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書真實范文

時間:2023-04-10 22:09: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合同書真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合同書真實

篇1

鎮痛泵是將鎮痛藥物(如嗎啡、芬太尼等)裝入藥泵內,通過患者自行按壓給藥來達到迅速鎮痛的一種醫療裝置。由于鎮痛泵具有使用方便、感覺舒適、止痛效果好等優點,因此近年來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一般來說,大多數患者在術后都可使用鎮痛泵進行“自控鎮痛”。使用鎮痛泵鎮痛的方法是:醫生通過微電腦控制系統,根據患者的病情設定鎮痛泵上的各項技術參數,并在泵中放入鎮痛藥。此后,患者可將鎮痛泵帶回病房使用。當稍感疼痛時,患者只需按動鎮痛泵的按鈕,鎮痛藥便可通過導管少量、均勻、緩慢地輸入到其體內。這樣,患者可自己調節鎮痛藥的用量,以最小的用藥量取得最佳的鎮痛效果,從而可顯著地減少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那么,哪些患者適合在術后使用鎮痛泵呢?

進行各種癌瘤根治術、頭頸胸腹的聯合大手術、骨科大手術等大范圍、長時間手術的患者。

進行開胸、開腹手術,且手術切口較長的患者。此類患者在術后往往需要留置胸腹腔引流管和胃管,常會因插管處疼痛而不愿翻身、咳嗽,進而可增加發生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的幾率。此類患者在術后應盡早使用鎮痛泵,以解除或緩解疼痛的癥狀。

進行前列腺電切術的患者。此類患者若在術后使用鎮痛泵可起到緩解前列腺痙攣、減少手術部位出血量的作用。

有高血壓或冠心病病史的手術患者。此類患者在術后使用鎮痛泵可起到降低心率、預防術后血壓升高等作用。

對疼痛較敏感或強烈要求采取鎮痛措施的手術患者。

臨床實踐證實,上述患者在術后使用鎮痛泵往往可取得很好的鎮痛效果,其病情痊愈的速度也可明顯加快。但在使用鎮痛泵時,患者也可能會遇到一些意外的情況。下面就介紹一下在使用鎮痛泵期間可出現的意外情況及應對措施:

1 鎮痛泵的鎮痛效果不佳?;颊咴谑褂面偼幢脮r若沒有取得理想的鎮痛效果,應采取以下措施:①檢查鎮痛泵的部件組裝是否正確,鎮痛泵的開關是否已經打開,導管是否發生了扭曲、打折、漏藥、堵塞等情況,泵中的鎮痛藥是否已經用完。②是否正確地按下了加藥器,按壓的力度是否足夠大。③是否在咳嗽、翻身、下床活動及感覺疼痛時及時地進行了加壓給藥(不要等到疼痛劇烈時再給藥)。④是否對鎮痛泵效果的期望值過高。有些患者認為,在使用鎮痛泵后可完全感覺不到疼痛。這是對鎮痛泵的誤解。

2 在使用鎮痛泵時出現了惡心、嘔吐的癥狀。患者若受到麻醉、手術創傷、術后用藥、自身體質及病友負面情緒的影響,就可能出現惡心、嘔吐的癥狀。如果在鎮痛泵中添加了阿片類藥物,也可使患者發生嘔吐。在發生惡心、嘔吐的癥狀時,患者應請醫生確認導致此類癥狀的原因,然后對因、對癥地進行處理(可使用昂丹司瓊等止吐藥),但不可盲目地停用鎮痛泵。

3 在使用鎮痛泵時出現了嗜睡的癥狀。有些患者在使用鎮痛泵后會出現輕度的嗜睡癥狀。老年患者、年幼的患者及身體素質較差的患者可出現程度重一些的嗜睡癥狀。一般來說,此類患者只要沒有出現昏迷、呼吸紊亂的情況,可不必對其進行特殊處理。

篇2

發包方:________________ 簽約時間:

承包方:________________ 簽約地點:

為了保證________施工質量,如期完成施工任務,達到雙方互惠互利的目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及其他法律法規,雙方友好協商,就本工程施工項目協商一致,訂立本合同。

一、工程名稱:____________

二、建筑面積(工程形式)____________

三、施工地點:________________

四、工期:1、開工:____年__月__日;

2、竣工:____年__月__日;

3、合同工期總共歷時____天。

五、承包形式:________

六、工程質量標準:________

七、工程價款:共計人民幣 元。

八、付款方式:本合同生效后支付合同款項的__%,計____元;工程竣工且驗收合格后,支付工程價款的__%,計____元;質保金___元,質保期滿后支付。

九、質保期:____年。

十、雙方的責任義務

1、發包方的責任義務

①為承包方提供良好施工場地、道路、水、電源,滿足開工條件。解決施工中需要發包方協調解決的四鄰關系及糾紛;

②監督管理施工過程中的工程質量、材料質量、督促工程進度;

③給承包方提供施工圖紙、坐標點、標高點;

④按時給承包方撥付款項和進行驗收、結算;

2、承包方的責任義務

①按發包方要求及圖紙要求進行施工;

②如期完成施工任務;

③接受發包方的技術指導和質量標準要求;

④負責發包方提供料物及設備的保護;

⑤教育施工人員愛護甲方的材物,不得偷竊和損壞;

⑥承擔施工中的一切安全事故責任及費用;

十一、其他

1、本合同自雙方簽字蓋章后生效,有效期至保修期滿。

2、本合同未盡事宜,可由雙方協商解決并簽署書面補充協議,補充協議與本合同享有同等法律效力。協商未果,提交山東曹縣人民法院提訟。

3、合同附件為本合同條款的組成部分,本合同連同附件一式貳份,雙方各執壹份,具有同等效力。

發包方:

承包方:

委托人:

委托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歡迎考生關注文秘站司法考試官方微信(cnwmz_com)、手機網(/),或者進入司法考試官方交流群隨時關注司考信息!名稱

QQ群號

立即加入

文秘站司考交流群【已滿】 146824317

文秘站司法考試2【推薦加入】 159771096

文秘站司法考試3【推薦加入】 372224733

2016司法考試交流群【交流學習討論】 174545516

文秘站司考交流群5【新群,歡迎加入】 163194046

篇3

瞄準中小企業市場

富士通市場戰略部資深產品經理周昊表示,富士通非??春瞄W存市場的發展, 2009年初創廠商開始進入閃存市場,到2013年,主流存儲廠商都已完成了全閃存產品的,標志著閃存市場越來越成熟。富士通其全閃陣列ETERNUS DX200F,希望在此時機迅速進入閃存市場。

DX200F秉承ETERNUS DX200 S3的特性,并以此為基礎實現全閃存磁盤存儲陣列。DX200F采用標準固態盤,最多可擴展到24個盤位。支持16 Gbit/s FC和10Gbit/s iSCSI,接口數最多為8個。ETERNUS DX200 S3也可以滿配SSD,作為全閃存使用,但根據其操作系統的基本設計和軟件配置,混合陣列是其最基本定位。

周昊表示,根據產品特性,DX200F主要定位于中小企業市場,希望能夠滿足中小企業業務對高性能、低容量存儲的需求,主要應用場景為數據庫和VDI。

ETERNUS DX200F全閃存首先具備的特性是高性能,據測試結果,DX200F在20萬IOPS下,響應時間約為0.6ms。根據用戶的實際需要,富士通對產品架構進行了優化,希望在8KB以上數據塊大小的數據庫存取或者虛擬環境下發揮高性能。

在可靠性方面,DX200F秉承了DX200 S3的特性,采用了冗余設計并增加了循環校驗功能以保證數據傳輸的連續性。

對富士通存儲的老用戶而言,使用DX200F無需重新進行學習,可操作性非常強,家族化的產品之間可以相互做災備,這都能有效降低成本。

目前,DX200F針對微軟的SQL server進行了專門優化,以保證在支持SQL server時實現低成本、高性能和高可靠。

在中國,富士通在運營商、制造和零售等行業有廣泛的客戶,DX200F產品可能在這些行業優先被采用。

重視數據挖掘和分析

在DX200F的同時,富士通還了一款大數據一體機產品MHA。該產品是一款用于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的平臺。

MHA一體機將計算、網絡和存儲放在同一架構中,實現了軟硬一體、無需安裝,開箱即用。它專門針對大數據進行了優化,具備了高密度、高可靠和高容量等特點。

MHA大數據軟件平臺核心組件包含了基礎數據層、統計挖掘層和分析應用層(詳見圖)。

據周昊介紹,當前MHA主要應用于分布式數據分析挖掘、實時內存數據倉庫、內存數據分析加速以及數據分析可視化四大領域,幫助用戶解決高速交互式分析需求,進行高并發低延時數據生成和查詢等需求。

