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合同范文
時間:2023-03-25 22:34: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運營合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甲乙雙方經過友好、平等的協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達成如下協議,并由雙方共同恪守的條款如下:
第二條:合同內容及要求乙方為甲方提供抖音代運營
第三條:包含內容及費用
3.1 乙方為甲方提供抖音代運營的內容及費用:
乙方為甲方提供的抖音代運營:一個月20-30 篇短視頻作品以上
3.2 甲方需要支付乙方策劃運營基本人工費每一個月元(大寫: )。
3.3甲方給乙方線上產品銷售額提成%(大寫: ),線下營業額增加部分提成%(大寫: )。
3.4 本合同的服務期限為: 年月日起至 年月 日。
3.5 合同到期后,甲方擁有優先續約權。
3.6 甲方在工作時間內免費給乙方提供包括電話、即時通訊工具、網絡遠程協助,人員、道具,等方式的服務和技術支持。
3.7 本協議甲方合作后第一個月底付清上月費用。
3.8 甲方需提供必要的廣告支持,費用每個月( )
第六條:合同生效
6.1 本合同一式貳份,甲乙雙方各執壹份,經雙方簽字蓋章后生效,合同生效時間以雙方中的乙方最終簽訂日期為準。
未盡事宜雙方友好協商解決。如涉訴訟,可向甲方所在地法院起訴。
甲方:乙方:
蓋章: 蓋章:
篇2
【關鍵字】FIDIC合同;DBO;設計-建造-運行
一、菲迪克彩虹系列添新成員
FIDIC的合同文本(彩虹系列)是在長期國際工程實踐中形成、發展起來的最佳實踐的結晶。自80年代中期FIDIC合同文本引入我國后,對我國工程體制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國工程體制的建立是按照FIDIC的模式建立起來的。在國際上,FIDIC文本的應用也越來越廣,FIDIC合同文件被國際工程界奉為國際承包工程的“圣經”。
繼紅皮書、黃皮書、白皮書后,FIDIC與2008年9月加拿大魁北克省舉行年會上推出了金皮書——《設計—施工—運營合同條件》(DBOContract),“FIDIC彩虹系列”現又增添新成員。
FIDIC新版DBO合同翻譯工作現正在由中咨協會組織專家翻譯,中英文對照版即將推出。現在到中英文對照版的推出還有一段時間,筆者現根據相關資料對DBO合同進行簡單的介紹,供對DBO合同感興趣的人士參考,并希望能夠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推進DBO模式在湖北特別是在武漢城市圈的應用
二、FIDICDBO合同制定的背景
編制DBO合同過程所花費時間及努力讓人印象深刻。2004年10月舉行第一次DBO工作組會議,DBO工作組成員有六名成員,包括邁克爾•默迪梅-霍金斯(英國人),阿克塞爾•雅格(德國人),DesBarry(愛爾蘭人),ChristophTheune(德國人),ToniBauer(德國人),EricaLund(愛爾蘭人).這些成員完全是不計報酬工作。2007年9月推出了研討版供新加坡年會研討,2008年9月第一版在魁北克年會推出。如此,四年磨一劍。
《設計-建造-運行》(DBO)合同承包方式是將設計、建造、設施長期運行(和維護)整合到一個合同中授予一個承包商(一般是具有設計、建造、運行要求的專業及技能的聯營體或聯合體)。首先,合同安排的形式可以基于“新建(或綠地)”模式((D-B-O),或者是基于“非新建(或褐地)”模式(O-D-B)。兩種方式十分相同,可是合同安排和程序卻十分不同。現在的DBO合同基于“新建(或綠地)”模式來編制DBO合同文件,對“非新建(或褐地)”模式條款所必須的變化在將來出版的《指引》中作出說明;其次,現在DBO合同作出了20年運營期的規定——如果要求運營的時間短的話,《指南》再一次有說明。
由于缺少標準格式合同,DBO合同多半是根據FIDIC黃皮書或橙皮書作大量修改或定制。雖然黃皮書或橙皮書(以及銀皮書)充分涵蓋了DBO合同的設計和施工方面,但FIDIC沒有一個文件涉及與該類合同所包含的長期運營相關的風險和責任——所以,DBO合同的重心是在“運營”這個環節,取向是鼓勵承包商設計運營一肩挑。
DBO模式是承包商設計并建設一個公共設施或基礎設施,并且運營該設施,滿足在工程使用期間公共部門的運營要求,包商負責設施的維修保養,以及更換在合同期內已經超過其使用期的資產。該合同期滿后,資產所有權移交回給公共部門。與傳統的設計—施工方式相比,DBO模式的要特征是:包商不僅承擔設施的設計施工,在移交給業主之前的一段時間內,比如20年,還要負責其所建設施的運營。
DBO架構下,融資是由公共部門負責,所以DBO的承包商沒有融資風險;DBO合同下,項目所有權始終歸公共部門所有。承包商收回成本的唯一途徑就是公共部門的付款,當然以其提供必須符合公共部門預先設定的產量及規范為前提。
三、FIDICDBO合同的優勢
DBO合同最大優勢是優化項目的全壽命周期成本。從時間角度看,DBO合同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延誤,使施工的周期更為合理;從質量角度看,DBO合同可以保證項目質量長期的可靠性;從財務角度看,DBO合同下僅需要承擔簡單的責任而同時擁有長期的承諾保障。因此,DBO合同對于工程項目,特別是大型工程項目,可以簡化項目程序、保證質量、優化全壽命周期成本,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對業主而言,不僅可以優化全壽命周期成本,還可以向業主提供可靠的有效率的技術創新。
四、新DBO合同的格式
DBO合同分為四大部分:
1、緒言
致謝
前言
注釋
流程圖
2、通用條件
合同通用條件
爭端裁決協議書一般條件
爭議裁決委員會成員程序規則
3、專用條件
A部分—合同資料
B部分—特別條款
4、格式樣本
投標函及協議書格式
保函及擔保函格式
六、FIDICDBO合同新的變化
2008年第一版DBO新合同文件編排遵循了先前FIDIC文件20條的傳統編排及布局,DBO合同采取了同銀皮書類似的結構,即業主、承包商和業主代表作為主要當事人,同樣,合同中也包含了“次要當事人”:銀行、保險經紀人、爭議裁決委員會等。DBO合同針對1999版的合同對部分條款及條款布局進行了調整,部分原因是由于DBO合同的性質及內容,部分原因是對1999版文件結構的改善。雖然,新文件遵循了同樣傳統方式,嘗試著繼續提供已被全世界范圍內的業主和金融機構認同的公平和平衡的FIDIC合同文本,但是工作小組基于全世界范圍用戶的反饋,在新版DBO合同引入了許多改善之處。DBO新合同沒有盲目的遵循1999版文件。新合同遵循1999版合同的哲學體系及編制體系,吸收了符合當今市場新的及現代的理念,其中改進最多的是處理及解決爭議的條款,目的是避免爭議而不是僅僅處理爭議。同時,引入了新的條款來處理潛在爭議。
其他的許多改進包括:1、增加了內容頁;2、按字母順序排列的定義詞語表;3、對“爭議”和“通知”下了定義;4、將業主索賠的規定從2.5款移到了20條的20.2款處;5、不再使用“不可抗力”這個術語;6、修改了“風險”和“保險”條款;7、索賠及爭議程序從嚴掌握,并包含了新條款推廣“避免爭議”而不是僅僅處理爭議,著手解決當事人不履行DAB裁決時如何處理的難題。
七、DBO合同的通用合同條款
DBO合同的通用條款中包含了DBO模式的共性的規定,通用條款的具體規定對我們理解DBO模式的精髓不無幫助。
A.GeneralConditions通用條款
1:GENERALPROVISIONS一般規定
1.1Definitions定義
1.1Definitions定義
1.2Interpretation解釋
1.3Communications通信交流
1.4LawandLanguage法律和語言
1.5PriorityofDocuments文件優先次序
1.6ContractAgreement合同書
1.7OperatingLicence運營許可
1.8Assignment權益轉讓
1.9CareandSupplyofDocuments文件的照管和提供
1.10ErrorsintheEmployer''''sRequirements業主要求的錯誤
1.11Employer''''sUseofContractor''''sDocuments業主使用承包商的文件
1.12Contractor''''sUseofEmployer''''sDocuments承包商使用業主文件
1.13ConfidentialDetails保密詳細資料
1.14CompliancewithLaws遵守法律
1.15JointandSeveralLiability連帶責任
2THEEMPLOYER業主
2.1RightofAccesstotheSite現場進入權
2.2Permits,LicencesorApprovals許可、執照或批準
2.3Employer''''sPersonnel業主人員
2.4Employer''''sFinancialArrangements業主的資金安排
2.5Employer''''sClaims業主的索賠
3THEEMPLOYER''''SREPRESENTATIVE業主代表
3.1Employer''''sRepresentative''''sDutiesandAuthority業主代表的任務和權力
3.2DelegationbytheEmployer''''sRepresentative業主代表的授權
3.3InstructionsoftheEmployer''''sRepresentative業主代表的指示
3.4ReplacementoftheEmployer''''sRepresentative業主代表的替換
3.5Determinations決定
4THECONTRACTOR承包商
4.1Contractor''''sGeneralObligations承包商的一般義務
4.2PerformanceSecurity履約擔保
4.3Contractor''''sRepresentative承包商代表
4.4Subcontractors分包商
4.5NominatedSubcontractors指定分包商
4.6Co-operation合作
4.7SettingOut放線
4.8SafetyProcedures安全程序
4.9QualityAssurance質量保證
4.10SiteData現場資料
4.11SufficiencyoftheAcceptedContractAmount中標合同數額的充分性
4.12UnforeseeablePhysicalConditions不可預見的客觀條件
4.13RightsofWayandFacilities道理通行權和設施
4.14AvoidanceofInterference避免干擾
