條 甲方以“抵押物清單”(附后)所列之財產設定抵押。

第二條 甲方抵押擔保的貸款金額(大寫)_________元,貸款期限為_________年,自乙方將借款劃入《借款合同》規定的賬戶之日起計算,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第三條 甲方保證對抵押物依法享有所有權或經營管理權。

第四條 甲方在本合同生效之日將抵押物權屬證明文件交乙方,抵押期間該抵押物權屬證明文件由乙方代為保管。

第五條 抵押擔保的范圍:貸款金額(大寫)_________元及利息、借款人應支付的違約金(包括罰息)、賠償金以及實現借款債權和抵押權的費用(包括律師費、訴訟費等)。

第六條 本合同的效力獨立于被擔保的借款合同,借款合同無效不影響本合同的效力。

第七條 本合同項下有關的評估、保險、鑒定、登記、保管等費用均由甲方承擔。

第八條 抵押期間內,甲方有義務妥善保管抵押物,保持抵押物完好無損,并隨時接受乙方的檢查。

第九條 乙方認為抵押物在抵押期間需辦理財產保險的,甲方應辦理抵押物在抵押期間的財產保險。

在財產保險單上應填寫或注明乙方為被保險人,并與保險人在保險單別約定,一旦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應將保險賠償金直接劃付至乙方指定的賬戶。

甲方應將保險單證交由乙方代為保管。

第十條 抵押期間內,如果因第三人的行為導致抵押物價值減少的,損害賠償金應作為保證金,由甲方存入乙方指定的賬戶,在借款人未足額清償債務之前,甲方不得動用。抵押物價值未減少的部分,仍作為債權的擔保。

第十一條 抵押物價值減少,甲方應在30天內向乙方提供與減少的價值相當的擔保。

第十二條 抵押期間內,抵押物造成環境污染或造成其他損害,應由甲方獨立承擔責任。

第十三條 抵押期間內,未經乙方書面同意,甲方不得贈與、遷移、出租、轉讓、再抵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處分本合同項下抵押物。

第十四條 抵押期間內,經乙方書面同意,甲方轉讓抵押物所得的價款應優先用于向乙方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

第十五條 借款合同履行期限屆滿,借款人未能清償債務,乙方有權以抵押物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抵押物所得價款優先受償,實現抵押權。

第十六條 抵押期間內,發生下列情況之一,乙方有權提前處分抵押物實現抵押權、停止發放借款合同項下貸款或者提前收回借款合同項下已發放的貸款本息:

1.甲方違反本合同第四條、第八條、第九條、第十一條、第十三條約定義務或發生其他嚴重違約行為;

2.借款人被宣告失蹤,而其財產代管人拒絕履行本合同的;

3.借款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而其監護人拒絕履行本合同的;

4.借款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而其財產合法繼承人拒絕繼續履行本合同的;

5.借款人連續三個月不履行還款義務或有其他缺乏償債誠意的行為;

6.借款人卷入或即將卷入重大的訴訟或仲裁程序及其他法律糾紛,足以影響其償債能力。

第十七條 甲方因隱瞞抵押物存在共有、爭議、被查封、被扣壓或已設定抵押權等情況而給乙方造成經濟損失的,應向乙方支付借款合同項下貸款金額_________%的違約金。

違約金不足以彌補乙方損失的,甲方還應就不足部分予以賠償。

乙方有權就甲方應承擔的違約金、賠償金直接從甲方存款賬戶中的資金予以相應的扣劃。

第十八條 乙方依法處分抵押物所得的價款,按下列順序分配:

1.支付處分抵押物所需的費用;

2.清償借款人所欠乙方貸款本息;

3.清償借款人應支付的違約金(包括罰息)和賠償金等;

4.支付其他費用。

第十九條 其他約定事項:

1.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第二十條 合同爭議的解決

本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發生爭議,各方可以協商解決,也可直接向乙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在協商或訴訟期間,本合同不涉及爭議部分的條款各方仍須履行。

第二十一條 本合同滿足以下條件后生效:

1.本合同“抵押物清單”中的抵押物須依法登記的已辦理登記;

2.本合同經雙方簽字或蓋章。

第二十二條 本合同正本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

甲方(簽章):_________乙方(簽章):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附件

抵押物清單

───┬────┬────┬────┬───┬────┬────┬─────┬─────

│ ││││產權證││抵押物評│已經為其他│ │

│抵押物│ 規格 │ 單位 │ 數量 │書及 │ 處所 │估價值 │債權設定抵│ 備 注 │

│名稱 │ 型號 │││編號 ││(萬元)│押額度│ │

│ ││││ │││(萬元) │ │

├───┼────┼────┼────┼───┼────┼────┼─────┼─────┤

│ ││││ │││ │ │

│ ││││ │││ │ │

├───┼────┼────┼────┼───┼────┼────┼─────┼─────┤

│ ││││ │││ │ │

篇3

作為消費行為主體的消費者,在經濟學上,是與政府、企業并列的三大主體之一;在法學上,一般被視為生活消費的主體。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從消費者參與市場活動的內容對消費者進行了界定,即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而經營者在市場行為中扮演的角色是為消費者提供其生產,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據此,可將消費者定義為:為生活消費需要,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的自然人,并且其消費行為和目的與其經營的產業、生意和職業無關。這樣就可以更加明確法律所保護的對象和立法目的。與消費者的概念相對應,消費合同也就是消費者為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而與提供者或經營者之間訂立的明確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合同,是約束經營者與消費者消費行為的協議。作為一種合同類型,消費合同既具有合同的共性,又有不同于普通民商事合同的特性。這些特性主要表現在:

1.消費合同主體的特定性和地位不對等性。消費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是特定的,一方為消費者,另一方則為經營者。經營者與消費者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的地位不對等,經營者處于優勢地位,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經營者往往會利用其優勢地位侵害消費者的權益。此外,經營者與消費者掌握信息的能力也不同,消費者很難掌握市場的全面信息。而普通民商事合同中,合同的當事人雙方的交易地位一般是對等的。

2.消費合同的運用范圍具有廣泛性。為方便交易,簡化交易手續,節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經營者會預先單方面擬定消費合同,在消費合同的簽訂中消費者沒有與經營者協商的余地,消費合同因此而得以大量運用。

3.消費合同的交易標的額一般較小,但消費者權益受侵害時的訴訟成本較大,從而導致了消費者往往不太愿意尋求司法救濟,很多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后選擇忍氣吞聲。因此,經營者為謀求自身利益,通過不公平的消費合同損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越發普遍。

4.消費合同的訂立、履行與管理具有國家強制性。較之普通民商事合同,國家對消費合同效力的控制更為嚴格。在消費合同中,經營者不得拒絕與消費者締約,如合同法規定承運人不得拒絕載客。又如《執業醫師法》第24 條規定,對急危患者,醫師應當采取緊急措施進行診治,不得拒絕急救處理等。與此同時,在消費合同訂立時,消費者根本沒有機會與經營者就合同的條款進行協商和談判。而普通民商事合同則不具備此種特性。

