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知識點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6 13:24: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英語知識點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小學英語知識點總結

篇1

1、形容詞性物主代詞8個:

my your his her its our your their

我的你的他的她的它的我們的你們的他(她、它)們的

2、形容詞性物主代詞的特點:

1)譯成漢語都有"的" eg:my 我的 their 他們的

2)后面加名詞:eg:my backpack his name

3)前后不用冠詞 a an the

thisis a my eraser(錯誤) that is your a pen(錯誤) it'shis the pen(錯誤)

3、代詞:

i(物主代詞)my you(物主代詞)your he (物主代詞)her we (物主代詞) our

注:在變物主代詞時,把原題所給的詞加上的,再譯成單詞就可以了。

二、小學英語名詞性物主代詞

1、名詞性物主代詞和形容詞性物主代詞一樣有8個:

mine yours his hers its ours yours theirs

我的你的他的她的它的我們的你們的他(她、它)們的

2、 名詞性物主代詞的特點:

1)譯成漢語都有"的"

2)后面不加名詞

3)名詞性物主代詞=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名詞

eg:1、the pen is mine 鋼筆是我的(mine=my pen)

三、小學英語單數的句子變成復數的句子

把單數的句子成復數的句子很簡單:變法是把能變成復數的詞變成復數,但a或an要把去掉。特殊疑問詞、形容詞、國家及地點通常不變。

eg : 把下列句子變成復數

1, ihave a car ----we have cars

2, he is anamerican boy. ----they are american boys

3, it is a car ----they are cars

4,this is an eraser ----these are erasers

5,that is a backpsck -----those are backpacks

6,i'man english teather ------we are english teathers

7,it's a new shirt---- they are new shirts

8,he'sa boy ----they are boys

9,she'sa singer ------they are singers

10,what'sthis in english?---- what are these in english?

四、小學英語名詞的數語法

名詞有單數和復數兩種形式

1、名詞的單數:表示一個人或一個事物

2、名詞的復數:表示一個人以上的人或事物

名詞復數的變化規律如下:

1、多數情況下在名詞后面加s,s 在清輔音后讀【s】

2、以s,x,sh,ch為結尾的詞在詞尾加es, es讀作【iz】

3、以f ,fe為結尾的詞去掉f或fe加ves,ves讀作【vz】

4、以輔音加y 結尾的詞,變y 為ies

5、以元音加y結尾的詞,直接加s

6、不規則變化

man-menwoman-women policeman-policemen

policewoman-policewomen這種情況下a變成e

1、單復數同形

chinese-chinesejapanese-japanese sheep -sheep deer -deer

2、this 這個these這些(復數) that那個 those那些(復數) i我 we我們(復數) he他 she她 it它 they他、它、她們(復數) am ,is是 are(復數)

五、小學英語人稱代詞主格及賓格

人稱代詞分為主格和賓格,主格和賓格區別:主格和賓格漢語意思相同,但位置不同。

eg:i(主格)"我"-- me (賓格)"我"

主格在陳述句中通常放句首,賓格通常放在動詞后或介詞后,也就是說賓格,不放在句首。

eg :ihave a new car.( i 主格) excuse me (me 賓格) iask him to go (him 賓格) they sit in front of me (me 賓格)

主格(8個):i 我you你 he他 she她 it它 we 我們you 你們they他(她、它)們

賓格(8個):me我 you你 him 他her她 it它 us我們 you你們 them他(她、它)們

六、小學英語名詞所有格語法

1、變法:在人名后面加's 記住: 's要譯成"的" eg : lucy(名詞所有格)lucy's

2、如果是2個或2個以上人的名詞所有格要在最后一個人名加's

eg : lilyand lucy (名詞所有格)lilyand lucy's

lilylucy and julia (名詞所有格)lily lucy and julia's

3、以s結尾的名詞復數所有格在后面加',eg:students'

七、小學英語就劃線部分提問練習題

就劃線部分提問的變法:

1、先根據劃線部分找到特殊疑問詞。

2、再把沒劃線的部分變成一般疑問句的語序。

3、特殊疑問詞通常有:what/ where/ who /whosc/ how/how old/ what colour/ whatclass /what grade/what row/what school

八、小學英語一般疑問句

1、一般疑問句最基本的變法:be 提前用問號讀升調

2、my變成your our變成your i am / we are 變are you i can 變can you

3、注意人名不論放在什么位置都要大寫 tom is a student。is tom a student?

4、一般疑問句翻譯成漢語都有"嗎"?

1)thisis my english teather. is this your english teather?

2)it is our school. is it your school?

3)weare students. are you students?

4)i can sing. can yousing?

九、小學英語動詞的用法

1、到目前為止,我們學過的be動詞包括三個詞 am ,is, are 這三個詞的漢語意思相同,都是"是"的意思,但怎么運用好這三個詞呢?請記住下列口決:

2、我是 am( eg:iam a pupil.)你是 are (eg:you are a girl.) is 用在他、她、它( eg:he is a chinese boy,she is an english teather,itis a cat.見到復數就用are.)