篇4

關鍵詞:變電站;數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訓系統;電網運行

中圖分類號:TM9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374(2009)07-0015-04

變電站作為電力系統的一個重要部分,其運行狀況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電網運行的安全,變電站事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人為操作不當造成的。這其中既有由于電網調度員誤發調度令、對異常處理措施不當造成的事故,也有由于變電運行人員走錯間隔導致的誤操作事故、安全措施不到位誤入帶電間隔的人身傷亡事故、帶電誤合接地刀閘、帶接地刀閘誤合開關、帶負荷拉合刀閘、設備缺陷和異常未能及時發現造成的事故。對事故判斷不準和向調度匯報不清楚而延誤故障處理時間、事故發生后處理不當使事故范圍擴大化、對二次設備誤操作而引發的事故等情況較多,造成了人身傷亡、設備損壞,甚至發生電網解列、電網崩潰等大面積停電事故。

因此,為保證電網安全、可靠、經濟地運行,就必須提高電網調度員、變電站運行人員的技術素質和技能水平,加強變電站運行人員和電網調度員的培訓。近年來,隨著電力行業培訓仿真技術的發展,各類培訓仿真系統在電力行業應用越來越廣,在提高生產運行人員的生產技能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變電站培訓系統仿真的發展現狀

近十幾年來,我國變電站培訓仿真系統獲得了很大的發展。仿真范圍逐步擴大、仿真的逼真度逐步提高?,F存的變電站培訓仿真系統,根據變電站一次部分控制操作以及保護屏柜實現方式,主要可分為三類:有硬件屏盤模式、軟仿真模式、混合仿真模式。

(一)帶盤臺模式

帶盤臺模式是指用外觀與實際變電站1:1的開關控制屏和保護屏硬件組成變電站仿真培訓系統的主控室和保護室,主要由后臺計算機支持這些硬件的操作和顯示。該系統的硬件配置主要有模擬控制盤、模擬繼電器保護盤、變電站配電裝置、變電站主接線操作模擬盤、計算機控制仿真系統。其中計算機控制仿真系統是變電站培訓仿真系統的核心,它擔負模擬變電站的仿真,復現變電站主控室現象的任務。接收模擬盤的信息,控制模擬盤的動作和信號。這種帶有硬件盤臺的變電站仿真培訓系統是最早應用的培訓系統模式。帶硬件盤臺的仿真培訓系統需要配備大量的硬件裝置、設備,擴展性差,升級改造困難,同時硬件盤臺并沒有包括變電站中保護、測控柜等實際裝置,與現場相比逼真度存在差距,培訓效果不夠理想。

(二)純軟件仿真培訓模式

純軟件仿真培訓模式是指變電站內的開關控制屏、保護屏、模擬屏、室外和室內的主設備及主接線等所有設備全都用軟件仿真,除計算機外沒有任何硬件,該系統采用多媒體仿真模式,仿真變電站的有關電氣設備,包括一次設備、控制系統、中央信號系統以及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的面板均可在計算機屏幕上動態顯示。軟件模式的仿真培訓系統很快便以其便捷、經濟等優點受到電力部門的青睞,目前應用較廣。在這種模式中傳統控制室中的保護屏、控制屏、中央信號屏等物理設備均被計算機監控平臺所代替,所有監控功能都通過人機交互界面實現與培訓人員的互動。省去了大量硬件設備,大大提高了可靠性,并且有利于系統更新升級。但是軟仿真模式的培訓仿真系統由于所有的操作和顯示都是在微機屏幕上進行,與實際現場環境差距大,真實感較差,培訓效果也不太理想。

(三)混合仿真培訓模式

混合仿真培訓模式將數字化的電網仿真與變電站中全部真實的二次設備(包括監控系統、保護柜、測控柜、音響、燈光等)有機結合成為的混合仿真培訓系統。目前,該類系統主要采用將數字化電網仿真與部分真實設備相結合的仿真模式,將數字化電網仿真結果通過數字模擬量轉換卡轉換為-3.53~3.53V的弱電交流量,再輸出到經過改造的保護裝置的內部采樣插件上,并通過開關量輸入卡采集模擬斷路器的位置,從而實現斷路器的動作的仿真,這種仿真方式只采用部分真實設備,并且需要對實際的保護柜進行改造才能以適應該仿真系統,并且可擴展性較差,新增加的保護設備無法直接接入(必須經過改造)培訓仿真系統,該類系統的仿真效果與現場的一致性仍存在差距。

二、變電站數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訓系統概述

變電站數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訓系統是將數字化的電網一次設備仿真與實際變電站二次設備相結合的數字物理混合仿真技術。即監控系統、保護及測控裝置、五防系統、燈光、音響等采用現場真實物理設備,而該變電站一次設備、鄰近電網及其一次設備、二次設備等采用數字仿真。其中數字仿真部分采用變電站實時仿真與全動態電網混合仿真技術,即詳細仿真的變電站采用實時仿真技術,變電站所在電網采用暫態、中期、長過程一體化仿真計算技術,實現電網的全動態仿真,從而既能詳細而真實再現變電站一次設備的行為,也能逼真地再現大電網的各類動態過程對變電站的影響。數字仿真電網再通過高速的通信系統,高速的開關量采集、輸出系統,高速、高精度的數字模擬量轉換系統和仿真功率放大器與真實的變電站二次設備有機結合,實現了變電站軟仿真子系統、數字電網仿真的一次、真實的二次設備仿真放置于同一個仿真系統中,有機連接、靈活配置,營造了十分逼真的變電站運行環境。從而實現對現場各類運行人員的培訓需求:如變電站運行人員、繼電保護人員、檢修人員及相關的管理人員等,同時能完成人員培訓、技能鑒定、崗位考核等各項工作。

三、變電站數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訓系統架構

圖1給出了變電站數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統的總體架構。其中電網及變電站的數字仿真部分通過接口系統實現變電站電磁暫態仿真與電網全動態仿真的有機結合,其他變電站軟仿真也是基于同一個的電網仿真,從而可以實現變電站軟仿真、混合仿真的一體化。數字電網仿真結果的瞬時值通過高速通信系統傳送到高速、高精度同步數字模擬轉換器形成0~10V的模擬交流量,該模擬量通過電流或電壓功率放大器得到放大的電流或電壓電氣量驅動變電站的實際二次設備。數字仿真系統通過高速開關量采集系統實時檢測到變電站開關和刀閘的狀態,從而將數字仿真和實際二次設備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了數字仿真與變電站實際二次設備的無縫閉環連接。仿真培訓系統通過開關量輸出系統驅動非電氣量保護動作模擬硬接點、變壓器有載調壓模擬硬接點、風冷控制模擬硬接點等,實現變壓器的非電氣量保護動作的模擬。

四、變電站數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訓系統功能

變電站數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訓系統是將電網仿真、變電站實時仿真、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仿真和教員與學員系統有機結合為一體化的系統,不但實現了地區電網生產運行過程的全仿真,也可以正確反映變電站、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和電網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可以對運行人員進行全方位的仿真培訓。系統的主要應用功能如下:

(一)培訓運行人員和相關管理人員

培訓基本的運行技能。對新員工進行上崗培訓,對老員工的基本運行能力進行培訓及考核,使其熟悉變電站一二次設備、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集控站監控系統、電網結構、運行方式、電網潮流,掌握基本運行操作及運行規程,熟練使用實時監控系統(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和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及其他應用軟件。

事故分析及處理。可進行開關、刀閘、變壓器、母線、線路、發電機組、電容器等各種設備及其相關的故障處理培訓,訓練變電站運行人員發現事故、異常,依據仿真的電網環境判斷故障和處理故障,并在訓練結束后對事故進行分析,重放事故發生和處理的全過程。通過仿真訓練可以使運行人員了解各種事故發生的現象、原因及變化過程,總結積累處理經驗,增強他們事故處理時的自信心。

變電站一次設備正常和特殊巡視訓練。通過變電站一次設備三維交互式漫游巡視系統,實現變電站一次設備的三維重現和虛擬操作,受訓人員感到富有直觀性、形象性,有助于其熟悉了解現場情況,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

對于管理人員進行電網及變電站運行的概念性培訓。管理人員通過仿真培訓可以了解電網及變電站的現狀、運行方式、操作規程及電網和變電站運行的特性。

(二)聯合反事故演習

本系統可用于研究電網、變電站特點,對薄弱環節做好事故預想工作,完善各種事故應對方案,從而提高事故情況下的應對能力,克服以往反事故演習紙上談兵的局限性。仿真電網設置的常見事故及復雜事故發生后,將引起繼電保護的連鎖動作和電網潮流的變化,并顯示越限設備的報警提示,對此研究后可以總結事故處理經驗,制訂出合理的事故處理預案。做到事前有分析,事后有反饋,切實提高電網安全運行能力。

