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自查自省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25 01:36: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師自查自省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教師自查自省報告

篇1

一、全市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概況

**地處**省中部,總面積1049平方公里,現行政區域劃分為10個鎮,4個街道,總人口56.03萬,是聞名全國的“百工之鄉”和“五金之都”。XX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11.72億元,財政總收入26.8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3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7995 元,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標連續5年名列全國百強縣(市)。

經過多年的調整、改革和發展,全市現有普通高中8所(其中綜合高中2所),職業高中4所,初中18所,小學63所,特教學校2所,化技術學校14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電大**學院1所。全市在校生高中15118人,初中22478人,小學50095人。學前教育發展勢頭良好,全市現有幼兒園167所,在園幼兒27131人。教師隊伍數量足夠,結構合理,整體素質逐年提高,現全市在職教職工5176人。

通過教育強市評估驗收,標志著我市教育事業已達到一定的發展水平。但是,我們并沒有因為成功創建教育強市而滿足,而是以此作為發展優質教育,構建和諧社會,提升教育整體水平的新契機,再一次將創建更高水平的教育強市作為奮斗目標和不懈的追求,把優先發展教育作為全市工作重點,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傾力打造和諧教育,加速推進教育現代化,使教育發展內涵更為豐富,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美譽度不斷上升。

二、在鞏固創強成果的基礎上創優

(一)咬定目標不放松,持之以恒抓整改

通過教育強市驗收后,市委市政府在肯定我市教育創強成績的同時,更多地看到了差距和存在的不足。為確保整改提高目標實現,市委、市政府明確表示創建領導班子不散,工作力度不減,做到整改單位、內容、責任、期限四落實,全力以赴確保整改到位并全面創優。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按照教育創強時的職責分工,確立專人負責,使教育創強整改的后續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地開展。評估驗收時認定為基本達標的兩項指標(即第7條:“初中、小學達到省標準化學校要求的比例不低于85%,各類學校中有一定數量的省示范性學校”,第14條“學校生均用地面積、生均建筑面積、專用多功能教室、體育場地、教學儀器、音體美勞衛器材、電教設備、圖書和計算機配備達到國家或省定標準”),達標難度大:一是投入資金多,二是政策性強,三是涉及面廣。為此,我市再次明確了政府在建設教育強市中的主體地位,落實教育部門具體抓,各有關職能部門通力協作,從而形成全市上下攻堅克難,共興教育大業的局面。市政府將整改指標及要求分解到有關鎮、街道和學校,鎮、街道各自按照職能與學校共同制訂行動方案,全市再一次掀起創建。規劃、設計、國土、財政、環保、公安、安監、城管、金融等部門多次聯合辦公,集中解決了規劃設計、用地審批、環保評估、消防設施、資金投放等重大問題。有關部門聯合承諾建立教育強市工作綠色通道,只要符合政策的事隨到隨辦,不拖后腿。市政府主要領導經常聽取有關部門的整改匯報,檢查整改進度,評估整改質量。《**日報》、**電視臺經常刊出宣傳教育的專欄、播出教育強市再創優的專題。在教育內部,教育局每年都把整改提高列為重點工作,每學期組織專項檢查。全市各級各類學校以再創優再提高為目標,把創優與打造和諧教育,促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相結合;把創優與提高辦學水平,推進素質教育相結合;把創優與促進師德教風轉變,優化教師隊伍相結合;把創優與豐富校園文化內涵,提高學校品位相結合;使全市學校通過整改提高再上新的臺階。

(二)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機制促提升

教育投入是社會公益性投入,只有以政府投入為主,教育經費才有保障。《國務院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國發[XX]43號)下達后,我市按照通知中規定的“明確各級責任,中央地方共擔,加大財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組織實施”的原則,下發了《關于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實施方案》(永政[XX]4號)的文件,對全市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改革和運行作出了明確規定,使“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進一步得到完善。