3、記住:am ,is 的復數是are.;these 這些 ;those 那些(這兩個詞都表示復數)

十、英語簡縮形式的變法語法

1、簡縮形式的變法:把倒數第二個字母,通常是元音字母變成' 但are除外,are要把a打成' 。eg:he is=he's they are=they're

2、簡縮形式和完全形式的漢語意思相同。

3、把完全形式變成簡縮形式時,一定要注意第一個字母的大小變化。eg:what is =what's

篇2

關鍵詞:語法;注意問題;教學方法;教學意義 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語法教學時,不能簡單地把語法句式生搬硬套的灌入給學生。《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此次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要改變英語教學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和傳授,而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語法教學時,先了解英語語法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一、注意培養小學生的語法意識

所謂“語法意識”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語感。但這時對于小學生的語感,不是因為多讀,熟讀教材或者英語讀物而直接培養的語法感覺,它是指小學生意識中有自己要辨別語法使用的意識,感覺。小學生在學習同類型的語法時,意識當中就會自然正確運用。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復習“be動詞的用法”時,在黑板上寫幾個句子,讓學生判斷對錯,且說出如何修改。例如:“An apple is red”“These apples are green”“I am seven”“You is a girl”等。小學生看到這幾個句子后,就會在下面開始議論:應該是“You are a girl”讓學生們安靜地思考后,找同學辨別對錯,且改正。最后老師帶領學生做一個歸納整理,整體復習“be動詞的用法”。小學生經過這樣的判斷對錯訓練,以后會有意識地進行區分,也加深了記憶。

二、注意不要脫離語境直接講授、解釋語法規則

教師在進行語法教學時要根據主題設計合理的語境,讓學生去接觸、感知,從中找規律,然后盡可能簡潔地總結。設定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運用各種真實有效的情景或模擬情景(實物、圖片、圖表、動作、表演、游戲、幻燈、投影等)來呈現。這樣讓學生更真實的融入到語境,在語境中輕松愉悅的學習。例如:學習“人稱代詞”時,設計一個簡短的對話:同學分A、B、C。A:“What is your name?”B:“My name is Jack.”A:“How old are you?”B:“I am eleven.”B:“Who is Marry?”C:“It is me.”A:“Whose watch is this?”C:“It is mine.”根據這個對話中的:I,me,my,mine來區分主格、賓格、形容詞性、名詞性物主代詞。這樣小學生既練習了對話,又輕松地分清楚人稱代詞的用法。

三、注意知識點的歸納總結

小學生的思維比較簡單,自己不懂得總結,只是機械地記憶學過的知識。一般課堂教學都是講解一個知識點的一部分。小學生也是散亂的記憶,等到真正用的時候,思維也容易混亂。所以等一個知識點全部講解后,老師要歸納總結,使知識點系統化。例如:介詞“on,in,at”分別關于表示時間的用法,關于物品位置的用法,關于日期,關于地理位置的用法等,教師輔助學生歸納總結,提高效率。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要注意的文章不僅僅是以上幾點,作為英語教師還應在教學中遇到問題靈活應變。但作為小學英語老師,應該怎么做到有效的語法教學呢?我做了簡單的總結,希望和大家分享、交流。

1.直觀學語法

直觀學語法,即形象學語法,首先,實物展示。例如:在講解“名詞單數變復數”時,老師可以先拿幾種日常生活中小學生常見的實物:pencil(鉛筆),pencil box(鉛筆盒),book(書),eraser(橡皮),phone(手機)等,教師先拿一支鉛筆,師問“What is this?”,學生回答:“pencil”,師再拿起另一支鉛筆,問“What are these?”生答:“two pencil”師:“No,two pencils”這是學生們會很疑惑,此時老師以同樣的方式問“book”,這樣學生會很直接說“two books”。這是老師可以適當鼓勵一下。但再拿起“pencil box”時,教師就可以指出其不同,開始慢慢歸納講解。這樣讓學生直觀的看見實物,且提出質疑,小學生的好奇心很容易被激起,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適當講解。其次,借助多媒體直觀教學。同樣的單數變復數教學,教師備課時可以先從互聯網尋找適合于此知識點教學的視頻對話或者人物對話圖片,在對話中,把名詞不同表達指出來,提問同學們為什么會這樣呢?例如:人物甲:“I have an eraser”人物乙:“I have two erasers”然后引領學生對比為什么兩個單詞不一樣了,引起其興趣。這樣教師順勢講解,小學生很容易集中精神聽課。

2.趣味學語法

趣味學語法,即通過簡單的游戲,兒歌等方法來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法且利于記憶。例如:我在講授完“現在進行時時態”后,編寫成兒歌幫助小學生識記和應用:“look,listen是標志,現在進行正發生。有時‘mow’在句中現,‘be+v-ing’時態成。若問be用何形式,需看主語數,人稱。He/she is I am,we you they后are跟進。V-ing形式更好記,三種構成要分清。一般問句be提前,be后加not否定成。”再者,游戲教學。例如:在學習“形容詞比較級和最高級的構成”后,教師可以順勢設計一個“表情判斷”的游戲。老師可以先試著提問出:“large的比較級,最高級是larger,largest”正確,老師露出微笑的表情,如果說的錯誤的話,就露出哭的表情。之后讓小學生們自己三三兩兩組成小組做游戲,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種做游戲教學,可以滿足學生們好奇、好動、好勝心理,營建出無拘無束、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全部課堂活躍,讓學生在心情愉快、活潑歡樂的氣氛中學習新知識。

3.歸納學語法

歸納學語法,即教師先向小學生們提出一些基本語言材料,讓學生自己感知、感悟后作出總結,教師再進行補充,把知識點整理成一個系統。例如:在學習“基數詞和序數詞”后,老師可以簡單板書一下,領導學生加強學習:一般在基數詞后直接加“th”;“first”“second”“third”三個特殊;“eight”需要去掉“t”,“nine”則需要去掉“e”再加上“th”;.以“ve”結尾的基數詞如:“five”“twelve”用“f”代替“ve”后再加“th”;第二十以上的十位整數構成法是把基數詞詞尾的“ty”變成“tie”再加“th”;幾十幾變為序數詞,僅變個位為序數詞。如:thirty-four-thirty-fourth。清晰的板書,讓學生一目了然。

總之,小學英語的語法教學目的在培養學生的語法意識,使其在學習語言特別是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產生語法意識。小學英語語法教學除了以上三點教學方法,還有比較法、演繹法、集中法等。教師在進行語法教學時,應重視語法教學需注意的問題,根據教材,結合小學生好奇等心理特征,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做到真正“以人為本”的教學。小學生需要在一個寬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教師教學也會比較輕松,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李陸林.在小學開展英語音標教學的實踐與思考.華東師范大學,2010(10).