4.15AccessRoute進程通道
4.16TransportofGoods貨物運輸
4.17Contractor''''sEquipment承包商設備
4.18ProtectionoftheEnvironment環境保護
4.19Electricity,WaterandGas電、水和燃氣
4.20Employer''''sEquipmentandFree-IssueMaterial業主設備和免費提供材料
4.21ProgressReports進度報告
4.22SecurityoftheSite現場安全
4.23Contractor''''sOperationsonSite承包商現場作業
4.24Fossils化石
5DESIGN設計
5.1GeneralDesignObligations設計的一般責任
5.2Contractor''''sDocuments承包商的文件
5.3Contractor''''sUndertaking承包商的承諾
5.4TechnicalStandardsandRegulations技術標準和規范
5.5As-BuiltDocuments竣工文件
5.6OperationandMaintenanceManuals運行及保養手冊
5.7DesignError設計錯誤
6STAFFANDLABOUR員工
6.1EngagementofStaffandLabour員工的雇傭
6.2RatesofWagesandConditionsofEmployment工資標準和勞動條件
6.3PersonsintheServiceofEmployer為業主服務的人員
6.4LabourLaws勞工法
6.5WorkingHours工作時間
6.6FacilitiesforStaffandLabour為員工提供的設施
6.7HealthandSafety健康和安全
6.8Contractor''''sSuperintendence承包商高級管理人員
6.9Contractor''''sPersonnel承包商的人員
6.10RecordsofContractor''''sPersonnelandEquipment承包商人員和設備記錄
6.11DisorderlyConduct不端行為
7PLANT,MATERIALSANDWORKMANSHIP設備、材料和工業
7.1MannerofExecution實施方法
7.2Samples樣品
7.3Inspection檢驗
7.4Testing試驗
7.5Rejection拒收
7.6RemedialWork修補工作
7.7OwnershipofPlantandMaterials設備和材料的所有權
7.8Royalties使用費
8COMMENCEMENTDATE,COMPLETIONANDPROGRAMMER開工、完成和進度計劃
8.1CommencementDate開工日期
8.2TimeforCompletion竣工日期
8.3Programmer進度計劃
8.4AdvancedWarning早期預警
8.5DelaysDamages誤期損害賠償費
8.6ContractCompletionCertificate合同完工證書
8.7ResidualLife剩余壽命
9DESIGN-BUILD設計-建筑
9.1CommencementofDesign-Build設計-建筑開始日
9.2TimeforCompletionofDesign-Build設計-建筑完工日
9.3ExtensionofTimeforCompletionofDesign-Build設計-建筑完工日的延長
9.4DelaysCausedbyAuthorities當局造成的延誤
9.5RateofProgress工程進度
9.6DelayDamagesrelatingtoDesign-Build同設計-建造有關的誤期損害賠償費
9.7SuspensionofWork暫停施工
9.8ConsequencesofSuspension暫停施工的后果
9.9PaymentforPlantandMaterialsinEventofSuspension在暫停施工情形下對設備和材料的支付
9.10ProlongedSuspension暫停施工的延長
9.11ResumptionofWork復工
9.12CompletionofDesign-Build設計-建造的完工
9.13FailuretoComplete未能完工
10OPERATIONSERVICE運營
10.1GeneralRequirements一般要求
10.2CommencementofOperationService運營的開始
10.3IndependentComplianceAudit獨立審計
10.4DeliveryofRawMaterials原材料的交付
10.5Training培訓
10.6DelaysandInterruptionsduringtheOperationService運營服務的延誤和中斷
10.7FailuretoReachProductionOutputs未能達到生產量
10.8CompletionofOperationService運營服務的完工
11TESTING試驗
11.1TestingoftheWorks工程的試驗
11.2DelayedTestsonCompletionofDesign-Build設計-建造的延誤試驗
11.3RetestingoftheWorks工程的重新試驗
11.4FailuretoPassTestsonCompletionofDesign-Build未能通過設計-建造試驗
11.5CompletionoftheWorksandSections工程和單位工程的完工
11.6CommissioningofPartsoftheWorks部分工程的試車
11.7CommissioningCertificate試車證書
11.8JointInspectionPriortoContractCompletion合同完工的聯合檢驗
11.9ProcedureforTestsPriortoContractCompletion合同完工前的試驗程序
11.10DelayedTestsPriortoContractCompletion合同完工前的延誤試驗
11.11FailuretoPassTestsPriortoContractCompletion未能通過合同完工前的試驗
11.12RetestingPriortoContractCompletion合同完工前的重新試驗
12DEFECTS缺陷
12.1CompletionofOutstandingWorkandRemedyingDefects完成掃尾工作和修補缺陷
12.2CostofRemedyingDefects修補缺陷的費
12.3FailuretoRemedyDefects未能修補缺陷
12.4FurtherTests進一步試驗
12.5RemovalofDefectiveWork移出有缺陷的工程
2.6ContractortoSearch承包商調查
12.7UnfulfilledObligations未履行的責任
13VARIATIONSANDADJUSTMENTS變更和調整
13.1RighttoVary變更權
13.2ValueEngineering價值工程
13.3VariationProcedure變更程序
13.4PaymentinApplicableCurrencies以合適的貨幣支付
13.5ProvisionalSums暫定金額
13.6AdjustmentsforChangesinLegislation因法律變化的調整
13.7AdjustmentsforChangesinTechnology因技術變化的調整
13.8AdjustmentsforChangesinCost因成本變化的調整
14CONTRACTPRICEANDPAYMENT合同價格和付款
14.1TheContractPrice合同價格
14.2AdvancePayment預付款
14.3ApplicationforAdvanceandInterimPaymentsCertificates預付款和期中付款證書的申請
14.4ScheduleofPayments付款計劃表
14.5AssetReplacementSchedule資產置換計劃表
14.6PaymentforPlantandMaterialsintendedfortheWorks擬用于工程的設備和材料的支付
14.7IssueofAdvanceandInterimPaymentCertificates預付款和期中付款證書的頒發
14.8Payment支付
14.9DelayedPayment延誤的支付
14.10PaymentofRetentionMoney保留金的支付
14.11ApplicationforFinalPaymentCertificateDesign-Build對設計-建造最終支付付款證書的申請
14.12IssueofFinalPaymentCertificateDesign-Build對設計-建造最終支付付款證書的頒發
14.13ApplicationforFinalPaymentCertificateOperationService對運營服務最終支付付款證書的申請
14.14Discharge結清證明
14.15IssueofFinalPaymentCertificateOperationService對運營服務最終支付付款證書的頒發
14.16CessationofEmployer''''sLiability業主責任的中止
14.17CurrenciesofPayment支付的貨幣
14.18AssetReplacementFund資產置換資金
14.19MaintenanceRetentionFund維修保留資金
15TERMINATIONBYEMPLOYER由業主終止
15.1NoticetoCorrect通知改正
15.2TerminationforContractor''''sDefault承包商的違約造成的終止
15.3ValuationatDateofTerminationforContractor''''sDefault承包商違約造成的終止日期時的估價
15.4PaymentafterTerminationforContractor''''sDefault承包商違約造成的終止日期時的付款
15.5TerminationforEmployer''''sConvenience業主任意終止
15.6ValuationatDateofTerminationforEmployer''''sConvenience業主任意終止日期時的估價
15.7PaymentafterTerminationforEmployer''''sConvenience業主任意終止日期時的支付
16SUSPENSIONANDTERMINATIONBYCONTRACTOR由承包商暫停和中止
16.1Contractor''''sEntitlementtoSuspendWork承包商暫停工作的權利
16.2TerminationbyContractor由承包商終止