二、消費合同效力法律規制的缺陷

(一)法律規范不成體系

當前,我國尚沒有制定專門的法律法規對消費合同效力加以規制。對消費合同效力進行規制的法律規范主要散落在《民法通則》、《合同法》和《消費者權利保護法》等法律之中。這些法律對消費合同效力的規定都較為抽象、籠統:《民法通則》作出了原則性的規定,如平等、自愿等原則,對消費合同得效力的規制缺乏針對性;《合同法》第39-41 條規定了專門適用于消費合同的法律規則, 但該規則的操作性不強,對具體案件的審判不具有明確的指導性;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消費合同的內容只是泛泛地作出規定,太過于抽象,不夠具體。不僅如此,而且法律規范之間存在著一些沖突和矛盾,給司法實踐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撓。

(二)消費合同效力的判斷標準不明確

在我國,對消費合同效力的判斷和認定主要是以消費合同是否違背民法的基本原則和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是否損害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以及是否排除或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免除經營者責任等為標準。這種標準顯得有些模糊,缺乏具體的可操作性。民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平等自愿、公序良俗、誠實信用等原則,具體按照哪個原則作為判斷消費合同效力的主要依據則規定不詳。其次,與一般的民商事合同不同的是,消費合同的當事人之一經營者根據自己單方面意思制定消費格式合同,并將其提供給消費者。因此,消費合同不是兩個經濟實力相當的當事人互相博弈的結果,當事人之間互相勾結,惡意竄通損害國家利益或公共利益的情況并不多見。因此,可以說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并不能作為認定消費合同效力的主要標準。再次,對于責任和權利的標準究竟如何劃分,如何判斷是限制還是減輕,法律規定并不明確。尤其對于消費合同,經營者和消費者的經濟地位本來就不對等,權利與責任的界限如何區分因而就顯得尤為重要。最后,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雖然規定了不公平、不合理的標準,但現實交易中的不公平、不合理是否限于法律條文所規定的排除或限制消費者權利,加重消費者責任,減輕或免除經營者責任的情形,值得商榷。

(三)消費合同單一的效力規制對消費者權利保護過于單薄

我國《合同法》規定了合同效力的四種情況,即合同的生效、無效合同、可撤銷可變更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及其處理原則。但在消費合同的效力認定上,法律的規定十分籠統。現有的法律僅規定了消費合同無效的情形,對所有的不公平消費合同均否定其效力,也僅賦予了消費者申請條款無效的權利。對于一些顯失公平的條款,消費者可否申請撤銷以及變更并沒有明確規定。雖然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了不公平、不合理的消費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但值得思考的是,是否只有使消費合同無效才是平衡雙方利益的最佳選擇?顯然不是。在有些情況下,對不公平的消費合同,變更消費合同內容比宣告消費合同無效更有助于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三、完善我國消費合同效力規制的建議

要彌補消費合同的效力在法律規制上的不足,更好地保護處于劣勢地位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有必要完善我國消費合同在效力上的法律規制。為此,我們提出如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一)制定專門的消費合同法律法規

在國外,為保障消費合同的公平性,許多國家單獨制定規制消費合同的專門法律,從而在專門法律框架下對消費合同的效力進行有效規制。如韓國在1986 年關于消費合同的規制法律中,對消費合同進行了3 個方面限制,即訂立、解釋、效力三方面的限制。又如,為防止經營者利用不公平的消費合同侵害消費者利益,日本于2000 年制定了專門的《消費者合同法》,其主要用于確認不公平的消費合同無效。在消費合同效力規制上,我國不妨借鑒國外立法規制的做法,制定專門的消費合同法,對消費合同的效力作出明確的規定。

(二)完善消費合同效力判斷的程序性要件

對于消費合同的程序性要件,我國法律可以作出如下規定:1.即使經營者提示了其免責條款和對消費者要求作了說明,盡管消費者簽字表示同意,但是一旦消費者提出抗辯,法院仍有可能將其認定為不公平條款,從而使其喪失進入消費合同的機會。2.當合理消費者對經營者采用的履行消費合同提示說明義務的方式難以理解和選擇,并提出抗辯時,該條款就可能在程序上被屏蔽在合同之外。3.認定經營者締結合同時是否履行提示說明義務,從而剝奪了消費者作出有意義的選擇能力時,應綜合考慮條款的內容和形式是否超越了消費者的年齡、智力狀況、商業經驗等;4.當消費者提出抗辯時,經營者對其履行提示說明義務負有舉證責任。通過以上程序要件,對消費合同進行嚴格規制,從而對消費合同中的不公平條款進行嚴格把關,防止其侵害消費者權益。同時,結合我國司法解釋的規定,若經營者違反了合同法關于提示說明義務的規定,導致消費者沒有注意合同中的免除或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時,消費者可以申請撤銷該條款。

(三)完善消費合同效力判斷的實質性要件

篇4

1.有償收視有線電視節目

有線電視的付費用戶與有線電視的經營者之間是一種服務合同關系。按照有線電視提供服務的規則,用戶要獲得有線電視的服務,需要先向有線電視臺申請,繳納費用,有線電視臺接納申請,收取費用之后,應給用戶安裝接收裝置并發送信號。這是一個完整的要約、承諾過程,其中用戶的申請是邀請要約,有線電視臺提出的費用標準是要約,用戶同意按照被告提出的費用標準交費,就是典型的承諾。經過這樣的要約承諾,用戶與有線電視臺就以合同的形式確立了特定的權利義務關系。如果有線電視臺未能遵守合同的約定,為用戶提供合格的服務,有線電視的用戶(媒介消費者)可以依法要求對方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在實際的操作中,有線電視的經營者一般都是預先擬訂好提供服務的格式合同或含有部分格式條款的合同,對其服務的范圍、質量、收費標準、結算方式、履行期限、維修保養、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法等內容予以說明和約定。如果用戶接受合同的條款并簽訂了合同,雙方的有償服務合同關系即告成立。由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都是由當事人一方單方面擬定的,某些經營者有時會違反公平原則,利用其優勢地位在格式條款中加入對自己有利但卻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內容,而消費者又不能與條款的制定人就格式條款的具體內容進行協商,只能接受其提出的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這是含有格式條款的合同可能出現的弊端,因此有必要對格式條款在法律上進行控制。1999年出臺的《合同法》在加強對格式條款的規范、充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方面,設立了三項重要規則:“一是明確格式條款制訂者采取合理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第39條);二是禁止格式條款的制訂者利用格式條款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第40條);三是在解釋格式條款時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第41條)。”(1)這些規定可以有效地防止和限制公司與企業濫用經濟優勢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從而對處于弱者地位的消費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訂、購報紙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多數報紙具有商品性。“讀者按價付款購買報紙,取得報紙的使用價值-信息服務,廣告商按價付款購買報紙版面,取得報紙的使用價值-廣告宣傳;報社按價收款,取得報紙的交換價值-貨幣;報紙的價值在交換中實現”(2)這就是報紙商品性的體現。

既然報紙是具有商品性的大眾媒介精神產品,媒介消費者就只有通過有償的方式-零售攤點購買或訂閱,才能獲得報紙的所有權。(3)