篇3

關鍵詞 英語教學;過渡;銜接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從小學三年級起便開設了英語課。然而,長期以來,中、小學英語的教學在教學目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上都存在著很大的脫節現象,往往是各自為政,缺少溝通和聯系。小學教師很少會去了解初中英語的教學目標,從而導致了小學和初中教學的層次脫離。

一、中、小學英語教學脫節的原因

1.教學內容的差異

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在教材內容編排上,無論是知識的深廣度還是能力要求、課程結構模式方面都有較大的不同。

小學英語教材知識點少而簡單,教師通常只要求學生側重于識記和淺層的理解。其教材生動唯美,書中配有大量富有情趣、色彩豐富的圖畫。教材中的每一單元都圍繞生活中的某個場景來進行設置,與一般的傳統教材不一樣的地方,是教材配有游戲、表演、圖畫等環節,學生毫無學習負擔,真可謂是快樂學習。

中學英語教材的知識點增多,同時需要大量記憶。內容加深,且需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初中教材由于要考慮到語言教學的綜合性和整體性,整套教材除了要延續小學英語的基本內容設置外,還增加了語言技能、語言知識、學習策略等內容。同時,每隔三個單元,還會有一個Project,它是對前述單元的一個綜合,用于提高學生處理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口頭交際的能力。由于教學要求和任務的提高,導致中學生會認為小學的課堂更具吸引力,而無論中學教師采用何種教學輔助手段。

2.教學難度和方法的差異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上,而不太注重培養和訓練學生的長久學習能力的。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的追求新奇的教學教法,而把對小學英語教育的終極教學目標則置之一旁。學生在課堂上經常性的參加小組活動,表面上看,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所調動,但實際上這種興趣不能持續,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勢必制約學生的發展。

初中英語對讀和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也就是說要求學生必須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才能適應中學階段的英語學習。由于小學英語教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學的形式上,過分強調快樂學習的結果將導致學生在小學階段,英語基礎沒打好,學習習慣沒有養成。久而久之,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將隨著課程難度、詞匯量的增加以及教學目標的提高而銳減。學習興趣的下降和學習難度的加強,導致了學生的厭學和不學。換句話說,小學英語教師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積累以及學習習慣的培養,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以便為中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做準備。

3.學科門類的突然增多

隨著初中階段課程科目的增多,幾乎占用了全部的在校時間。于是學習英語的時間就被壓縮了。由于學習習慣的影響,往往導致學習任務不能如期完成。

綜上所述,小學和初中的英語教學在教學要求、內容、和教學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脫節現象。小升初的學生面對如此大的變化,會感到難以適應,而產生畏難和抵觸情緒。

針對中小學英語教學上的脫節狀況,教師們應該及時采取積極的改革措施,有效改善中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

二、解決銜接問題的對策和方法

1.做好教學內容的銜接

無論是小學教師和中學教師都應該同時熟悉中、小學雙方的英語教材,把握教材體系,理清教材之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把新舊知識有機地聯系起來。并把這種聯系融入到自己的教學當中,為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的學習作好銜接和鋪墊。例如:中學英語和小學英語在詞匯、語法等知識點方面都有一定的重復,教學中若能注意到這些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同時對新的知識進行強調,從而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對初中教材的知識點有所掌握,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抓好教學方法的銜接,著重語言能力的培養

小學和初中的英語教學方法是存在一定差異的,我們首先應該客觀、理性的對待這些差異。例如:小學英語課堂,往往單純的以教材為主,教師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教訓下教學形式上,課堂上一般都設有有趣的教學活動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其設計這種教學方式是應該被初中的英語教學所接收和采納的,這樣可以維持學生的認知過程;同時由于中學英語課堂容量較大,小學階段機械模仿式的教學方法是應該摒棄的,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整。

為了實現兩種課堂的合理銜接,小學五六年級的英語教學的教學形式可以稍微簡化,而把一部分精力放到如何把課上扎實上面,可以適當的拓展一些相關知識,并且要加強課堂交流,實現有效資源共享,同時致力于學生詞匯量、語感和閱讀視野的拓展。而初中一年級的英語教師在一開始的時候應該進行小學知識的梳理和復習,同時在起初的時候適當的放慢學習進度,從而較好的和小學階段進行銜接。另外中小學教師可以通過學術交流和研討,或是互相聽課,從而把握中小學英語教學方法的各自特點,并將其運用到各自的教學中。

篇4

一、語音教學

對初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最大困難就是發音。發音不準確直接會給小學生學習英語帶來困難。發音不準確既聽不準也讀不好,更談不上用英語交流,還會直接影響學生正確記憶單詞的方法,更嚴重者會導致學生英語成績下降,使他們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所以,小學階段應逐步引導學生正確認讀音標、了解語音語調、會獨立拼讀單詞,并能夠自己總結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為英語詞匯的記憶和積累打好基礎。

