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默生隨筆范文

時間:2023-04-12 02:00:18

導(dǎo)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愛默生隨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wù)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愛默生隨筆

篇1

Key words: dissatisfaction greedy conten

1.Introduction

It is always said that there is no better than here. But in reality, how many people can keep standing “here” when they have seen the more amazing scenery “there”? I guess the vast majority of people will run away to enjoy the “scenery” without hesitation, so as far as I can see, people are hardly satisfied with what they have now, that is, they always want more.

2.Why are people unsatisfied?

1)Firstly, I believe that the desire for better things is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which leads to dissatisfaction.

I will take some simple cases as examples in the following. People may regard the invention of bulbs as the result of the great creativity, but they may also agree that if people of that time were totally content to read and write in a poor light of candles, there are probably no bulbs today. Also, at present, if people are not tired of going out by walking or riding to a distant place, why are the roads packed with so many cars all the time? In a word, people were and are unsatisfied with things in hand and eager for better things.

2)Secondly, people are unsatisfied because they always tend to ignore and forget what they have had already.

They believe what they get now is becoming worse and what they do not get is the best. For women, when they are going by a store, they are easily attracted by some beautiful dress; then they can’t wait to try it on and buy it at once even if there are dozens of dresses lying in the wardrobe. Clothes are never enough for them. For men, especially for wealthy men, when they take a fancy to a new car, they will always find fault with the present car and all the so-called drawbacks become the excuses of buying the new car. Both of them are unsatisfied, regardless of the properties they’ve owned yet.

3)Last but not the least, people are hardly satisfied because they like to compare with others.

Try to imagine that if all the people wear the same clothes, drive the same car, live in the same house, they definitely will be satisfied with everything as everybody is in the same situation. But the fact is that someone can afford to buy a “LV”,a“BMW”, or a luxurious villa, while others cannot. When comparing with the former ones, the latter ones are surely jealous at first, then upset, and turn rather unsatisfied at last.

2.Conclusion

Taking all the factors into account,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people are not satisfied with what they have now. Admit it or not,we prefer to go“there”than stay“here”.

Bibliography:

篇2

關(guān)鍵詞:親和力;成就感;熱情

一、教師首先自己要熱愛語文

我喜歡教師這個職業(yè),更喜歡語文這個學科。每天我去上課之前,都懷揣希望,滿懷激情,期待與學生見面。每堂課我都以滿腔的熱忱在教語文,把每一堂語文課都上得有滋有味,引領(lǐng)學生遨游在語文知識的海洋中。一個真正喜歡語文、熱愛語文的教師,他的學生也會真心喜歡語文。

二、上好開學第一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學年伊始,我都會向?qū)W生講述語文的美。語文是對秦磚漢瓦的向往;語文是對唐詩宋詞的熱愛;語文是對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嘆服;語文是對《紅樓夢》的崇拜。語文是一手流利的方塊字;語文是離不開名著的雙眸;語文是聽人講話時的那份專注;語文是從筆端流出的錦繡文章;語文是與生人見面時,彬彬有禮的“您好!”;語文是與他人辯論時,智慧的應(yīng)對;語文是處變時,鎮(zhèn)定自若的神情;語文是舉手投足間的“書卷氣”。學生們對語文充滿了無限向往,許多憧憬。

三、具有親和力的性格

愛默生說:“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每個學生都不喜歡冷漠無情、傲慢粗暴、太多苛求的老師。當學生面對挫折時,老師一句鼓勵的話語“你能行”,或許會讓學生重新樹立信心;當學生害怕困難時,教師期待的目光或許會激發(fā)學生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在日常與學生的交往中,教師一個眼神、一句話語、一個動作、一個微笑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激勵作用。我用我的愛心、我的微笑贏得了學生信任的眼神、會心的回應(yīng)。我課上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讓學生敞開心扉,盡情展現(xiàn)自己的風采。孩子們盼著上語文課和老師交流,和同學討論,和課文對話,和作者溝通。節(jié)節(jié)都是酣暢淋漓的語文課,孩子們樂此不疲。

四、讓學生有成就感

讓學生保持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樂趣,更長效的方法是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功體驗。語文知識不外乎三大塊:基礎(chǔ)知識、閱讀和寫作。每次學完一單元,為了夯實基礎(chǔ),我都對基礎(chǔ)知識進行小測。小測得100分的加一面小紅旗,小組內(nèi)加一分。孩子們發(fā)現(xiàn)只要努力,就有收獲。他們歡呼雀躍。作文是語文的重頭戲。我不忘讓他們平時積累,日記隨筆成了家常小菜。我不加任何約束,任由他們?nèi)?。交上來的日記?nèi)容五花八門、豐富多彩,只要能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哪怕一句話、一個詞我都拿紅筆標記,并大加表揚。每周一次的作品展讀,成了孩子們的最盼。孩子們爭相寫出有創(chuàng)意的文字,表達他們的喜怒哀樂。語文成了他們的最愛。

