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有獨鐘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28 13:46: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情有獨鐘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直以來對玉情有獨鐘,雖然玉也可以做成首飾,但玉是有靈性的。《說文解字》中這樣說玉:“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玉其實就是通了靈性的美麗石頭,它集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它蘊含了無比的神秘性與浪漫性,凝聚著水的活性和靈韻,不媚不俗,不溫不燥。
誰都知道,“鉆石有價玉無價。”鉆石可以一克拉一克拉地計價,玉是無法用度量單位來計價的。玉就如女子的愛情,一個女子能贏得多少的愛情,完全是看對方為她著迷的程度,雖然評測一塊玉的質地,也要客觀地從它的晶瑩透明度和柔潤縝密度來定,只是到了最后無非只剩下“喜歡”二字,你若喜歡,就買了去,愛玉之人珍藏的多半是自己那份珍愛的心情。
據說,世間沒有兩塊相同的玉,我信然。無論從色澤、紋理、還是琢玉人的創作,都不可能產生相同的兩塊玉。若有一日,你得到屬于自己的一塊,無論貴賤精粗都將是獨一無二的,世上的好玉萬千,你恰好只遇見這一塊,就要好好珍惜這一場相遇的緣分。正如在你生命里只遇見一個她,即使她不是最美最好,但相遇了就要珍惜彼此的緣分。
我小的時候,有過一塊好玉。打我記事起,那塊玉便用一根紅線在我脖子里系著了,模糊的記憶中,那塊玉是青紫色的,然而對著陽光一照,便通體血紅。聽奶奶講,這是一塊古玉,玉在人身上佩得年代久了,便吸人身上的精血,成了血玉,是寶貝,是護身的寶呵!一定要看緊,血玉有靈氣,自己會跑的。
可是,不知是我太小過于不慎,還是真如奶奶所說,她自己給跑掉了,總之,那塊兒玉就那么莫名其妙的不翼而飛了。我爸爸媽媽翻遍了家里的每一個角落,都沒有找到她的蹤跡,奶奶惶恐地說,玉是丟不得的,丟了,就是不祥呀。于是家里的人便帶了我破災去了,廟里的婆婆一臉慈祥的說,金子是給有錢人的,玉是給有緣人的,緣啊--該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該是你的,怎么也不會是你的。那玉,怕是跟我沒緣份。
許多年來由于一直喜歡玉,所以也一直對小時候的那塊玉念念不忘,常常不由自主地想,那塊玉上究竟記載著什么呢?是煙花女子的一腔幽怨?是多情少年的滿腹心事?是古老的青苔小巷還是庭院深深幾許的候門王家?我不敢肯定,但我想,上面一定會有一個古老的被塵煙湮沒的故事,那一定是段極美的情緣吧!
我對玉的鐘情,一直以來沒有人知道,因為我從那以后從來不曾買過玉,只是哥到云南旅游時知道我對玉的鐘愛,給我帶回一個玉鐲,我一直戴著,在一次體育活動中,我不慎跌倒,玉鐲摔了一道裂縫,雖然每每看到那玉上的“傷痕”心底有些隱痛,但我一直留著那有暇的玉不曾更換。對玉我相信那句話,“玉是給有緣人的”,我就在等那塊兒有緣的玉,到時候,不管世人給她的定價是高是低,那塊玉對我來說,都將是無價之寶!