五、硬件系統

變電站數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訓系統的硬件系統由以下幾部分組成:教員臺,學員臺,仿真主機,變電站實際二次設備,電流、電壓功率放大器,高速、高精度同步輸出數字模擬轉換器,高速通信及開關量輸入輸出系統,混合仿真集成支撐平臺。

(一)教員臺

可以用仿真主機,運行教員子系統為教員管理和控制培訓過程提供支撐平臺。

(二)學員臺

使用與現場完全一致的監控系統工程畫面,保留所有現場監控系統功能,并與仿真模型建立通信連接。使學員在監控系統仿真界面上獲得在現場監控系統上相同的操作。

(三)仿真主機

運行全動態電網仿真子系統,是仿真系統的核心和中樞。仿真系統模型包括:鄰近電網的全動態電網計算模型、包括一次、二次設備模型、故障模型和異常模型。

(四)變電站實際二次設備

保護、測控、音響、燈光等裝置采用與現場完全相同的硬件設備,可以為受訓者提供真實的操作、監視手段,使得仿真機不僅可以培訓變電站運行人員的常規操作和監視,同時還能使他們熟悉和了解變電站重要二次保護裝置和屏面設備。

(五)電壓、電流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接收DA輸出的弱電模擬信號,進行功率放大使電流信號放大至0~20A、使電壓信號放大至0~100V,以驅動實際二次設備。放大器在與仿真信號連接是采用高阻差分方式,無公共連接點,這樣可保證仿真系統的安全工作,又可長線連接抗干擾,提高系統的小信號精度。仿真培訓專用的功率放大器多路的電流或電壓輸出,從而能保證更好的同步輸出精度,同時降低電流功率放大器的最大輸出電流。

(六)高速、高精度同步輸出數字模擬轉換器

將變電站實時仿真計算出的電壓和電流的數字量轉化為模擬量,是決定仿真精度的重要環節,其關鍵技術是實現各路數字模擬轉化(DA)的同步輸出,同時為了保證輸出波形的質量,每工頻周波的輸出點數大于60點,DA向功率放大器輸入模擬弱電信號。為了保證混合仿真系統的可擴展性,更好地適應變電站規模的變化,采用分布式同步實時仿真技術,即根據變電站電氣量需要嚴格同步的程度對各電氣量進行分組,每組電氣量在同一塊DA轉換器進行輸出保持嚴格的同步,多組DA轉換器通過高速PCI總線分布式工作,因此降低了以前依賴專用的DA轉換器的程度,這樣既可以保證仿真培訓的效果,又可以保證系統的高可擴展性和系統造價。

(七)高速通信及開關量輸入輸出系統

通過開關量輸入系統采集開關、刀閘動作情況、有載調壓接點,實現開關、刀閘狀態及變壓器抽頭位置的高速采集,將實際設備的狀態實時發送給變電站實時仿真計算。通過開關量輸出和繼電器模擬非電量保護動作、變壓器風冷控制硬接點等。

(八)混合仿真集成支撐平臺

混合仿真集成支撐平臺采用PCI總線技術將高速、高精度同步輸出數字模擬轉換器、高速通信系統和開關量輸入輸出系統緊密集成。變電站實時仿真子系統和實時操作系統均運行在混合仿真集成支撐平臺,實時操作系統通過硬件系統驅動軟件驅動數字模擬轉換器、高速通信系統和開關量輸入輸出系統(即用于對DA轉換器、開關量輸出和開關量輸入板卡的控制)是實現數字一次設備與二次物理設備有機聯系的接口系統,將變電站實時仿真計算結果實時刷新DA卡、將接口系統的自身狀態定時刷新DA轉換器的某個通道、通過開關量輸入系統采集開關、刀閘

的狀態、通過開關量輸出系統向實際設備發送指令。

六、軟件系統

混合仿真培訓系統的軟件系統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交互式、分布式仿真軟件支撐平臺,全動態電網仿真子系統,教員與學員子系統,變電站實時仿真子系統,實時操作系統,硬件系統驅動子系統。

全動態電網仿真子系統、變電站軟仿真子系統、變電站實時仿真子系統、教員與學員系統軟件通過交互式、分布式仿真軟件支撐平臺的運行管理系統有機結合在一起組成整個數字仿真培訓系統,變電站實時仿真子系統通過實時操作系統的內核級調用與硬件系統驅動軟件集成,與物理設備完成無縫連接。

交互式、分布式仿真軟件支撐平臺是混合仿真培訓系統基礎,包括數據庫管理系統、仿真運行管理系統、人機界面系統、變電站一二次設備人機界面系統和仿真建模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采用商用數據庫與實時數據庫相結合的方式,實時數據庫是常駐內存數據庫,用來支持數據的快速訪問、處理。實時數據庫與商用數據庫有機結合的方式保證了數據庫的實時性和高效性,商用數據庫作為實時數據庫的持久存儲,較好地解決了分布式系統中數據庫系統的開放性、實時性和一致性問題,從而充分發揮了實時數據庫和商用數據庫各自的優勢。仿真運行管理系統,作為分布式仿真的運行支撐系統,實現了各個仿真應用之間的交互操作,是聯系各仿真子系統(軟仿真、電網仿真、混合仿真)各部分的紐帶,是分布式仿真系統的核心,為各個仿真應用軟件提供了位置透明、高效的虛擬運行環境,向子系統提供交互對象管理服務、時間管理服務、數據分發管理服務和應用程序接口。人機界面系統是全圖形人機接口,為教員和學員提供交互式操作媒介。變電站一二次設備人機界面系統采用了虛擬儀器技術、組件技術、3D建模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構建各種電壓等級的虛擬變電站,包括變電站主控制室、控制屏、保護屏、中央信號屏、交直流屏等二次設備和現場一次設備,分為變電站一二次設備人機界面編輯系統、在線系統及變電站一次設備三維交互式虛擬場景系統。仿真建模系統通過圖形、模型和數據庫一體化建模技術,在畫面編輯時能夠提供特定電氣元件的計算模型,在生成畫面同時,能夠自動地生成或人為輸入電氣元件計算模型的參數,并插入到數據庫相關表格中,為電網仿真、變電站實時仿真等子系統提供拓撲數據和運行數據。

全動態電網仿真子系統采用暫態、中期、長過程一體化計算再現真實的電力系統的動態響應過程,采用了固定結構的稀疏矩陣、微分方程隱式梯形差分方程與網絡代數方程的聯立求解、強魯棒性牛頓―拉夫遜法非線性方程求解、自動變步長等技術保證電網仿真計算的快速性和穩定性。

教員與學員子系統為教員管理和控制培訓過程提供支撐平臺,功能由四部分組成,即:系統管理功能、培訓前運行方式和教案準備、培訓中的操作和進度控制、培訓后分析和評估。系統管理功能包括時間管理、用戶管理、運行方式管理等;培訓前運行方式和教案準備包括選擇運行方式數據、整定初始方式、預設故障和事件;培訓中的操作和進度控制是指教員對培訓進程的控制、對電力系統模型的操作、設置故障和事件、管理和監視學員的操作;培訓后分析和評估包括使用事件記錄、曲線、報表等工具分析學員操作的效果,利用事故追憶再現學員的處理過程和系統的變化過程,利用評價工具對學員的操作進行評價。

變電站實時仿真子系統在變電站中一次設備的三相暫態模型及外網動態等值模型基礎上,采用電磁暫態計算理論實現變電站的詳細仿真計算。通過接口算法實現變電站實時仿真與全動態仿真的在線交互,保證變電站的動態響應的準確性。變電站實時仿真子系統運行在實時操作系統基礎上,實時操作系統可配置成單任務模型,保證實時仿真子系統的最高優先級的運行級別,實時操作系統運行于混合仿真集成支撐平臺,并通過硬件系統驅動軟件驅動硬件系統。

七、結論

本文研究開發的變電站數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訓系統是在軟仿真模式的變電站仿真技術基礎上,結合電力系統的實時仿真技術,將數字化的電網仿真與變電站中全部真實的二次設備有機結合成為的物理與數字混合仿真培訓系統,使受訓的變電站運行人員、繼電保護人員、檢修人員及相關的管理人員在完全真實的變電站環境內接受訓練,同時能夠完成人員培訓、技能鑒定、崗位考核等各項工作,能有效地提高現場運行人員素質水平。該系統已在石家莊電力培訓學校220kV教學變電站培訓仿真系統中,取得了很好的培訓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禮義,顧強.電力系統數字仿真及其發展[J].電力系統自動化,1999,(23).

