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數學教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9 13:12: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幼兒園數學教學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幼兒園數學教學論文

篇1

關鍵詞:數學教學;游戲活動;激發興趣

數學學習既抽象又枯燥,使幼兒很難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基于此,筆者嘗試將數學教學游戲化,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這樣,抽象的數學知識在幼兒眼中充滿了樂趣,枯燥的練習也因游戲的介入變得形象、有趣。

一、使數學游戲化

生活活動在幼兒活動中占據相當大的比例,因此,教師可以將抽象的數學概念通過真實的生活情境變成幼兒感興趣的具體事物。細心的教師會發現,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事物、情境對幼兒數學學習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正是這些經常的、重復出現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對幼兒數學學習產生著不斷積累的作用和影響。教師只要科學、合理地利用好生活中的情境,就可以引導幼兒很好地進行感知和體驗。例如,幼兒園每天都有加餐,食堂阿姨每天會為幼兒提供各種形狀、大小不一的餅干,幼兒對形狀大小不同的餅干充滿了興趣,個別幼兒會不經意地喊出:今天的餅干是方的;今天的餅干是圓的。筆者發現這一現象后,特意在幼兒吃餅干之前加了“說一說”“比一比”的環節,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拿到的餅干是什么形狀的,讓拿著相同形狀餅干的幼兒比一比餅干的大小,將形狀、大小這些數學知識,隨機滲透在生活活動中。同時,為了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形狀的認識,筆者隨機引導幼兒多動腦筋,看看能不能把自己的餅干變成其他形狀。幼兒一聽都特別開心,他們有的把餅干變成圓形,有的把餅干變成長方形,還有的把餅干變成心形,玩得不亦樂乎。在把餅干變形的過程中,幼兒還相互指導、相互學習。筆者只是利用幼兒吃餅干這一生活環節,就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熟練地掌握了數學中形狀和大小的相關知識,這樣不僅減少了浪費,還鞏固了幼兒對圖形的認識。又如,在每天玩具時間結束后,筆者增加了“送玩具寶寶回家”的教學環節,讓幼兒自己將積木、毛絨玩具、串珠、插片等送到不同的玩具箱里,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簡單的整理。另外,筆者在每天戶外活動時,注意讓幼兒觀察各種物體的形狀。有的房子的門和窗是長方形的;有的房頂是三角形的;有的樹干是圓柱體;有的樹葉是三角形的;有的花瓣是扇形的等,這樣既能教會幼兒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又能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認識各種圖形。總之,幼兒生活活動中的數學無處不在,只要教師科學、合理地利用好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幼兒就可以在生活中主動建構數學概念,獲得豐富的數學經驗。

二、提供豐富材料

材料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媒介,它承載著數學教學的目標。因此,教師提供的材料不但要形象、直觀、具體,還要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例如,筆者為小班幼兒提供了各種顏色、形狀、大小的串珠和漂亮的繩子,讓幼兒為自己或者媽媽制作漂亮的項鏈。幼兒串得非常開心,在滿足自己串珠體驗的同時,又發展了自己的手眼協調能力。幼兒在積累了一定經驗后,開始探索按顏色、形狀、大小,不同分類穿在繩子上,分類排序的數學知識就在游戲中不知不覺滲透進去。幼兒對插片比較感興趣,因此筆者為幼兒選了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插片,還特意選擇了標記數字的插片。幼兒在玩插片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想象力,拼出了各種圖形。有的幼兒按照一定規律的形狀進行拼插;有的幼兒按照一定顏色進行拼插;還有的幼兒按照數字大小進行拼插。小小的插片活動不僅鍛煉了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還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掌握了按規律排序與數的相關知識。

三、創設教學環境

幼兒的生活離不開與他息息相關的環境,創設一個可以和幼兒互動的主題墻飾環境,可以起到提升幼兒學習積極性的效果。例如,筆者在班級走廊墻上布置了一面游戲墻,并在墻上粘貼了大小不同的插片松樹。在玩插片時,筆者引導幼兒說出哪棵樹大、哪棵樹小,誰排在前面、誰排在后面,感知大小和數量關系,學會排序。夏天,筆者布置了漂亮的花衣裙,為幼兒提供了各種圖形的小貼片,并在旁邊貼上幾張物體排列的模式圖樣,讓幼兒按照圖樣把貼片貼在花衣裙上,同時還鼓勵幼兒想象不同的樣式來貼,看誰把花衣裙打扮得最漂亮。幼兒貼出的樣式很多,有的把各種顏色的小花按一定規律排序;有的把不同形狀的圖形按一定規律排序……看著這些作品,筆者為幼兒歡呼:能做出這么漂亮的花衣裙,你們真是太棒了!幼兒在與墻飾的互動中,既鍛煉了手部動作的靈活性,又掌握了與按規律排序的相關數學知識。

