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學校管理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31 02:09: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村小學學校管理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村小學學校管理論文

篇1

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科學化的教學管理,都是為了實現高效、低耗的目的,“向科學管理要質量”便是這個道理。有效教學管理就是以教學的全過程為對象,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運用現代科學管理的理論、原則和方法,對教學工作進行決策、計劃、組織、實施、檢查、指導、總結、提高,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以保證教育教學目標實現的活動。隨著二期課程教材改革的全面實施,新的課程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教育技術的信息化、現代化也在加快。然而,多數農村學校在教學管理的實施過程中,仍然沿襲著傳統模式,并存在著一些非常突出的問題。譬如:管理流程有間斷,不連貫;管理內容粗線條,不精細;科研工作淺層次,不深入;獎懲制度有缺陷,不完善;聚焦課堂較被動,不到位等。如何進一步改進和加強教學管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也就再一次突出地擺到了學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樹立民主合作的教學觀教學管理過程,不僅是受教育者的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也是一種復雜的心理體驗過程,一種在一定時空范圍內的社會化實踐過程,是師生之間多向、多形式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互動過程。要形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使教學管理與教學活動成為師生共同探索,共同享受成功喜悅,實現教學相長的目的。樹立優質高效的效益觀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這正是效能準則所強調的。因此,有效教學管理就是要追求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讓學生收到盡可能多的實效,應體現教學管理方法的優化和管理手段的現代化,實現教學管理的優質高效。建章立制,規范教學行為在梳理各項規章制度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學校“減負增效”的工作意見,明確了各項工作要求,確保嚴格執行國家頒發的課程計劃,開齊課程、上足課時,并嚴格執行課外書面作業量規定,嚴禁違規使用教輔用書,堅決落實學生每天體育鍛煉不少于一小時的要求。同時,要狠抓過程管理,通過聽課、學生問卷訪談、年級調研等方式,及時把握、調控各科教學動態,確保“減負增效”要求到位、有效、不走樣、不偏向。

聚焦課堂,開展有效研究

“專題性”研究針對平時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加以提煉,形成研究專題,教研活動與小專題研究相結合,教師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圍繞專題開展交流、討論,在不同教師的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共享資源,拓寬思路,提升認識,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如筆者所在學校數學組的《小學數學學習方式的改變研究》、語文組的《小學語文閱讀策略的研究》、英語組的《小學英語有效作業設計的研究》等,以解決實際問題,共同提高教學能力的目的。“同課異構”研究同課異構指根據學生實際、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師自身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這種“同課異構”的校本教學研究貼近課堂教學實際,轉化的是與教師日常教學生活密切相關的思想與行為,不是做課秀。將新課程的精神與理念融合到具體的課堂教學行為與實踐中,讓教師群體自我實踐、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從而促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思想與課堂行為進行反思。“跟進式課例”研究學校以教研組為單位,先采用“各人構思——集中交流——每人寫出個案——交流討論——達成共識——形成教案(學案)”的備課方式;然后,再由一人主教、教研組集體聽課;聽完課之后,大家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再次修改;修改之后再次講授,反復磨合,直至滿意為止。這樣的研究過程,不僅能夠提升教師個體的業務水平,而且為教研組的工作開展提供了積極探索的模式。

搭建平臺,促進專業發展

建立教師成長檔案袋加快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一直是教學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對教師需求的關注和成長的規劃正在被努力地追尋和培育,為了加強對教師的管理,設計了《珍珠湖小學青年教師成長檔案袋》,分“我的基本信息”“我的成長計劃”“我的教育科研”“我的工作成果”等四大方面,它記錄著教師在專業成長過程中的三年發展計劃,所參與的教育教學活動以及收獲與困惑、感悟與感動、知能與情感、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在教學管理中,要注重引導教師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對自己及同伴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引導教師多進行教學反思來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同時,開展以“先學后教,以學定教”“自主互動,有效研究”“弘揚人文科學,倡導有效教育”“一課三練”等為主題的課題研討活動。通過研究發現,在教學上的成功與失敗,總結出經驗,提高了課堂教學中的教學行為、師生交往與教學效果,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篇2