16.3CessationofWorkandRemovalofContractor''''sEquipment停止工作和承包商設備的撤離
16.4PaymentonTermination終止時的付款
17RISKALLOCATION風險分攤
17.1TheEmployer''''sRisksDuringtheDesign-BuildPeriod設計-建造期間業主的風險
17.2TheContractor''''sRisksduringtheDesign-BuildPeriod設計-建造期間承包商的風險
17.3TheEmployer''''sRisksDuringtheOperationServicePeriod運營期間業主的風險
17.4TheContractor''''sRisksDuringtheOperationServicePeriod運營期間承包商的風險
17.5ResponsibilityforCareoftheWorks對工程照管的責任
17.6ConsequencesoftheEmployer''''sRisksofDamage業主損害風險的后果
17.7ConsequencesofContractor''''sRisksresultinginDamage承包商損害風險的后果
17.8LimitationofLiability責任限度
17.9IndemnitiesbytheContractor承包商的保障
17.10IndemnitiesbytheEmployer業主的保障
17.11SharedIndemnities保障的分攤
17.12RiskofInfringementofIntellectualandIndustrialPropertyRights侵犯知識產權和工業產權的風險
18EXCEPTIONALRISKS異常風險
18.1ExceptionalRisks異常風險
18.2NoticeofanExceptionalRisk異常風險的通知
18.3DutytoMinimiseDelay減輕延誤的責任
18.4ConsequencesofanExceptionalRisk異常風險的后果
18.5OptionalTermination,PaymentandRelease可選擇的終止,支付和解除
18.6ReleasefromPerformanceundertheLaw根據法律解除履約
19INSURANCE保險
19.1GeneralRequirements一般要求
19.2InsurancestobeprovidedbytheContractorduringtheDesign-BuildPeriod承包商在設計-建造期間提供的保險
19.3InsurancestobeprovidedbytheContractorduringtheOperationServicePeriod承包商在運營期間提供的保險
20CLAIMS,DISPUTESANDARBITRATION索賠、爭端和仲裁
20.1Contractor''''sClaims承包商的索賠
20.2Employer''''sClaims業主的索賠
20.3AppointmentoftheDisputeAdjudicationBoard爭端裁決委員會的任命
20.4FailuretoAgreeDisputeAdjudicationBoard對爭端裁決委員會未能取得一致
20.5AvoidanceofDisputes避免爭端
20.6ObtainingDisputeAdjudicationBoard''''sDecision取得爭端裁決委員會的決定
20.7AmicableSettlement友好解決
20.8Arbitration仲裁
20.9FailuretoComplywithDisputeAdjudicationBoard''''sDecision未能遵守爭端裁決委員會的決定
篇3
【關鍵詞】火電廠 運營成本管理成本分析系統
中圖分類號:TM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企業是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最終目的,因此,最大限度地降低運營成本,是企業利潤的根本保障。火電廠作為發電企業,運營成本的有效管理同樣能夠為企業獲得最大經濟效益。
二、企業運營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1、企業領導的運營成本控制意識不強
很多企業的領導以為內部控制制度束縛了自己的權力,不重視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有的企業在處理內控與管理、風險、發展的關系問題時,錯誤地使強化內部控制與發展和效益對立起來;還有部分企業制度不健全,很多方面都在公司成立初期建立了相關的規章制度,但在之后的實行時沒有遵循,缺乏制度的執行力。
2、企業會計人員的專業性不強
會計人員是一個專業化要求比較高的行業,對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必須有相關的專業知識、良好的責任心和職業道德。對負責的業務要熟悉和了解。要嚴格對從業人員的資格進行審查。
3、各類成本支出監督不力
不能對各項的成本支出進行有效的管理,不能對成本的支出進行預警,不能對不必要的支出進行有效的監管,成本支出的隨意性比較差。沒有形成嚴格的審批程序,存在一定的制度漏洞,不能及時發現業務中存在的問題,造成資金損失后進行監管起不到預防作用。
三、 發電廠實現降低運營成本的途徑分析
1、控制生產技術環節, 滿足降低運營成本
對生產技術的控制和優化運行管理是當前電力企業生產管理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在降低企業運行成本中起著很關鍵的因素。從管理層面來看需要加強真空系統管理、再熱蒸汽溫度管理;從技術層面上來看需要調量以降低排煙溫度,調煤配比以降低飛灰可燃物,合理調度主機運行方式以降低機組煤耗,合理調度輔機運行方式以降低廠用電率,系統優化主輔設備運行方式以降低助燃用油等幾方面的工作, 實現企業的降低運營成本。
2、控制生產經營環節, 滿足降低運營成本
成本是一個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步驟,發電廠的成本管理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作用,生產成本的降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生產經營的快速良好的發展。通過有效的措施來降低生產經營的成本,提升企業效益。
(一) 提高設備的維護、檢修質量, 降低非計劃降出力和停運次數。加強設備管理, 提高設備健康水平, 提高發電機組的運行可靠性也是降低運營成本的一個途徑。
(二)在電力企業的運行過程中總會對設備的部件進行更換,企業的檢修維護費用和材料的費用占了很大的資金。主要是因為企業不能按照設備的使用周期和使用條件進行檢修,檢修的人員成本意識比較淡薄,在設備的維修過程中對損壞的備件只是進行簡單的更換,
(三) 勤儉節約、修舊利廢, 降低檢修費用及料耗。在目前的發電企業經營過程中,檢修費用和材料消耗費用數額巨大,影響了企業生產成本。這種現象產生的根源與各級管理人員的意識有密切關系。很多企業管理人員和操作工人,不關心企業的效益,加之技術水平不高,使得檢修過程通常是靠換零件來實現,這就給企業降低成本支出增加很大難度。企業要想降低不必要的浪費和消耗,就要強對各級人員的培訓,通過培訓提高檢修人員的素質,增強其操作水平,強化維修意識,在全廠營造濃厚的修舊利廢氛圍,盡量降低費用支出。
(四) 強化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 進一步降低煤耗指標。以技術進步為手段, 有利節約資源、降低消耗,進而達到降低生產成本, 增加產品附加值。
(五) 實行區域性聯合檢修模式, 提高規模檢修的支出節約度。聯合檢修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發揮了檢修人員的專業能力, 并且能夠實現人員的優化配置。
(六) 推行主業一體化管理, 規范三產公司運作形成輻射節約效應。目前, 一些發電企業通過建立三產公司解決部分富余勞動力,但是由于管理問題,造成產權不明確,反而造成了企業成本的過大支出。發電企業應進行公司制改組, 完全按公司法行使權利, 根據企業實際承受能力, 自主決定員工的工資和福利, 取消依附主業生存的三產公司, 節約成本支出, 大力提倡和發展面向市場, 面向社會的新型三產企業。
四、成本分析系統的建立目標
成本分析系統的建立是以科學分析發電成本的各項構成因素為基礎,建立多層次、多核算區段的成本核算體系。
目前,發電企業MIS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實質上與現有企業運營及組織機構幾乎完全一致,它的目標就是滿足生產運行管理單位的信息需求而建立的純管理式的信息系統。從某種意義上講,屬于靜態紀錄式的結構形式,只是局限在對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有形和無形資源的靜態管理紀錄。而成本分析系統的目標是在現有的MIS系統的基礎上,建立一套有別于現有MIS系統的,基于先進的現代企業管理思想的信息管理系統,以滿足新形勢下的企業管理的要求,為企業優化資源配置科學正確的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手段。具體作用主要有:
1、為領導管理和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2、為制訂和修訂計劃提供科學依據。
3、對所有與成本緊密相關的數據專門統一管理,保證數據唯一性和安全性。
4、為以后的競價上網的報價提供可靠依據。
5、 與現有的系統實現連接,增強了各系統的連接性,增大使用價值。
6、提高企業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五、成本分析系統技術方案
1、建立合理科學的成本項目分類體系
(一)合同管理
傳統的合同管理模式管理上存在難度較大,不利于成本的快速核算。本系統將合同進行數據化管理,建立合同管理數據庫,為實現成本的快速核算提供依據。
(二) 計劃預算管理
將計劃預算進行數據庫管理,為成本快速預算分析提供基礎。包括電量計劃、技改計劃、資金預算的制定、調整等功能。
(三) 生產數據管理
生產實時指標監督管理。通過MIS系統建立各機組的實時監測系統,實時監測各機組及全廠的發電煤耗等各種經濟指標以及機組的耗差情況。
(四)燃料管理
燃料采購管理。建立每次燃料采購的歷史檔案,記錄采購詳細信息。
煤源數據庫管理。 建立電廠常用煤源的煤質數據庫,為合理購煤,合理配煤,降低成本提供基礎。
