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私了協(xié)議書范文

時間:2023-04-03 10:43: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交通事故私了協(xié)議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交通事故私了協(xié)議書

篇1

交通事故私了協(xié)議書范本【1】

甲方:

乙方:

對于20xx年1月15日發(fā)生的交通事故,經甲、乙雙方充分協(xié)商一致達成如下協(xié)議:

一、甲方自愿賠償給乙方各項損失共計45000.00元人民幣(包括已經支付的2000.00元)。

二、損失賠償包括乙方的交通費、護理費、誤工費、伙食住宿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后續(xù)治療費、精神損失費、殘疾賠償金等各項損失賠償。

三、本協(xié)議簽定時,甲方須支付給乙方所剩余的43000.00元。

四、本協(xié)議所涉及的賠償是一次性終結賠償,甲方支付乙方費用后,今后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甲方主張任何權利,甲方不再負有任何賠償責任。

五、本協(xié)議簽訂時,雙方均是在自愿的情形下簽訂的,不存在任何重大誤解或顯示公平的情形,甲、乙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對于協(xié)議提出反悔。

六、在甲方賠償乙方后,在甲方向保險公司理賠時,乙方應積極配合甲方和保險公司的工作,內容包括做傷殘鑒定等等,如果因為乙方不配合甲方的工作造成了甲方不能向保險公司理賠時,乙方應當返還甲方應當由保險公司理賠的金額。

五、本協(xié)議自雙方當事人簽字后生效。

六、 本協(xié)議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執(zhí)一份。

甲方(簽字): 乙方(簽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交通事故私了協(xié)議書范本【2】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于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發(fā)生的交通事故,經甲、乙雙方充分協(xié)商一致達成如下協(xié)議:

一、甲方自愿賠償給乙方各項損失共_________________元人民幣(包括已經支付的___________元)。

二、損失賠償包括乙方的交通費、護理費、誤工費、伙食住宿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后續(xù)治療費、精神損失費、殘疾賠償金等各項損失賠償。

三、本協(xié)議簽定時,甲方須支付給乙方所剩余的_______________元。

四、本協(xié)議所涉及的賠償是一次性終結賠償,甲方支付乙方費用后,今后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甲方主張任何權利,甲方不再負有任何賠償責任。

五、本協(xié)議簽訂時,雙方均是在自愿的情形下簽訂的,不存在任何重大誤解或顯示公平的情形,甲、乙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對于協(xié)議提出反悔。

六、在甲方賠償乙方后,在甲方向保險公司理賠時,乙方應積極配合甲方和保險公司的工作,內容包括做傷殘鑒定等等,如果因為乙方不配合甲方的工作造成了甲方不能向保險公司理賠時,乙方應當返還甲方應當由保險公司理賠的金額。

五、本協(xié)議自雙方當事人簽字后生效。

六、 本協(xié)議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執(zhí)一份。

篇2

依據(jù)我國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要私了的,可以不出具事故責任認定書,但是需要寫協(xié)議書,載明事故的責任、成因、當事人信息等內容。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第二十一條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第二十二條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3

宗某是工程公司的鋼筋工,在施工過程中,由于自己操作不當造成右眼受傷。經醫(yī)院治療后傷愈,工程公司支付了全部醫(yī)療費。后來,宗某與工程公司就此次事故達成協(xié)議。然而,宗某在領取五萬元補償款后,以“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由將工程公司至北京市某區(qū)人民法院,要求法院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guī)定判令工程公司給付醫(yī)療費、誤工費、傷殘賠償金、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等費用共計十九萬多元。

本案的發(fā)生,引發(fā)了以下問題:雙方當事人針對事故達成的協(xié)議,違反法律的意思自治原則嗎法律對在人身損害發(fā)生后,當事人自主解決賠償問題有無明確的規(guī)定筆者擬從上述問題對人身損害賠償中的意思自治進行探討,以期充分理解并加以運用,更好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一、意思自治的含義

意思自治是指民事主體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斷設定自己的權利義務,只要設定的權利義務不違反法律的規(guī)定,法律尊重這種選擇?!八椒ㄗ钪匾奶攸c莫過于個人自治或其自我發(fā)展的權力,它的核心是尊重當事人的自主意思①”,按照意思自治的理論,人的意志可以依其自身的法則去創(chuàng)設自己的權利義務,當事人的意志不僅是權利義務的淵源,而且是其發(fā)生的根據(jù)②。