五、使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熱愛語文的熱情

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學生主要通過視覺和聽覺來獲取信

息。課堂上借助媒體――音樂、錄像、課件等手段,讓學生形象地感知語言文字所反映的活生生的事物,引導(dǎo)學生欣賞祖國的絢麗多彩,體驗感人和扣人心弦的場面,感悟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學生會有感而發(fā),情緒大振,激情奔放。如:我在講授《三峽》一文時,學生要體會到三峽的美,光讀課文是不夠的,光了解課文也是不夠的。所以我事先在課下搜集、整理了一些關(guān)于三峽的漂亮圖片在課堂上播放,并恰當?shù)丶右耘湟艚庹f,學生可以聽著婉轉(zhuǎn)動聽的音樂,觀看三峽峻峭的群山、迅猛的江水,整體感知三峽的美。一時間學生興奮異常,興致很高,學生第一次體會到了什么是景物美、山水美。然后再與課文比較,使學生在興趣盎然之中,對三峽的美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學習內(nèi)容,以得到一些直觀的感受,逐漸培養(yǎng)“樂學”的興趣,產(chǎn)生“會學”的情感,從而推動自己去積極進取。

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笨傊寣W生熱愛語文,喜歡上語文課,語文教師首先要像一個語文老師,“站在講臺上我就是語文”。語文老師身上要有一種語文的魅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其次語文老師必須真心實意地喜歡語文,用熱愛語文的姿態(tài)去教語文。我們的語文課還要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樹立大語文觀念,讓學生在豐富的實踐中提高語文能力,提升語文素養(yǎng)。

篇3

(和田策勒縣第二中學 新疆 策勒 848300)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很少向誰敞開自己的心靈,更多的日子是在自我封閉的孤寂里度過。因此,我們的心靈,就像暗堡之門。初中女生作為生理逐漸成熟但心理卻還很不成熟的一個群體,她們更是矛盾,渴望傾訴,但又對外界充滿了不信任,心靈的重負,讓她們不堪前行。如何甩掉心靈的包袱,輕裝前行,這需要及時,對癥的心理健康教育了。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學科知識的教育、更是人格的教育,是現(xiàn)代文明人必須接受的教育,是發(fā)展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教育。這要求每個教師都要學會做一個心靈的捕手,幫助學生身心和諧全面發(fā)展。

1. 抓住普遍規(guī)律,對初中女生心理問題有一個全面了解

女孩子進入初中以后,隨著生理的變化,閱歷的增加,進一步成熟了。然而在當前獨生子女居多的情況下,父母將自己未能實現(xiàn)的理想強加于子女,超過了其心理承受能力,加上情緒、個性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正處于心理成長期的初中女學生受到的心理困擾較明顯,心理矛盾很突出,從近年來的實際情況看,初中女生容易存在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自我評價問題。

在初中女生當中,不少學生對自己自我評價低,自我輕視自己,甚至是責備自己,行為受悲哀和憂郁情緒影響很大。她們存在的自責傾向的形成與社會長期以來對她們的不公平要求有關(guān),尤其是與家長的嚴格管教、嚴防死守有很大關(guān)系。而從小就對她們的嬌生慣養(yǎng)和過分照料都會使孩子產(chǎn)生依賴心理,形成膽怯的性格,這也是使孩子容易產(chǎn)生自責傾向的原因所在。

(2)身體癥狀問題。

由于焦慮而引起生理反應(yīng),如經(jīng)常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頭痛、失眠、疲勞、坐立不安、小動作過多、好發(fā)脾氣,嚴重者還會出現(xiàn)罵人與打架等癥狀。

在這些身體癥狀中,有相當一部分確實是病,而且是由于學生自身的焦慮而造成的心病。不能及時排解煩惱和郁悶,對她們的學習產(chǎn)生了不良的影響。

(3)學習焦慮問題。

適度的學習焦慮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體驗,它不僅不會影響學習,而且還會促進學習,但是過分的學習焦慮,如害怕考試、害怕學校、害怕老師、甚至討厭學習等,則對學生的身心有百害而無一利。也有一些女學生,學習成績非常好,但她們在學生中威信不一定高,這使得她們陷入了內(nèi)心痛苦與矛盾中。另外她們也會在學習上經(jīng)常莫名其妙的出現(xiàn)焦慮癥狀,平時成績非常好,一到考試心理素質(zhì)就非常差,雖然到最后考得也不錯,便與正常發(fā)揮是相去甚遠,并末完全發(fā)揮出應(yīng)有的水平。形成學習上的焦慮。

(4)人際交往問題。

人際交往問題也是中學生中反映最多的問題之一,如因與老師關(guān)系的不和諧而郁悶,因處理不好朋友之間的關(guān)系而苦惱,因與父母之間缺乏相互理解和溝通,或家庭關(guān)系不和而造成的心靈傷害。最為嚴重的則是與父母的關(guān)系問題。