古人云:“君子無故,玉不離身。”是說玉一定要貼身而戴,人不亡,玉不離身。玉是活的,老人常說:“玉越戴越活,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世。”人以血養玉,玉以氣還人,它有點類似于補品中的人參,貼身而戴,時間長了,會使人氣脈貫通、精氣充沛,同樣,玉得人氣滋潤,它也會變得更加溫潤細滑,晶瑩剔透,連細微的裂紋也會愈合。
只是我不知道,把一塊玉戴活需要多少年的肌膚相親,才能使它與自己血脈相通、呼吸相和,我愿意首先活過來的是自己,讓我更加的溫潤瑩秀,清音遠揚,每一個日子都瑩彩煥然。
玉與人能夠交織成一體,玉的靈性乞憐與人的靈氣,人的靈氣又得益于玉的靈性。我認為最是把玉和人交織成一體的神話莫過于《紅樓夢》。女媧補天時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石頭中多出的那一塊頑石,經了女媧的鍛煉,靈性已通,由十二丈見方的龐然大物縮小至扇墜兒大小的晶瑩寶玉,降落人間,在“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的賈府,與性癲情癡的賈寶玉共同歷經了一場“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的情劫。許是寶玉果真得了那通靈寶玉的靈氣,故而與賈璉那些弟兄不同,祛除了一股男兒的濁氣,雖是“泥做的骨肉”,卻是周身的聰俊靈秀,瑩潔通透。
小說中,電視中常出現這樣的鏡頭:女主人公的奶奶或外婆臨終前,把手上佩帶的傳世玉鐲鄭重地交給心愛的孫女,讓那只積蘊多少美好愛情故事的玉鐲綰在下一代手上,繼續演繹它的傳奇。我就常常想,那個主人公怎么就不是我呢?若是這樣一只蓄滿愛情故事的玉鐲綰在我臂上,無論它是瑩白、翠碧、傷紅或月黃,它都可以照亮我的一生。我輕輕舒展著那縛玉的手臂,小心翼翼從時間的深處走來,那一縷縷憂傷也有了無言的溫情,輕綰住那一片玉心,其實綰住的不過是那一段塵緣。
我想,每一枚古玉都有著一段塵世的傳說,越過悠遠時空,它引領我走進唐朝的清晨,宋代的黃昏,靠近爐上裊裊飄出的熏煙,淺紫淡灰中,佩玉的女子憂郁的目光,穿越千年,與我相撞。
我是極愛看女人佩戴玉鐲的,那白皙纖柔的玉臂因佩戴了玉鐲更顯出溫潤柔美,腕間的玉晶瑩剔透,輕輕揮動中映襯出女人的溫婉雅致、纖塵不染的高貴。此時若有一個知她疼她的男人輕輕握住那纖手,那佩玉的臂呀,就像一片溫柔的水域,瑩瑩潤潤,輕輕柔柔,連空氣里都流淌出一脈幸福的暖流。
一切與玉有關的懷想都有著不期而遇的美麗。瓊樓玉宇,這是關于玉的夢想,有著不可言說的美,有著乘風歸去的恣意,其實也只是在人間“起舞弄清影”而已。“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每讀此句,眼前總會浮現出“產玉之藍田,積日光之暖而使良玉生煙”的美妙情景。還有那些帶“玉”的詞匯:玉階、玉泉、玉帛、玉蕭、玉佩、玉人、玉心……每每讀著都使我心頭閃過絲絲的溫潤光澤。
我依然對玉情有獨鐘,依然相信玉是屬于有緣人,依然相信每塊玉上都有一個美麗的故事,每次看見玉都會浮想聯翩,只是固執地不肯輕易買玉--玉如情緣,情緣如玉,沒有緣份的玉,我不會要,有緣的碎玉,我也不會要。
篇2
雨,給我的感覺是冰冷冷的、灰蒙蒙的、昏沉沉的。可這次,雨帶給了我不一樣的感覺——晴朗。
《雨中有一片晴朗的天空》主要寫的是在雨中,兒子的腳被扎出血了,爸爸媽媽馬不停蹄地送兒子去醫院,盡管很累很累都不吭一聲的故事。
溫暖的親情洋溢在冰冷的雨中,冰冷的雨中流淌著溫暖的親情。鼻頭酸酸的,此情此景怎能讓我不為之動容?我想起了同樣的是雨中,同樣是去醫院。那次半夜我生病了,爸媽連夜將我送到縣城的醫院,那崎嶇不平的山路上啊,印著爸爸媽媽深深的腳印。天下父母都一般,想要給予孩子最好的,會為孩子付出一切,那是因為哪個孩子不是父母最珍貴的禮物呢?