教師要從三年級起對語音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時,結合字母教學逐漸向學生滲透音標。教師在語音教學過程中要保證讓學生聽清、聽懂、聽準,要讓學生養成仔細聽音、辨音、觀察口型、認真模仿、反復操練的好習慣。到四年級時,要培養學生正確拼讀單詞,并根據音標記憶單詞的能力。能力的培養要循序漸進,先確保學生掌握音標的正確發音,接著出示音標讓學生自己拼讀,然后培養學生自己根據音標記憶單詞的能力。五年級后要培養學生朗讀、比較、探究、歸納和總結的能力。例如出示同一類的音標,要求學生根據音標歸納總結單詞,按語音給單詞歸類等。并教給學生語音語調、句子連讀、不完全爆破等技巧。小學六年級的時候,要確保學生已經系統的掌握語音知識,具備相應的能力,從單純的語言感知過渡到能夠運用英漢字典來解決單詞的讀音問題。為學生上中學后,順利背誦、掌握、積累單詞做好基礎鋪墊。

二、詞匯教學

不管是哪一種語言的形成,都離不開詞匯。學生掌握的詞匯多不多,直接反應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強不強。如何讓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英語單詞,在英語教學中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英語詞匯教學的方式多種多樣。三四年級時可以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學習詞匯,比如聯想記憶、對比記憶和以舊帶新等方法,到五六年級教師更要注意運用“以舊帶新”教學手段,教師在教授新單詞的同時一定要鞏固以前學習的舊單詞,并且要適當而有意識地拓展初中一年級課本中的單詞,擴大學生的閱讀量以增加學生的詞匯量,為學生上初中學習英語積累詞匯做好銜接。

在詞匯教學中,除了適當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外,還要注意培養學生運用單詞的能力。不但要讓學生能夠準確地背誦單詞,還能夠正確地運用單詞,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由字及句、由句及篇地使用語言的能力。

三、句型教學

在小學英語教科書中,句型教學很重要,所占比例很大,形式也是多樣化,有大部分句型和初中課本相同,所以讓學生感知這部分知識十分重要;同時小學生英語教學要求淡化語法,因此處理好此二者之間的關系是教學的關鍵。英語句型教學既枯燥又乏味,教師宜結合課本創設情境,進行系統操練,這是小學階段英語教學常用形式。小學英語的教學內容,大多源于生活,貼近生活,應用于生活,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因此句型教學要通過創編對話、活用句型、拓展句型、設計活動,選擇貼近小學生生活場景來進行,并且還要注意活動形式的多樣化和趣味性。

在句型教學中,句型轉換和答語是小升初的一個知識點,主要涉及的是把肯定句轉為一般疑問句及其答語。教師在進行句型教學時,以把語法知識點融入句型教學之中,利用以點帶面、舉一反三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訓練。這樣學生初步掌握了語法點與各種句式的相互轉換,為小升初英語句型學習做好鋪墊。

四、習作教學

篇5

【關鍵詞】小學英語 對話 情境教學 解讀

一、小學英語對話教學存在的誤區

(一)教學側重點的把握

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反應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不可替代。教師應該把握好度,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確定側重點,在課時方面進行合理安排,讓所有學生都能夠進行較為全面的對話訓練。

(二)重視情境堆砌

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雖然是一種很有效的教學方法,但是需要運用得當,太多的教學情境反而導致英語知識顯得分散,并不利于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升。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注重教學情境的完整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英語知識。

(三)關注對話教學的整體性

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對話內容,往往圍繞一個主題展開逐層論述,教師應該按照作者的意圖,先講解對話的意義與整體結構,然后在進行細節簡述。不過,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認為對話內容過多,把其分段、割裂講解,從而影響英語知識的整體性。

二、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導入話題感知對話文本

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過程中,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課前導入環節十分關鍵,能夠使小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對教師接下來所開展的教學活動影響深遠。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注重課前導入環節的設計,通過導入話題讓學生感知對話文本,而且導入內容應該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與動力。例如,在進行Happy Birthday 對話教學時,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一起唱Happy Birthday to You ,以此提升學生學習對話內容的注意力,并且提前感知對話文本,能夠促使他們快速進入到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中,并且將這種有趣的氛圍帶到對話教學中,以此調動學生學習動力。

(二)分段突破解讀對話文本

在小學英語教材中,一些對話內容篇幅較長,并且語言知識點較多,學生在理解和掌握對于文本時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對話教學過程中,應該運用分段突破,解讀對話文本的策略,不過,不能把對話內容分割得過于細碎,需要按照知識點進行分段,在學生對對話文本進行整體感知之后,通過讀、寫、聽、說等活動方式,達到分解教學難點、突出教學重點、理清邏輯關系的目的。在通常情況下,對于英語對話文本,教師可以按照場景變化或話題轉換的方式,堅持“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原則,把整個對話文本進行分段解讀,并且運用不同的練習方式,幫助學生對學習內容有層次、有重點地梳理與解讀。對于重點內容,可以采用回答和填空的方式,對于非重點內容,則可以采用選擇、判斷等形式。

(三)做好對話教學時間分配

對于小學英語教學來說,單詞與句型的教學十分重要,因為單詞是學習英語知識的基礎,也是構成英語知識的基本元素,只用擴充詞匯量,才能夠更深層次地學習英語知識。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小學英語教師應該使用很多不同的教學內容適當調整教學方法,對于對話教學來說,教學重點應該培養小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其重點并不是詞匯教學,教師需要謹記這一點。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好時間分配,在對重點單詞和句型講解完畢之后,學生才能夠整體把握教材中的對話內容,但是應該注重教學內容的側重點,對話教學為主,單詞和句型教學為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謹記單詞與句型的講解是為對話教學做鋪墊,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對話的內容,掌握單詞在不同語境中的具體含義,從而提升對話教學的質量。