燃料消費管理。建立燃料消費檔案、庫存檔案,具體細化到每天,并將現有的皮帶秤數據納入燃料消費管理數據庫中統一管理。
(五)財務管理
實現與現有財務系統的接口,為成本核算提供基礎。
(六)物資管理
包括物資采購量、消耗量、需求量,以及資金的使用量等數據,并建立數據庫進行專門管理。
2、經營管理
對電廠的發電量、售電量、購電量,各種收入、成本、利潤等經營數據進行管理。
3、實現各種成本項目不同核算周期的核算。包括了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總成本的核算。
4、 實現各種計劃的分析與核算,為計劃的制定與修正提供成本分析方面的依據。
5、數學模型
建立各種分攤,匯聚算法,可計算企業或機組的發電成本的所有構成項目,為報價決策提供依據。
6、利潤影響因素分析
提供對影響利潤的各種因素的分析工具,包括成本、電量、電價等因素對利潤的影響,為經營決策提供依據。
7、報表生成
生成與成本分析和管理有關的各種報表。
六、結束語
發電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必須加強運行成本管理,通過建立成本分析體統,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實現成本管理的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王麗華,市場競爭要考低成本營運致勝[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0
[2]李豪.淺談如何開展電力企業競爭情報研究[J]電力信息化, 2010
篇4
【關鍵詞】運輸管理 協同 運輸 實施
目前,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及客戶個性化需求的增長,供應鏈中的合作伙伴必須聯合起來一起降低供應鏈總成本以及提供增值服務,同時滿足不同細分客戶群體的特定要求,努力獲得市場競爭優勢。為了滿足客戶需求的變化,必須制造出不同的產品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并在規定時間內及時送到客戶手中,這使得供應鏈的運營管理過程變得更加復雜。而供應鏈運營的瓶頸之一就是如何能夠及時把定制的產品送到客戶手中。由于目前的生產企業已逐漸從大規模生產方式向小批量甚至單件的定制生產方式轉變,并且隨市場需求的波動使企業對原材料的需求和生產的產品數量也發生波動,從而影響運輸市場發生變化。實際上,供應鏈管理的本質就是協調,解決供應鏈中的問題和矛盾,更好地優化供應鏈運作,而協同使得整個供應鏈能夠實現高效的顧客反應。因此,供應鏈中運輸的矛盾可以采用一種新型運輸管理模式——協同運輸管理來解決。協同運輸管理能夠將運輸整合到供應鏈各成員的運營計劃當中,不但使運輸商減少無效運輸,而且能夠預見性地管理運輸需求,滿足訂貨響應時間,從而使產品及時運送到客戶手中。
一、協同運輸管理的由來和含義
協同運輸管理最原始的雛形是貨運合并,保持貨車的滿載移動。這就意味著公司可以更好地利用自身的資源,減少空載浪費。這種方法在北美相當流行,合作關系已在超過1600個合作伙伴中形成,他們建成一個統一的信息平臺,通過多站式的裝卸貨,保持著貨車的最低空載率。而對于最終消費者而言,不僅使服務時間大大縮短,成本還降低了15%~25%。而目前,協同運輸管理的含義遠遠不僅于此。協同運輸管理的重點在于提高三方包括發貨人、承運人或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接受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協同合作的參與者通過共享需求和供應信息(例如預測、事件安排、所需能力)、理念甚至運作能力來提高運輸規劃和作業整體流程的績效,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資產(例如卡車、倉庫)的利用效率。協同運輸管理始于訂單發貨預測(訂單可能來自合作計劃、補貨或者其他程序),主要包括以下程序:運輸能力的預測和時間安排、生成訂單、裝貨、送貨、付款。
二、協同運輸管理的實施過程
協同運輸管理代替了傳統運輸的合作。當在發貨人和承運人之間建立協作之后,協同運輸管理為合作者定義了新的過程,在發貨人、接收人、第三方物流公司之間提供了一個空前的機會,獲得了可視的進入未來商務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協同運輸管理提供給承運人、重要的發貨人和接收人建立商務計劃,以滿足他們的貨源需求。協同運輸管理商務過程對發貨人和接收人也是一種新過程,在與承運人的相互關系中,通過貨物的傳遞發展了合作關系。在供應鏈管理中,協同運輸管理的實施過程包含以下三個不同的階段:
1.戰略層:在戰略層階段,主要簽署正式合作協議,規定合作時間、合作范圍,并決定流程,確定所需的共享數據及如何進行信息交換。
2.戰術層:在戰術層階段,豐要是制定運輸流程的計劃內容,以制定產品/訂單的預測計劃為起點。產品/訂單預測完成后,根據預定的裝載策略制定發貨計劃(如集成或合并運輸)。為了能夠準確掌握預期的裝載量,合作各方應盡早掌握發貨計劃。通過提供一個對預期的運輸量的預測,以幫助承運人預測未來設備需求。
3.運作層:在運作層階段,制定運作過程流,即制定完成客戶訂單的物流運作流程具體操作方法。為履行既定的各種協定綱目,包括運輸合同,根據協議的配送策略(如集成、對接、組裝、接力)為訂單制定發貨計劃。運輸公司將收到電子裝貨申請,如果運輸能力有限,不能按照計劃提供可利用的運輸工具,就啟用“意外管理綱目”。承運人接受裝貨申請,落實運輸時間后,接著做好裝運/收貨準備。在完成訂單的裝運任務過程中,所產生的相關文件單據(例如發貨通知、在途狀況)以協議中所規定的格式文件傳遞。如果有影響到伙伴關系的整體運作的意外事件發生(例如預計交貨時間將被延遲),參照意外管理綱目處理。最后就是運費會計流程,以確保承運人得到運輸條款所規定的報酬,或者依據“意外管理綱目”解決各種爭端。
三、成功實施協同運輸管理的關鍵因素和障礙
1.成功實施的關鍵因素
(1)建立和掌握運輸的最佳實踐:最佳運輸實踐對于供應鏈的無縫連接(包括原材料從供應地送到生產線,庫存在不同工廠和配送中心的轉移,運輸成品給客戶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最佳運輸實踐主要指良好的運輸控制和集中運輸管理;建立一個核心運輸計劃;制訂正確合同條款;優化每天的運輸計劃;實施電子支付,撰寫運輸狀態報告并使訂單、運輸和庫存可視化;不斷改進運作程序;實施準確的貨物成本配置和成本報告;進行運輸成本分析等。
(2)注重供應鏈各方關系管理:包括成員之間對共同利益的理解,保證一定的開放性,進行信息共享,供應鏈各方認識到協同運輸管理是供應鏈活動中的重要部分,成員之間遇到問題相互幫助,相互理解,工作努力并相互協調,進行合作;相互信任,利益共享等。
(3)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是協同運輸管理的神經系統,對于提高運輸運作效率,保證了資金、物資和信息的高效有序流動和交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豐要包括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網絡技術、條碼技術、射頻識別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電子數據交換技術、瓦聯網技術和資源配置技術等。
2.成功實施的主要障礙
篇5
目前短信和通話基于兩點,一個是人和人之間的最強的關系鏈,一個是電話號碼的ID 系統。
在電話號碼的ID 系統之上建立一個唯一單一真實身份的多屬性、多層次、多開關的號碼名稱解析系統。有點類似于互聯網上的DNS 域名解析系統,但更全面,更簡單,更系統。
例如,當用戶用身份證在運營商營業廳辦理電話號碼時,名稱解析系統,自動解析,并生成用戶的真實姓名、年齡、性別、生日、出生地、現居地、默認頭像等;其中真實姓名、年齡、性別等都是無法更改的(提供新身份證的情況下,可以更改);現居地、默認頭像等,用戶可以自行更改。
用戶有了號碼后,得到一個個人號碼姓名個人頁面(域名)的用戶名和密碼。這個號碼域名,可以是直接訪問號碼名稱解析系統的云端個人頁面,然后同步到終端;也可以是在SIM 卡的終端,然后同步到云端。登陸個人號碼姓名頁面后,用戶可以自己設定自己的各種場合、各種情形下的不同屬性。
分享一個故事,我去北京參加一個行業會議,午餐時認識很多行業內的新朋友,向這些新朋友公開信息時,我選擇只公開真實姓名、性別、公司名稱、職位、網站等部分內容。
午餐后,下午的會議又開始了,我將我的電話狀態設定為會議中,而且這個會議級別比較高,我就設定為高級別會議,高級別我的默認選項是只有我爸媽能打進來。這時如果非選中的人給我打電話,他們的屏幕上會顯示我的狀態2 個小時后才可接通;我家人如果選擇撥打電話,解析系統會將他們的電話接進來。晚上回賓館的路上,我發起了一個群聊,最近一些大學同學想搞次聚會。大家發現有個同學之前的號碼變了,失去了聯系。我就請每個同學都錄了一段視頻或語音,到移動營業廳辦理找人業務,將要找的同學的名字,年齡,讀過的大學,專業,班級,哪里人等信息及我的身份證提交后,解析系統會自動按照這些信息搜尋,并給每個潛在的符合條件的人發短信:“某某某,你的大學同學A/B/C/D 等正在找你”,潛在的人一看不對,就不用打開;有可能的人會打開這個短信,收到具體信息后會反饋。
晚飯后,去附近的咖啡店坐坐。隔壁桌子,有個很有氣質的美女在看一本詩歌集,剛巧我也很喜歡詩歌。拿出手機,查找附近用戶,其中有個侍女頭像的,昵稱為“輕舞飛揚”的,23 歲,愛好詩歌、攝影、旅游,有身份認證的標識,我的直覺告訴我,她就是隔壁的美女。我在姓名解析系統的個人頁面,填寫的給陌生人的選項中,昵稱為“時間瀑布”,選擇公開我的年紀、愛好,并選了一張非洲大瀑布的照片做頭像。我給“輕舞飛揚”發了個短信,這時解析系統自動隱藏了,我和她的電話號碼,只用我們倆的昵稱發起了一次聊天。
一邊是傳統的社交網,facebook、人人、微博、微信、QQ、陌陌等,是一個相對不靠譜的世界,里面很多不靠譜的人。一邊是重新發明的社交型“短信”、“通話”,是一個靠譜的世界,里面都是靠譜的人,性別,年齡都是無法更改的。出于安全考慮,我想99.9% 以上的女性都會選擇靠譜的世界,自然男性也都跟著了進入這個新世界 。
在解析系統上可以有多個綁定的屬性,多層綁定的社交關系,多個綁定的昵稱。每一個短信或者電話進來時,解析系統都會顯示對方的對我開放的特定屬性,也就是說每個人看到的都是解析系統根據新“短信”和新“通話”雙方實時屬性開關下自動實時生成的個人網頁,這是一種比facebook、人人、微博、微信等更高級的社交通信系統。每個人,每個時間,看
篇6