(5)情感問題。

青少年時期是花季年華,在這一階段隨著人的第二性征漸漸發(fā)育,性意識也慢慢成熟。此時,情緒較為敏感,易沖動,對異性充滿了好奇與向往,自然也會伴隨著出現(xiàn)許多情感的困感。如,初戀的興奮,失戀的沮喪,單戀的煩惱等等。

(6)自身性格問題。

中學階段的女同學大多認真踏實,對人親切,細心謹慎,文靜溫和,情感豐富細膩,但有些女生往往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低,心胸狹窄,優(yōu)柔寡斷,情感脆弱,敏感多疑,意志力又較薄弱,經(jīng)受挫折后容易產(chǎn)生自卑情緒。

2. 做心靈的捕手,啟開學生的心扉

面對學生如此復(fù)雜的心理狀況,作為班主任、作為教育者我感到了深深的憂患,也更加意識到了自己肩上所應(yīng)承擔的責任。我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個體差異發(fā)展教育”的基本理念,特別關(guān)注學生個體的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樹立因材施教,以人為本的教育觀,依據(jù)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現(xiàn)狀,充分利用筆談,走進學生心理世界。

作為班主任,我在開學伊始就讓每個學生制作一本“交心本”,要求字數(shù)、內(nèi)容不限,一周與我交流一次,教師指導(dǎo)學生寫心理日記,給學生提供一個宣泄煩惱的平臺,讓他們在自己的日記中宣泄煩惱、發(fā)泄不滿和憤怒,達到轉(zhuǎn)移對抗、減輕心理壓力的目的。從而有效調(diào)整學生因煩惱、挫折等產(chǎn)生的心理失衡現(xiàn)象,維持心理的平衡。教師指導(dǎo)學生寫心理日記還可以讓他們進行自己反思、讓他們在反思過程中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緒感受,進行自我教育,提升自己的心理機能,從而幫助自己步出心理的困惑。教師指導(dǎo)學生寫心理日記,使學生擁有一個與自己交流的知心朋友、以增進心靈的溝通與理解,從而保護學生的健康心理。讓他們的困惑、煩惱得到宣泄,自覺或不自覺地對自己的情感和行為進行評價,并作出相應(yīng)調(diào)節(jié),形成健康的心理。剛開始學生并不習慣,東搬西湊或詞不達意,漸漸地,學生敢說悄悄話,知心話了,每次與他們的交流都是一種心靈的對話。

首先利用周記、隨筆把握學生的心理脈搏,針對初中女生出現(xiàn)的對學習失去信心、考試焦慮、恐懼、抑郁等不良心理現(xiàn)象,我有意識地布置一些帶有針對性的作文練習,讓她們的不良情緒獲得充分的宣泄,而在冷靜之后,認真地反思自己的行為,從中悟出一些生活的真諦。如:《學習――想說愛你不容易》《讓嘆息遠離青春》《尋找生活的色彩》《生活不相信眼淚》等。

有一位學生通過周記《我想對你說》向我傾拆了心中的困惑:“我很認真,可我的考試成績很差,同學們都好像在笑我,我真不想再讀了……”看了這位同學的內(nèi)心傾訴,我寫了這樣的評語:“其實你是個聰明的優(yōu)秀生,老師很想幫助你,和你一起進步。相信你一定行……。”這樣,消除了她畏難心理,主動地充滿自信地迎接考驗和挑戰(zhàn)。因為美國教育家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得納說:“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一個正常的人都具有自身的優(yōu)勢潛能和強勢智慧。”可以想象,這位同學有了自信將會如何?由此可見用評語架起心橋也是老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

其次利用作文話題討論實現(xiàn)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在工作中,我發(fā)現(xiàn)有些女生小心眼、愛計較、嫉妒心強;有些女生因?qū)W習好自視過高,不懂得尊重他人,好表現(xiàn)自己;有些女生和同學鬧矛盾后,不尋求積極的解決方式,而是依賴某些男生給她們出氣,甚至與男生發(fā)生早戀行為;有些女生迷戀言情小說,或沉溺于流行音樂,所有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具體表現(xiàn)。在寫作教學中,我有的放矢地提供一些話題,通過討論的形式,澄清學生中的模糊觀念,達到教育的目的,如《說說心理話》《敞開你的心扉》《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怎樣的青春最靚麗》《如何理解“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為什么不要采摘早戀的青果子》等。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請你記住,教育――首先是關(guān)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今天的教育不單單是為了傳授知識與技能,為學生更高一級的學習奠定基礎(chǔ),而且是“愛的教育”、“志向與意志的教育”、“人格精神的教育”。

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對初中女生身心發(fā)展現(xiàn)狀予以認真地分析和充分地關(guān)注,使她們青春美麗的時光,比彩霞還要鮮艷,比玫瑰更加芬芳。

參考文獻

[1] 張承芬,孫維勝主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 沃建中主編,《中小學心理素質(zhì)教育的探索》,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3] 關(guān)樹文主編,《教師要學一點心理學》,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