雨中,我感受到了有一片晴朗的天空盛放在我的上方,正在為我遮風擋雨。
湖南懷化麻陽縣富洲學校初二:滿欣玲
篇3
我是一個文靜的女孩,當課間休息的時候,別的同學總會像一只只出了籠子的鳥雀一樣,飛奔到操場上揮灑著汗水,但是我卻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書或者寫東西。
也許是性格決定的,我所看的書變成了我的內在積累,很多辭藻和句式,已經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在寫作的時候總會信手拈來。也或許是這個原因,我對寫作情有獨鐘。
記得三年級的時候,學校第一次舉辦了作文比賽,每個班選出來五名同學參加,很幸運的是,我被語文老師挑中了,和班上的另外四名同學一起去參加了那次作文比賽。令人高興的是,我沒有辜負了老師對我的期盼,更沒有辜負自己平日里的努力,我取得了作文比賽第三名的好成績。雖然這個名次不是最好的,但是它足以能夠證明我平時的努力沒有白費,平日里所看的書并不是在浪費時間,這次比賽給了我大大的鼓勵以及自信,讓我在以后的道路上更加對寫作情有獨鐘。
雖然現在已經上了六年級,升學的壓力也是如負重任,各個學科都要拿出來足夠多的時間去努力達到想要的分數,但是我還是會拿出來一小部分的時間繼續聯系寫作的。希望寫作這條路會伴隨我的一生。
篇4
書海浩瀚,知識無窮。古人常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從中可見,古人對書可謂情有獨鐘。自古以來,書本就是人類的好朋友。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
我也是一個愛讀書的人,我對好書,似乎有一份特殊的感情,雖然我們不能像人一樣面對面進行交流,但我覺得它是我最親密的朋友。要是沒有她,我也不會有這“名列前茅”的作文成績。
我看過的書數不勝數,《紅樓夢》令我欲哭無淚;《母親》向人們展現了母親無私的付出......
我從小就愛看書,對書有一種好感。
篇5
獨享自由天地
徐聞海石花寫作學校五(一)班
符家豪
早晨起來,打開窗戶,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難得一個星期六,卻被媽媽的嘮叨攪和了。
“家豪,去刷牙!”
“家豪,去吃飯!”
這時,我就不得不去上衛生間避避。難得放松一下,媽媽又開“連珠炮”了:“又在玩,還不快做作業!”我只好去做作業了。
作業做累了,做煩了,我便藏幾本書在衣袋里,大步跨進衛生間,然后說一聲“我上廁所,”就把門關上了。
慢慢地,我對衛生間有了感情,每當放學回家,每當心煩時,總要到衛生間里坐一下。那柔軟舒適的馬桶蓋墊子,那衛生間里散發著淡淡的香水味,那從窗外射入的溫暖的陽光,使我舒服,快樂。
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個習慣:即使沒有大便和小便的意思,我都要進去坐一坐,擺脫眼睛的倦擾,擺脫媽媽的嘮叨,擺脫難題的困惑,在一片自由天地間獨享其樂!
我和衛生間已結下了不解之緣,衛生間是我溫馨的港灣。
點評:
“讓人心悅誠服”,這句的評點,可謂恰如其分。
其特點有:立意新穎,情有獨鐘。題材奇妙,激情詳溢,語句干練,風趣瀟灑。層次井然,思維清晰。善用修辭,形象生動。小學投筆,與眾不同。
篇6
像《故事會》、《故事林》,因為是半月期刊,爸爸又幾乎得空就有買賣。
所以,在印象中,那時家中的書柜,茶幾,床頭,都會有數本故事書。
那時的我對電視還是視若無睹的,對書卻是情有獨鐘。
在翻遍了書柜里的作文選后,我就開始對這些故事書發起了進攻。
這一看不打緊,一看便著了魔,畢竟作文選都是我的同齡人寫的,而故事書的作者那可大都是些心存故事的男女老少寫的,視野,文筆,角度,完完全全的不同。