[2]黃家裕,陳禮義,孫德昌.電力系統數字仿真[M].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5.

[3]鄭三立,雷,D.Retzmann,韓英鐸.電力系統計算機及實時數字仿真(上、下)――電力系統計算機仿真[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1,(25).

[4]柳勇軍,梁旭,閡勇.電力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技術[J].中國電力,2004,(4).

[5]周鑫,董雷.變電站仿真培訓系統數字物理混合仿真的一種新方法[J].內蒙古電力技術.

[6]井寅坡.110KV無人值班變電站及控制中心仿真培訓功能[J].四川電力技術,1999,(2).

篇5

關鍵詞:液壓系統;泄漏;故障診斷

由于液壓技術廣泛應用了高技術成果,如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磨擦磨損技術、可靠性技術及新工藝和新材料,使傳統技術有了新的發展,也使液壓系統和元件的質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盡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紀的液壓技術不可能有驚人的技術突破,應當主要靠現有技術的改進和擴展,不斷擴大其應用領域以滿足未來的要求。

1、我國液壓系統的研究現狀

我國的液壓工業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目前正處于迅速發展,提高的階段。其產品最初只用于機床和鍛壓設備,后來才用到拖拉機和工程機械上。自從1964年從國外引進一些液壓元件生產技術,同時進行自行設計液壓產品以來,我國的液壓件生產已從低壓到高壓形成系列,并在各種機械設備上得到了廣泛的使用。90年代起更加速了對國外先進液壓產品和技術的有計劃引進,消化,吸收和國產化工作,以確保我國的液壓技術能在產品質量,經濟效益,研究開發等各個方面全方位地趕上世界水平。隨著工業迅猛發展逐日發展壯大,相繼建立了科研機構和專業生產廠家,從事液壓技術研究和液壓產品生產。他們不但能生產液壓泵,液壓閥等液壓元件,還設計制造了許多新型液壓的元件,如電液比例閥,電液伺服閥等。到目前為止,液壓元件的生產,已成為了我國液壓元件產品的生產系列。液壓技術的發展正向著高效率,高精度,高性能方向邁進。液壓元件向著體積小,重量輕,微型化和集成化方向發展,液壓技術,交流液壓等新興的液壓技術正在開拓。

2、液壓技術的發展趨勢分析

2.1虛擬智能化

虛擬化是指監測與診斷儀器的虛擬化。傳統儀器是由工廠制造的,其功能和技術指標都是由廠家定義好的,用戶只能操作使用,儀器的功能和技術指標一般是不可更改的。隨著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和軟件技術的迅速發展和不斷更新,在國際上出現了在測試領域挑戰整個傳統測試測量儀器的新技術,這就是虛擬儀器技術?!败浖褪莾x器”,反映了虛擬技術的本質特征,一般來說,基于計算機的虛擬儀器系統主要是由計算機、軟面板及插在計算機內外擴展槽中的板卡或標準機箱中的模塊等硬件組成,有些虛擬儀器還包括有傳統的儀器。由于其具有開發環境友善,具有開放性和柔性,若增加新的功能可方便地由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對軟件作適當的改變即可實現,用戶可以不必懂得總線技術和掌握面向對象的語言等特點,使得將其應用于液壓系統乃至整個機械設備監測與診斷儀器及系統是一個新的發展方向。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特別是知識工程、專家系統和人工神經網絡在診斷領域中的進一步應用。人們已經意識到其所能產生的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由于液壓系統故障所呈現的隱蔽性、多樣性、成因的復雜性和進行故障診斷所需要的知識對領域專家實踐經驗和診斷策略的嚴重依賴,使得研制智能化的液壓故障診斷系統成為當前的趨勢。以數據處理為核心的過程將被以知識處理為核心的過程所替代;同時,由于實現了信號檢測、數據處理與知識處理的統一。使得先進技術不再是少數專業人員才能掌握的技術,而是一般設備操作工人所使用的工具。

2.2網絡精度化

隨著社會的進步,現代大型液壓系統非常復雜、十分專業,需要設備供應商的參與才能對它的故障進行快速有效的診斷,而設備供應商和其他專家往往身處異地,這就使建立基于Internet的遠程在線檢測與故障診斷成為開發液壓系統故障診斷的必然趨勢。對于高精度化,是指在信號處理技術方面提高信號分析的信噪比。不同類型的信號具有不同的特點,即使是同一類型的信號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描述和分析,以揭示事物不同側面之間的內在規律和同有特性。對于液壓系統而言,其信號、系統通常是瞬態的、非線性的、突變的。而傳統的時域和頻域分析只適用于穩態信號的分析,因此往往不能揭示其中隱含的故障信息。這就需要尋找一種能夠同時表現信號時域和頻域信息的方法。時頻分析就應運而生,小波分析就是這種分析的一種典型應用,將小波理論應用于這些信號的處理上,可以大大提高其分辨率??梢灶A見,信號分析處理技術的發展必將帶動故障診斷技術的高精度。

2.3交叉狀態化

交叉化是指設備的故障診斷技術與人體醫學診斷技術的發展交叉化。從廣義上看,機械設備的故障診斷與人體的醫學診斷一樣,他們之間應該具有想通之處。特別是液壓系統,更是如此。因為液壓系統的組成與人體的構成有許多可比性:液壓油如同人的血液。液壓泵如同人的心臟,壓力表如同人的眼睛。執行元件如同人的四肢,而控制系統和傳感器就如同人的大腦和神經。不斷根據執行元件的反饋信息發出各種控制指令。狀態化是對檢測與診斷而言。據美國設備維修專家分析,有將近1/3的維修費用屬于“維修過?!痹斐傻馁M用,原因在于:目前普遍采用的預防性定期檢修的間隔周期是根據統計結果確定,在這個周期內僅有2%的設備可能出現故障。而98%的設備還有剩余的運行壽命,這種謹慎的定期大修反而增加了停機率。美國航空公司對235套設備普檢的結果表明:66%的設備由于人的干預破壞了原來的良好配合,降低了可靠性,造成故障率上升。因此,將預防性定期維修逐步過渡到“狀態維修”已經成為提高生產率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現代設備管理的需要。

3、結束語

總之,在開展工程機械液壓系統故障的檢查與維修時,應本著先了解結構及原理,在思路清晰,確保無污染的前提下,按照“由簡到難,先外后內”的原則有序進行。切忌盲目、無準備地大拆大卸。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 軌道式穿刺;腰硬聯合麻醉;剖宮產;自控鎮痛

[中圖分類號] R7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6)11(a)-0068-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elf controlled analgesia after cesarean 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esarean section in different ways of lumbar epidural anesthesia (CSEA). Methods The 70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35 cases were treated by orbital puncture and 35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observation of pain, sedation, analgesia, the number of times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Results 0~4 h VAS score (1.3±0.4)points after surger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8 h VAS score (2.4 ± 0.8)points, VAS scores at 8~12 h (3.3± 0.5)points, 12~24 h VAS score (1.5±0.4)poi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experimental group analgesia pump pressing time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traditional way or track type puncture for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postoperative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is safe and effective, and can be flexib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Key words] Orbital puncture;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Cesarean section; Self controlled analgesia

CSEA是F階段產科臨床常用麻醉阻滯方法,它充分結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技術優點,不僅起效速度快、鎮痛效果好,而且具有連續性,能為術后有效鎮痛創造良好條件[1]。“針內針”穿刺法是臨床實施CSEA的傳統穿刺法,“針外針”軌道式穿刺法是近年來臨床投入使用的一種新型穿刺法,文章現以2013年1月―2016年6月該院收治的70例剖宮產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此進行分析和探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收治的70例剖宮產患者為研究對象,依穿刺方式不同將入選病例分為兩組。實驗組(35例):患者年齡20~37歲,平均年齡(28.2±4.6)歲;體質量62~77 kg,平均(68.4±5.2)kg。對照組(35例):患者年齡21~35歲,平均年齡(28.5±5.1)歲;體質量60~78 kg,平均(67.7±4.9)kg。兩組患者基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針內針腰椎聯合穿刺套件進行麻醉,常規消毒鋪巾,硬膜外穿刺后,腰麻穿刺針從硬膜外針管內置入,穿破蛛網膜到達蛛網膜下腔后,回抽腦脊液至清亮,緩慢注藥后,頭端置入硬膜外導管。實驗組患者采用針外針腰椎聯合穿刺套件進行麻醉,術前準備和硬膜外穿刺與對照組一致。先置入硬膜外導管后,保持腰麻針栓上標識朝向硬膜外針栓,該穿刺套件軌道側方有紅色標識的引導管,將針尖由此送入,緩慢推進,完成穿刺。注藥完成后常規退出硬膜外針,保留并固定硬膜外導管。確認回抽無血后連接PCEA泵,由患者術后自控鎮痛。兩組自控鎮痛均選用藥物瑞芬太尼(0.5~1 μg/kg)和帕瑞昔布鈉(40 mg),負荷劑量5 mL,持續輸注劑量1 mL,追加劑量2 mL,鎖定時間10 min。