公共財政挑起教育投入的大梁。保障機制的建立和運行為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經費支撐。(一)市財政教育撥款的增長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XX年,我市財政經常性收入65280萬元,比上年增長19.08%;當年市財政教育撥款35620萬元,增長20.33%。XX年,我市財政經常性收入73363萬元,比上年增長17.23%;當年市財政教育撥款42552.7萬元,增長19.46%。(二)年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逐年增長。小學XX年2478.02元,XX年3058.14元,XX年3833.56元;初中XX年3577.57元,XX年6279.64元,XX年7519.02元。(三)年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逐年增長。小學XX年250.30元,XX年338.36元,XX年383.17元;初中XX年294.40元,XX年470.55元,XX年474.06元。(四)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逐年提高。XX年占2.1541%,XX年占2.2365%。(五)財政支出總額中教育經費所占比例逐年提高。我市XX年財政教育撥款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0.29%,XX年為30.84%,XX年為30.96%。(六)XX年我市人均預算內教育經費639.99元,人均教育經費987.40元。XX年,我市總人口56.03萬人,預算內教育經費44144萬元,人均787.86元;教育經費總支出57150萬元,人均1019.99元。兩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七)三項經費落實情況好。教職工工資(包括縣級及以上政府出臺的政策性補貼等)全額納入市財政預算,做到通過市(縣)財政足額統一發放到教師本人。“一公三保”等與本市公務員同等待遇,實際收入水平高于本市公務員。XX年以來,全市中小學教師實行同城同待遇政策,年終獎金納入市財政預算。為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教勵優秀教師到山區(老區)學校任教,市政府出臺政策(永政辦抄〔XX〕54號文件),從XX年1月1日起,對在山區(老區)學校任教的教職工任教期間實行每人每月200元獎勵。前不久省政府出臺的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特殊津貼(每月60-400元不等)正在得到落實。生均公用經費由市財政列入預算,XX年小學、初中分別為371元和429元,均超過省定標準。學校改造與建設資金由市(縣)統籌落實:XX年為10286萬元(其中市財政經費9334萬元),XX年為16587萬元(其中市財政經費12576萬元)。(八)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雜費、課本費全部減免。市政府下發了《關于批轉**市義務教育中小學生免除雜費實施辦法的通知》(永政辦發[XX]124號),使義務教育學生雜費全免工作順利實施。從XX年起,我市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課本費、作業本費全部免除。市政府按照《財政部、教育部關于印發〈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改革中央專項資金支付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庫[XX]23號)和《關于農村義務教育中央專項資金動態監控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財庫[XX]58號)規定的精神,迅速制定實施方案,使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真正實棗子免費教育,2019年上學期市財政支付義務教育學生教科書資金達824萬元。

三、自查自評達標情況

對照《XX年**省教育強市評定操作標準》和評估驗收組的整改意見,我們再

次進行了全面認真地自查,我們認為,我市XX年已經通過評估的的23條項指標都在原有基礎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被認定為基本達標的指標(第7項和第14項)通過整改也已經達標。(自查自評達標情況說明附后)

四、今后努力方向

(一)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未能完全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今后在促進教育均衡協調發展方面還需進一步努力。

(二)學前三年教育,以社會力量辦學為主,管理有待于優化,質量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今后擬加大投入,重點建一批以政府投入為主的示范幼兒園以發揮其引領、提升的功能,使我市學前三年教育更好更快地發展。

篇2

我校自2002年被授予浙江省第三批“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至今已經二年,期間,學校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績。根據上級部門的工作布署要求,對照《浙江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自評細則》,認真開展了自查自評活動,現將自查自評情況報告如下:

一、學校概括

我校是一所鄉中心小學,地處衢州市區與巨化集團公司之間的城鄉結合部。校園占地6545平方米,建筑面積為3668平方米,綠化面積為500多平方米。學校有教學樓、科學樓、綜合樓各一座,另有師生食堂、教師宿舍等生活用房。擁有多媒體電化教室、電腦房、語音室、舞蹈房、實驗室、書畫教室等配套教室,另外班班配有29寸彩色電視機、1-3年級每班都有實物投影,學校有閉路電視系統、學校有校校通網絡系統、每個教師辦公室都有電腦,教師可以上網查資料、校園廣播系統等。學校現有教學班13個,學生600余人,教師33名。教師中大專以上學歷21人,占63.6%,本科生3人,高級教師13人,占39.3%,中學一級1人。近年來,青年教師比例逐年上升,他們好學上進,鉆研業務勤奮刻苦。學校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愛崗敬業、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師隊伍。

多年來,學校崇尚“以德立校”的辦學理念,自1998年以來,學校先后擔任了“省德育試點學校”和“市德育示范學校”等德育試點工作。少先隊工作也較為出色,1994年少先隊被評為全國紅旗大隊,2002年被命名為中國小公民道德建設實驗學校,少先隊組織的活動多次在區級獲獎。學校96年就被評為市文明單位,2002年5月被評為柯城區首批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校,花園鄉1998年被評為教育強鄉。