后勤服務的對象是寄宿學生,而寄宿生賴以生活的場所需要良好的硬件設施,因此,硬件設施的好壞對學生的寄宿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甚至可以說,良好的硬件設施就是良好寄宿生活的一半。首先,要加強學校食堂建設。學校食堂建設關系到寄宿生的飲食問題,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寄宿生離開父母和家庭,要在學校里獨立生活,吃飽飯、吃好飯能讓寄宿生減少對家庭和父母的思念,進而安心學習。同時,科學豐富的飲食對正在成長身體的學生來說也非常重要。其次,要加強宿舍建設。宿舍是寄宿生就寢和課余生活的重要場所,良好的寄宿條件和溫馨的宿舍氛圍有利于學生的休息,減少學生對寄宿的抵觸情緒,讓其安心于寄宿生活,最終促進其學業的提升。要特別重視宿舍文化的建設和創新,良好的宿舍文化能夠促使宿舍內成員的團結互助,在學生心理產生家的歸屬感,相反,不和諧的宿舍氛圍會導致宿舍內矛盾重重,不利于學生安心學習。第三,要加強學生活動設施建設。寄宿生飯后活動場所僅僅局限于學校內,如果沒有豐富的活動器材和形式多樣的活動內容,單一而乏味的活動會滋生偷盜、學生矛盾等不良行為,因此,豐富的活動器材和多彩的活動內容是后勤建設的重要方面,對寄宿制學校的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有重要作用。

二、整章建制,加強后勤管理制度建設

制度是行動的指引和監管,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寄宿制學校的良好運轉離不開后勤服務工作的高效有序,想要做好后勤服務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各項后勤管理制度。本文認為可以將后勤管理制度分為三個大塊,即飲食安全管理、宿舍安全管理和水電暖基礎保障管理。飲食安全管理方面,要從食堂工作人員檢疫、食材進料監管、食品加工流程、飯菜留樣等方面確保飲食安全;宿舍安全管理方面,要從就寢制度、宿管值班制度、學生執勤制度、宿舍文化建設方案等方面入手,將學生的住宿安全放在首位,用制度確保宿舍安全;水電暖基礎保障方面,要從學生的需求和寄宿制學校的有序運轉入手,將水電暖維修、故障排查、日常維護等內容納入到管理制度當中,為常規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只有建立完善了管理制度,后勤工作才能夠有序高效的開展。

三、提升后勤人員專業素養

農村寄宿制小學由于地處偏遠,條件艱苦,加之經費短缺等原因,在教師的配置上不能夠完全滿足后勤工作的需要,這就要求現有的后勤工作人員不斷提升自我素養,勝任各項工作。首先,在人員安排上要科學合理。后勤人員因為其從事的工作比較瑣碎繁雜,也有許多體力工作,所以在在人員安排上,既要有中老年教師,也要有青年教師。其次,要定期對后勤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后勤工作中需要接觸電、水管、機械等器具,要求后勤工作人員掌握一定的機電知識,定期對他們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能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確保后勤工作的有序開展。同時,對宿舍管理教師進行教育心理學等方面的培訓,提高解決宿舍矛盾的能力,形成宿舍文化創建能力,保證宿舍建設有序開展。第三,合理激勵后勤工作人員。后勤工作繁重而且比較臟和累,所以后勤人員時不時會產生抱怨和抵觸心理,做好后勤工作人員的心理調適和引導,同時科學的評價他們的工作,并給予一定的激勵,最終確保后勤工作人員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四、加強財務管理

后勤工作是學校正常運作的生命線和保障點,正如油一樣,學校的后勤工作需要資金的大量投入。學校經費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投入到了學校的后勤部門。正因如此,就更需要將資金花在該花的地方,讓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發揮它的作用。首先,學校要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嚴格控制資金的使用,從資金的使用起點到最終產生效益都要有嚴格的監管。其次,資金的使用要經過校委會的批準,杜絕領導拍腦袋決策,尤其是后勤資金的使用上,總務主任要經過多次論證之后拿出可行的方案,才能將資金落到哦實處。只有加強財務管理,在后勤工作中才能既不浪費錢財,又能合理使用資金,確保后勤工作的高效開展。

五、創新后勤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