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德育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7 18:40: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畢業德育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電大;漢語言文學專業;論文;管理
一、本科畢業論文的地位及在完成培養目標中的作用
(一)從培養規格上看其必要性。畢業論文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教學計劃中的重要環節,是完成培養目標及規格的有機成份。漢語言文學專業,在業務知識與能力方面,培養目標及規格中要求:“……了解本學科的前沿成就和發展前景,具有較強的文學分析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能閱讀和檢索古典文獻,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從上面的表述中可以看出,畢業論文工作正是完成科研/寫作和檢索資料等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不做好這項工作就無法實現培養目標及規格。
(二)從學員實際需要看其必要性。電大學員??扑鶎W專業有相當一部分是非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論文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挑戰。因此,畢業論文的撰寫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難得的學習、實踐機會,提高其實際工作、學習以及科研能力。只有經歷了論文寫作的全過程,學員才能初步掌握學術論文的功用和特征,正確運用這一科研文體,反映研究成果,傳播學術信息。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說,撰寫學術論文,記錄科研成果的意義主要就體現在知識積累和學術交流兩個方面;從論文作者個人的角度來看,通過撰寫、發表學術論文,將學術成果公諸于世,研究者個人的勞動成果才能得到社會的承認,也才能使科學研究的社會價值得以實現。
(三)從提升電大教育的品牌角度看其必要性。從我們周圍看,目前獲取本科學歷的渠道和途徑很多。就論文來看,與其它高校相比,要求是高了些。這是樹立電大質量意識的體現,是提升電大教育品牌的必然要求。
二、論文指導與管理工作所面臨的問題
(一)主觀認識方面。如前所述,與其它高校相比,我們的要求過高過嚴,在教師層面也感覺過于苛刻,有抱怨情緒,給論文工作造成一定困難。學生層面,認識程度更是不夠,在求易避難情緒驅使下,覺得好象是學校在為難他們,很不樂意。
(二)客觀方面。就縣級教學點來說,存在如下問題:一是學員工學矛盾突出,沒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論文撰寫工作上來;二是一部分學員??撇皇潜究扑鶎W專業,在專業修養方面欠缺較大,盡管本科理論階段學了一些課程,但從專業素養方面來說,仍顯不足;三是資料的搜集渠道不多,給資料的搜集帶來諸多不便;四是指導教師難聘,特別是外聘教師,不好管理,對我們的教學要求的理解有偏差,指導行為上不一致,把握不住要害。
三、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措施
(一)加強學習,提高思想認識。首先在領導層認真學習領會上級電大關于論文工作的有關精神,從培養目標層面和提升電大品牌的角度看待論文工作;積極與省、市電大主管教師溝通,尋求幫助與指導;利用網絡查閱普通高校對論文工作的信息,借鑒有益的作法,移植在我們的論文工作中來,形成自已的工作思路和模式。通過日常教學活動將這些思路和模式傳達到教師中去,使大家形成共識,滲透在平時教學工作中。積極選派管理人員和教師外出學習,提高管理水平和指導能力,為論文工作奠定基礎.
篇2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英語聽力,教學策略
一、當前大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現狀
聽、說、讀、寫是學習和運用語言必備的四項基本技能,是學生進行交際的重要形式,是他們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基礎和手段。但從學生反映出的實際語言技能來看,明顯表現出不均衡的特點。經問卷調查,發現我校大部分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在中學階段都是接受的應試性英語學習,偏重語法、詞匯及閱讀的訓練和學習,不重視聽說,加之由于地域、方言以及高考不考聽力等因素的影響,語音面貌不佳,缺乏對英語語音的連讀、爆破、弱讀、同化以及英美英語的發音差異等等方面的知識,又對語法知識的一知半解,對英語背景知識知之甚少,這些都是影響聽力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從目前情況看,我院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普遍偏低,“聾啞”現象較為嚴重。學生反映最亟待提高的就是聽力和口語。鑒于這種現狀,本文在深入開展的英語聽力調查的基礎上,分析了英語聽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障礙,提出了有效的教學對策,以期提高英語教學的整體效果。
二、影響非英語專業學生聽力能力提高的因素
1.語言因素的障礙
語言因素是影響聽力水平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其中關鍵詞匯量做后盾。當然,語法知識在聽力中也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有些學生盲目地認為語法知識不重要,其實英語的語法規則語差別較大。例如英語中的虛擬語氣在漢語中是沒有的畢業論文提綱,這種語法結構方面的差別,會干擾學生的聽覺認知,從而使聽力出現偏差。
2.文化背景的障礙
正如語言學家拉多所說:“我們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語言,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準則,就不可能真正學到語言。”因此,對聽力材料的理解并非完全取決于個人的語言知識,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英語語言文化背景知識,才能做出正確判斷期刊網。如果學生對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歷史、地理、民族風情、風土人情和生活習慣等背景知識了解甚少,就會感到即使聽懂單詞,但是理解不了所聽的內容,造成聽覺認知上的障礙,選擇答案時就會茫然、不知所措。比如:
W:What else did youbuy?
M:I bought a baker’s dozens eggs.
Q:How many eggs did thewoman buy?