(四)整體把握對話情境教學

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過程中,由于對話內容一般都有其特定的情境,教師為提升對話教學的質量,使用大量的情境教學法,進行知識講解。教師在具體的對話教學實踐中,應該將營造的對話情境與教材內容中的情境進行聯系與比較,在學習部分英語單詞或句型時,所設計的情境不能脫離教材內容中的整體對話情境與知識環境。只有通過這樣的情境教學,學生在教師精心營造的對話情境中,才能夠更好地學習和理解英語知識,不僅有利于對新知識的學習與把握,還能夠提升對整個英語對話內容的感知與理解,從而全面提升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另外,對于小學英語教師來說,不能過多地使用情境教學法,應該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定,如果過多或長期使用,容易導致他們產生疲倦感,而小學生往往比較喜歡新奇的事物。

(五)實際運用提升對話文本

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不少教師根據學生的對話表演情況檢測其學習效果,并且要求學生無可挑剔、一詞不差地背誦和表演對話文本,其中這一檢測模式并不符合英語對話的教學實踐,同時也曲解了對話教學的本質。英語對話文本只是學習英語語言的一個載體,對于對話教學,不僅要求學生能夠掌握教材中的語言資料,還應該促使他們能夠運用到具體生活實踐中,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另外,部分小學英語對話文本句式復雜、篇幅較長,在課堂上之間背誦也不符合實際。所以,小學英語教師在對話教學的鞏固訓練階段,盡量避免出現模式化的對話表演,應該鼓勵學生從多方面出發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從而提升對英語對話文化的理解程度與掌握程度,可以運用到日常實際交流中,從而提升英語對話的實際運用能力。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針對課堂教學中的各個誤區,教師應該仔細研究,慎重考慮,采用相應的對策遠離這些教學誤區,提升對話教學的質量,幫助學生掌握學習對話本文中的重點,提升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羅海蓉.小學英語對話教學模式分析[J].?新課程(上),2015,(08).

[2]孫許鳳.淺析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有效話題設計[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篇6

小學英語復習,就是把小學四年教學的知識,以再現、整理、歸納等方法串起來,達到掌握和鞏固知識點的目的。高效的復習不僅能幫助學生查缺補漏更好地備戰小升初考試,而且能幫助學生順利過渡到初中英語學習。

一、調整復習節奏,加強計劃性

復習階段時間緊,內容多,所以需要對整個復習做出合理安排。復習的第一階段單元章節縱向復習,第二階段專題劃塊橫向復習,第三階段模擬訓練綜合強化。復習部分的主要任務不僅僅是復習基礎、查漏補缺,更要優化思維結構,增強人文素質,提高語言能力。這三個階段實質上是從知識到方法再到能力的轉化。

1.單元章節縱向復習

這一階段主要是對基礎知識的系統復習。目的是整理知識,查漏補缺,優化知識結構。這一過程應牢牢抓住以下兩點:(1)核心詞匯在聽說讀寫層面的掌握;(2)基礎句型及語法的熟悉和初步應用。

2.專題劃塊橫向復習

這一階段主要是將學過的知識通過總結歸納提升為語言能力。專題復習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化解盲點。專題復習應包括:(1)教材體系中的重點;(2)全面復習過程中出現的難點和盲點;(3)近年小學畢業考試題中的熱點。

3.模擬訓練綜合強化

該階段通過講練結合培養答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要精選模擬試題,題目以容易題和中檔題為主,并要有一定的綜合性。并且建立錯題檔案,把學生易錯易忘的知識和方法整理出來。

二、優化課堂教學,增強實效性

合理安排好復習計劃之后,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上好每一節復習課,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1.設置生動教學情境

在復習課中要避免純知識點的講授與操練。教師要注重復習課中情境的創設。情境活動的設計應盡量體現趣味性、多樣性。教師可根據復習內容編排一些適合六年級學生心理特點的課堂教學游戲。讓學生在完成復習任務的過程中體驗、歸納、總結和運用語言知識,發展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

2.設計高效課堂活動

在復習課堂上應向四十分鐘要效率。比如:復習課聽寫可針對同一話題的詞句進行頭腦風暴式的聽寫訓練。其次老師在復習課上布置的每一項任務,每個小組都應立即開始討論,對重點知識點進行訓練,達到復習鞏固的效果。接著學生通過完成隨堂練習來鞏固知識點,提升解題能力。最后老師應精要及時地對重難點題型進行點撥講解。

三、設計多變活動,激發趣味性

根據兒童好動、好玩、好趣的特點,復習課的設計也要有趣味性。這樣才能防止學生產生疲倦、厭煩的情緒,喚起他們的興趣。

1.以游戲為主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游戲教學把枯燥的學習內容和機械操練變成了充滿趣味性的各種活動,從而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它把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與英語語言技能的訓練有機地結合在娛樂活動中,既可以改變英語教學枯燥呆板的局面,又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兒童求知欲。

2.角色表演

課文中有許多情景都可以讓學生來表演。比如說,有關問路的對話,在復習時我們就可以設計這樣的情景,讓一些學生扮演盲人,其他同學作為熱心腸的市民為其帶路。這樣一來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生學以致用,并活躍了課堂氣氛。

3.歌曲演唱

新課程標準要求六年級學生能學唱簡單的英語歌曲和歌謠30首左右。因此,在教學英語的過程中,教師可常利用英語歌曲復習舊知識。這樣既避免了機械性操練帶給學生的厭煩情緒,又鞏固了歌曲中所包含的話題、英語知識,還保持了他們自發學習英語的動力,培養了一定的語感。

