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外活動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16 01:26: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語文課外活動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語文課外活動總結

篇1

語文課外活動是語文學習的組成部分,是開闊學生視野的有效手段,也是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保障。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教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還要有效地組織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意識。那么,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開展初中語文課外活動呢?

一、要制定好課外活動的實施方案

在開展語文課外活動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制定出適合學生的活動方案,讓他們在活動中,學會感受生活、體驗生活。一是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在實施課外活動時,要善于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其充分發揮和展示自身優點、特長,促使學生樹立強大的自信心。二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開展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促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活動中來,從而提高他們學習語文、認識語文、掌握語文的能力。三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應以學生得到綜合發展為目標,設計一些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課外活動,達到提高語文綜合素養的目的。

二、要做好課外活動的項目選擇

在開展語文活動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與課堂教學有關的活動,讓學生在學會文化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應用語文的能力。例如:在教學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外時間,組織學生參加“親子活動”,引導他們以話劇的形式演繹“父愛子”“子思父”的劇情,讓學生在活動中,真切地感受作者的內心世界,同時促使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教師還可以選擇與課外知識緊密結合的活動,如根據最新時政新聞,巧妙地組織學生參與思考、討論,在培養他們認識問題的同時,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要調控好活動的實施過程

在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活動時,教師還要宏觀調控活動的實施過程,根據活動出現的問題,及時做出調整和指導。例如:在組織“課外閱讀”活動時,一是制定活動目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形成良好語感,同時提高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二是制定切實可行的讀書計劃:教師要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充分利用黑板報、墻報等資源,激發學生勤于閱讀的意識;引導學生收集名言名句,做成書簽與同學分享與交流;開展閱讀推薦活動,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深化理解,拓寬思路。三是安排活動時間:每周五下午第三節課,教師要協調好活動時間與其他學科時間的沖突等。四是做好活動獎勵,對積極參與活動的學生、在閱讀中有突出表現的學生,給予鼓勵和嘉獎,這對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水平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對于沒有得獎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和鼓勵。五是做好活動的反思工作。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反思,使其正確認識自身的不足,并及時給予建議。

四、要做好活動的總結與反思

篇2

一、初中語文教學應當體現教學環節前置

教學環節前置是非常悠久的話題,但是絕大多數教師在這一方面并未執行到位,還是習慣于以課堂為主,甚至完全局限于課堂。教學工作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不僅僅需要教師的講解、啟發和引導,還要包括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在課前沒有經過充分準備,必然導致課堂上不知所措,既不能熟悉學習內容,又不能掌握要點技巧,因此推動教學環節前置是非常必要的環節。筆者在教學工作中充分發揮教學環節前置的作用,以自主學習為抓手讓學生課前充分準備,為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首先,筆者注重培養學生堅持預習的習慣,使預習活動成為學生語文學習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提到新課學習必先進行課前預習。其次,在預習內容目標要求上做出明確規定,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把握好尺度,預習的內容既包括字詞基礎知識,又包括對課文內容的初步熟悉,以及對文章寫作特色的分析,等等。另外,筆者還要求學生在預習中不斷總結方式方法,既要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又要立足自身學習活動總結,提煉針對性的預習方法。

二、初中語文教學應當體現學生高度參與

沒有參與就談不上興趣,更無法保證效果。教學工作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過程,特別是新課程改革推動了師生互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語文教師要深入貫徹課程教學改革,緊密結合語文學科實際,充分研究學生學習基礎能力特點,在教學模式的優化中著力體現學生的參與性,讓他們全身心參與到語文學習活動之中。筆者在這一方面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給學生營造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鼓勵他們在語文課堂上暢所欲言,不禁錮學生思路,不制約學生的學習方式,以民主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設置學生參與的重要平臺,無論是在學習載體的設置,還是學習線索的編排,都充分兼顧了學生的學習參與需求,從學習載體設置上建立合作小組,實現學生語文學習載體的扁平化,在學習線索上結合教學重點難點設置思考題,以這樣的方式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三是有效開展課內探討,在學生完成基礎內容學習之后,教師通過啟發點撥讓他們相互之間交流探討、小組之間補充完善,通過辯論辨析等方式,讓學生逐步糾正片面錯誤的觀點,接近正確的答案,體現獲取知識和培養能力二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三、初中語文教學應當體現分層教學要求

分層教學是指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層級,每一個層級分別采取相對應的教學要求、教學措施。分層教學模式對初中語文教學而言具有更強的針對性與實用性,因為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對學習活動格外敏感,過難過易都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的激發,只有采取分層模式才能更好地體現對學生的激勵促進功能。在這一模式中,筆者首先對目標進行了優化設置,除了情感性目標之外,知識與能力目標分為三個層級,分別對應相關聯的學生,使學生從學習活動一開始就確定與自身發展基礎相一致的目標,整個教學活動都按照這樣的目標有序推進。其次,筆者在教學工作中靈活運用、區別對待,保證每一個群體的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融入的平臺。以課堂提問為例,筆者在教學設計中,同一個問題都會設置不同的提問,根據教學中學生學習的需要、課堂氛圍調節的需要和教學進度安排的需要,采取相對應的問題確定向不同層級提問,使學生有了積極參與的平臺,有了表達展示自我的機會。另外,在教學考核中也體現了分層要求,采取不同難度等級試卷測試的方法,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初中語文教學當體現專題鞏固提升

初中語文教學既要重視抓新授內容的推進,又要重視復習的鞏固。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進度與要求,需要教師體現出高度的教學機智。教師既不能把所有內容都拉起來逐一復習,又不能一上了之、不顧復習,較為平衡的方法是擇其重點要點,特別是針對學生學習薄弱環節重點突破,專題鞏固提升就是這一教學模式的有效抓手。筆者在每一階段教學后都會回過頭來反思,確定相對應的專題內容,邊趕進度教新課,邊回頭進行專題鞏固。如現代文閱讀分析是學生公認的難點,筆者在新課教學過程中穿行閱讀分析專題訓練,引導學生通過多遍閱讀把握文章的主要意思,然后進一步分析文章的框架結構,從脈絡上對文章的結構特點形成初步的印象,接下來結合具體的語段語句分析寫作的手法。最后,要重新審視、綜合判斷。通過這樣的專題訓練鞏固,學生可以有效提高現代文閱讀理解能力。專題探究主要集中在有難度的內容復習中,教師要根據教學中的反饋信息,確定采取什么樣的專題,以及專題中涵蓋哪些內容。

五、初中語文教學應當體現興趣活動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