A: Eleven B: Twelve C: ThirteenD: Twenty
當學生聽到a baker’s dozens eggs 時,絕大部分學生都毫無疑問的選擇了B,其實正確答案是C項。能否正確地選出答案關鍵在于是否了解a baker’s dozens eggs這一習語。該習語起源于15世紀的英國。當時英國對面包的重量進行了規定,但是在當時的條件下很難保證每個面包的重量,但又為了避免因缺斤短兩而受到懲罰,baker們規定在一打12個的基礎之上又加了一個,即13個,又因為13 在西方國家是個不吉利的數字,所以就用a baker’s dozens來替代13。所以如果對該習語不了解,是不可能選出正確答案的。又如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這個典故出自希臘神話,地上的第一個女人潘多拉因為好奇打開了眾神給他的盒子,立刻出現了一系列的災難,給人類帶來了極大地痛苦和折磨,因此人們用Pandora’s box比喻災難的根源。如The Senate investigation turned out to be a Pandora’s box for the administration。在該句子中出現了Pandora’s box,如果不知道潘多拉之盒的寓意,就無法正確理解該句子的意思。
由此可見,文化背景知識將會對學生的聽力理解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學生對西方文化背景知識知之甚少,就會對聽力理解產生很大的障礙。
3.心理因素的障礙
影響學生聽力水平除了語言和文化因素,還存在著一定心理因素的障礙。事實上,學生聽的過程就是其已有的語言知識、背景知識和輸入信息與聲學信號相互作用的心理過程。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質對聽力的影響也很大。在聽力訓練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如果同學聽者如果積極主動,充滿自信,不帶有任何心理負擔,就可以發揮其正常水平;但是如果聽者緊張、焦慮或者精力不集中,就容易產生恐懼和慌亂的心理,這會嚴重影響聽力理解的正確性。
三、相應的教學策略
針對我們在教學中所發現的各種聽力障礙,教師應該對癥下藥,做出針對性的調整。本人建議如下:
1、加大訓練,突破語音知識關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對全班同學的語音做一次摸底調查,針對同學在語音方面的問題畢業論文提綱,進行專門的正音練習。一般在中學階段,學生對有關的的語音語調方面的知識了解的比較少,所以聽說課的教師應該系統簡潔地介紹相關的英語語音語調的基本概念,然后給學生推薦相關的介紹語音知識的書籍和聽力材料讓他們課下自學。上課過程中,結合他們復習的語音知識,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錯誤并予以糾正,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在授課過程中老師應該有計劃、有意識地給他們講授在語音方面的基本知識。如區分元音、輔音、輔音群、重讀和弱讀;不完全爆破、意群、連續、音的同化與失音、句子重音及語調等。其次,選擇合適的錄音材料進行模仿、跟讀、聽寫等練習,培養學生對語流中的語音、語調變化的敏感性以及語速的適應性。再次,要向學生進行英美發音的對比,了解英美的差異性,能正確區分英美發音,為聽力理解掃除障礙。語音學習是外語學習的關鍵,正確的發音及語調是順利進行口頭交際的基礎,是聽力能力提高的必要條件。
2.鼓勵學生加強詞匯自學,鞏固語法知識
實踐證明,詞匯量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聽力水平,所以,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進一步加強詞匯練習,將詞匯學習融合到讀、聽、說、寫、譯等各項技能的學習中;還要引導學生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記憶單詞,促使學生利用縱向橫向思維對詞匯進行詞源及音、形、義連貫記憶,在課堂內外不斷糾正自己的發音,課上加大新單詞出現的頻率,最終使學生真正掌握一定量的詞匯并熟記于心期刊網。當然,聽力課上我們的應該不大量的時間用來練習聽力,但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鼓勵學生課余可以利用練習和小測試鞏固所學語法知識,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從而促進對聽力的理解。
3.補充文化背景知識,強化英語表達方式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特定的文化產生各具特色的語言背景。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比較側重語言現象的講解,對于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和風俗很少介紹。而聽力內容廣泛,題材多樣,并且英語聽力教材中文章有很多是歐美人撰寫的。如果學生知識面較窄或者跨文化歷史背景知識缺乏,不了解他們的社會制度、風土人情、民俗習慣、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等,常會感覺到聽得懂單詞卻聽不懂意思。語言的學習也應該是文化的學習,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的教學設備,多給學生提供一些關于西方國家的文化、歷史、政治、經濟、法律、宗教、教育、文藝的相關影片或有聲材料,不失時機地向學生介紹西方文化,再次,也可以通過聽英文歌曲、閱讀英語報刊、雜志等來了解英語國家不同時期的社會習俗和國情背景,以克服文化差異帶來的聽力理解上的障礙。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與外教加強交流,進一步掌握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識,以增強對英語國家的了解畢業論文提綱,從而便于更好地理解聽力材料。
4.創造良好課堂氣氛,加強互動練習
大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一蹴而就。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有助于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在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幽默親切的教學方法來營造一種自由、民主、輕松的課堂氣氛;并且要積極為每個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及時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和鼓勵,讓每位學生都嘗到成功的喜悅,激起歡樂和自豪,使學生以輕松的心態、積極主動地投入英語聽力學習,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們要拆卸掉心理障礙,進行必要的基礎訓練和聽力測試。多聽、常聽、反復聽,堅持 “精聽”和“泛聽”相結合的原則,總之,只有進行不斷的努力才能最終提高自己的英語聽力水平。
四、 結語
總之,大學英語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改變“啞巴英語”、“聾子英語”的狀況,以聽力教學為先行,正視英語教學聽力中所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大膽嘗試,采用多樣化教學形式,不斷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經驗,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讓聽力教學發揮其最全面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顧嘉祖.語言與文化[M]. 上海:上海外語出版社,2002
[2]夏黎紅.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現狀與改進措施[J].昆明大學學報,2002,(01)
[3]李冬梅.近十年來國內英語聽力理解研究述評[J].外語界, 2002(02)
[4]王海波.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現狀及其對策[J].大學英語,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