在零售攤點買報的讀者是媒介精神產品的消費者,賣報者則是出售媒介精神產品的經營者(4),兩者因報紙的買賣形成的關系,屬于《合同法》分則確定的買賣合同,更具體的說,是買賣合同中的消費者合同,雙方均受消費合同確認的權利義務關系的拘束。買報者有義務支付相應的價款,同時有權利要求所買的報紙符合合同的約定,或者符合法律、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規定;提供報紙的經營者則有義務保證報紙的質量符合合同的約定,或者符合法律、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規定,同時也有權利要求買報的人按價支付報款。中國雖然未制定單獨的消費者合同法,但1999年頒布的合同法統一規定了商事合同和民事合同,其中民事合同中就包括了消費者合同。按照合同法的立法指導思想,合同當事人一方為消費者的場合,應當優先考慮對消費者利益的特殊保護,亦即對生產者和經銷者一方的合同自由予以某種程度的限制。同時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關于消費者合同的規定,作為合同法的特別法,優先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未作規定的,可以參照《合同法》總則和《合同法》分則有關買賣合同的規定。(5)

以訂閱的方式獲得報紙的讀者,不僅與出售報紙的經營者存在著買賣合同關系,還要與投遞報紙的服務方建立投送服務合同關系。

目前國內報紙的投送服務可以分為郵政投送和非郵政投送兩大類。

報刊發行是郵電部門經辦了五十多年的一項主要郵政業務。2002年,經由郵局發行的報刊總數達6127種,占中國大陸報刊總數的67.4%.(6)經營郵政業務的部門屬于公用企業,依法承擔著普遍服務的社會義務。郵電部門可以利用其遍布城鄉的通信網路,將報刊出版單位出版的報紙、雜志以訂閱或零售的方式發送給讀者。郵政企業與用戶之間因使用包括報刊投遞在內的郵政業務而建立的合同關系,在1987年開始實施的《郵政法》中已有具體的規定。該法雖屬行政法,但其中關于用戶使用郵政業務的規定屬于民事法律規范,已為法律界多數人所認同。當然,與普通的民事合同關系相比,郵政企業在郵政合同之中承擔著比用戶更多的義務,這主要表現在:第一,郵政企業依法負有實行普遍服務的義務,除法律規定的事由外,郵政服務的提供者不得拒絕用戶行使簽訂郵政合同的權利,亦不得因經濟利益的多寡而有所取舍。第二,郵政企業不享有變更或解除郵政合同的權利。用戶在交寄郵件后,只要郵件沒有投交收件人,在支付了必要的費用后,可以撤回郵件或者變更收件人。郵政企業在郵政合同依法成立后,只有履行的義務,而不享有解除或變更的權利。第三,郵政企業違反郵政合同須承擔較重的合同外責任。郵件損毀或延誤,郵政企業需要承擔的合同責任雖是有限的,但其合同之外的責任則較重。郵政工作人員因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郵件損毀或延誤的,要依法承擔相當嚴厲的行政責任乃至刑事責任。新刑法第253條規定的“私拆、隱匿、毀棄郵件罪”和第304條規定的“故意延誤投遞郵件罪”,即是對嚴重違反法定郵政義務的刑事制裁。(7)

非郵政系統的報紙投送服務,主要是報社自辦發行或其他社會發行公司開展的報紙征訂投遞業務。這類報紙征訂發行的主體不屬于國家法定的公用企業,他們與用戶因報紙的投遞服務而達成的協議,不屬于《郵政法》的調整對象,而是平等主體之間普通的民事合同關系。如果發生糾紛,可以依據《合同法》總則的規定,并可以參照《合同法》分則或者其他法律最相類似的規定進行裁判。

3.對大眾媒體推銷其產品、服務或者舉辦其他有獎活動的要約性廣告作出承諾

合同關系是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取得一致而達成的協議關系。要達成這一關系,首先要有一方作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然后有另一方表示同意,前者稱為要約,后者稱為承諾。如果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并作出明確的意思表示,則屬于要約邀請。

要約和要約邀請的法律性質、內容以及當事人的主觀愿望是不同的。要約從到達受要約人時起即發生法律效力,要約人在一定時期內就要受其約束,不得隨意撤回或撤銷。如果要約人違反有效要約,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而要約邀請只是提議、請求別人向自己發出要約,即使對方作出承諾,也不能因此產生合同關系,要約邀請人撤回邀請,一般也無須承擔法律責任。此外,要約包括了合同的主要條款,而且要約人有愿意受到要約拘束的許諾;要約邀請并不包括合同的主要條款,且不含有當事人表示愿意接受拘束的意思,只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

有時候,大眾媒體出于廣大發行、增加收視用戶等經營利益方面的目的,會刊登一些推銷自己產品(報紙、節目)、服務或者其他有獎活動的廣告,這類廣告多屬要約邀請的性質,只是一種事實行為。(8)但也有的廣告內容符合要約的規定,比如以下這條報紙征訂廣告(9):

訂一份擁有使用權的報紙

讀者可以擁有報紙的使用權嗎?可以!這就是您手中的生活時報。

生活時報正在進行一項重大改革-建立一種全新的報紙和讀者的關系。一旦您成為生活時報的訂戶,您不僅可以天天看到內容豐富的新聞和各種信息,而且還擁有了使用這張報紙的權利。訂閱一九九九年生活時報的讀者,享受如下權利:

無償個人信息

憑訂報發票和身份證,可以無償您的求學信息、擇業信息、求醫求藥信息、求購信息、個人財產出讓轉讓信息、征婚啟事以及其它合法的個人信息各一次,每條信息不超過一百字。

無償刊登喜慶照片

憑訂報發票和身份證,可以無償刊登您的新婚照,結婚紀念照,小孩的滿月照,周歲照以及您家庭中其他重大喜慶照片各一幀,可附簡短文字。

刊登與報款等值的廣告

假如您是單位公費訂報,憑訂報發票和單位介紹信,生活時報可為您刊登與您訂報款等值的廣告(以生活時報廣告報價標準計),不再收取費用。但您的廣告一定要符合廣告法的規定,并提供證明廣告內容真實合法的文件。

生活時報全年訂價180元/份,郵發代號:1—229.

這條征訂廣告關于讓訂戶擁有“使用權”的意思表示,內容具體確定,只要經受要約人(訂戶)承諾(付款訂閱),要約人(生活時報)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有義務兌現訂戶的“使用權”),所以,這是一條符合要約規定的報紙征訂廣告。征訂廣告中所許諾的報紙“使用權”,實際也是該報訂戶的一種債權,訂戶與該報按照要約的條件辦妥了訂報手續之后,雙方便建立了相應的消費者合同關系。由于大眾媒體在這類自我推銷的廣告中向受眾應允了“額外”的好處,所以在據此建立的合同中,大眾媒體通常負有更多的債務,而作出承諾的受要約人則可以享有更多的債權,其權利義務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同法》和《廣告法》的規范和調整。

有的大眾媒體為了吸引受眾的參與或擴大影響,還會刊登一些由其舉辦的有獎活動的聲明和啟事,如有獎征求新聞線索、有獎糾錯、有獎競猜、有獎視聽、有獎調查等等。下面就是一則獎勵讀者捉錯的報紙啟事:(10)

挑錯有獎

為向讀者提供一份盡可能使之滿意的報紙,本報特設立讀者“捉錯獎”,凡本報讀者舉報在《深圳商報》發現的差錯,可按此辦法給予獎勵。

差錯認定及獎勵辦法:差錯分導向性差錯、知識性差錯、標題差錯、文字差錯4種。如讀者發現知識性差錯,每處差錯獎勵20元;發現標題差錯,每處獎勵30元;發現文字差錯,每處獎勵5元;發現導向性差錯,視情況而定獎勵。捉錯者按舉報時間先后,取前3名獲獎。其余捉錯多者,年終可贈送《深圳商報》和《深圳晚報》各一份。