從此,我的生活里,故事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放學走路的時候,但凡有平坦的地方,我挨著好朋友走,手中拿著故事書翻上兩眼;吃飯的時候,沒有配菜沒關系,故事書就是我的美味菜肴;上廁所蹲坑的時間我更是不會放過;更何況晚上睡覺的時候呢......我在想,鼻梁上的這副近視眼鏡的到來,我的那些寶貴的故事書是脫不了干系的。
因為愛看故事書,所以我在語文考試中,只要是不限體裁的作文題,我寫的幾乎全是記敘文,而每一回的分數都還算可觀。
但碰到其他文體的時候,我的知識面就感覺欠缺了不少。
可我仍捧著我的故事書,雖然有的篇章,我剛看個開頭就能大概得想到結尾。
一直有點奇怪,那邊喜歡看故事的我,當時為什么不想想自己寫寫身邊的故事呢。
也許還是閱歷太少,心沒有定性吧。
如今,隨著電視劇的大量產出,綜藝節目的不斷花樣更新,好多人,包括我這樣還沒有定性的青少年,漸漸地在課余時間多花在了那些大大小小的屏幕上,紙質的課外書漸漸地減少,更多人喜歡上了電子版的閱讀。
篇7
家鄉是一首歌,一直叫人欣賞;家鄉是五光十色的沙灘,有著兒時無數歡樂;家鄉是朵朵白云,代表著我的成長……童年的我偏偏對家鄉的草原情有獨鐘。
草原上,一頭頭牛、一匹匹馬在奔跑,一只只潔白如云的綿羊在悠閑地咀嚼著嫩草。一個牧人騎在馬上,走在草原上,看著他的羊群,眼里的神情充滿著喜悅,他哼著歌微笑著。
一望無垠的草原呵,仿佛綠色的海洋,走進去,你會聞見青草、花朵的芳香;你會聽見蛐蛐、蟋蟀的演奏,曲子悠揚動聽;你會看見一只只兔子、一匹匹馬,它們是大自然的環保者。
說起草原,我總會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愛,春天鮮花盛開,冬眠的小動物從睡夢中醒來,草原上一片生機。夏天綠草如茵,知了叫個不停,小動物們都躲在了陰涼處,小狗吐著舌頭,太陽炙烤著大地,牧民們的頭上流下了黃豆大的汗珠。秋天,喜慶一片,牧民忙著打草,為過冬的牲畜儲備草料。落葉飄零,田間有一股果香。冬天,白雪一片,冬姑娘為大地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刺骨的寒風,把害蟲全部消滅。太陽照在皚皚白雪上,閃閃發光。
篇8
寫好半命題作文。關鍵在于把握“一半命題”的權利。半命題作文的填題看似簡單,但其中奧妙無窮。如何把半命題變為便于自己發揮的命題,這是一種秤砣雖小壓千斤的運思技巧。只有掌握了補題技巧。寫作時才會像皰丁解牛一樣。游刃有余。下面的三種方法易學實用:
一、補題要適宜展示自我特長。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下筆能否成功。有無動人的素材人文.至關重要。而半命題作文正是在動用生活儲存方面。為我們提供了自由,補題時要加以充分利用。例如,讓你寫“《_____讓我陶醉》”,該如何補題呢?如果你是一位音樂迷,對動聽的歌詞與優美的旋律自然會情有獨鐘:如果你是一位文學迷.對詩詞典故與文壇軼事或許可以信手拈來……結合自己的“音樂”“文學”等特長下筆,也許會下筆如流。江蘇中考滿分作文《樂曲讓我陶醉》便是出自一位音樂愛好者之手,文章從歌詞引出,在曲中收束,寫出了激揚、纏婉、典雅的旋律給自己營造的美不勝收的生活。
二、補題要力求突出個性風采。半命題作文,容易受到兩方面的局限:一是受提示語的影響。如2006年深圳市中考作文題為《讓.一走進心靈》,試題中提示:可填入“勇敢”“寬容”“善良”“快樂”“音樂”“幸福” “正直”“感恩”“明月清風”“燦爛的陽光”等詞語。不少同學便不假思索,隨意挑來。據統計,以“勇敢”和“善良”為內容的文章就占到了20%左右。二是受日常習慣的影響。寫作《把___帶給____》時,考生不是寫“把幸福帶給父母”,就是“把快樂帶給同學”,讓人望而生厭。其實提示語起到的只是“引”或“導”的作用。我們要學會在這條看似普通的“橫線”上下工夫。首先,在內容的選擇上要盡量擺脫提示語的束縛.學會從提示外去尋找更適宜自己寫作的內容。如深圳考生擬出的“讓江南煙雨走進心靈” “讓歷史走進心靈”,前者滿載詩情畫意,后者文化底蘊豐厚。另外在角度上也要講究出新,考生從反面立意,擬出的《把失敗帶給同學》,極具懸念感;《把歡樂帶給自然》用童話展開,更是新穎脫俗。
