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撈月的故事范文
時間:2023-03-23 18:39: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猴子撈月的故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授課:張 梅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情節(jié)的變化,理解故事中猴子撈不到月亮的原因。
2、能運用完整、連貫的語言進行推理講述。
3、知道遇到事情要積極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二、活動準備
課件PPT、手電筒、手盆、水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
師:中秋節(jié)的月亮是什么樣子的?你看見的月亮在哪里?
(二)通過欣賞故事PPT,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1、出示PPT圖片(一只猴子趴在井邊,發(fā)現(xiàn)井里有個月亮),引導幼兒猜測故事情節(jié),激發(fā)幼兒學習故事的興趣。
師:中秋節(jié)的時候,有一只猴子也出來在井邊玩耍,突然他發(fā)現(xiàn)井里有個月亮,猜一猜,接下來他會怎么做?(幼兒大膽猜測)
2、請幼兒欣賞《猴子撈月》故事PPT,分析理解故事內容。
(1)播放PPT1-5
提問:猴子們在井里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它們是怎么做的?
你猜猜它們是怎樣撈月亮的?你覺得這是一群什么樣子的猴子?
引導幼兒感知小猴子好奇愛動腦,團結互助完成任務的優(yōu)點。啟發(fā)幼兒想出各種辦法,請個別幼兒講述并示范撈月亮的方法。
(2)繼續(xù)欣賞故事PPT6-8
提問:月亮撈上來嗎?為什么撈不上來?我們一起來做個實驗看看,為什么井里的“月亮”撈不上來。
(3)幼兒做小實驗,理解故事情節(jié)。
用手電筒當月亮,水盆當井,引導幼兒操作并觀察:
水中的“月亮”是什么樣的?用手去撈,“月亮”變得怎么樣了?
引導幼兒小結:水面很平時,“月亮”是圓圓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紋,“月亮”就碎了。
3、請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分享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句話或一個情節(jié)。討論聽了這個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篇2
謎底:猴年馬月
解析:壬申為干支之一,順序為第9個,壬是天干第九位,申是地支第九位,屬猴。“馬月”指農(nóng)歷5月,那時桃花已凋零。
謎面:猴子尾巴翹 (打一字)
謎底:電
解析:“猴子”與“申”相扣。
謎面:孫猴子守蟠桃園 (打一成語)
謎底:自食其果
解析:引用《西游記》中的故事,孫悟空奉命看守蟠桃園,卻監(jiān)守自盜。
謎面:猴毛怎得變猛虎 (打一成語)
謎底:一氣呵成
解析:拔一根猴毛,吹出猴萬個~——動畫片《西游記》主題曲。
謎面:大圣駕起筋斗云 (打三字花炮品種)
謎底:竄天猴
謎面:猴頭猴腦 (打一《三國演義》人名)
謎底:申儀
解析:“申”,地支的第九位,屬猴。“儀”指“儀表”,與“頭、腦”之意相扣。
謎面:酉時開刀驚悟空 (打一成語)
謎底:殺雞嚇猴
解析:“酉”,地支的第十位,屬雞。“悟空”指孫悟空,借扣“猴”。
謎面:此公之后,必有奇才。 (打一生肖)
謎底:猴
解析:“公侯伯子男”是中國古代社會的政治等級制度之一,“公”爵之后是“侯”爵;“奇”字義為異常,“奇才”別解為“才”字變異,變成“犭”。
謎面:猜得出色必封侯 (打一字)
謎底:猴
解析:“猜”字出去“青”色,封上“侯”,便可成為“猴”。
謎題:齊天大圣到此游 (打中藥名二)
謎底:猴兒尿,佛手
謎面:過了羊年是猴年 (打一《水滸傳》人物)
謎底:時遷
解析:謎底別解為“時間遷移”。
謎面:猴身上找虱子 (猜一國名)
謎底:毛里求斯
謎面:猴年奪冠好開心 (打一親屬稱謂)
謎底:嬸子
謎面:能爬能行走,上樹好能手,遠看像個人,近看像條狗。 (打一動物)
謎底:猴子
謎面:生來四只腳,愛攀又愛跳,站坐都像人,渾身絨毛毛。 (打一動物)
謎底:猴子
謎面:出身花果山,結伴楊州婆,爬高好像柳樹精,偷桃獻與西王母。 (打一動物)
謎底:猴子
謎面:猴子稱霸王 (打三字河南地名)
謎底:虎牢關
解析:老虎被關了,山中無老虎了。
謎面:猴子撈月,精衛(wèi)填海。 (打一成語)
篇3
1、經(jīng)典著名的寓言故事有《揠苗助長》、《鄭人買履》、《龜兔賽跑》、《猴子撈月》、《烏鴉喝水》、《老鼠開會》、《殺雞取卵》、《農(nóng)夫和蛇》等。
2、還有世界三大寓言故事集:俄國的《克雷洛夫》、法國的《拉封丹》、古希臘的《伊索》。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4
祝爸爸節(jié)日快樂
張昕悅
我知道父親的愛比山還高,比水還深。上次我感冒,媽媽有事,爸爸要去值班。爸爸和一位叔叔換了班,在家照顧我。我不想吃藥,爸爸在我面前說了好多好話,我才吃下去的。爸爸和我睡了好幾次覺,每次睡覺前都給我講好多故事,如:小馬過河、猴子撈月……。
每次我害怕時,爸爸會保護我。我會感到特別安全。我不會的數(shù)學題,爸爸會認真地輔導我。我的爸爸每次輔導我時,都很耐心。
爸爸祝您節(jié)日快樂,健康長壽!
