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網絡研修心得體會范文
時間:2023-04-05 01:57: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師網絡研修心得體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啟(701)班-7095-龐李花
半個月的網絡遠程教育即將結束,通過網上交流、互動,我學到了不少的理論知識,同時,也學到了不少課堂教學方法的好辦法和優秀經驗。非常感謝網絡遠程教育為我們提供這樣的學習平臺,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這次的學習課程設計到認識我的網上校園網上課堂、《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思“師德”行“師德”》、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觀摩與評析、幼兒教育中的師幼互動、幼兒園環境創設與觀摩等六方面的內容。通過每一段課程視頻,我聆聽了幼兒教育專家的專題講座;通過課程文本加深了對各個專題的理解; 通過每一次的課程作業反思了自己以往教學中的不足,同時,通過與各位專家以及廣大幼兒教師的網上探討,讓我更進一步認識到幼兒教師的博大智慧,在與他們的交流中尋找到了思想上的沉淀和共鳴。
在此次學習中,我認真地吸收課程專家的精彩講述和智慧點撥,在作業賞析、在線研討、研修感言、學員評論等欄目中流連徜徉,體會著新課程的理念、理論、方法,享受了知識和精神的豐盛大餐。各位專家、各位教師在線研討的暢所欲言、不吝賜教,使我獲益頗多。
篇2
一、內強素質、強化專業成長意識
正如德國大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凡是不能自我發展、自我培養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樣也不能發展培養和教育別人。”強化專業成長意識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前提基礎。所以,一個教師要自主自覺尋求專業成長之路,增強專業成長意識并為之苦練內功強素質。
首先,強化學科專業素質。這也是教師教學實踐中的首要任務。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是一門兼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性質的綜合性學科。作為地理教師首先要精通地理學科的基礎性知識,熟悉地理學科基本結構和各部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也稱之為本體性知識),形成以地理學科為中心的自然科學知識體系和與之相聯系的社會科學體系。與此同時還要博覽群書,閱讀有關雜志、書籍,比如《地理教學》、《地理教育》、《中學地理教學參考》等,了解和掌握地理學科的最新發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及時更新知識體系,夯實學科知識基礎。
其次,強化教師專業素質。教師專業素質即對學科專業知識(本體性知識)起支撐作用的教育心理學和地理教學論等教學知識(稱之為條件性知識)。這也是為人師的前提條件,尤其是剛步入講壇的教師,要盡快實現從大學校園中知識的學習者到知識傳播者的轉變,條件性知識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學科專業素質和教師專業素質兼備才為專業成長鋪就了發展通道。
二、扎根教學,完善專業成長能力
教師的專業成長不僅僅表現在專業理論知識的構建上,更應該體現在教學實踐中,應該是一個“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不斷循環發展的過程。扎根教學是教師專業成長、完善專業能力的主要手段。
提高專業能力的主要手段有教學反思、教學研討、教學比賽。教學反思就是要注重在平常的教育教學中反思自身的教育行為,教學效果并寫出心得體會,用于指導日后的教學實踐,為教學研究積累第一手資料。善于反思和總結的教師其成長速度必然較快。
如果說教學反思是面對過去的話,那么教學研討就是面向未來。教學研討主要是指課堂教學研討。課堂教學是展現教師專業素質的最好舞臺。課堂教學能力是一個成熟教師的核心特征。他總是善于對教學進行研討,創新教學方式、創新課堂結構,深受學生喜愛;他總是能在教學研討中提高課堂設計能力、課堂教學講授能力、課堂教學氛圍的調控能力、課堂教學過程把控能力,當然還有地理教師獨特的“三板”能力(板書、板圖、板畫)。
教學比賽主要是指各級各類優質課競賽、說課比賽、課件制作比賽。這是教師專業成長最大的推手,本人認為優秀的教師是比出來的。經常把握機會參加教學比賽是十分寶貴的專業成長機會。
當然,除外教師本身強化學科訓練也是必然要求。作為高考學科,老師的專業素質還應表現在指導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和水平。面對高考,不少專家提出“老師要下海,學生要上岸”的教學口號。
實踐出真知。只有扎根教學,地理教師才能由教科書的忠實執行者轉變為“自己的課程”的創造者。
三、與時俱進,拓展專業成長途徑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教師專業成長應該與時俱進。
首先,網上學習是拓展專業成長的必要途徑。利用現代便捷的網絡技術,參加網絡研修,參加地理學科論壇,加入或創建“博客”或“博客群”,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既可以與近鄰同事、專家交流對話,也可以到“他鄉”結交心儀的“知己”,尋求需要的能量元素,從而打開一條條專業成長的通道。
其次,教師成為研究者是專業發展的方向。進行課題研究和校本課程開發研究也是專業成長的新途徑。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專業知識,還可以提升專業能力。許多地理學科建設較好的學校都開發了校本課程,有自己的鄉土地理教材,讓抽象的自然地理無痕地滲透在鄉土區域的具體的地理現象中。
最后,尋求專業成長團隊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新形式。由于地理學科本身的綜合性和現實教育的復雜性,尋求廣泛支持,集思廣益形成專業成長團隊可以為專業成長找到新的生長點,并使之得以可持續發展下去。
當然,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一個終身過程,“一朝受教,終身受用”的時代已經過去。只有與時俱進,才能為專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專業成長之路是教師自覺發展之路,是教師自我完善之路。只要愿意為之付出汗水,定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參考文獻】
[1] 基于新課程的地理教師專業發展模式的建構,《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5.
[2] 楊曉奇. 促進農村初中地理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策略,《江西教師網》.
[3] 齊敏、周世玲. 教師專業發展的理性思考,《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