1.3 觀察指標

以視覺模擬法(VAS)評估并記錄記錄自控鎮痛各時段內患者的疼痛情況,臨床研究參照文獻擬定[2],VAS 1~2分為鎮痛良好,Ramsay 2~4分為鎮靜良好。統計患者鎮痛泵按壓次數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方法

以SPSS 17.0統計學系統軟件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表示,結果t檢驗、χ2檢驗,P

2 結果

兩組均無放棄PCEA改以其它方式進行鎮痛的病例?;颊卟煌瑫r段內的VAS評分見表1。統計結果顯示,各時段內VAS評分比較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鎮痛泵按壓次數6~22次,平均(11.5±2.7)次;對照組鎮痛泵按壓次數14~31次,平均(18.8±5.2)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良好麻醉條件是手術順利完成的重要保證,CSEA在產科臨床中的應用充分發揮了腰麻起效迅速、硬麻持續性強的技術優勢,不僅適用于擇期剖宮產手術,也適用于急診手術[3],目前已經普遍得到產科醫生的認可。但有報道顯示[4],以針內針穿刺實施CSEA需蛛網膜下腔注藥后方能進行硬膜外腔置管,這既會影響醫生對患者血流動力學波動的處理,也影響麻醉平面的調節。此外,腰穿針穩定性較低,以此注藥時操作難度增大,穿刺路徑周邊組織損傷風險增加[5]。軌道式穿刺以外針予以患者穿刺麻醉,該項技術在操作過程中是先置管再注藥,術中無需翻正患者,既有利于麻醉醫師術中觀察,也能有效節約時間。不僅如此,針外針套件的穿刺針曲度較大,方便引導麻醉硬膜外導管,也便于滑入蛛網膜下腔,穩定性強,能夠減少穿刺造成的硬脊膜損傷和血管出血[6]。

柳秋仙等人[7]分別以腰硬聯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實施剖宮產術,術后自控鎮痛,結果顯示腰硬聯合麻醉后24內患者自控鎮痛下的VAS平均得分(2.87±0.35)分,顯著低于硬膜外麻醉(P

綜上所述,以傳統方式或軌道式穿刺進行腰硬聯合麻醉,術后自控鎮痛均安全有效,但軌道式穿刺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麻醉用藥,臨床可依據手術需要靈活選擇。

[參考文獻]

[1] 劉納新,黃杏瓊,江金環,等.不同方式腰硬聯合麻醉剖宮產患者術后自控鎮痛效應的比較[J].廣東醫學,2015(5):712-714.

[2] 張建林,孟秀榮.腰硬聯合麻醉與硬膜外麻醉應用于剖宮產效果的比較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14(3):454-455.

[3] 賈依娜爾.帕瑞昔布鈉聯合芬太尼用于婦科手術患者術后鎮痛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7(49):50-51.

[4] 陳志強,雷洪伊,葉小平,等.腰硬聯合麻醉下剖宮產術中左側斜臥位對產婦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6,37(1):34-36.

[5] 費建平,雷月.25G細針腰麻與腰硬聯合麻醉在剖宮產手術中的麻醉效果比較[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4,12(18):1558-1560.

[6] 婁秀葉,仇巧芳.腰硬聯合麻醉與持續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宮產術的效果比較[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20):3118-3119.

[7] 柳秋仙,沈云華.腰硬聯合麻醉與硬膜外麻醉在剖宮產術中運用的臨床效果比較[J].浙江創傷外科,2013,18(4):589-590.

篇7

關鍵詞:右美托咪定;曲馬多;超前鎮痛;骨關節置換術;鎮痛效果;應用劑量

骨關節置換術是骨科的大型手術,手術創傷會刺激機體釋放大量炎性物質,導致機體中樞神經系統和外周神經系統痛覺敏化,術后出現劇烈的疼痛。劇痛會導致機體心腦肺等器官出現并發癥,影響手術治療效果及術后的功能鍛煉[1] 。為了研究右美托咪定復合曲馬多超前鎮痛對骨關節置換術后的鎮痛效果及物使用量影響,本文特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需行骨關節置換術治療的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進行研究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選取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需行骨關節置換術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0例患者,16例男性,14例女性,年齡42~72歲,平均(56.13±3.1)歲;對照組30例,1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齡40~83歲,平均年齡(60.02±3.5)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上存在的差異不顯著(P>0.05),完全可以進行有效對比。

1.2入選標準 ①所患疾病的臨床表現符合骨關節置換術的手術治療指征,自愿行手術治療,既往體健,對手術的依從性及耐受性高的患者;②對兩種鎮痛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自愿選擇鎮痛方式,且對所選方式有一定耐受性的患者;③精神正常,神志清楚,能完整流暢回答出研究人員提出的有關于疾病的相關問題的患者;④在研究人員的講解下,對本研究有一定的熟悉,自愿參與其中,并在書面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的患者;⑤排除標準:雙下肢存在深靜脈血栓,凝血酶原活動度不足60%,惡性腫瘤,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活動性消化道潰瘍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對麻醉及術中所用藥物過敏,有精神病史[2] 。

1.3痛方法 全部患者術前血壓及血糖值均在正常范圍內,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立即建立兩條靜脈通路,監測各項生命體征,全部患者的術前麻醉及手術均由同一位操作醫師完成,誘導麻醉前30 min,對照組患者靜脈注射曲馬多(國藥準字20023786)100 mg,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加以右美托咪定(國藥準字H20090248)0.5 ug/kg。經喉罩插管靜吸復合全身麻醉患者,麻醉誘導藥物依次為0.1 mg/kg咪達唑侖,0.4 ug/kg舒芬太尼,1 mg/kg丙泊酚,0.2 mg/kg順苯阿曲庫銨,喉罩吸入藥物為1%~2%七氟烷,丙泊酚3 mg/(kg?h),瑞芬太尼0.4 ug/(kg?h),術中全程保證自主呼吸,如存在通氣不足現象時給予呼吸機輔助通氣。術后48 h內使用自控鎮痛泵,鎮痛藥物為2 ug/kg舒芬太尼,10 mg托烷司瓊,生理鹽水100 ml,調節參數速率2 ml/h,鎖定間隔時間15 min,一次藥物注射量0.5 ml[3-4] 。

1.4觀察項目和指標 ①觀察患者在術前、術后4 h、8 h及12 h的疼痛情況,通過視覺評分法進行評價,取一把10 cm的卡尺,0分表示患者無痛;4分以下表示患者輕度疼痛;5~6分表示患者中度疼痛;7分以上表示患者重度疼痛;10分表示患者劇烈疼痛。②為患者安裝鎮痛自控泵,計算患者按壓次數及藥物使用量。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結果

2.1兩組患者在手術前后不同時間疼痛評分上的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均較低,且無顯著差別,P>0.05,無統計學意義,術后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均有所升高,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

2.2兩組患者在鎮痛泵按壓次數及平均曲馬多使用量上的比較 經過觀察發現,觀察組兩項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

3討論

骨關節置換術后退到疼痛??沙掷m數天或數周,影響患者術后分功能鍛煉,長時間不鍛煉可導致局部肌力降低,置換關節僵硬,手術失去意義,且長時間的疼痛可轉化為慢性疼痛,進一步影響置換關節的恢復。圍手術期做好鎮痛工作,可在減少并發癥的同時增強手術治療效果。超前鎮痛是指在機體受到傷害性應激作用之前采取的鎮痛措施,減低中樞和外周神經 敏感性,以消除或減少傷害性刺激導致的疼痛。曲馬多為非阿片類中樞鎮痛藥物,可抑制神經元突觸再攝取去甲腎上腺素,影響痛覺傳遞。其鎮痛效果可維持4~6 h,但大劑量應用后易出現各種不良反應。聯合右美托咪定可降低曲馬多用量,且不影響鎮痛效果[5-6]。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對需行骨關節置換術治療的患者實施右美托咪定復合曲馬多超前鎮痛的療效顯著,且可 減少物的應用劑量,值得臨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宇,朱云章,劉剛,等.右美托咪定復合曲馬多超前鎮痛對骨關節置換術后的鎮痛效果及物使用量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6,22(3):415-418.