指導教師
篇5
在午餐開始之前,我給孩子們講述了《猴子撈月》的故事,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故事講完了,辰辰突然站起來說:“老師,你講的不對!”
“可能這個故事還有不一樣的版本吧”,我暗自想,并問:“是哪里不對呢,和你媽媽講的不一樣嗎?”“我媽媽沒有給我講過猴子撈月的故事。”
這就奇怪了,可能是我哪里不小心,犯了很明顯的錯誤吧,我有點緊張起來。辰辰接著說:“不是一個圓圓的月亮漂在井里,而是一個彎彎的月亮漂在井里。”
“為什么非要是彎彎的月亮呢?”我不解地問。“月亮本來就是彎彎的,像小船一樣掛在天上!”辰辰認真地說,誰知道她這一句話引來了好多討論的聲音。
“月亮是圓圓的,像大圓盤!”
“月亮是彎彎的,像小船!”
總體上,孩子們的意見是分成兩派的――圓圓的月亮和彎彎的月亮,看來大家都看過天上的月亮或者類似的故事書,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起碼沒有說出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月亮。
馬上要開飯了,我及時制止住孩子們的討論,說:“小朋友們說月亮是圓圓的、彎彎的都正確,因為月亮在不同的時間形狀是不一樣的。”我拿過手機看了一下日歷,正好,馬上就要到陰歷十五了,“下午你們回家的時候,我要有一個小任務請小朋友和你們的爸爸媽媽一起完成,那就是觀察月亮,而且要連續(xù)觀察一個月,你可以每天都觀察,也可以隔一天觀察一次,等觀察完后,再來告訴我,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狀的。”
觀察過程中……
我把這個倡議到了班級論壇上,立刻得到了很多家長的積極響應。我們也同時約定,不局限于實景觀察,有很多關于月亮的故事、童謠等,涉及到月圓月缺形狀變化的,也可以告訴孩子們。
從第二天開始,就陸陸續(xù)續(xù)有反饋回來了。
思源早上一進活動室的門口就拉著我的手高興地說:“我昨天晚上觀察月亮了,月亮是圓圓的,又大又圓,像一塊餅干!”
揚揚也跑來說:“我昨天晚上也看到了,月亮是圓的呢,我昨天說錯了!”我聽了以后急忙說:“你以后還要繼續(xù)觀察的,說不定再過10多天,月亮就變成小船形狀的,不要急好嗎?”他的臉上露出將信將疑的神色,不過最終還是重重地點了一下頭。
我們的觀察一天一天地繼續(xù)著,每天到了下午離園的時候,只要天氣情況良好,我都會提醒孩子們:“晚上不要忘記觀察月亮哦!”
一航媽媽是中學老師,她打電話給我說:“我找到了幾首很好的兒歌呢,我先到論壇上,你和其他的家長朋友們都看一下。”我聽了很開心,“你是語文老師,搜集的兒歌肯定錯不了,你哪天課少的話,能不能抽出一小時的時間來幼兒園親自把兒歌教給孩子們呢,我想他們看到新老師也會覺得很新奇呢!”一航媽媽還在猶豫:“我能行嗎?我的學生都是十幾歲的,一下子面對這么多4歲的孩子,我還真的不知道該怎么面對呢!”最終,一航媽媽還是勇敢地接受了這個挑戰(zhàn):“好,那我準備一天,后天上午就可以!”
一航媽媽如約來到了幼兒園,并為我們帶來了三首好聽的兒歌,她自然的肢體動作和動聽的聲音很受孩子們的喜歡,整個活動的氛圍很好,連她自己都說:“我來之前真的很緊張,可是和孩子們開始玩起來就一點也感覺不到緊張了。”
變化的月亮
一個月的時間很快,我們的觀察也馬上要結束了,孩子們對月亮形狀的認識也真正豐滿起來。終于在一個月后的一天,我又一次提出了這個問題:“經(jīng)過一個月的觀察,你們認為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狀的呢?”這次,因為有了親身觀察的直接經(jīng)驗,孩子們的回答更踴躍了。
“月亮有的時候是圓的,有的時候是彎的,還有的時候是半圓的!”