三、補題要緊扣題旨與文意。對于半命題作文,題目在擁有一個鮮明的中心詞的同時,往往還有一個畫龍點睛的“題眼”,因此,補好題目之后還得有一個仔細的審題過程。有些同學擔心時間不夠,看到題目便匆匆動筆,這是相當危險的。如中考作文《友情依然》中,“依然”一詞,就暗示著我們的友誼在“過去”和“現在”之間,出現過一些波折.這道作文題從“雨過天晴之后的友誼”或“一場誤會”等角度下筆,中心就不會出現偏差了。據安徽蕪湖市中考閱卷老師反映,該市考生寫作2006年中考作文題“也是一種享受”時,不少考生選擇的“唱歌” “跳舞” “聽歌”等內容.均存在扣題不緊的現象。主要問題是大家忽視了題目里的一個重要字眼――“也”字;相比之下, 《平淡也是一種享受》《等等也是一種享受》等題目便令人喜歡。
篇9
袁老師想讓我們體驗一下當小模特的滋味,但這種模特你一定從未見過,把自己搞笑,精彩的一面在兩分鐘中充分地展現給我們這些觀眾,要點是在這“漫長”的兩分鐘內要紋絲不動哦,這可不是讓我們當一次“”嘛!
“下面是‘才子組’的四位同學”袁老師高聲宣布,袁老師每次選所謂的人才都讓人大失所望。我不禁這樣想,果然不出我所料,他們是幾位我班著名的笑星,不知參加完這次活動會不會轉化為癡呆呢!期待中……
不知我們班里的高老先生是不是對屋里的電扇情有獨鐘,他呆呆的望著上面,頗有白日夢幻想者的癥狀,嘿,不會是想著有什么滿漢全席擺在你眼前,要不然也不會如此入神呀!還有人說他的脖子伸的那長,好像一只老鵝,有人搶著說“他不是鵝,他是蛤蟆,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他的想象力也太豐富了吧!
篇10
我是個渴望冒險的膽小鬼,從小就是。
一方面,我向往率性而為、仗劍天涯的瀟灑人生,另一方面,我又對未知事物抱有畏懼心理,希望生活是可以掌控的。聽起來很矛盾是嗎?可在閱讀的世界里,這組矛盾不再是矛盾。
閱讀是最安全的冒險:你可以像金庸筆下的令狐沖那樣笑傲江湖,又不必真的舞刀弄槍搞一身傷;你可以在安東尼給小王子創造的世界中來一次宇宙旅行,卻不用考慮如何從一個星球到另一個星球;你還可以到安徒生童話中參加拇指姑娘在花王國的婚禮,或是跟著格林童話里的灰姑娘一起跳上南瓜馬車,去城堡參加舞會……體驗以上種種冒險只需要兩個動作――翻開書,然后,開始閱讀。
說到這,你也許會發現,我對武俠和童話情有獨鐘。很顯然,它們可以在現實之外建構另一個奇妙的世界,然而,我們在閱讀世界的所得能否轉移到現實中呢?或者,具體到你們更關心的一個問題,它們能不能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呢?答案是肯定的。
可能有人會不服氣:你說武俠和童話能讓我們在寫幻想類作文時更有想象力我還相信,可它們對《我的同桌》《記一件難忘的事》這類作文也有幫助嗎?畢竟前者是假的,后者是真人真事。如果你有這樣的疑問,不妨先回憶一下:你在閱讀武俠和童話時從不被那些“假的”情節打動嗎?你寫真人真事的作文有沒有被老師批評過沒有“真情實感”呢?
作文的真實感并不完全等同于真人真事,一件真實發生的事,如果敘述得干巴、缺少細節,不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也會讓人覺得假。那些擁有真實感的“假”故事,恰恰是教我們如何觀察和敘述的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