四、設計數學游戲

幼兒天生活潑好動,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將抽象的數學知識滲透于游戲中,可以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為了讓大班幼兒掌握按規律排序的相關知識,筆者設計了“去魔法王國參加舞會”的游戲。在參加舞會的路上,設置了各類障礙(從實物到圖片,由簡單到復雜),只有闖過所有關卡,才能進入魔法王國參加舞會。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一路闖關特別開心,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了相關的數學知識。由此可見,將數學活動設計成游戲受到了幼兒的極大歡迎。

篇2

(1)可以直觀展現生動以及形象的畫面

結合幼兒形成的比較形象化的思維特征,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各種技術優勢,把抽象的事物變得形象化,把整體變得細化,從而為幼兒展現出更加形象生動的教學內容。如在講述一些自然的常識性知識時,可以為幼兒形象展現風、雪、雨、雷電的全部過程,這樣就能夠形象展現出那些難以表達的過程或者事物,有效激發幼兒的視覺、聽覺等各種感官,同時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進而大大提高幼兒課堂教學的質量水平。

(2)可以有效提升教學的整體水平

在各種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幼兒園可以建立適當數量的多媒體教室,為幼兒創造更多的與多媒體的接觸機會。這樣能夠全面發揮多媒體技術的交互的特點,便于開展教學。如利用窗互或者圖形交互界面的形式為幼兒傳遞各種有效的教學信息,這樣所呈現出來的內容多數是非線性的超文本結構,可以把點、線、面這樣不同層次的信息進行交融在一起。所以,教師應該提前對基本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科學的設計,有機結合幼兒的各種喜好,讓其獲得學習的知識。

(3)可以有效強化幼兒的自我教育

在允許的條件下,幼兒園可以借助攝像機把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幼兒的具體表現全部記錄下來,之后組織幼兒集體觀看,并針對每個幼兒具體表現進行點評。與之前的課堂情況進行對比,找出幼兒的進步空間以及不足之處,積極幫助學生改正存在的各種過失,逐漸讓幼兒學會自律,為幼兒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氣氛,最大程度地滿足幼兒課堂展現的內心需求。

二、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的不利影響

對于幼兒園來講,有效培養幼兒的情感以及意志也是幼兒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換句話說,在進行游戲或者師生進行交往時可借助行為指導法或者榜樣激勵法來有效培養幼兒的情感以及意志。但多媒體技術的“點對點“”廣播式”等各種交互方式不利于幼兒的情感交流以及情感體驗,所以會對幼兒認知的形成有直接影響。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游戲都是經過游戲的形式來開展的,并且幼兒是各個游戲的重要的參與者,能有效獲得情感體驗,還可以容易形成開朗的性格,正確理解并認識社會普遍的現象,逐漸形成社會的同一認知。然而上述的所有內容都是多媒體技術所不能實現的。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長時間接觸電腦,會讓學生形成相對孤僻的性格,會直接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教師是幼兒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假如把幼兒完全交給多媒體技術,那就會很難完成教學目標,同時還很難形成自制力。除此之外,還對師生的相互交流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從而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產生負面的影響。

三、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的局限性

(1)客觀的教學條件的限制

因為不同地區的經濟條件發展不一致,雖然國家在幼兒園的全面建設方面有著資金的大量投入,但目前為止,還有很多幼兒園仍然沒有能力去建設足夠的多媒體教室(只有少部分的幼兒園出現了規模比較小的多媒體教室,但嚴重缺乏專業的軟件編制的精英團隊)。所以,幼兒園還有很多工作來做,以達到在幼兒園中普及多媒體技術的目的。

(2)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的限制。

在幼兒教學的實踐過程當中,只是在簡單使用一些教學設施,如投影儀、錄音機等,真正接觸多媒體設施的機會很少,因此開發并使用多媒體課件是很困難的。雖然有一些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幼兒園已經配備了多媒體教師,但因為幼兒教師對現代教學的各種技能不能夠熟練掌握,這就直接影響了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的有效使用。

四、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