意思自治原則,是法國學者杜摩蘭根據(jù)資產階級“契約自由”理論提出的,又稱私法自治原則,是指法律確認民事主體得自由地基于其意志去進行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意思自治原則強調的是尊重個人的意思自由,當事人在從事民事活動時有權依自己的真實意志來決定自己的行為,不受其他任何主體主客觀因素的干涉。私法自治原則強調私人相互之間的法律關系應取決于個人的自由意思,從而給民事主體提供了一種受保護的自由。這種自由,相對于公權力的行使而言,其是免受干預的自由,相對于個人事務的處理而言,其是自主決定的自由③。

我國《民法通則》第四條“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確認了意思自治原則。

二、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意思自治的應用

在何種情況下發(fā)生的人身損害,當事人可以自主表達意思,從而更好、更便捷地解決糾紛,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等法律中作出了規(guī)定。即當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發(fā)生了如下情形:(1)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賠償糾紛;(2)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賠償糾紛;(3)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在執(zhí)行職務中致人損害賠償糾紛;(4)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糾紛或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糾紛;(5)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害或者造成自身損害賠償糾紛;(6)為他人無償提供勞務的幫工人,在從事幫工活動中致人損害或幫工人因幫工活動遭受人身損害賠償糾紛;(7)為維護國家、集體或者他人的合法權益而使自己受到人身損害賠償糾紛;(8)產品責任損害賠償糾紛;(9)機動車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10)醫(yī)療損害賠償糾紛;(11)環(huán)境污染損害賠償糾紛;(12)高度危險損害賠償糾紛;(13)糾紛飼養(yǎng)動物損害糾紛;(14)物件損害糾紛等。上述所列舉的損害事實發(fā)生后,除適用《工傷保險條例》進行處理的外,就得運用糾紛解決機制予以緩解、消除。

一般情況下,解決糾紛機制分為私力救濟機制、公力救濟機制和社會救濟機制。

本文著重介紹私力救濟機制,私力救濟機制,俗稱“私了”,是指糾紛主體依靠自己力量解決糾紛,沒有第三者協(xié)助或主持解決糾紛,典型方式是雙方自行和解?!昂徒馐亲钸m當?shù)膹娭茍?zhí)行”,和解是民事主體作為私力救濟的一種方式,其表現(xiàn)形式就是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當事人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做出決斷,能夠使糾紛得到公正地、低成本地、高效率地解決,并且能夠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是一種非常積極有效的途徑。在依法治國,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更應多提倡對于當事人依自治或準自治方式達成的糾紛解決方法,賦予強制執(zhí)行力或其他確定判決類似之效果,既可以減輕當事人的勞力、時間和費用的支出,同時也減少了司法資源的浪費。

和解方式沒有第三者的介入,是當事人自主表達真實意思即意思自治,充分體現(xiàn)了人的個性。我國法律及司法解釋對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表達做出了限定:當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須具備:(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應遵守社會公德,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或者社會公共利益;(3)不存在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4)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等。在此限定下的和解才能合法有效,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另外,考慮到當事人的在表達意思時可能存在的“重大誤解”、“顯失公平”及受“欺詐、脅迫”等情況,法律和司法解釋賦予當事人請求法院變更或撤銷的權利。我國《民法通則》第59條“下列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一)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二)顯失公平的。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無效”和《合同法》第54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均明確規(guī)定了如果發(fā)生“重大誤解”、“顯失公平”和受“欺詐、脅迫”等情況后如何處理。并且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3條規(guī)定中規(guī)定:可變更或者可撤銷的民事行為,自行為成立時起超過1年當事人才請求變更或者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逗贤ā返?5條也明確規(guī)定除斥期間為1年,即撤銷權、變更權必須在該權利成立起1年內行使,逾期該權利消滅,但權利人以明示或默示方式放棄的,撤銷權自放棄之日起消滅。這些規(guī)定,都是當事人應當遵守的,不能是當事人根據(jù)自己的取舍而有所偏倚。

三、案件引發(f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