四、精選練習題,體現多樣性

復習課中,教師要精心考慮例題的選擇和習題的配備,所選題目一定要有基礎性、綜合性、代表性與典型性,幫助學生從中找出解題規律與方法。對于學生做錯的題,教師要幫助學生分析并找出解題錯誤原因,及時填補知識漏洞,提高其解題能力,拓展其解題思路。在練習設計中,應盡量考慮在一節課當中有聽、說、讀、寫的練習。

五、關注學生情感態度,體現人性化

篇7

【關鍵詞】小學英語 生活化教學 內涵

時代在發展,英語在現代社會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實從筆者的角度來說,學生英語學習的成功與否,小學階段的英語教育至關重要。如果小學階段能夠在學生學習英語方面打好基礎,那么學生今后的生涯一定會順風順水。雖然說新課改開始已經10年有余,但是一些相關政策上的落實,觀念上的革新,還存在很多問題和漏洞。例如生活化教學這樣的教學內涵,很多老師雖然意識到了它的重要性,但是具體的應用卻并不是那么盡如人意。所以說未來小學英語教育該如何發展,這需要我們在落實現有的工作細節的基礎上爭取有所突破。

一、小學英語教育生活化內涵的基本概述

所謂小學英語生活化,就是將我們的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用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們更好的理解我們講解的內容。這樣也能夠激發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讓他們發現英語當中蘊含的獨特魅力,這就是改變現階段小學英語教學現狀的重要開端。

生活化內涵的特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首先是要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導,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建議在學習過程中是被尊重的。這一點也符合素質教育當中倡導的以學生為主的課堂理念。其次,我們應該認識到,生活化教學也是一種情景教學,讓學生通過生活中實際的問題出發,這樣他們對于知識的把握也更有方向。最后需要強調的是,生活化教學當中一定要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這樣也能夠鍛煉他們的口語能力。這擁墓程對于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能夠發揮積極作用。

二、生活化英語教學的具體過程

1.教學內容生活化。因為當今處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所以說很多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都過于注重教材內容的講解,雖然說這樣出發點是沒錯的,但是長久下來這樣必定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例如有些老師喜歡將課文當中涉及到的單詞和短語灌輸給學生,這樣肯定會使得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厭煩情緒。而小學英語教育生活化的主張卻改變了這一現狀,它打破了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主張教師根據生活實際以及學生的掌握能力來合理規劃教學目標。就比如說我們可以將課本上的內容與生活當中實際的問題相聯系,不要學習英語就是記單詞、分析課文句子。采用這生活化的方式,學生會更容易接受,對于課文內容的講解可以通過“分角色朗讀”的形式來激發其學生們的參與熱情,這樣學生也更容易把握課文的內涵。對于課文中一些難以理解的內容,老師應該交給學生一些必要的英語文化背景知識,這對于學生今后英語學習的過程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2.教學過程生動化。傳統的英語課堂上,老師一味的在講,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整個教學過程過于單一化、模式化,雖然說大部分學生都已經適應了這種教學模式。但是在新課改的工作不斷推動之下,為了滿足更多的學生的實際需求,我們需要對現有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進行改變,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生活化的小學英語教學,推動我國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可以嘗試借助多媒體設備來對過去的課堂設置進行變革,以此來激發學生們的興趣,還可以嘗試借助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來讓同學們感受到學習英語的獨特魅力,例如可以在特定的節日下,用特定的主體來組織英語演講比賽,讓同學們在組織演講稿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英語能力,還可以借助于定期舉辦英語故事會的形式,讓同學們在這種輕松的環境來提高自己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樣的過程也能夠對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有所幫助。

3.英語作業生活化。小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還不強,所以說老師通常會借助作業的形式來督促學生及時進行知識點的回顧。而且英語的學習單純靠課堂上的時間也是遠遠不夠的,過去的英語課上,老師為了便于檢查,所以說布置的書面作業很多,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因為對作業的設置不合理,所以說小學英語作業就變成了“抄寫課文”以及“抄寫單詞”了。這樣機械化的作業在老師看來能夠幫助學生們回顧知識點,但是其實從本質上來說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起不到任何引導。就算是有自制力強的同學認真按時完成了老師的作業,但是學習英語最終都是要歸于靈活運用的,單靠這些書面上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所以說我們應該嘗試改變現在小學英語的作業設置,要突出英語作業的全面性、實踐性以及趣味性等等特點,讓學生們真正能夠樂在其中,這樣他們就不會再將作業看做是一種負擔,就會更努力的學習。

三、總結

小學英語生活化理念,其實正是在我們不斷推廣素質教育的良好契機下才產生的。這也正說明了,我們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正在嘗試通過各種途徑改變我們現在的教學現狀,但是其中的一些細節我們還需要去認真完善,這樣才能夠推動國內基礎教育的不斷發展。上文是根據筆者的經驗對此進行的總結,希望能夠對推動小學英語教育的生活化以及素質教育的完善提供一點思考。

篇8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教學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經常遇到這樣的現象:有的學生筆試成績很好,但口語卻很糟;在交際活動中,有的學生心里想得挺不錯,可一到口語表達,就抓耳撓腮,表達不完整。所以在小學階段更應注重對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提高口語教學的質量,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一、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現狀

1.輕視英語口語教學

目前,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很多學生錯誤地認為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通過考試。事實上,持這種態度的教師也為數不少。即使一些教師認識到了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要性,但在升學壓力下,也難以很好地開展英語口語教學活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對口語訓練都有所忽視,教學重點仍停留在講解知識點上,教材中安排的大量口語活動得不到落實。