差錯舉報以傳真、郵寄為主。傳真電話:3922849

大眾媒體的這類舉辦有獎活動的公開聲明和啟事,表達了對完成指定行為的人給予具體報酬的明確意思,其實就是民事法律所稱的懸賞廣告。所謂懸賞廣告,是指“廣告人以公開廣告的形式要約完成一定的行為并給付一定報酬,行為人以完成該種行為為承諾后,有權獲得該報酬的特殊合同形式。”(11)

以上面例舉的“挑錯有獎”廣告為例,報社公開聲明:凡讀者找出《深圳商報》上的導向性、知識性錯誤或標題、文字的差錯,可給予獎勵。并規定了具體的獎勵規則。這就是向不特定的人發出的要約。(12)聲明一經刊出,就對報社產生法律約束力。一俟有讀者完成了報社指定的挑錯要求,而便構成了對報社要約的有效承諾,挑出錯誤的讀者有權請求報社按照既定的獎勵標準給付報酬,發出獎勵聲明的報社則應當履行給付獎勵的義務,否則將承擔違約的法律責任。

我國法律對懸賞廣告尚未作明文規定,學界較多的人認同契約說,司法審判也多將因懸賞廣告而起的民事糾紛視為合同之債,對其適用合同法的規定審案裁判。

總之,上述三類媒介消費,即有償收視有線電視節目、訂購報刊、參與大眾媒體舉辦的各種懸賞有獎活動等,會在大眾媒體與媒介消費者之間形成一定的合同關系,我國的《民法通則》、《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郵政法》等法律中,都或多或少地含有調整和保護這類法律關系的規定。

二、適用合同法的規定保護媒介消費者的權益

在媒介消費活動中,如果公民作為媒介消費者與大眾媒體依法形成了上述合同關系,那么,這種關系就受到合同法的調整和保護。下面就結合《合同法》的若干具體條款對此問題試作討論。

《合同法》第六十條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這兩條是關于合同履行義務和合同違約責任的規定。

前一條規定要求債務人應全面地、適當地完成其合同義務,使債權人的合同債權得到完全實現,如交付約定的標的物,完成約定的工作成果,提供約定的服務等等,這當然也是媒介消費合同履行的起碼要求。

后一條是關于合同違約責任的一般性規定。違約責任又稱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是指當事人因違反合同債務所應承擔的法律后果。媒介消費合同履行中的違約行為有多種表現形式,概括地講可分為不履行和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兩大類。不履行合同義務就是當事人根本就沒有實施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比如讀者向報刊投遞公司交付了訂報款,但報刊公司卻沒有送報,用戶向有線電視臺交了入網費,有線電視臺卻沒有在規定時間內為用戶接通有線電視等等。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是指雖有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但該行為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合同的約定,包括交付的標的數量不夠或有瑕疵(如報紙斷期、缺版),提供的服務質量不合要求(如插播廣告)等等,當有以上兩種發生時,則有關當事人應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可能碰到的一個問題是,某些媒介消費合同的訂立,涉及的合同標的額很少,又可以即時清結,比如買一份報紙,沒幾個錢,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買賣雙方不會就報紙的質量(13)有什么約定;有些媒介消費合同,即便采取了書面合同的形式,也十分簡單,比如許多地方的有線電視用戶,在入網交費后只拿到一紙發票外加一份用戶使用證,雙方并沒有對有線電視的傳送服務質量標準達成什么具體的協議。所以,一旦發生質量糾紛,怎么確定“質量不符合約定”就成了爭訴的焦點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合同法》第62條的規定就很有用處了:

《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履行;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準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準履行。

……

這一條款是關于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時的法定適用規定。其中第(一)項的內容在處理媒介消費合同糾紛時尤其值得注意。

曾有法學專家在分析賈廣恩訴河南新鄉有線電視臺濫插廣告一案(14)時指出,該案的真實性質是合同之債,其具體的性質,就是服務合同。因此,這位專家主張追究有線電視臺濫插廣告的違約責任。理雖不錯,但問題在于,賈廣恩當初與新鄉有線電視臺達成有償收視協議的時候,雙方是否就插播廣告問題有所約定?從筆者了解的情況看,實際并不存在這方面的約定,既然沒有約定,憑什么認定有線電視臺過量插播廣告是一種違約行為呢?(15)筆者以為,這時候可以適用《合同法》第62條第(一)項的規定。該條款指出,合同關系的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如果對產品或服務的質量要求不明確的,可以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履行;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準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準履行。具體就有線電視臺而言,國務院1997年的《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原廣播電影電視部同年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廣告宣傳管理的通知》以及國家廣電總局的《關于堅決禁止隨意插播、超量播放廣告的緊急通知》中都有關于廣告播出的規范要求,這些規定,實際上也屬于國家對有線電視播出質量提出的一種強制性指標和標準。假若有線電視臺拒不執行這些強制性標準,根據《合同法》第62條的規定,就可以認定有線電視臺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因而應當承擔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有時候,對某類媒介消費合同行為,不僅合同法有所規定,其他的法律也有相關的規定。比如,因購買報紙而產生的那類合同關系,在《合同法》分則的買賣合同中有所規范,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亦有所規定;再如因郵政報刊投遞而形成的服務合同,固然可以適用合同法總則的規定來調整,但《郵政法》也對其另有規則,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適用法律,合同法第123條作了規定: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三條其他法律對合同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根據該條的規定,在其他有合同內容的法律中,凡對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又作了特殊規定的,應首先適用、依照該法律的規定。所以,如果發生報紙有償消費的民事糾紛,在《合同法》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都有規定的情況下,應首先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條文來處理;在《合同法》與《郵政法》都有規定的情況下,應首先適用《郵政法》的規定來處理。這就是所謂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原則。自然,在實際的適用中,特別法僅僅是優于普通法而不是絕對排斥普通法,不是有了特別法的規定,普通法就絕對派不上用場了,有些特別法也可能存在空檔或漏洞,這時候還需要回到普通法來找根據。例如報紙的購買者就報紙的質量問題提訟(16),首先適用的應該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該法第10條規定了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但究竟如何確定一份報紙的質量是否符合約定,根據什么標準來判斷出賣人應否承擔違約責任,《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并沒有就此給出具體的裁判規則。這時候,就要回到《合同法》有關買賣合同的規定中來找根據。

隨著社會的發展,媒介消費的內容和形式也比過去更加多樣化,也因此會生成一些新的媒介消費合同關系,對于這些新的合同關系,法律包括合同法分則中或許沒有明確的規定,一旦發生糾紛,怎么辦呢?《合同法》第124條對此類合同的法律適用問題作了規定:

篇5

住所:_________

身份證號碼: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

郵政編碼:_________

開戶銀行及賬號:_________

長城卡卡號:_________

有效期:_________

貸款人: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或授權委托人):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

郵政編碼:_________

借款人(以下稱甲方):_________

貸款人(以下稱乙方):_________

本合同所稱貸款人是指具有開辦消費信貸業務資格的中國銀行各分支機構(不包括港澳及海外分支機構);本合同所稱借款人是指在中國銀行各分支機構取得消費貸款的自然人。

甲方向乙方申請小額信用消費貸款,乙方根據甲方的資信狀況向甲方發放小額信用消費貸款。為維護甲、乙雙方利益,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甲、乙雙方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經協商一致,訂立本合同,共同遵守執行。