摘要本文以國產通信設備制造行業的佼佼者――華為公司為例,分析了其對運營商客戶培訓的類型和意義,并分析了培訓的效果和成功的原因,最后提出值得借鑒的經驗,具有一定的探索價值。
關鍵詞通信備商運營商客戶培訓
一、運營商客戶培訓的類型和意義
(一)類型
通信行業作為一種特殊的服務行業,因此通信設備制造商對運營商客戶的培訓也具有鮮明的行業特點,當前,這類培訓主要包括以下兩種類型:
第一種是管理類培訓。對于任何企業而言,管理的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本企業的生死存亡。例如,國產通信行業的佼佼者――華為,華為公司從成立到現在近30年的歷史中,面臨著來自于方方面面的影響與沖擊,卻依然能取得飛速的發展,就是因為良好的企業管理為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分析華為公司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發現,華為公司在運營商客戶培訓方面的經驗值得許多企業借鑒和學習。
第二種是技術類培訓。從行業特點的角度來看,運營商客戶的技術類培訓主要是針對不同的產品來開展的,具體而言這些產品主要包括如3G、4G、CDMA、GSM、傳輸、智能網、數據產品、交換接入等。針對于不同的通信設備制造企業,這些技術類的培訓內容是不一樣的。從培訓層面的角度來看,主要包括初級培訓、中級培訓和高級培訓三個層面。
(二)意義
首先,運營商客戶培訓是完成合同規定的過程。通常,通信設備制造商與運營商客戶之間都會簽訂相關的合同。而且通信設備作為技術型設備,運營商客戶接觸設備之初,往往不能及時掌握通信設備的操作方法與主要性能,這就需要一個培訓的過程,這種培訓一般都會在合同中有明確的規定。另一方面,客戶培訓過程類似于工程安裝實施的過程,也是通信設備制造商后收余款的重要途徑。
其次,運營商客戶培訓能夠節約設備售后成本。運營商客戶培訓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客戶掌握通信設備的操作方法與主要性能,以及后續的技術維護、售后處理等。只有運營商客戶對于設備的各個方面都較為熟悉,才能更好地現場解決設備故障、設備升級、設備維護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對于企業而言,就能減少設備售后的人力投入與售后成本。
最后,運營商客戶培訓是傳播企業文化的重要途徑。在通信行業有一句至理名言:“任何資源都會枯竭,只有文化生生不息。[1]運營商客戶培訓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傳播企業文化的過程。而且通過對運營商客戶進行培訓,才能有效地傳播企業文化,提升客戶的認同感,有利于企業吸引和留住客戶。因此,對于通信設備制造企業而言,傳播企業文化是開展運營商客戶培訓重要的潛在價值。
二、華為公司運營商客戶培訓案例分析
(一)簡介
1.華為公司簡介。華為公司全稱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于1987年在中國深圳正式注冊成立,是一家從事研發、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科技公司,公司總部坐落于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華為基地。華為公司的產品主要包括交換網絡、傳輸網絡、無線及有線固定接入網絡和數據通信網絡及無線終端產品等,為世界各地通信運營商及專業網絡擁有者提供硬件設備、軟件、服務和解決方案。當前,其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于全球170多個國家,服務于全球十分之一的人口,而且在全球運營商50強中,有45家采用了華為公司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近些年來,華為公司發展迅猛,全球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提升,自2010年起,連續七年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具體年份和排名如下表1:
2.華為公司運營商客戶培訓簡介。對于通信設備制造企業而言,如何吸引和規劃ICT人才,關系到公司的生存和發展。華為公司為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依靠在ICT行業近30年的發展經驗,打造了優秀的客戶培訓師團隊,切實提升運營商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并支持運營商的人才發展戰略,幫助運營商客戶取得更大的商業收益。
華為公司針對ICT行業的現狀和公司的實際情況,聚集了ICT行業的專家隊伍建立完整的課程體系,制定一站式解決方案為運營商客戶提供了靈活、先進的學習平臺。華為公司制定了完整的ICT人才發展戰略,為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運營商客戶提供服務,目的是將運營商客戶打造成專業的ICT人才。華為公司每年培訓運營商客戶30萬人次,在促進公司商業成功的同時培養了大量的ICT人才,為整個社會和運營商客戶創造了巨大的價值。
(二)華為公司運營商客戶培訓的方案
為了提升運營商整體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將運營商客戶打造成專業的ICT人才,華為公司針對運營商客戶的培訓主要從業務保障、商業創新、組織建設、ICT技術趨勢洞察四個方面來開展,具體包括新技術能力快速就緒、網絡精品化運維能力構建、管理者能力提升和人才發展體系建設的學習解決方案。
1.新技術能力快速就緒。結合運營商客戶在實踐中面臨的困難,針對4G、SDN/NFV等熱點項目,依靠華為公司在ICT行業的發展經驗,通過培訓幫助運營商快速掌握各種新技術,主要方案包括SDN/NFV能力儲備、LTE/VoLTE網絡能力、CT 技術趨勢洞察等。
2.網絡精品化運維能力構建。在電子技術不斷發展的趨勢下,培養運營商客戶的網絡運維能力,協助其獲得客戶體驗管理(CEM),使運營商客戶能夠提升業務水平以適應運維體系的需求,主要方案包括網絡維護專家培養、集約化運維能力提升、用戶體驗管理能力提升等。
3.管理者能力提升。以華為公司的諸多實踐和對于行業的深刻理解為依據,聚集了ICT行業的專家隊伍,向運營商客戶傳授行業的先進經驗和權威理論,通過跨界參觀交流、領先運營商實踐交流等方式,提升運營商客戶的專業管理能力。主要方案包括提升項目管理能力、提升中高庸芾碚吣芰Α⑻嶸中基層管理者能力等。
4.人才發展體系建設。立足于行業實際,為運營商客戶提供人才發展咨詢服務,并支持公司的人才發展戰略,幫助運營商客戶取得更大的商業收益。主要方案包括ICT人才發展、能力管理體系建設、學習管理體系建設等。
三、華為公司提升運營商客戶培訓效果
(一)綜合收益增加
華為公司推出覆蓋ICT全領域的培訓體系。該認證體系按照不同的技術方向,同時充分考慮客戶的培訓需求,基于個人發展職業生命周期,為運營商客戶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使運營商的技術水平、綜合收益大幅提升。例如印度運營商TATA,經過一年的培訓和運營,已經發展了300多個成員,創造了3900萬美元的收入。
(二)人均效率提高
運營商在提升網絡性能、擴大網絡容量的同時,如何避免員工隊伍的大幅增長,也是運營商確保資產效率最大化的訴求之一。華為的相關培訓幫助運營商實現了設備與站點配套的融合管理,運維人員無需經過重重培訓,即可快速上崗,降低運營商網規網優、網絡部署相關的運營成本。
四、華為公司運營商客戶培訓成功的原因
(一)培訓前期充分了解客戶需求
在培訓開始之前,華為公司作了詳細的調查和分析,對于運營商客戶的培訓需求有了充分的了解,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然后隨著培訓進程的深入,逐步了解運營商客戶在培訓階段中的培訓需求,及時調整培訓的內容和課程,這樣既能節約培訓成本,又能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取得良好的培訓效果。
(二)培訓中期圍繞目標進行過程控制
隨著培訓進程的深入,逐步了解運營商客戶在培訓階段中的培訓需求,及時調整培訓的內容和課程。在華為公司的運營商客戶培訓過程中,相關人員通常都會在課程表上注明此次培訓的具體目標,或者在培訓師開始培訓課程之前,詳細介紹培訓目標,或者利用多種方式使運營商客戶在培訓課程開始之前清楚的了解此次培訓的目標。
(三)培訓后期搜集和分析客戶的意見和建議
華為公司在運營商客戶培訓的后期,會對每位客戶發放《培訓調查表》,并引導客戶們認真詳細的填寫,然后回收,搜集和分析客戶對于培訓的意見和建議,并觀察培訓的效果,而且將運營商客戶的意見和建議作為培訓師的重要考核指標,以保證培訓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促進培訓師的不斷進步。
五、提升通信設備商對運營商客戶培訓效果的經驗借鑒
(一)重點了解客戶培訓需求
在通信行業中,不少的企業也經常開展運營商客戶培訓,但是往往在培訓開始之前沒有充分了解運營商客戶的培訓需求,培訓時對于相關的知識也往往是一知半解就開始培訓,因此只有對于重點了解客戶培訓需求,才能有的放矢,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取得理想的培訓效果。
(二)制定明確的培訓目標
運營商客戶培訓首先應結合客戶的培訓需求制定明確的培訓目標,然后圍繞培訓目標進行課程設計和過程控制。而且在培訓中還可以圍繞培訓目標進行階段考核,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了解運營商客戶對于培訓內容的掌握程度,然后結合考核的結果調整后續的培訓內容,并對關鍵的內容進行重點培訓。
(三)重視客戶的意見和建議
其他企業可以充分借鑒華為公司的做法,在培訓的后期對于客戶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搜集和分析,對于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改良,以保證培訓更具人性化和科學化,切實保證培訓取得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俊媚.通信設備制造企業客戶培訓研究[D].南開大學,2015(5):16-18.
[2]董亮.通信運營商客戶服務滿意度提升的項目化管理[D].上海交通大學,2012(10):21-23.
[3]華為官網:.