[2]張珍妮,雷曉鳴,呂建瑞,等.右美托咪定對全麻下老年患者全膝關節置換術應激反應和拔管反應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3,29(10):941-944.

[3]崔永康,田兵,王靜等.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腰叢聯合坐骨神經阻滯下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輔助效果[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2,32(12):1449-1452.

[4]薛利軍,李繼周,高彥東,等.右美托咪定對坐骨神經聯合股神經阻滯麻醉膝關節置換術患者的鎮靜效果[J].中國醫藥,2016,11(6):874-876.

篇8

關鍵詞:比較原理;非線性組合系統;輸出反饋鎮定;線性矩陣不等式

中圖分類號:TP273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隨著工業的日益發展,人們提出了大系統。它最初面臨的問題是克服與其相關的數學模型日益增大和復雜性帶來的困難。對“大而復雜”的系統有時甚至應用效率很高的計算機也難以解決,即使能解決,也因過多的計算時間,使用代價太高而很不經濟。分散控制由于能夠降低了系統的復雜性因而控制器的插入補充更為容易實現。分散控制應用的研究內容包括分散穩定化問題、分散魯棒控制問題等。目前常用的反饋形式有兩種,一是狀態反饋系統,一是輸出反饋系統。狀態反饋系統可完全地表征系統結構的信息,是一種完全的系統信息信息反饋,因而具有良好動態性能。但采用狀態反饋需要掌握系統的全部信息,而狀態重構問題要引入狀態觀測器,狀態觀測器的引入一方面提高了反饋系統的階次,另一方面,要量測系統的全部狀態有時在經濟或者技術上有困難,因此就反饋的工程構成而言,由于輸出變量可直接量測,因此輸出反饋要比狀態反饋優越。由于系統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外部擾動的影響和內部參數的變動,因此綜合中得到的控制規律都要遇到工程實現的問題。因此,研究系統的魯棒輸出反饋鎮定具有重要的意義。

最近幾年,輸出反饋魯棒鎮定問題引起了控制理論界的廣泛注意,討論了不確定非線性子系統經不確定非線性互聯而成的組合大系統,給出了其可分散輸出反饋魯棒鎮定的充分條件可線性化系統的輸出反饋鎮定問題,但必須假定一隱式矩陣方程有解,而在一般情形下,這一矩陣方程的解不存在。研究任意兩個相互獨立的Lurie控制系統能否通過關聯或協調控制組成絕對穩定大系統的問題,給出兩個Lurie控制系統可關聯絕對穩定的充分條件。討論了離散進一步討論了離散情形下LMI理論的應用,同樣計算的復雜度和計算量與子系統的個數呈指數關系,輸出反饋形式的LMI的可解性一般情形下并不高,因此降低判斷和計算的工作量就顯得特別重要。其它一些有代表性研究。

篇9

關鍵詞:直接空冷 濕冷 真空 嚴密性 查漏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5)12-0304-02

引言

汽輪機組真空系統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系統。真空系統的作用是建立和維持汽輪機組的低被壓和凝汽器的真空,正常運行時不斷的抽出由不同途徑漏入真空系統的不凝結氣體。凝汽器中真空的形成是由于汽輪機的排汽被凝結成水,其比容急劇縮小。蒸汽的體積比水容積大3萬倍,當排汽凝結成水后,體積就大為縮小,使凝汽器汽側形成高度真空,它是汽水系統完成循環的必要條件。在機組運行中真空下降,將直接影響汽輪機汽耗和機組出力,使機組的熱經濟性下降,同時也給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帶來很大的影響。

一、影響汽輪機組真空系統嚴密性的原因分析及舉措

真空系統不嚴密。該故障通常表現為汽輪機同一負荷下的真空值比正常時低,并穩定在某一真空值,隨著負荷的升高凝汽器真空反而升高。真空系統嚴密程度與泄漏程度可以通過定期真空系統嚴密性試驗進行檢驗,并結合漏泄情況進行真空系統查漏工作。

1.濕冷機組凝汽器水位過高。凝汽器水位升高往往是因為凝結水泵運行不正?;蛩霉收?,使水泵的效率下降。此時應啟用備用凝結水泵,將故障凝結水泵停運,鑒定是否是凝結水泵問題。若檢查出凝結水硬度大,可以判斷凝汽器銅管漏泄導致凝汽器水位升高。此外凝結水再循環門操作不當也是造成凝汽器水位升高的原因,應多方面綜合考慮。

2.濕冷機組凝汽器銅管結垢;直接空冷管束及翅片臟污。致使汽水熱交換效率降低,凝結效果變差,濕冷機組體現端差增大,凝汽器真空降低;空冷機組直接體現為真空降低。濕冷機組端差大的主要原因是循環水中污泥和溶于水中的碳酸鹽析出附在凝汽器銅管內壁產生水垢,形成很大的水阻,使傳熱端差增大,凝汽器真空下降,排汽溫度升高;空冷機組凝汽器是在自然環境下冷卻,依靠空冷風機加強冷卻效果,在自然環境下空冷機組凝汽器管束及翅片上易積存灰塵及雜物等,影響管束的換熱效果,直接導致真空下降。為防止此種現象發生,應定期清掃凝汽器。

3.水環式真空泵工作不正?;蛐式档?。這種情況濕冷機組主要體現在端差增大,真空下降;空冷機組主要體現在真空度下降。主要排查水環式真空泵嚴密性,停運此臺真空泵,關閉入口門,啟用備用真空泵,鑒定備用真空是否存在出力不足現象,有條件可試驗真空泵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4.濕冷機組循環水量不足。在相同負荷下(指排汽量不同),若凝汽器循環水出口溫度上升,即進出口溫差增大,說明凝汽器循環水量不足。應檢查循環水泵工作有無異常,檢查循環水泵出口壓力、循環水進口水位,檢查濾網有無堵塞。

5.濕冷機組循環水溫度高。運行中由于冷卻水塔工作不正常,如配水槽、配水管內積淤泥,致使配水不均,配水管損壞,水呈柱狀流下;水塔內填料損壞或缺失,冷卻風走近路,噴嘴損壞等,旁路電動門不嚴造成水走近路,也可使水塔出水溫度升高,真空下降。

6.直接空冷機組真空系統受季節和風速影響較大。若在冬季空冷凝汽器冷卻效果好,真空嚴密性就好,相反若在夏季,空冷凝汽器冷卻效果相對較差,真空嚴密性相對較差,所以直接空冷機組在查漏的過程中應考慮季節因素;同時自然風速也是影響空冷機組凝汽器凝結效果的主要因素,在環境溫度條件和空冷風機轉速一定的情況下,自然風速一般在5.85m/s為宜,自然風速越大,換熱效率越低。當自然風速不變的情況下,提高迎風面風機轉速,空冷凝汽器平均換熱效率提高,不同的自然風對應邊緣風機有不同的最佳轉速,自然風速越低,提高邊緣風機轉速,對空冷凝汽器換熱效果越明顯,反之則否。

二、真空嚴密性不合格的危害

1.汽輪機真空嚴密性不合格將會嚴重影響機組的效率,使機組熱耗增加。試驗證明凝汽器真空每降低 1 kPa,汽輪機熱效率將改變 1%-2%,發電機組停運期間真空系統查漏煤耗增加 ,0.5%-0.7%, 同時使抽汽系統負荷增加和廠用電率升高。

2.濕冷機組導致凝汽器端差增大、過冷度過大,系統熱經濟性降低,凝結水溶氧增加,可造成低壓設備氧腐蝕。

3.使排汽壓力升高,可用焓降減小,機組出力有所降低。同時,排汽溫度升高,可能使凝汽器銅管松弛,破壞嚴密性,排汽缸及軸承座受熱膨脹,引起中心變化,產生振動。

4.會使汽輪機軸向位移增加,造成推力軸承過載而磨損。

5.真空下降使排汽的容積流量減小,對末級葉片的某一部位產生較大的激振力,有可能損壞葉片而造成事故。

三、國內采用的真空系統查漏方法及優缺點

現國內真空系統查漏方法很多,主要分為機組停運查漏和機組運行期間查漏。

1.機組停運期間查漏方法及優缺點

1.1濕冷機組真空系統泡水查漏法

凝汽器真空系統泡水查漏法是在機組停運缸體冷卻后實施的一種真空系統查漏方法,這種方法易發現真空系統漏泄點。具體實施方法為在凝汽器底部加上支撐,防止凝汽器泡水過程中焊口發生扯裂現象;做好真空系統隔離的安全措施;向凝汽器汽側注入除鹽水,并派專人在水位監視口監視凝汽器水位,待有水溢出后立即停止注水工作;檢查真空系統各設備密封點,包括焊口,若有漏水現象則說明該密封點在運行中漏真空,記錄漏泄部位,待真空系統水放盡后處理。此種方法雖然操作簡單,容易發現真空系統漏泄點,檢查真空系統范圍大,但泡水水位最高只能達到汽輪機軸封部位,處于汽輪機軸封上方的真空系統設備卻無法檢查。