2.學生心理障礙嚴重

由于平時訓練較少,很多學生習慣用漢語組織話語,再依靠翻譯法才能將意思用英語表達出來。這種講英語的習慣會影響學生正常的思維和順利的表達。

3.缺乏英語氛圍

我國絕大多數小學生是在漢語環境中學習英語,除了學校開設的英語課外,接觸英語的機會比較少,并且很多學校班級人數過多,這對英語教學是極其不利的。

二、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原則

1.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相結合

說是用語言表達思想的言語活動,語言與思維關系至為密切,兩者互相作用和影響、互相推進和制約。因此在進行語言訓練的同時,必須注意培養學生習慣用英語思維。

2.精確表達訓練和模糊表達訓練相結合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詞匯和語法知識還處于不鞏固的階段,精確表達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在許多特定的場合,不完整的句子,帶有語法、邏輯錯誤的句子時常出現,但是它們的出現,并不影響交際活動的順利進行。在不言自明的上下文背景中,說的一方哪怕只說一個詞,聽話的人就已經完完全全聽懂意思了。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對一些很明顯的錯誤,應當在學生講完以后一起糾正,對一些口誤,或學生自己已經意識到了的錯誤,就不必一一糾正。

3.模仿性和創造性相結合

母語習得是從牙牙學語模仿得來的,英語學習也需要這么個過程。大量的機械模仿性訓練,練熟了發音動作和說話的基本套路,鞏固了英語基本知識。在英語教學中,除了叫學生背誦若干句型和對話,進行模仿性的訓練外,還必須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情景和話題自由交談,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創造性說的能力,又激發了學生積極參與練習的興趣。

三、小學英語口語操練的方法

除了傳統的語法翻譯法外,對外語教學影響較大的有情景法、聽說法、視聽法、交際法及認知法。

1.句型操練

選好范句,先讓學生邊看邊聽錄音,但不讓學生開口模仿。大量的聽是模仿的前提。聽熟之后再邊看課本邊跟教師集體朗讀模仿若干遍。這樣,人人都有開口的機會,消除學生緊張、怕羞等情緒。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發音和語調的練習上,教師可以集中正音和隨時糾正學生的錯誤。

學生聽熟和熟讀句型例句之后,就可以設計一定的說話情景和示范說話,并進行操練。如:在聽熟和熟讀階段學生已掌握will句型,這時我就可以邊放錄音邊示范說話和提問,讓學生使用剛剛聽熟和熟讀的句型。

2.小組對話操練

每節課以小組形式進行會話表演、討論、歸納、總結,這樣使學生都有實踐的機會,從中又得到鞏固。小組討論完后,根據時間、內容,適當表演會話,并及時總結評價。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既激發了學生求知欲,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重點、難點問題,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又使他們對事物形成正確的概念,為以后英語的寫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課文活用操練

課文是進行口語教學的基本材料,課文活用練習要把重點放在提問的技巧上。其中學生應該熟練掌握四個基本疑問句(引出肯定回答的一般疑問句、引出否定回答的一般疑問句、要求重復課文中某一句子全部的特殊疑問句、可以簡短回答的特殊疑問句)和五個層次提問(記憶性問題、理解性問題、應用性問題、創造性問題、評價性問題)的使用。

4.說話表演操練

篇9

【關鍵詞】微課 提高 小學英語 教學 質量

英語是小學生學習的重要科目之一。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英語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這就意味著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轉變教學理念,并結合先進的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而借助微課正是能夠達到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因而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出微課的內在價值,創新教學課堂,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一、微課的主要特點

微課主要是通過教師制作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來促進教學方式的改革。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制力較差,通過微課視頻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短時間內集中注意力,還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而微課越來越受到眾多小學英語教師的關注。另外,小學英語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靈活制作微課視頻,無論是語法知識、句型知識、重點單詞講解等教師都可以分段講解。而且學生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選擇合適的微課視頻。這樣不僅能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內容講解的限制,還能夠有效提高應用教學質量。除此之外,微課還能夠實現學生課下無限制的復習以及自由控制觀看進度,從而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

二、借助微課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措施

1.加強課前預習。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小學生學習英語知識主要是集中在英語課堂上。但是完整的英語教學應該包括課前預習、課堂講解、課后復習。因而小學英語教師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課前預習意識,還應該利用微課的特點,充分調動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效率。

如在學習Unit 8 Put on your coat 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專門的預習內容,并將其上傳至網絡平臺,以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學習。預習內容可以是:要求學生重點聽cartoon環節,并通過反復的聽挑選出不理解的單詞或者是語句,并反饋給教師。這樣在課堂的講授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反饋的問題開展針對性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效率。當然教師也可以設置一些檢測題來保證學生的預習效率,并同時對文章中復雜的語句以及會出現的教學問題進行預估。由此可見,通過充分發揮微課的優勢,提高英語預習的效率,不僅能夠讓學生懂得如何利用微課,也能夠有效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

2.創新課堂教學。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并不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而在新課改深入推行的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利用微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使英語知識更加形象、具體,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這樣才能改變傳統英語課堂枯燥、單一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如在語法的講授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比法、舉例法等形式將知識內容糅合在微視頻中。這樣不僅能使學生了解到更加全面的英語知識還能夠降低英語學習的難度,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效率。例如在Unit 5 How old are you?的學習中,該單元涉及到祈使句的使用。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使用祈使句的能力,教師可通過微課展示一段有關祈使句應用的卡通動畫,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再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來找出文中涉及的重點句式詢問年齡、贈送禮物。而且學生在一年級已經初步接觸此句型,因此學生在學本課時內容時會輕松應對。之后教師再通過同桌相互討論和自由討論讓學生理解句式結構,并學會如何靈活運用。可見,將微課應用在教學課堂中能夠提高教師教學效率,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3.重視課后復習。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微課的應用更加有利于學生的課后復習。學生不需要在課后回憶教師的教學內容,在復習時只需要將教師制作好的教學視頻反復的觀看即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制力都會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如在學習相近詞語時,如some、any等,學生很容易產生混淆。即便是學生在課堂上理解了,在課下學生又會很快忘記。而通過教師制作的相近詞語的講解視頻,學生就可以在課下無限次觀看、理解,直至完全掌握。另外教師也可以將單元總結、知識點復習等內容做成微課形式,將講解與練習有效結合在一起。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還能夠有效提高課后復習的效率。又如在完成Unit 5 How old are you?的知識學習之后。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將一些常用的祈使句以及常用的詢問年齡的語句制作成微課形式,讓學生進行課后學習,從而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句型知識和交際知識。這樣不僅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能提高學生的應用素養,從而提高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由此可見,將微課應用在英語課后復習階段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十分重要。因而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掌握應用微課的方法,以創新教學模式,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三、總結