篇7
不要將戰略與執行分離
成功的經理人早就認識到基于廣泛的專業知識,培養與眾不同的組織能力與制定巧妙的戰略同等重要。經理人在實踐中難以將戰略(他們想要做什么)和執行(他們將怎樣做)分離出來,因為分離的做法通常是不明智的。類似于平臺,“能力”的概念又是一個普遍但模糊的術語,有無數種用法。雖然如此,但是大多數學者、咨詢顧問和實踐者似乎同意如下說法:“與眾不同”的能力指以優于競爭者的方式為客戶設計、開發和交付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所需要的特定技能。能力存在于個人層次和組織層次,但是以人員、過程、供應商和知識積累為中心,知識積累與某時某地以特殊技術,或者技巧在特定產業內的競爭相關。
我們同時需要更謹慎地定義戰略。在此,我們可以追隨哈佛商學院的邁克爾?波特 。波特認為“企業戰略”特指經理人如何在特定市場中定位企業,或者業務部門以及組織選擇如何競爭。與眾不同的組織能力是成功的商務戰略的必要互補品。例如,如何以最高的生產力水平和質量水平生產汽車,或者如何首次設計和大規模生產適合于家庭的錄像機等。“公司戰略”涉及企業選擇經營的業務,以及如何在這些業務間實現協同效應或范圍經濟(也依賴于能力)。戰略領域的簡單回顧闡明了我們如何總結出有關能力及其與戰略和競爭關系的觀點。
美國商學院20世紀60年代之前教授的課程是“企業策略”,而不是如今我們熟悉的戰略和競爭課程。關鍵主題包括了如何組織企業,以及首席執行官應該發揮的作用,例如,如何領導企業和監督運營。在20世紀50年代,因為美國企業快速擴張,以服務國內市場和全球被摧毀了的區域,特別需要管理增長。隨著美國企業變得更大、更多元化,新的管理挑戰就出現了,這些挑戰超越了企業策略、運營管理和經理人領導力的基本概念。例如,被廣泛地引用的經濟學家伊迪絲?彭羅斯在1959年的研究認為進一步增長的最大障礙,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資源和能力問題:缺乏具有足夠才能的經理人。
幾家咨詢公司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設計了概念工具,以幫助經理人制定戰略和更有效地投資。波士頓咨詢集團(它普及了“現金牛”術語和“學習曲線”理念)和麥肯錫公司(它普及了產業生命周期的觀點和產業吸引力的不同水平)為主要企業,例如,通用電氣提供了有關如何引進正式的規劃系統和運用,諸如集成管理之類的金融概念來運行大型多元化企業的建議。新目標包括更“理性”的資源配置和工具,以幫助企業在成熟的與新興的或成長型業務間做出選擇,以及利用規模效應和學習曲線效應。
這種集成思維擁有一定優勢:例如,迫使更多地分析聚焦和投資于什么行業。它也有缺陷,特別是不追加投資于成熟,或者“現金牛”業務的決策經常引起自我實現預言,即使該產業即將進入新的增長期。有志于培養長期優勢的經理人,很快就發現企業不僅僅是像股票組合那樣,成為購買和銷售的金融資產集合體。同時變得很明顯的就是規模既有優點也有缺點。總之,集成規劃技術和大型正式規劃小組逐漸失去實踐者以及許多學者的青睞。他們易于變得太過死板,并且沒有充分強調,如何培養與長期競爭優勢相關的能力。許多學者開始相信在第一線的經理人應該負責制定戰略,因為他們掌握客戶、業務、技術和企業必須提供的其他技能的第一手信息。
邁克爾?波特于1980年出版了《競爭戰略》,這標志著戰略領域的發展又推進了一步。波特的“五力模型”(購買者、供應商和替代品的力量;競爭者的競爭強度;進入壁壘)使戰略分析更具有經濟學的精確性,幫助我們理解為什么某些產業中,某些企業會比其他企業利潤高。這些新的概念有利于經理人區分不同產業間的吸引力,并且選擇一種特定的“通用”戰略,例如低成本或差異化戰略,或專注于利基市場戰略。
波特的工作促使經理人從不同的商務和戰略定位的經濟意義方面來思考戰略,并關注組織問題,但是也許還不夠。經理人相對于直覺、經驗和定性判斷,應該如何謹慎地制定戰略,他們應該多大程度地依賴于正式的數據分析,以及詳細的規劃,學者們還是眾說紛紜。戰略領域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超越專門的商務戰略和集成理論,變得更加基于經濟學,至少對商業層次上業內的經理人在戰略制定方面發揮了主導作用。
戰略領域的另一個里程碑,至少對于學者而言,產生于1984年。畢爾格?沃倫菲爾德追隨彭羅斯的足跡以及基于波特和其他人的成果,提出了迅速成名的“企業資源基礎觀點”。此觀點認為某些企業擁有可持續的差異,例如生產能力或者技術,這些差異能夠提供競爭優勢的基礎,因為存在進入壁壘或難以模仿。
戰略領域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似乎達成了共識:培養能夠與時俱進的組織能力,至少與選擇某種具體戰略同等重要,并且比創建正式的戰略規劃官僚機構更加重要。其邏輯就在于客戶需求、產業結構和競爭動力會發生變化,而且常常是意料之外的。不同的戰略是否有效取決于執行技能、競爭者的反應和時機是否正確。因此,為了使企業耐力制勝,就需要因地制宜重塑競爭優勢,而不是把自己鎖定在獨家秘籍。理查德?德?愛溫尼1994年用“超競爭”來闡述之。大衛?蒂斯 、加里?皮薩諾和艾米?肖恩在1997年闡明了一個相似的概念――“動態能力”:企業通過重新配置難以模仿的關鍵知識資產和生產的其他要素,從而隨著市場變化,定期重新創造管理和技術能力,就可以維持其競爭地位。其他學者接著將動態能力更精確地描述為產品開發、聯盟管理和戰略制定的具體過程。
下面通過微軟崛起這一案例來闡述企業要同等關注戰略本身和內部組織及運營能力的培養的觀點。
微軟的秘密
讓我們回顧一下人們津津樂道的微軟成立時的故事。許多觀察者認為比爾?蓋茨和微軟很幸運,或者至少是在正確的地方和正確的時間。
故事的要點如下所述。1975年,當比爾?蓋茨還是哈佛大學的大學三年級學生時,他的高中朋友和合伙人,保羅?艾倫在《大眾電子》雜志上看到了名為牽牛星微處理器電腦。
蓋茨立即預見到一個與眾不同的未來。那則廣告使他確信未來某天所有桌面上都會有一臺個人計算機,蓋茨要為這些個人計算機開發軟件。因此蓋茨在哈佛大學計算機中心為牽牛星編寫了BASIC編程語言。艾倫將該新產品帶到新墨西哥牽牛星生產商的所在地,并在測試機上運行。軟件運行棒極了,接下來的事情就眾所周知了。微軟以60%:40%的合伙權益關系開始運營,蓋茨擁有60%的所有權,這反映他在創造第一個產品時發揮了更大的作用。艾倫幾年后因病離開了公司 。
保羅?艾倫第一個見到雜志廣告,但是比爾?蓋茨的洞察力在1975年就不同凡響。那時,由IBM和美國數字設備公司(DEC)領導計算機產業的大多數企業,甚至幾年后新成立的蘋果公司都更關注硬件。蓋茨在1994年一次訪談中回憶起他的見解:“我認為我們應該只做軟件。當市場上微處理器的性能每兩年翻一倍時,你從某種意義上說就可以認為計算機功能幾乎是免費的。因此你會問:為何要經營生產幾乎免費的商品?稀缺資源是什么?是什么限制了從無限的計算能力中獲得價值?是軟件。”
微軟的戰略只是為牽牛星及其他可能出現的計算機編寫語言編譯器。然而,蓋茨知道他需要更多像他自己一樣的人才。蓋茨大部分時間在招聘他認為能夠精通個人計算機軟件開發的朋友及其他人。當時這種專門技術非常稀缺,正如幾年后向大眾市場銷售軟件產品是非常稀缺的和有價值的營銷技能。甚至就在IBM決定發行PC之前的1980年,微軟只有38位員工和大約8百萬美元的年收入。但是,IBM高層因為微軟的聲譽,邀請蓋茨為其開發操作系統,即使微軟當時只是一個語言編譯器公司,并沒有開發過任何其他產品。微軟再次非常幸運地了解西雅圖本地一家企業并購買了一個基本操作系統(價格為75,000美元),修改了該系統并以DOS許可(免版稅)給了IBM。微軟只向IBM收取了一些開發費,但保留了銷售DOS給其他計算機生產商的權利,然后微軟幫助這些生產商構建與IBM PC兼容的機器。
IBM PC隨著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克隆”市場火爆,該業務就成了微軟的搖錢樹。微軟在隨后的幾十年里,還開發了在DOS之上的圖形化Windows。 微軟工程師從未有機會從頭開始開發一個操作系統,至少在蓋茨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雇用新人員來開發Windows NT才有了這樣的機會。此外,雖然DOS快速、輕便、強大且便宜,存在許多技術限制,但最困難的是:缺少圖形用戶界面和聯網功能,或者缺少同時執行多個任務的能力。微軟是在獲取了新的能力,并增加到編程語言知識中之后,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并集成其多元化產品和技術。
例如,在處理IBM的業務時,蓋茨就決定從蘋果和其他企業招聘幾個程序員和經理人來開發桌面應用程序,由文字處理軟件和電子表格開始。蓋茨認為這就是新興的大眾市場,希望微軟憑借與IBM PC平臺相容的產品進入這些市場。然后,為了學習圖形界面編程,蓋茨同意向蘋果提供基礎應用程序,這些程序后來在1984年幫助蘋果開發了非常成功的麥金塔計算機。微軟從蘋果合約中學到的新技術就開發出了Windows,并且對抗蘋果的未來競爭。 微軟的產品從單一的BASIC編程語言擴展到現在的許多種類,包括Windows和Office。
我們歸納了比爾?蓋茨及其同事們在1976年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關鍵發展期的重點。
第一個戰略涉及蓋茨是如何組織和管理企業:尋求既懂技術又懂業務的精明人士。微軟的成功經歷以其創始人的才能和洞察力為起點,但是微軟的耐力制勝依賴于完善選擇和篩選新程序員、經理人和其他員工的嚴格程序。蓋茨特別尋求深刻理解技術和業務的人才。