第一條 借款金額

甲方向乙方借款_________(幣別)_________元。

第二條 借款期限

甲方借款期限為_________個月(自合同生效之日起)。

第三條 借款利率和計息方法

借款利率為(月/年)息_________,在本合同履行期間,如遇國家利率調整,本合同項下貸款利息不變。貸款利息自貸款發放之日起計算。

第四條 貸款的適用范圍

本合同項下的信用消費貸款可用于正常消費及勞務等費用支付。

第五條 本合同所稱債務是指借款人應向貸款人償還、支付的全部款項,包括貸款本金、利息、罰息、費用、違約金、賠償金及其他一切款項。

第六條 用款方式

甲方的借款由乙方以轉賬形式劃入甲方在中國銀行開立的活期存款賬戶后由甲方用于消費。

第七條 還款方式

本合同項下的貸款本息采用一次性或分期還本付息法。若采用一次性還本付息法,貸款到期后,甲方應按約定將貸款本息存入本人活期存款賬戶,并授權甲方將貸款的本金及利息從其活期存款賬戶中一次性或分期劃扣。若采用分期還本付息法,甲方授權乙方在每個還款期規定時間自動從其活期存款賬戶中扣除還款本息。

第八條 提前還款

本合同項下貸款允許甲方提前償還貸款本息,可不收取提前還款承擔費。

第九條 展期貸款處理

甲方如不能按合同規定的期限償還貸款本息,應于還款到期日前30個工作日向貸款人提出書面展期申請。展期申請經甲方審查批準后,甲乙雙方應簽訂展期協議,乙方有權對展期貸款加收利息及罰息。

第十條 甲、乙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1.甲方有權要求乙方按合同約定發放貸款;

2.甲方應按合同規定的還款期限歸還貸款本息;

3.甲方必須按約定用途使用貸款,不得將貸款挪用;

4.甲方應按乙方要求定期提供其有關經濟收入的證明;

5.甲方在未清償貸款本息之前,不得辦理存款賬戶或信用卡賬戶清戶手續;

6.乙方有權檢查、監督貸款的使用情況;

7.乙方按合同規定期限及時發放貸款;

8.乙方在貸款到期時有權從甲方的活期存款賬戶或信用卡賬戶內直接劃款。

第十一條 合同的變更和解除

本合同生效后,甲、乙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和解除本合同。當事人的任何一方要求變更合同內容或解除合同須以書面形式提前1個月通知合同的另一方。未達成協議前,原合同繼續有效。

第十二條 違約責任

1.甲方未按本合同約定用途使用借款,乙方有權對違約使用部分按_________計收違約金;

2.甲方未按本合同規定歸還貸款本息,乙方有權對逾期貸款按計(加)收利息;

3.在合同有效期內,甲方發生下列情況之一的,乙方有權停止發放尚未劃付的貸款,并可提前收回已發放的貸款本息:

3.1 甲方未按合同規定用途使用貸款;

3.2 甲方拒絕或阻撓乙方對貸款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3.3 甲方曾向乙方提供過虛假的資料;

3.4 甲方與其他法人或經濟組織簽訂有損乙方權益的合同和協議;

3.5 甲方死亡、失蹤或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后無繼承人或受遺贈人,其法定繼承人、受遺贈人、監護人拒絕履行借款合同;

3.6 甲方發生其他影響其償債能力或缺乏償債誠意的行為;

3.7 甲方與特約商戶之間的糾紛影響還款的行為。

4.由于乙方的原因未能按合同規定及時發放貸款,給甲方造成損失的,乙方應按影響天數和數額,每天付給甲方萬分之_________的違約金。

第十三條 費用

與本合同有關的費用均由借款人支付或償付,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四條 本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

甲、乙雙方在履行本合同中發生的爭議,由雙方協商或者通過調解解決。協商或調解不成,可以向合同簽訂地人民法院,或者向_________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在協商和訴訟期間,本合同不涉及爭議部分的條款,雙方仍需履行。

第十五條 甲、乙雙方約定的其他事項

_________。

第十六條 本合同未盡事宜,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金融規章執行。

第十七條 合同生效和終止

本合同經甲、乙雙方簽字蓋章后生效,至合同項下貸款本息全部清償完畢后終止。

第十八條 合同附件

《中國銀行小額信用消費貸款借款申請表》、乙方身份證影印件、購物發票影印件以及乙方要求的其他相關資料。

第十九條 本合同正本一式_________份,甲、乙雙方及合同見證人各執一份。

甲方(蓋章):_________ 乙方(蓋章):_________

代表人:(簽字) 代表人:(簽字)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篇6

    第一種觀點認為,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雖然名義上是保險,但實質上是擔保,是由保險人為被保證人(貸款方)向被保險人(銀行)提供的擔保業務,性質屬保證擔保。但該擔保又不同于銀行承辦的擔保業務,是保險公司辦理的具有保險色彩的、特定范圍的保函業務。

    第二種觀點認為,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是具有擔保性質的保險,既具有擔保法意義上的保證擔保性質,又具有保險法意義上的財產保險性質,是保證擔保和財產保險競合的特殊保險產品。

    第三種觀點否定了第一、二種觀點,認為一種行為要么是保險行為,要么是保證行為,它不可能是兼而有之的兩種行為的混同或競合。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的性質屬保險,是純粹的財產保險產品。

    筆者同意第三種觀點,認為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是保險人開發的純粹的商業財產保險產品。

    一、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符合商業財產保險產品的法律特征

    1.從概念的邏輯結構上分析,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屬保險范疇。

    2.從法律性質分析,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具備財產保險的所有法律特征。財產保險以財產及其相關利益為保險標的,是以有形或無形財產及其相關利益為保險標的的補償性保險。保證保險作為保險業的一種新業務,分析其主體、責任財產和責任形式可以看出保證保險未脫離保險業的常態。

    3.從險種開發本意分析,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是財產保險的一種新型產品。

    4.從經濟制度理解,保險制度的基本特征就是通過建立保險基金實現被保險人風險的轉移。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的責任財產來源于全體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投保人繳納的保費。如果保費計算合理的話,投保人數量達到一定規模,保險基金能夠承擔投保的風險,這是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業務運作的正常態勢。

    5.與普通的財產保險一樣,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也包含兩項正當利益,一是投保人的可保利益,二是保險人的營利。

    6.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的保險標的是被保險人依據貸款合同對借款人所享有的債權,而債權屬于財產權。

    二、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與保證合同存在根本區別

    對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合同的商業財產保險產品定性,最有力的挑戰就是擔保說,即認為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的性質屬保證擔保。下面,筆者通過對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對比,可以進一步明晰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合同的純粹商業財產保險產品性質。

    一是合同主體不同。保證合同的主體是債權人和保證人,其中對保證人的資格,除了法律禁止作保證人的情況以外,擔保法未予以過多的限制,僅是一般性規定了應具有代償能力。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合同包括作為當事人的投保人、保險人和作為關系人的被保險人,而投保人既可以由債權人(貸款人)充任,也可以由債務人(借款人)充任,實踐中多由債務人(借款人)充任。而保險人只能是經過保險監督管理機關批準享有保證保險業務經營權的財產保險公司。