近年來,學校十分重視教科研工作,爭當“學者型”、“科研型”教師的意識不斷增強,教師們積極學理論、搞教研、寫論文,并踴躍參加教科研課題研究。目前已有各級獲獎論文共40多篇,其中國家級7篇,省級3篇,市級6篇,區級20多篇,教科研課題結題成果獲市三等獎1個,區三等獎4個,一個市一般課題今年11月份結題。2003年11月通過驗收被評為省文明示范學校、2004年2月被評為區優秀網站、2004年3月被評為第二屆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校、2004年5月在中小學“生態環保教育”手抄報比賽中榮獲區一等獎、2004年5月區田徑運動會農村片第一名、2004年6月“六一文藝”節分別獲表演和創作二等獎。

二工作回顧

近年來,我校在上級教育部門的領導、關懷下,特別是在市、區電教部門的直接關心、指導下,按照浙江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的要求,結合本校的實際開展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通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使學生學會了溝通,學會交際,學會取長補短,學會共同進步等等,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教師各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經過二年的研究圓滿地完成了工作目標,逐步實現著“學校數字化校園的發展目標”,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管理,抓好制度建設

學校為了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的持續發展,從組織領導、骨干師資力量的配備方面予以加強和保證,并進一步健全現代教育技術的各項規章制度。近年來,學校組建了新一屆的現代教育技術管理領導小組,由校長呂雅仙任組長,選調責任心、事業心強、技術水平高的教師參加。同時,還分設了設備管理、音像教材管理、技術管理(校外聘請)、網站維護等組織,配備了相應的人員,明確了工作職責。

2、增加投入,充實設備

學校有教學樓、科學樓、綜合樓各一座。擁有多媒體電化教室、電腦房、語音室、舞蹈房、實驗室、書畫教室等配套教室。另外,班班配有29寸彩色電視機,1-3年級每班都有實物投影,學校有閉路電視系統、學校有校校通網絡系統、每個教師辦公室都有電腦,教師可以上網查資料、校園廣播系統等。

3、重視培訓,提高師資水平

多年來,學校崇尚“以德立校”的辦學理念,結合本校實際提出合適的一些做法,并在逐步實施中。

學校領導重視對骨干教師的培訓,我們每年都要組織相應的教師參加市區電教部門相應的培訓,如因特爾未來教育培訓,多媒體教學課件培訓,計算機維護培訓,網站維護培訓,計算機等級培訓等等,以此來提高相應教師的水平。同時開展傳幫帶活動,在本校開展全員培訓,對全校教師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培訓,計算機能力培訓、網頁制作培訓、課件制作培訓,因特爾未來教育教訓等。

目前,大多數老師都能獨立的制作教學課件。

4、重在應用,發揮裝備效益

以常規媒體為主體。實物投影儀,錄音機、電視機等三機一幕常規媒體是實現學校現代教育技術的主體。我們平時組織人員對常規媒體進行維護、保養,確保其完好。據統計,上學期教師電教使用率為60%。

以教育科研求發展,學校明確每位青年教師上教研課,一律使用多媒體,學校組織力量,從人員到經費上保證了課題的研究工作。其中《語文教學中滲透電化教育》、《激活語文課堂教學》、《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交流信息淺探》在區級交流,《發揮電教媒體優勢,減輕學生負擔》獲全國一等獎。除此以外,還有錄像課《有多少人為了我》獲區思品課二等獎。

5、現代教育技術是藝術教育的重要工具。每周二、四開展才藝表演,由學校大隊部規范教育重點,通過校園閉路電視向全校直播。利用每天中午休息時間定時播放紅領巾廣播站等愛國主義系列片;利用廣播站開辦校園新聞、演講比賽等一系列活動。

三、今后設想

我校在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的建設和運用上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各種硬件設施達到省標準配備,已經基本上滿足現在教學的需要。我們今后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幾件:

發揮實驗學校的示范,帶動周邊學校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

組織學生通過上網查資料,使學生了解更多的信息。

加強師資建設,切實提高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的教育觀念和技能。

進一步完善學校教育網站,充實教育資源,發揮網絡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的作用。

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實現管理智能化,辦公自動化,教學網絡化,學習個性化,活動多元化,生活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