綜上所述,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將其充分應用在小學英語的課前預習、課堂講解、課后復習階段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因而小學英語教師應該結合教材實際和學生實際創建符合學生認識水平的教學模式,以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

篇10

關鍵詞: 小學英語 教學方式 微課

隨著我國互聯網這個終端支撐設備的不斷完善,教育資源的來源變得十分廣泛,教育資源的形式變得多樣化。從視頻公開課產生的那時起,人們對于教育資源的傳播和形式有新的認識。尤其是后來微課的產生,為現代社會教學提供全新的教學思路。

一、微課的概念與特征分析

微課首先是在國外產生的,后來引向國內。它的定義比較簡單:是一種通過簡短的教學視頻及PPT等電子教學手段,圍繞著某一個知識點,或者教學環節開展的一系列教學活動及配套資源的總和。它是支撐起現代化教學方式的新型數字化教育資源。

微課堂的教學,首先教學目標明確,素材的運用十分便捷。為迎合小學生生理特點,一般來說,時間都在十分鐘左右,三分鐘到六分鐘是最好的。而且,在知識點的教學上,一般都是片段化的,呈現的都是一個獨立的、針對性較強的教學內容。上海師范大學的黎加厚教授曾經總結過關于微課教學的幾個特征,總結起來就是聚焦、簡要、技術、創新、清晰。正是由于微課教學這些與教學對象性格特征,認知特點相吻合特點,才使得微課在教育界的盛行。對于小學英語教學,可以將微課形成一個系列,而且保障教學內容上的連貫性,可以采取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策略進行。這樣更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真正將微課這種新型教學形式運用于小學英語教學。

二、將微課運用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策略分析

1.制作時間較短,針對性強的微課。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往往具有很強的好奇心,但是往往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而且自控能力較弱。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小學生的這些生理特點,才能保障教學策略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在制作小學英語微課時,最好將時間控制在十分鐘以內,以三分鐘到六分鐘左右為最佳。而且,每一個視頻的針對性都要強。只針對其中某個具體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在視頻當中,只安排學習內容而沒有教師,這樣可以使學生更集中注意力。以《牛津小學英語》(譯林版)四年級上冊教學為例,其中有一個較難的教學內容,學生很難區分How much和How many的區別。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學生難以區別二者的主要原因在于不知道much和many在語義內涵上的差異。因此,教師可以專門為此做微課視頻進行講解:

(1)所修飾詞的不同

How many用來修飾可數名詞的復數,它的句式是:How many+復數名詞+一般疑問句+?

例:How many books are there on the desk?

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week?

How much用來修飾不可數名詞,表示數量,也可單獨使用。

例:How much milk is there in the glass?

How much does the pig weigh?

How much is the eraser?

(2)記憶口訣

How many在句首,名詞復數跟著走,一般問句緊相隨,其他成分不要丟。

對于小學生來說,對于運用視覺得來的記憶,往往比運用聽覺得來的記憶要持久。微課是在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范圍內,充分結合視覺和聽覺的手段。因此,往往能夠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依據學生的需求,創作個性化的微課。

微課程本身就是一種突出個性化教學的手段。對于教師來說,他們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況,制作針對性較強的微課,并隨時進行更新、上傳。由此雖然是從學生的認知情況出發,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但是小學生是一種對于個人需求十分在意的個體,他們可以根據現有的學習路徑參與課堂的學習,也可以按照自身的情況控制學習進度。如果微課教學能夠結合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將會更得到學生的青睞,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教師要選擇一種適應于學生理解的方式進行講解。對于微課來說,再好的制作需要一種適合學生的方式承載。一切教學目標的安排都要從學生的自身特點出發。因此,應當結合微課的具體教學內容,制定適合學生的講解方法,以使得微課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牛津小學英語》(譯林版)四年級上冊Unit2“Let’s make a fruit salad”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在微課教學當中涉及一個游戲對話:Lily和Jim一起玩游戲,有一個不透明的袋子,里面有很多的物體。Lily將手伸進去摸,然后向Jim描述,讓Jim猜測是什么。

如,Lily第一次伸進袋子里摸:

Lily:It is a kind of food.

Jim:Is it a fruit?

Lily:Yes!

Lily:It is yellow.

Jim:I know. It is a banana. Can you show me that?

Lily:Here you are.

Lily第二次伸進袋子里摸:

Lily:It is a kind of food.

Jim:Is it a fruit?

Lily:Yes!

Lily:It is green. It is big and round.

Jim:I know. It is a watermelon. Can you show me that?

Lily:Here you are.

Lily第三次伸進袋子里摸:

Lily:It is gray. It has thorns.

Jim:I know. It is a durian. I want to eat it.

Lily:Haha. Here you are.(It is a Hedgehog.)

運用這樣簡短的、有故事性的微課視頻,可以與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相結合,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感受到英語語言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