第二個戰略涉及如何培育富有創造力的員工和專業技術能力:組建職能交叉的專家小組。蓋茨及其經理人很早就決定授權給員工并組建“多職能”小組,以避免技能狹隘的員工和過于官僚化的部門劃分。微軟培育設計、構建、測試和支持微軟產品所必需的基礎功能性技術,微軟產品的規模和復雜性在20世紀90年代快速增長。微軟效仿IBM建立了正式的職業生涯管理和“梯級層次”,并對技術專家小組中成員的成就給予認可和獎賞。
第三個戰略涉及如何通過創造產品組合和建立產業標準來進行競爭:開拓并適應不斷演變的大規模市場。我們以現在的術語就可以稱之為平臺領導者戰略。這個強大的戰略在1981年推出DOS后出現,依靠編程天才和與日俱增的市場力量。微軟1975年以來持續進入每一個主要的PC軟件大眾市場,并且集中于漸進式地改進其產品,而不是尋求發明新技術或者開發新產品。
第四和第五個戰略涉及微軟如何管理針對大眾市場的產品開發:依靠改進特性和固定資源,集中于創新,所有工作都并行進行并且經常保持同步。微軟從1989年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經歷了不同尋常的轉型,這次轉型徹底改變了小組管理開發以及處理客戶反饋的方式。從相對簡單的DOS操作系統轉換到更加復雜的Windows,幾乎使得所有新產品的開發停止,非常容易導致微軟破產。微軟的團隊為了應對更加復雜的圖形編程和快速變化的PC技術,采取了“愿景說明”來指導設計過程,但并不試圖預先規定所做的一切。微軟學會了按特性的優先順序將項目分成“里程碑”或子項目,從而更容易管理大項目和擁有多個檢驗點來重新思考他們正在做的事情。微軟采取了每日“構建”(一種工作模式)以使每個人在做出變化的同時也保持同步。程序員也開始仔細考慮從客戶支持以及可用性實驗室收集來的資料。總而言之,這些和其他實踐使得許多職能小組可以進行實驗、改進其設計且并行工作,但功能上仍是一個大組,能夠開發更大更復雜的產品。這個過程上的改變不僅對Windows開發至關重要,也對創建新的圖形應用程序十分關鍵。
第六個戰略涉及建立學習型組織:通過不斷的自我批評、信息反饋和交流而力求進步。當時,微軟每個項目通常在每個里程碑之后要編寫事后分析報告,重點關注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差,以及在后面的里程碑或項目中應該做什么。產品小組學會了如何分享組件(規模效益),以及更加仔細地聆聽消費者的意見并改進產品的可用性。
對經理人的啟示
首先,大多數企業漸進式地同時發展戰略和能力將更好些,這應該是顯而易見的。不僅在于如果沒有適當的執行技術,戰略就一文不值,而且找到正確的戰略通常也是反復試錯和冒險的過程。企業應該嘗試,例如,在生產管理或產品設計上,觀察客戶和競爭者如何反應。其次,企業中才華出眾的經理人和工程師深刻理解技術和商務,當機遇降臨之際,就能夠在產品、過程、服務和戰略上革新,將會有不可估量的好處。
第一點,投資諸如精密工程和設備制造、準時制、軟件工程或平臺市場營銷之類的能力與擁有“正確”的戰略理論同等重要。當然,戰略能夠幫助經理人對未來目標形成總體上的愿景,在經理人為未來培養能力時提供指導。
第二點,聚焦于能力培養雖然本身不是商務戰略,但可以具有巨大的戰略含義和效益。如果企業擁有恰當的人才,甚至隨機事件或偶然信息都能夠激發意外的創新。這類人有意或者無意之中促進了產品和過程創新,并使企業長期脫穎而出。他們的專長通常對于從外部吸收新技術和科學知識至關重要,例如來自于企業并購、大學、政府實驗室、供應商、合作商,甚至競爭者。他們還可以幫助CEO精巧地制定戰略:例如了解何時注重生產、設計或營銷,如果那就是企業的優勢之所在。
當然,許多企業也成功地購買了技術或者技術支持,微軟在DOS方面是這樣,而且隨著多元化而持續地并購進入PC軟件之外的行業。蘋果最近購買了一家企業,為其提供在線音樂存儲和分流技術。“購買”戰略可以節省時間和金錢。某些企業成功并購較小的企業以更新和擴展他們的生產線,而不是大力投資于內部研發,思科就是一個極好的并購高手例子。新成員和新技術的注入還可以幫助既有企業的人員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以更好地應對變化或者創新的機遇。
但是我們也知道多達2/3的企業并購未能給購買企業創造價值。同樣,由于沒有足夠的內部能力吸收外部的或者新的技術,進而獨立創新的企業很大可能失敗或者處于劣勢。此外,過于依賴外部支持通常暴露了本質的內部缺陷。
同時,能力和戰略必須是動態的,隨著環境而變化的。并不是所有經理人都認識到了這點,許多企業掙扎著轉型。
沒有企業能夠不受盛衰或者技術變革的影響。這是戰略和能力必須同時發展的另外一個原因。如果不能同時發展,那么偉大的優秀企業無疑將會衰退,除非他們能夠重新改造自己或者復興。沒有永遠的優勢,沒有保證的市場,企業必須持續地更新其能力和聲望。
最后是實踐問題:如果聚焦于能力,而不是戰略和規劃的細節,將擁有如此顯而易見的效益,那為何并非所有的經理人和企業都采用這個法則呢?這個題目至少需要一整本書來探究。我們快速理解組織如何學習,領導者如何領導以及變化,如何發生或不發生的復雜問題,包括經理人、員工和所有不是長遠地留在企業的利益相關者的激勵沖突問題。隨后就是未來的問題:企業在五年或者十年后需要什么能力現在不能未卜先知。但是,如果在市場和技術的總體方向上,高級經理人和技術高管始終判斷失誤,那么企業就不大可能長期生存或者興旺發達。
我們知道培養深層的專業技術和商務知識需要數年的耐心試驗和投資。企業必須從嘗試中學習,弄清楚如何系統地解決重復出現的設計或運營問題,并且在組織層次上,不僅僅是個人層次上積累知識。許多首席執行官只在位幾年,或者沒有任何程度的自信從技術上理解未來發展。某些經理人就會滋生自滿或者傲慢,尤其是在其企業長期持續成功情況之際。這又是戰略和能力以及組織動態性和領導力的問題了。
篇8
①微波通信;
②衛星通信。首先說一下無線通信中的微波通信。微波通信就是一種無線電波,它可以傳輸到距離幾十公里的位置,但是微波通信有個特點就是帶寬、容量比較大;其次再說一下無線通信中的衛星通信。衛星通信主要是利用的就是通信衛星所具備的基本作用與功能,衛星通信中繼站在地面上兩個或者兩個以上衛星地球站之間構建一個微波通信系統。在黃河防汛應急體系中,充分的運用現代計算機網絡技術、現代化通信技術,這樣可以更高效的加快黃河防汛應急體系的信息化建設。
一、黃河防汛應急通信的特點與要求
①應急通信的主要特點。以黃河沿岸山東德州地區為例,當出現緊急突況的時候,當地黃河河務局的相關技術人員是無法預測這種突況的,只有在遇到通信突況時,這一問題才會有相應的對策;同時,應急通信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無法預知,無法預知通信容量的大小;在黃河防汛應急通信中,需要的網絡類型也是不固定的。
②應急通信的主要任務。黃河防汛應急通信主要任務是保障防汛專用通信網絡的實時性、可靠性、穩定性。在發生緊急汛情的情況下,配合現有黃河通信設備幫助相關部門進行防汛指揮。
③應急通信的技術要求。關于黃河防汛應急通信的技術要求主要體現在通信設備方面。黃河防汛應急通信必須滿足以下要求:應急通信相關設備必須具備可操作性,同時還要保證方便、輕捷;防汛應急通信設備要能保證傳播信息的可靠性。
二、無線通信在黃河防汛應急中的作用
無線通信應用技術在我國已經被廣泛的運用到各行各業的發展,最重要的是無線通信事業的應用與發展不斷促使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僅如此,無線通信技術對于防災減災也起到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無線應急通信網絡可以為黃河防汛提供重要的保障基礎,上個世紀,黃河流域經常發生一些自然性災害,由于黃河本身就處在一個復雜多變的地形地貌環境中,所以突發險情也就比較多,不可預測的汛情因素也多。而我國把無線通信網絡技術科學的應用到黃河防汛應急通信體系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保證黃河水情、工情、險情信息安全的作用,同時防汛信息還可以及時準確的進行傳遞。其次,無線通信在搶先救災中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1998年的夏季,我國的嫩江流域、松花江流域、長江流域都發生了嚴重的水災,特別是長江流域特大水災,給我國留下了永遠無法抹去的傷痛。而當時國家有關部門就曾調用了眾多無線通信技術設備,包括海事衛星、VSAT移動衛星站、便捷式微波通信設備等,為抗洪救災指揮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通信保障,最大限度的減少了洪水帶來的破壞力。
三、黃河防汛應急對無線通信的運用
①無線圖像傳輸系統。無線圖像傳輸系統是無線通信系統的組成部分,在我國的應用也比較廣泛,可以把它分為兩大類,主要是從應用技術層次面上進行分類,包括移動視頻圖像傳輸系統、固定點圖像監控傳輸系統。移動視頻圖像傳輸系統廣泛應用于海關、油田、礦山、水利、電力、海事等領域,尤其是對水利、海事等方面而言,因其具有特殊性,在應急通信方面凸顯的比較困難,但自從無線通信技術在黃河防汛中的應用,極大的改變了我國水利事業的發展。移動視頻圖像傳輸系統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把黃河發生汛情區域的現場實時情況信息通過圖像傳輸到防汛應急指揮中心,有助于防汛應急指揮中心的相關決策人員就像身臨其境一樣來指揮防汛工作,從而極大的提高了指揮中心決策的及時性、準確性、科學性。固定點無線圖像監控傳輸系統,它的最大作用就是實時監控,重點是在不利于有線閉路監控的地方實施監控。舉個例子,像海關港口碼頭地區的監控系統,黃河、長江等水域地區水利大壩工程監測系統等。最重要的就是保證了應急通信的準確性、科學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②衛星地面小站系統。衛星地面小站系統可以在陸地上移動,同時還具有GPS定位和自動對星的功能。在黃河防汛應急體系中,衛星地面小站系統可以實現防汛現場的圖像、視頻等信息的實時采集,并向黃河防汛指揮中心進行實況轉播。