    二是合同的內容不同。保證合同是典型的單務無償合同,保證人除在一般保證中享有先訴抗辯權外,在保證合同中不享有任何權利。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合同則是雙務有償合同,其內容主要是由投保人交納保費的義務和保險人承擔保險責任構成。有人認為對于擔保公司提供保證的保證合同為有償合同。筆者認為此種觀點值得商榷。因為保證合同的無償性是指當債務人不履行或者不能履行債務時,作為保證合同當事人的債權人只享有權利,保證人卻只承擔義務。目前擔保公司雖然是有償提供保證,但其均是向主債務人(被保證人)收取一定的擔保費用。而如上所述,保證合同的當事人是債權人和保證人,不包括主債務人(被保證人),因此,保證人向主債務人(被保證人)收取擔保費用或獲取其他利益并未改變保證合同的無償性。

    三是責任性質不同。在保證合同中,保證人是基于債務人的違約行為而代債務人履行債務,并不以債權人有實際損失為前提,且保證人承擔了保證責任后,對借款人享有追償權,因此,保證人所承擔的保證責任具有代償性。在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合同中,只有因保險事故的發生使被保險人遭受損失時,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人才在責任范圍內對被保險人遭受的實際損失進行補償,并且保險人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是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除因第三人損害保險標的而造成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事故以外,保險人賠償后也不享有追償權。

    四是責任方式不同。保證責任有一般保證責任和連帶保證責任之分;而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人承擔的是保險責任,只要約定的保險事故發生,保險人就應按照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合同的約定承擔賠償責任。

    五是責任范圍不同。保證人一般是對約定的或法律規定的擔保范圍內的債務承擔全部保證責任。而在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合同條款中,一般約定免賠率10%,即保險人在責任范圍內僅對借款購車人所欠貸款本金和貸款合同約定的貸款期間的利息承擔90%的賠償責任,并且賠償金額不超過保證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金額。

    六是抗辯權不同。保證合同中,保證人一般不得以自己與債務人(被保證人)之間的抗辯事由對抗債權人。而在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合同中,保險人依據保險法的規定享有廣泛的抗辯權,如果投保人為債務人(借款人),則保險人與該債務人(借款人)之間的抗辯事由一般均可用于對抗被保險人。

    七是責任財產的來源不同。保證人用來承擔保證責任的財產,是保證人自己所有的財產,債權人轉移的風險完全由保證人承擔。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的保險人用來承擔保險責任的財產來源于全體投保人交納保險費所形成的保險基金,轉移的風險表面看來是由保險人承擔,但實際的承擔者是全體投保人。保險人以自己的財產承擔被保險人的風險則屬于例外。

    八是債權人行使權利的時效期間不同。債權人若在保證期間不為權利主張,保證債務消滅,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根據我國擔保法的規定,保證期間可由當事人約定,當事人未約定的,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后六個月;約定不明,為主債務履行期滿后二年。而根據我國保險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被保險人行使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期間為自其知道保險事故發生之日起二年。

篇7

本借款合同由以下當事人在自愿遵守《中國建設銀行汽車消費貸款辦法》的前提下經協商一致簽署。各方當事人承諾恪守信譽,嚴格履行。

第一條 合同當事人

借款人(全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號碼(借款人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款人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系電話:辦公電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電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傳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開立基本存款賬戶銀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賬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貸款人(全稱):中國建設銀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貸業務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會計業務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傳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條 借款幣別

本合同項下借款為人民幣,金額(大寫)________________ 元,(小寫)________元。

第三條 借款期限

借款期限自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至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分期用款亦實行同一到期日。

第四條 借款用途

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條 用款

本合同項下借款有效提款期為本合同生效之日起________天,在有效提款期內,借款人一次提用。超過有效提款期,借款人未提用的借款被視為自動取消。本合同的借款金額以實際提款金額為準。提款是指從貸款賬戶劃款到借款人賬戶。

第六條 借款利率

月利率 ________%。如遇人民銀行調整利率,則按調整后的利率執行。

篇8

關鍵詞:格式條款;消費者合同;域外借鑒

就格式條款的優點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其提高交易效率,節約締約的時間和費用。格式條款不考慮相對人的個人因素,對任何人都是用同樣的交易條件。這大大節約了締約過程中的時間、精力和社會成本,加速了交易的進行。格式條款盡管有積極作用,但其對社會公正價值的負面影響也日趨嚴重,不容忽視。首先,在格式合同關系中,合同相對人的契約自由受到限制。第二,格式條款的制定者有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條款的傾向。最后,格式條款對風險的分配不盡合理。根據合同法的理念,風險的承擔要根據當事人的責任大小來確定,而不能講風險完全置于一方,另一方根本不承擔責任。但格式條款的制定者則傾向于講更多的風險置于相對人一方。

因此,采用格式條款的企業在預先制定合同時,總是以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為目標,幾乎很少考慮或完全不考慮消費者的利益,這實際上是社會優勢者對社會弱者的強制甚至是壓迫。

一、我國對消費者合同格式條款的規范

格式條款使得合同關系已經不能僅限于私法規制的范疇。從理論上看,“經濟人”、“平等人”的假設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由于相對人之間的平等性兼具不平等性,契約關系正向新的身份關系過渡,這種新的身份關系正是強勢主體和弱勢主體之間的不平等的P系。因此,原本的利益結構被打破,新的社會利益協調必須考慮到弱勢群體的保護。而消費關系正屬于這種新的關系的范疇。本段落旨在從我國的法律出發,研究我國對消費者合同中格式條款的規范。

對于《合同法》第39條對于這一條訂入規則的理解,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提請相對人注意的范圍

“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所以,提請格式條款相對人注意的格式條款僅限于免責和限制責任條款?筆者認為,這種假設不僅合理。因為此種說明和注意義務僅限于“重要的內容”,這一點在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已經得到了體現。這種“重要的內容”應當以社會通常觀念作為考量之因素。

2.合理方式的理解

根據《合同法解釋(二)》第6條第一款中所謂“足以引起對方注意”究竟應當達到什么程度,在此處并無具體之規則。規則基本源于實務與實踐。

3.格式條款的訂入是否應當經過相對人的同意

這在法條中沒有體現。主要原因是立法時仍然對格式條款的法律性質的認識不清。上文已經論述過了格式條款的特殊的“合同論”。因此,作為合同成立的方式,如果說合同成立一棟房屋,那么雙方的合意是的一扇大門。不經相對人的同意就允許危險的“格式條款”的闖入是危險的。因此,有觀點認為,應當在《合同法》第39條第1款中加入“經對方同意,格式條款訂入合同。”

4.說明義務的履行是否需要消費者主張

說明義務的發生以“對方要求”為前提,如果對方未提出明確要求,格式條款的提供者只有提請注意之義務,并無就“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的說明義務。從保護格式條款的接受方權益角度觀察,這一規定顯然不盡合理。此處不妨借鑒保險法中的觀點,《保險法》直接賦予保險人就免責條款的無條件說明義務,即要求保險人主動釋明。因此,源于此特殊性和條件,在探求真意的同時,應當賦予其客觀、合理的標準。

根據《合同法》第41條規定,“如果格式條款有兩種或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采用非格式條款。”因此,合同法中主要提出了三種解釋方法:通常理解原則、制定人不利原則和個別約定優先原則。