1.2空冷機組排汽裝置泡水及空冷凝汽器打壓相結合查漏法

此種方法是在機組停運后空冷機組的一種查漏方法,這種方法易查出真空系統漏泄點。具體方法為在排汽裝置及排汽管道進行加固,防止在泡水過程中造成排汽裝置及排汽管道焊口漏泄,同時,更換真空系統表計防止打壓過程中損壞表計;將不參與查漏的真空系統隔離,向排汽裝置注水,當排汽裝置注水達到8.5米左右停止注水,檢查水位下降情況,若在統計時間內水位下降或發現有明顯漏泄點則說明真空系統漏泄,反之則說明注水查漏合格。向空冷凝汽器注入壓縮空氣和氦氣,壓力達到50kpa時,停止注入壓縮空氣,通過聽聲音 、測量惰性氣體的辦法進行全面檢查,并每半小時記錄一次壓力表數據 。查漏結束后,確認的漏泄點做好標記,待放水放氣后進行處理。此種方法對空冷機組查漏效果明顯,但在查漏過程中存在較大困難,尤其是在排汽管道查漏方面,因排汽管道高度一般在45米左右,不易排查漏泄點,而且在機組排汽裝置注水查漏過程中,要計算好排汽裝置和排汽管道注水后的重量,防止過重撕裂焊口;同濕冷機組泡水查漏一樣,處于水位上方的地方無法通過此種方法查漏。

1.3空冷機組直接注入壓縮空氣打壓法

此種方法有兩種,一種只適用于空冷機組空冷凝汽器上,首先關閉空冷凝汽器入口蝶閥,并保證其嚴密性;向空冷凝汽器內注入壓縮空氣,待壓力達到0.1MPa時,停止注入,檢查空冷凝汽器管束是否有過度變形、裂紋、泄漏等現象,若有立即降低壓力;利用涂刷泡沫和超聲波查漏儀進行查漏,發現漏泄點做好標記,待空冷凝汽器壓力釋放后處理;此種方法只適用于空冷機組真空系統局部查漏,范圍只限于空冷凝汽器,比較局限。另一種是機組停運后,做隔離真空系統措施;更換或關閉真空壓力表計,使之處于不投用狀態;使用專用工具封堵汽輪機軸封處,更換汽輪機低壓缸大氣閥墊片,更換排汽裝置安全大氣閥墊片;向真空系統內注入壓縮空氣,壓力保持在0.03MPa以下,查找真空系統漏泄點,并做好標記,待排氣后處理;此種方法對空冷機組真空系統可以實現全方位查找,但也有一定問題,主要是真空系統內注入的壓縮空氣壓力很難達到預計壓力,但可在未達到預定壓力時就可查找,也能實現真空系統查漏的目的。

2.機組運行期間真空系統查漏方法及優缺點

2.1火焰、涂抹肥皂泡真空系統查漏法

真空系統傳統的查漏方法是通過觀察蠟燭火焰搖曳情況, 來確定漏氣位置. 另外還可用肥皂液涂抹在所有可疑點上, 根據肥皂水泡沫是否被吸入來判斷是否漏氣。這兩種方法只能用來確定大量漏氣的地點, 無法確定較小的漏空位置。此兩種方法效率低,查找漏泄點困難,其中火焰查漏法易發生火災,在現在氫冷機組的真空系統查漏中已杜絕使用。此兩項查漏方法其原理均是利用真空系統設備漏泄有吸附的原理進行查漏。

2.2氦質譜查漏儀查漏法

檢漏原理及方法檢漏方法為負壓采樣法,利用氦氣作為媒介(氦氣相對密度為 0.18g/L,質量輕于空氣,不溶于水,屬于惰性氣體),將取樣吸槍安放在運行真空泵的排氣口處,向真空系統的疑似泄漏處噴放氦氣,與取樣器連接的檢漏儀上顯示的漏率大小將直接反映疑似點的泄漏程度。檢漏標準: 漏率≥1×10-2Pa?L/s 為大漏點;2.0×10-2Pa?L/s≤漏率<1×10-3 Pa?L/s 為中漏點;漏率 < 2.0×10-3Pa?L/s 為小漏點 。大漏點要及時、徹底處理 ,中、小漏點可根據機組運行情況分期、分批處理。氦質譜查漏儀查漏法易在室內進行,由于氦氣比空氣輕,易在空氣中擴散,漂浮上升,最后溶于空氣中,所以在查漏的過程中氦氣噴在一個設備,而會出現被在其附近的其它漏泄設備吸走的現象,氦質譜查漏儀上出現反應值,所以噴射點覆蓋面積大,對具體漏泄點的位置,很難確定,給真空系統查漏造成一定困難。

2.3超聲波儀器查漏法

超聲波查漏的原理是機組真空系統在運行時內部產生真空,如果凝汽器有漏點空氣侵入真空系統,在泄漏點附近會出現渦流聲波。聲波的頻率通過常為35-45KHz,它超出了人耳朵可以聽到的范圍。利用拾音器測相應的頻率范圍,振動被空氣傳到元件的殼體,這樣聲波就可以被頻率轉換器轉換成聲音信號或轉換成可以聽到的聲音。查漏時用超聲波查漏儀對真空系統設備進行掃描,如果有漏泄點,就可以利用查漏儀聽到聲音從而查到漏泄部位。然而,當有其它聲源在檢測點附近時就會影響到超聲查漏儀查漏的效果,此種方法最好在機組停運開啟真空泵查漏的方法進行。所以此種方法受環境聲源的影響較大,同時超聲查漏儀還存在一個缺點,就是包覆保溫或殼體內的設備無法檢測到漏泄聲音。

2.4機組真空系統查漏對人員要求分析

人是決定一切的主要因素,機組真空系統查漏也不例外。真空系統是一龐大的系統,影響真空的因素也有很多,這就需要真空系統查漏人員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要對機組真空系統設備的組成、流程、結構、運行參數、查漏設備要熟悉掌握,根據不同的查漏數據和機組的運行參數加以綜合分析,以數據說話,判斷真空嚴密性不合格的因素;不能單純的認為真空系統嚴密性不合格的主要因素為真空系統設備漏泄,盲目的查漏,不對凝汽設備、環境因素、抽真空設備的運行參數加以分析,結果空忙活一場,未達到真空系統查漏的目的。所以要求機組真空系統查漏人員的綜合技術素質、思維邏輯分析能力要強,才能圓滿完成機組真空系統查漏工作。

2.5機組運行期間真空系統查漏綜合技術運用

由于機組停運期間真空系統查漏的方法比較單一,變數很少,所以在下文中主要針對機組運行期間真空系統查漏做主要的闡述分析。在國內運行機組真空系統查漏常用是氦質譜查漏儀查漏法和超聲波儀器查漏法,同時將濕冷機組凝汽器、空冷機組空冷凝汽器、水環式真空泵、環境因素等均考慮其中,加以分析,得出影響真空嚴密性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制定相應處理措施,予以實施。

2.5.1使用氦質譜查漏儀查漏技術

某電廠直接空冷機組5號機組真空嚴密性試驗值在410Pa/min(標準要求:200 Pa/min),在真空系統查漏過程中不論氦氣噴在哪臺設備上都在氦質譜查漏儀上有反映的數值,機組0米層反映為1 ×10 -6Pa?L/s左右,機組6.8米層反映為1 ×10 -5Pa?L/s以上,整個機組真空系統查漏過程如霧里看花,摸不到頭腦,最后測至汽輪機低壓缸前后軸封時反映數值在1 ×10 -3Pa?L/s;由此分析認為汽輪機低壓缸軸封存在漏泄情況,但機組運行無法進行處理工作;機組停運后檢查低壓缸軸封回汽管道法蘭螺栓松動,造成空氣直接漏入排汽裝置,是造成真空嚴密性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處理好后真空嚴密性試驗數值達到100Pa/min以下。根據這一情況,我們結合氦質譜查漏儀的使用媒介氦氣的特性,研究出一套利用氦質譜查漏儀真空系統查漏的技術:由于氦氣比空氣輕,在噴入大氣中后有擴散和飄升的特性,根據這一特性,制定了查漏由上至下的查漏方法,即先檢查汽輪機軸封以上的真空設備,并記錄漏泄點數據,再依次排查6.8米層和0米層,所得的數據與汽輪機軸封以上的真空設備漏泄點值對比,若下部的數值比上部的數值大或持平則說明在下部存在漏泄點,再根據漏泄點范圍進行由上至下的反復排查,當氦氣在設備上噴射越接近漏泄點位置時,氦質譜查漏儀反映的數值越大,當數值持續不變時,則證明漏泄點就在此位置,及時封堵漏泄點,以防進一步查漏時此漏點影響其它設備漏泄點的查找。