篇9
危險品運輸業務承包經營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
簽訂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危險品運輸業務承包經營合同
發包方:___,以下簡稱甲方
承包方:___,以下簡稱乙方
根據業務發展需要,甲方擬在龍岡地區設立分支機構(以下簡稱分理處)并交由乙方承包經營,本著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的原則,經雙方協商一致達成如下協議:
一、承包經營授權范圍
1.甲方授權乙方在___區(包含___區各鄉鎮,市區除外)開展危險品運輸業務洽談工作。
2.甲方授權乙方在___區(包含___區各鄉鎮,市區除外)開展普通貨物運輸業務。
3.甲方授權乙方使用甲方的標志標識。
4.分理處承包利潤分配方式采取保證基數,確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補的原則。
二、優惠條款
1.甲方批準給乙方___元每月的專業物流交易網會員資格(在甲方與物流交易網合作期內)。
2.乙方分理處一年內完成業務量達成___萬以上并且安全無事故或糾紛的,甲方在乙方的上交管理費中提取20%作為對乙方的獎勵。
三、甲乙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1.甲方為乙方提供公司宣傳資料。
2.甲方有義務為乙方在分理處的前期業務開展進行全面的指導并給以大力的支持。
3.乙方積極宣傳推廣甲方分理處業務,維護甲方的企業形象和服務品質。
4.乙方必須服從甲方的管理,遵守甲方的各項規章制度,業務接洽時必須以甲方分理處員工身份來進行交流。
5.在乙方接到長期運輸業務或批量的運輸業務后,由乙方起草合同,甲方給予審核,簽定合同時加蓋甲方合同章。具體的運輸由乙方實施,責任亦由乙方承擔。
6.分理處在招聘員工時必須經過甲方審核同意后方可任用。
7.合同期內分理處的各項支出費用均由乙方承擔。
8.乙方為經營者也是___分理處的負責人。
9.乙方有權根據企業的經營管理需要設置分理處的內部機構。
10.乙方有權按規定任免分理處中層干部。
11.乙方有權決定企業工人工資的分配方式。
12.乙方不得私自承接零散業務或單次運輸業務,乙方所承接的業務必須以甲方分理處名義。
13.所有承運乙方業務的危險品車輛,必須經過甲方審核并與其簽定承運合同和責任狀,同時按照甲方規定辦理各種保險。乙方不得私自尋找車源,由此造成的后果全部由乙方承擔。
14.分理處辦公場地的先期開辦費用.人員工資及水電費等一切費用由乙方承擔。
四、資金結算方式
1.甲方依據運輸合同和派車單與乙方結算。
2.乙方按照運費總額的7%上交利潤給甲方。
3.結算時間按月計算,每月的3號前結清上月費用。
五、違約責任
1.甲方必須全力支持乙方的合法工作,全力協調所需危險品車輛,如因甲方故意行為有損乙方利益的,甲承擔賠償責任。
2.甲方在接到乙方業務報審申請時,必須在一周內作出審核意見,如因甲故意拖延造成的損失由甲方承擔責任。
3.客戶運費采取匯至甲方賬戶的,甲方必須按時按標準支付給乙方,不得無故截留或挪用,否則,甲方承擔10%賠償。
4.如乙方私自承接單次運輸業務,甲方有權追究乙方責任,并要求乙方給予本次運輸費用的10倍賠償。
5.乙方不得擅自超出授權范圍開展業務,確因特殊情況的,乙方可在征得甲方許可的情況下方可開展。否則,乙方承擔預接洽業務總額的5%的罰款。
6.乙方必須加強人員及車輛的管理,確保安全規范操作,因違法違規造成的一切責任均由乙方承擔。
7.乙方第一年的業務基數為___萬元,如未完成,上交部分由乙方補足,如連續兩年無法完成的當年基數的,甲有權利單方面終止本協議。
8.乙方必須對甲的各種資料及數據保密,否則甲方有權追償乙主的損失。
9.在合同期內乙方不得或變象以分理處員工以外的身份承接業務,本協議因任何原因未能履行到合同約定期限而終止后,乙方在三年內不得從事與甲方業務同樣或類似的經營活動。
10.在協議執行期間,如果雙方或一方認為需要終止,應提前一個月通知對方,在雙方認可的前提下,在雙方財務結算完畢.各自責任明確履行之后,可終止協議。因一方違反本協議的約定擅自終止本協議,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賠償對方損失。在本協議期滿時,如雙方同意,可續簽本協議。
11.經雙方協商達成一致,可以對本協議有關條款進行變更,但應當以書面形式確認。
12.乙方必須因乙方原因導致
六、爭議解決
在本協議執行期間如果雙方發生爭議,雙方應友好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成,向本合同簽訂地人民法院起訴。
七、協議有效期
本協議自雙方簽定之日起生效。有效期___年。
八、本協議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
甲方:___(蓋章)
乙方:___(簽字)
地址:___
身份證號:___
電話:___
地址:___
電話:___
___年____月____日
___年____月____日
合同編號:__________
篇10
總經理
二00五年十一月十五日
黃河發電運營有限制度控制表
制度
名稱
黃河發電運營有限公司黨群工作例會制度
制度
編號
Q — HHYYS — DQB(gh)— 014
版本
簽發
日期
下次評
估時間
起草人
部門
審核
分管領
導審核
簽發人
是否
修訂
2005
2005.11.07
2006.11
董海燕
王元壽
張希明
張軍
否
此
次
修
訂
的
主
要
內
容
為了規范公司黨群工作例會活動,提高黨群工作例會質量,充分發揮黨群例會在研究部署黨的建設,廉政建設,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企業文化建設和群團工作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根據《黃河水電公司黨群工作例會制度》和《青海黃河發電運營有限公司會議管理制度》(2005年第002號)制定.
解釋
部門
綜合管理部(黨群)
實施
及完
善執
行人
綜合管理部(黨群)
黃河發電運營有限公司黨群工作例會制度
1.目的
為了規范公司黨群工作例會活動,提高黨群工作例會質量,充分發揮黨群例會在研究部署黨的建設,廉政建設,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企業文化建設和群團工作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黃河發電運營有限公司.
3.會議內容,時間及組織
3.1 會議內容
3.1.1 傳達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上級和公司的重要文件,會議精神;結合公司實際,提出貫徹執行和落實的意見和措施.
3.1.2 聽取所屬各單位匯報黨的建設,廉政建設,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企業文化建設,群團工作等方面的情況,交流有關經驗,加強信息交流和情況反饋.
3.1.3 根據上級精神,圍繞公司中心工作,結合實際研究部署公司黨的建設,廉政建設,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企業文化建設和群團工作;研究討論制度和規定.
3.2 會議召開時間
每兩月召開一次.遇有特殊情況,可隨時召開.
3.3 會議參加人員
3.3.1 一般情況下參加人員有:公司黨委分管黨,工,團,紀檢工作的領導,黨支部(總支)書記,分工會主席,團支部(總支)書記,公司機關從事黨,工,團,紀檢全體工作人員.
3.3.2 特別重要會議,專題會議,根據分管黨群工作的領導安排,通知相關人員參加.
3.4 會議組織
3.4.1 會議由分管黨群工作的領導主持,也可委托職能部門負責人主持.
3.4.2 會議的議題和方式,會前由綜合管理部負責征集,由分管黨群工作的領導確定. 3.4.3 會議的通知和相關材料準備工作由綜合管理部負責,并于會議前一天向參加會議人員通知會議議程.
3.5 會議要求
3.5.1 參加會議人員按照會議議程提前做好相關準備工作,保證議題明確;發言要客觀準確,言簡意賅,做到能有效解決問題.
3.5 .2參加會議的人員不得無故缺席,確實不能出席的,一般要安排相應領導或人員參加,并向綜合管理部說明.無故不參加會議的要進行通報批評.
3.5.3 由專人負責會議記錄,會上做出的重要決定要形成會議紀要.
3.5.4 各單位,各部室要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及時反饋落實情況,必要時要有書面匯報材料.
3.5.5綜合管理部對具體落實的工作要加強對各相關單位的檢查,指導和督辦,確保會議精神落到實處.
4.支持性文件
根據《黃河水電公司黨群工作例會制度》和《青海黃河發電運營有限公司會議管理制度》(2005年第002號)制定.
黃河發電運營有限公司
制度執行情況反饋意見表
制度名稱
黃河發電運營有限公司黨群工作例會制度
制度編號
Q — HHYYS — DQB (gh)— 014
執
行
中
發
現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