1.通常理解原則

即要求以通常人之認識標準作為解釋之原則。該標準要求并不單獨考慮個案之特性,而是綜合的、普遍的考慮有可能普遍適用之對象之可能理解,這一點尤其對于一些行業用語、特殊文句有很大的適用意義。

2.制定人不利原則

該規則源于羅馬法法諺“書面文件應當作出不利于丁立人的解釋”。由于條款的使用人有很大的可能極力通過格式條款減免自己的責任,因此這一解釋規則對格式條款的解釋尤為重要。例如:英國的判例Houghtonv.trafalgarinsurance就很好的詮釋了這種解釋方法。

3.個別約定優先原則

當格式條款與非格式條款在形式上共存且互相排斥時,對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所涉及的事項,此時就應當依據個別約定有限原則進行解釋,以確定該事項的約定內容。但是,有一種特殊的情形不得不被考慮,即格式條款優于個別條款,格式條款人知情但格式條款的相對人卻不知情的情況應當如何處理之悖論。筆者認為,根據誠信原則以及基于格式條款的使用人在訂立合同時所應當向相對人提供充分的信息的義務,應當將這種原則解釋為限定在個別條款優于格式條款的范圍內。

從格式條款的效力上《合同法》第40條規定上看,一方面,格式條款適用一般合同效力的規則,即第52條與第53條。另一方面,列舉了三種情形亦無效。除此之外,違反《民法通則》基本原則的格式條款,例如:誠實信用原則、顯失公平原則、平等互利原則、違背如公序良俗原則等,當屬無效。這里,可以參照韓國的《約款規制法》第6條的規定加以理解:“違反誠實信用原則而有失公正性的約款最終無效。”

二、對我國消費者合同中格式條款的完善

1.制定單行法

隨著理念的進步、時代的要求以及立法水平的提高,我國對消費者合同法體系的完善的呼聲越來越高。雖然我國當前仍未在立法中明確提出“消費者合同法”的理念,但不難想到,所謂“消費者合同法”,在我國即是規制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易,并以格式條款的規制為核心之法律。

對于消費者合同法的立法形式,有觀點認為應當制定格式條款的單行法;另有觀點認為,應在我國的民法典或者《合同法》中對格式條單獨設置章節予以規制。

筆者分析認為,《合同法》是體現比較先進之民法理念之法律,并且通過司法解釋與司法實踐進行了比較好的銜接,因此對修法,國內尚未形成統一的認識。對于民法典的制定,仍然任重而道遠,受法律體系和立法水平的約束,在短時間內仍難以達致現實。因此,制定單行的格式條款特別法,是當前比較好的選擇。

2.設置事前審查機構

很多國家倡導市場完善性的消費者保護觀和信息模式型和保護模式型的消費者保護觀,提倡盡量通過司法進行保護。但是在我國的特殊的國情下,并不能一概而論的否認行政手段而采取完全的司法手段。一方面,我國當前的消費者問題頻發,但是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具有很大的地域差異。我國的格式條款的損害具有數眾性、小額性的特點,傳統的糾紛解決觀念和訴訟成本的高昂領受害者望而卻步。除此之外,團體訴訟制度仍然沒有健全。即是通過訴訟對格式條款進行了矯正,矯正仍然只局限于特定案件,無法對類似的案件產生約束力。另一方面,我國對消費者的保護以政府主導居多,行政規制的理念仍然根深蒂固,消費者自發性的運動仍然是少數。

因此,在我國有必要建立類似于韓國的事前審查機構,進行格式條款的事前審查。

參考文獻:

[1]王利明著.合同法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篇9

貸款人:Lender

抵押人:Mortgagor

保證人:Surety

出質人:Pledgeor

為明確各方權利和義務,根據《合同法》、《貸款通則》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訂立本合同。

This Contract is made in line with the Contrac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General Provisions of Loans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to specify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parties involved.

借 貸 條 款Loan Borrowing Clause

第一條 借款金額。見36.1

Article 1. Amount of loan: Refer to 36.1

第二條 借款用途。見36.2

Article 2. Purpose of loan: Refer to 36.2

第三條 借款期限。Article 3. Life of loan

3.1見36.3.3.1 Refer to 36.3

3.2借據或貸款憑證是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借款的實際放款日和還款日以借款人、貸款人雙方辦理的借據或憑證上所記載的日期為準。除日期外,借據或憑證其他記載事項如與本合同不一致的,以本合同為準。

3.2 A certificate of indebtedness or a loan voucher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is Contract. The date of advance and payment due date shall follow the date specified on the certificate of indebtedness or loan voucher . Where there is any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stipulations on the certificate of indebtedness or loan voucher and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n this Contract except date, the latter shall prevail.

第四條 借款劃付。在借款人辦妥借款手續后5個營業日內將全部款項劃至借款人指定的賬戶,劃付次數、時間、金額見 36.4 .

Article 4 Transferring of loan. The full amount of loan shall be transferred to an Account designated by the Borrower within 5 working days from the date of completing borrowing procedure. Refer to 36.4 for the frequency, time and amount of transferring

第五條 借款利率和計息。

5.1借款利率。本合同項下借款利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確定利率見_36_。5 .遇利率調整時,借款期限在1年(含)以下的,執行合同利率,不分段計息;借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實行分段計息,從利率調整的次年1月1日開始,按相應利率的檔次執行新的利率;如借款人未按約定時間歸還借款本息或未按合同約定用途使用借款,貸款人將按國家規定對借款人計收罰息,

罰息率見36.6.

Article 5. Interest rate of loan and calculation

5.1 Interest rate of loan: The interest rate under this Contract is specified in 36.5 in line with relevant rules. In case of change of interest rate, the interest rate stipulated in the Contract shall prevail for loans with a life of less than or equal to one year; For loans with a life exceeding one year, the interest shall be calculated on a multi-stage basis, i.e. From next Jan. 1st following the adjustment of interest rate, the new rate shall prevail. In case the Borrower fails to repay the principal and interest before the due date, or fails to use the loan for purposes as agreed in this Contract, the lender shall be entitled to collect default interest in line with relevant rules. The default interest rate is specified in 36.6.

5.2遇利率調整時,實行分段計息的,貸款人有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自行調整,不另行通知借款人。

5.2 In case of calculating interest on multi-stage basis due to adjustment of interest rate, the lender shall be entitled to adjust the interest rate on his own without further notice to the Borrower.

第六條 還款方式Article 6 Type of Repayment of Loan

6.1借款人應在貸款人開設帳戶,戶名和帳號見 36.7 ,并保證在每次還款日前足額存入當期應還款項的存款。借款人在此授權貸款人從借款人該帳戶中扣收借款本金、利息和可能發生的復利、罰息、違約金、保費、損害賠償金及實現債權的費用(含律師費和訴訟費)如該帳戶資產不足以歸還到期的貸款本息,貸款人有權從借款人在中國工商

銀行任何分支機構開立的任何帳戶劃收。

6.1 The Borrower should open an account with the Lender( The account name and account number are specified in 36.7.) and promise to deposit sufficient money for repayment before each due date. The Borrower hereby authorizes the Lender to collect , if any, compound interest, default interest, liquidated damage, premium, compensation and expenses arising from the realization of creditor‘s right (including lawyer’s fee and court expense)in addition to due principal and interest of loan. In case the asset in this Account is not enough for repayment of due principal and interest, the Lender shall be entitled to collect from any Account opened by the Borrower with any branch of ICBC.