2.6 氦質譜查漏儀與超聲查漏儀相結合的查漏技術

某電廠濕冷1號機組真空嚴密性試驗值在一年內一直在440Pa/min(標準要求:270 Pa/min)左右的下降速度, 多次氦質譜查漏儀真空系統查漏均無效果,在查漏期間也排除各項影響真空的其它因素,最終還是確定機組真空系統設備存在漏泄點,始終未查出漏泄點確切位置,但在儀器上反應數值明顯,確定了一定范圍。根據氦氣在空氣中有擴散的特性,所以在查漏中確定具置困難,而超聲查漏儀具有準確確定漏泄位置的能力,我們結合了兩個查漏儀的優點,在查漏時利用氦質譜查漏儀確定漏泄點范圍,再利用超聲查漏儀確定漏泄點位置,通過這一舉措,在機組凝汽器膨脹節部位發現2處較大的漏泄點,同時在三級減溫器人口蓋處發現一處較大漏泄點,進行封堵后真空嚴密性試驗數據達到100Pa/min以下。

2.7 真空系統查漏技術與真空設備參數分析綜合運用技術

運行機組真空系統查漏技術只能對真空系統設備漏泄點進行查找,而往往真空系統嚴密性試驗不合格的原因并不是真空系統設備漏泄,而是真空系統設備工作狀態不對造成。

某電廠濕冷11號機組長期以來真空嚴密性試驗一直處于不合格狀態,試驗值一直在430Pa/min(標準要求:270 Pa/min)左右,真空系統查漏未發現任何漏泄點;對影響汽輪機組真空嚴密性因素分析,利用排除法逐一排除了凝汽器水位過高;水環式真空泵工作不正?;蛐式档?循環水溫度高等因素;經進一步查找發現凝汽器循環水入口溫度26℃,出口溫度37℃,凝汽器循環水出口溫度過高,分析認為凝汽器入口冷卻管束堵塞是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由于入口管束堵塞,造成流經管束的水量減少,因而造成凝汽器循環水出口溫度過高,凝汽器冷卻效果變差;確定清掃方案,利用機組低負荷時間段對2臺凝汽器水側分別進行清掃,在凝汽器管束入口處清理出大量水塔填料碎片和膠球,分析后認為造成此種現象的主要原因為水塔與凝汽器之間只有一道水塔前池濾網,此濾網必須定期清掃,清掃時人工提起濾網進行清掃工作,不可避免在清掃過程中有大量雜物隨著循環水進入凝汽器,造成凝汽器堵塞;清掃工作結束后機組再次做真空嚴密性試驗,試驗值為310 Pa/min,不合格,但確定凝汽器入口管束堵塞是影響真空嚴密性試驗的主要因素之一。再次對真空系統排查發現在倒換真空泵噴氦氣查漏時,一臺真空泵存在漏泄現象,由此分析這臺真空泵入口逆止門不嚴密,在做真空嚴密性試驗時(不關閉真空泵入口手動門),空氣由此進入機組真空系統,造成真空嚴密性試驗不合格;關閉真空泵入口手動門再次做試驗,真空嚴密性試驗值為152 Pa/min,真空嚴密性試驗合格。由此可以看出,真空系統查漏并不是解決真空系統嚴密性問題的唯一途徑,要綜合分析真空系統設備的運行狀態,得出綜合結論。

四、結論

實踐證明,真空系統嚴密性試驗不合格的原因查找不可盲目進行,真空系統查漏要與真空系統設備參數分析緊密配合,缺一不可。在真空查漏過程中, 要針對可能造成泄漏的原因進行相關試驗和檢查, 認真分析,逐步排除;對真空系統設備參數分析也要進行相關步驟,以達到全方位找出真空系統嚴密性試驗不合格的原因。

參考文獻

[1]王濱.某電廠3號機組真空系統的檢漏及處理措施.華電技術,2011年第4期.

[2]鄭紅旗、武雁來.國產空冷機組真空系統查漏方案的探討.電力學報2011第3期.

篇10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它是一種心理障礙,屬于廣泛發育障礙中的一種,核心癥狀主要為刻板重復行為、興趣狹窄社會交往障礙和言語及非言語交流障礙,,目前已正式被納入孤獨癥譜障礙。近年來的相關研究結果表明,自閉癥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其中的許多低功能自閉癥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社交能力非常差,即使發育至成人也沒有明顯改善,這種現象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1]。目前我國臨床醫生多采用言語訓練、特殊教育聯合林氏頭皮針治療兒童自閉癥的方法,取得的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自閉癥患者60例,其中23例女生,37例男生;年齡最小的2歲,最大的10歲,平均年齡(6±1.3)歲。所選患者普遍存在智力水平低下、自我封閉,拒絕與人進行言語或行為交流,行為刻板等一些常見癥狀。很多兒童還伴有運動障礙、睡眠欠安、不知饑飽和大小便不能自控等癥狀。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區別(P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言語訓練及特殊教育進行治療,主要是根據特殊兒童的身心特點和教育需要,建立說話動機模式、創設語言情境、提取語言信息、積累語言信息對自閉癥兒童進行自主性的言語訓練和特殊教育。研究組患兒在此基礎上配合林氏頭皮針進行治療,針刺30次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后,根據Gesell測試結果及ABC評分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后的臨床效果。

1.3 觀察指標

根據Gesell測試結果及ABC評分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后的臨床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檢測數據用SPSS18.0分析,用(±s)表示,采用t檢驗,P

2.結果

一個療程結束后,研究組患兒的Gesell測試得分及ABC評估得分分別為(124.68±72.17)分和(65.69±13.21)分,顯著優于對照組患兒的(121.19±37.31)分和(85.05±15.49)分

3.結論

自閉癥是一種嚴重的常見于嬰幼兒的全面發育障礙,自閉癥兒童的語言學習比正常兒童緩慢的多,且較易出現重音錯誤;自閉癥兒童所表達的重要重復性語言所出現的場合大多為不恰當的,且預后大情況多不良,其預后與智力水平有密切聯系,智力障礙嚴重者一般預后水平較差,往往還伴有行為障礙,難以獨立生活,成年后能適應社會生活較少。因此自閉癥患兒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2]。因為自閉癥是一種預后程度參差不齊的慢性疾病,輕度預后明顯好于中、重度預后,所以及早采用言語訓練及特殊教育結合林氏頭皮針的方法進行治療,能夠縮短患者痊愈進程,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林氏皮頭針是我國頭皮針五大流派之一,是上海新華醫院的林學儉教授總結多年頭皮針臨床與研究經驗創造出來的。林學儉將其總結的所有臨床經驗與最新腦科學的研究結果相結合,制訂了一套自閉癥的取穴:雙側感覺區上1/5、小腦新區(即小腦蚓區和小腦半球區)、智力情感區(即原額五針)、憂慮區、Broca區、雙側聽力理解區(即原顳三針)、言語二區三區,并在智力情感區(即原額五針)右側的額下回前部找壓痛點直刺。治療時先根據患者具體病情用0.3mm×25mm的毫針進行常規取穴,用于對穴區進行大面積刺激,一般治療時多平刺進針,行針時要緊貼骨膜,針深約25mm,以抽氣法運針10次。對于積極配合治療且疾病位置較固定的患者還應使用點穴器在相應穴區找到壓痛點,用0.3mm×13mm的針,以90°角直刺至骨膜,整個過程中采用提插法運針,針均要停留在1h以上。強調留針時間可稍長,留針期間還可以要帶針鍛煉加以輔助,這樣可以提高療效。一般頭皮針治療每周2~3次。頭皮針治療可以較快的恢復患兒的各種癥狀[3]。林老認為該療法可以改善腦血管的供血供氧能力、控制病情的發作、修復或再生受p、休眠、衰老的神經元,從而取得較好療效。

綜上所述,采用言語訓練及特殊教育結合林氏頭皮針治療有助于提高自閉癥患兒智力水平、語言能力及交流能力,可在臨床上大范圍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趙勇, 金炳旭, 劉振寰. 林氏頭皮針治療兒童自閉癥臨床觀察[J]. 上海針灸雜志, 2015,34(8):75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