6.2貸款人與借款人雙方商定,自貸款發放次月起,借款人按月歸還貸款本息(一次性還本付息除外),還款期數及還款方式見 36.8 .

6.2 The Borrower shall repay the principal and interest on a monthly basis (Except repaying principal and interest in a lump sum) from the second month following the issuing of loan , as agreed between the Borrower and Lender. The repayment tenors and type are specified in 36.8.

6.3借款期間遇利率調整,如執行本合同5.1條實行分段計息的,對借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應從利率調整的次年1月1日開始根據未償還借款余額和剩余還款期數進行調整,重新計算還款金額。

6.3 In case of multi-stage calculation of interest as specified in 5.1 due to adjustment of interest rate during the life of loan, the repayment amount for loans with a life exceeding one year shall be re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balance of unpaid loan and the rest of repayment tenor from next Jan. 1st following the adjustment of interest rate.

6.4借款人提前歸還貸款須經貸款人書面同意,,提前歸還部分的利息仍按本合同約定的利率和該部分實際使用天數計算。

6.4 Repayment of the loan ahead of schedule by the Borrower shall be subject to written consent from the Lender. The interest of prepaid amount should be 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rate specified in this Contract and actual days.

第七條 擔保方式。本合同的擔保人及擔保方式見 36.9.具體約定由本合同中相應的擔保條款確足。

Article 7 Guaranty type. The Guarantor and guaranty type under this Contract is specified in 36.9. The specific stipulations are stated in corresponding guaranty clauses.

第八條 借款人的權利、義務Article 8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Borrower.

8.1借款人的權利:8.1 Rights of the Borrower.

按本合同約定的期限和用途取得和使用借款;

Obtain and use the loan for the period and purposes as agreed in this Contract.

8.2借款人的義務8.2 Obligations of the Borrower

8.2.1如實提供貸款人所要求的資料(包括對外所欠款項、新發生大額借款等)配合貸款人調查、審查和檢查與借款有關的個人經濟收入、開支等情況,并對貸款審查過程中所提供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

Provide the actual documents (including debts and latest large loan) required by the Lender ; Cooperate with the Lender for the investigation, audit and examination of personal income and expense amongst o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ufficiency, accuracy and genuineness of documents provided.

8.2.2自覺接受貸款人對本合同項下借款使用情況的調查、了解及監督;

8.2.2 Consciously acknowledge the right of the Lender to investigate, know and supervise the use of loan under this Contract.

8.2.3按本合同之約定清償本合同項下的借款本金及利息;不因與任何第三方糾紛為理由拒絕履行還款義務;

8.2.3 Repay the principal and interest under this Contract in full in line with the stipulations of this Contract. Never refuse the repayment due to disputes with any third party.

8.2.4承擔本合同項下有關費用的支出,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公證、鑒定、評估、登記等事項的費用;

8.2.4 Be responsible for the expenses under this Contract,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expenses arising from notarizing , appraising , assessing and registration.

8.2.5當客觀上出現危及借款安全的情況時(包括擔保人發生異常情況等),最遲在事件發生后5日以內書面通知貸款人,并保證借款本息的償還;

8.2.5 In case something which may lead to th

e unsafety of loan occur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fact that something exceptional occurs to the Guarantor ),the Borrower shall inform the Lender in writing within 5 days of its occurrence and guarantee the repayment of principal and interest of loan.

8.2.6變更住所、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工資收入(如收入水平下降幅度超過申請此項借款時收入的10%以上)等事項時,應在有關事項變更后5日內書面通知貸款人。

篇10

    四星級家園不再是夢想

    1997年初,溫州建設房地產開發公司在溫州市東部郊區開發建造一處豪華別墅區“銀都花園”。其中有74幢別墅,30套躍層樓。每幢別墅售價約200萬元,每套躍層樓售價約80萬元。二者均比周邊同類房價高出一倍多。

    開發商在各媒體廣告及售樓書宣傳稱,“四星級家園,不再是夢想”“園區內擁有三個標準網球場,一個游泳池,擁有1368平方米物業管理用房。擁有4500平方米的俱樂部,內有健身房、乒乓球、KTV等健身娛樂設施。區內擁有超市、醫療、保健、銀行等生活設施。別墅實行全封閉星級物業管理。小區綠化率達38.60%”等等。

    溫州市104名企業界知名人士及富人沖著如此美好的環境、設施和承諾,花巨資購置了該區的別墅和躍層樓。

    “缺斤短兩”

    被訴求賠償5000多萬元

    黃龍忠、鄭品嚴等上百名業主從1999年始陸續入住。入住后相繼發現,實際情況與開發商的承諾大相徑庭。

    開發商在別墅區圍墻及圍墻內側通道的地基上增建了別墅,大部分地盤則改建為綠地賣掉了,導致全封閉管理永久性不能恢復。小區的網球場、游泳池等設施也租給他人用作商業經營。特別是盼望已久的4500平方米的銀都維多利亞俱樂部在2001年裝修完工后,一夜之間“割”給他人,成為一家商業酒店,業主們也是永久性無權享用。小區的綠化率僅為34.7%.另外,超市、醫療、保健、銀行等生活設施不見蹤影。因全封閉全方位的管理成為一紙空文,區內經常發生偷盜事件。

    針對開發商欺詐、嚴重“缺斤短兩”的行為,業主們在多次交涉無果的情況下,自發聯合,授權委托由全體業主選舉產生的銀都花園業主委員會出面,與開發商對簿公堂。

    2001年12月,銀都“業委會”先向溫州市鹿城區法院起訴。期間,歷時兩年,歷經艱辛,受阻重重。無奈之下,他們不得不于2003年10月撤訴。次日,即直接向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起訴。他們針對開發商8大“缺斤短兩”問題,向法院提出8項訴訟賠償,共計索賠5070.6萬元。

    2004年3月9日,浙江省高院第三法庭開庭審理此案。由30多人組成的原告方“陪審團”清一色是溫州企業界董事長級人士。

    兩大焦點

    廣告承諾能否成為購房合同條款

    此案爭議的主要焦點是,廣告承諾能否成為購房合同條款。開發商的辯護律師認為,廣告宣傳資料要作為房屋合同條款,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規定,必須具備如下條件:房屋出賣人對開發的“房屋及相關設施所作的說明和允諾具體明確”。而開發商被指控未履行的8項廣告宣傳承諾項目,都是零碎地出現在1997年至1999年的一些相關資料中,這些承諾不能視為具體、明確的。因此,這些承諾不能作為房屋買賣合同條款,開發商也不構成違約。

    銀都“業委會”方認為,最高院的有關司法解釋規定:商品房的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是要約邀請,房屋出賣人對開發的房屋及相關設施所作的說明和允諾具體明確,并對商品買賣合同的訂立以及房屋價格的確有重大影響的,應當視為要約,該說明和允諾即使未載入商品房買賣合同,亦應當視為合同內容,當事人違反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有關俱樂部的廣告不僅具體、明確、有吸引力,開發商還就此項目向每位購房者增收了6萬元以上的配套設施費。

    “業委會”可否受權代表業主打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