“月亮變得越來越小了,后來又變得越來越大了!”
“月亮的形狀是會變的!”
“媽媽告訴我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篇6
—、我愛你!因為你是那樣的清澈,當人們看到你透明、無味的本質后,人們決對會夸贊你的純凈!
二、水,我愛你!因為你那樣的自由呀,當人們知道你能夠任憑自己的想法,流淌在大江南北,人們決對會羨慕你的自由。
三、水,我愛你!因為你是那樣的頑皮,當人們聽到猴子撈月亮的故事后,人們決對笑你像個孩子似的頑皮。
篇7
哇,茶幾上擺滿了好吃的:有香噴噴的月餅,有各種新鮮的水果,還有味美的烤雞……
爺爺笑呵呵地說“我們快吃吧。”
“停!我有個節(jié)目,誰能說一個關于月亮的古詩句,才能吃月餅。”我歪著頭說。
爺爺樂了,說:“猴子撈月亮。”
“錯。這是個故事名字,不是古詩句。”
奶奶笑著說:“月亮像月餅。”
“這也不是古詩句。”
媽媽搖頭晃腦地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錯。這是歌名。”
該到爸爸了,他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突然,我發(fā)現(xiàn)爸爸拿著一本《唐詩三百首》。我說:“爸爸賴皮。這個不算。”
我要大顯身手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我像小鯉魚吐泡泡一樣地說。
嘩—聲大家的手拍了起來。
我吃了一個月餅。看著他們流口水的樣子,就一人給了一個。
爺爺還夸我是個有文化的小學生。
篇8
【摘 要】將多媒體與語文教學相整合,對于深化語文學科課程改革、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如何發(fā)揮多媒體優(yōu)勢,將其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整合,形成最佳教學效果,實現(xiàn)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的目的,應該成為我們積極探討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 多媒體;有效整合;效果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xiàn)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并指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應當密切關注當代社會信息化的進程,推動語文課程的變革和發(fā)展”。近年來,我們將多媒體引入課堂與語文教學進行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整合語文與多媒體技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強烈欲望。
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遠勝于其抽象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適時地將聲音、圖像、視頻、動畫及文字等信息進行處理,進行巧妙地呈現(xiàn),制成課件并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補充學習的知識背景,相機提出要學習的新課題的學習目標,使學生對所要學習的課題產(chǎn)生深厚的興趣,必然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中所描繪的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物變化及其豐富的物產(chǎn)。教學中,便可根據(jù)各個教學重點環(huán)節(jié),利用計算機分別展現(xiàn)春、夏、秋、冬等季節(jié)的景物畫面,使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對小興安嶺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而如果沒有這些景物圖片,僅靠小學生的抽象思維去想象斷然不會產(chǎn)生如此好的課堂效果。我通過這一方法的教學,體現(xiàn)出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省了不少的力氣,同時取得了比以往更高的收益。
二、整合多媒體技術與語文教學,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
現(xiàn)在,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的有機整合,有效突破了課堂教學重難點,使我們多年的研究有了質的突破。我在設計教學《山雨》這一文中,讓學生“品味語言,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重點,那么怎么才能讓學生比較透徹地理解這一重點呢.我通過以用多媒體的播放,讓學生欣賞了雨前、雨中、雨后圖片,觀賞了雨景視頻,一步一步地將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各種感受調動并結合起來,達到了有效品味語言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及作者對山雨的喜愛。在雨景、音樂聲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交流,較好的突破了重點內容的教學。整節(jié)課學生學得通俗易懂,形象直觀,小學語文中的“虛幻”在資源整合中變成了“實景”。這樣一來使這一重點隨之化解,同時也讓學生在“整合”中領悟了文章的內涵。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與學科整合,變抽象內容為具體生動的畫面。
在小學教學中,由于受年齡特點、認知特點的限制,抽象思維才開始發(fā)展,在課堂上,教師單純依靠語言文字來進行抽象的講解,學生就會感到很難理解課文。這時,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把枯燥無味的文字變?yōu)樯鷦佑腥さ漠嬅妗赢嫞@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提高了教學質量。例如:教學《撈月亮》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然后,迎合學生心中急于想知道“猴子們看到月亮掉在井里時的樣子”這一心理,及時打出幻燈片(或動畫),然后教師出示一組幻燈片(或動畫)把課文的線索清晰的勾勒出來。(是誰發(fā)現(xiàn)月亮掉在井里了——它當時的心情怎么樣——它是怎么做的——其它的猴子又有什么表現(xiàn)——它們都說了一句什么話——它們是怎么撈月亮的——是誰發(fā)現(xiàn)月亮還掛在天上),幾張簡單的動畫便交給了學生們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到此,本課的教學計劃也就順利的完成了。隨后,還可以借助另一張幻燈片(許多年過去了,當年參加撈月亮的那只小猴子也變成老猴子了。這一天夜晚,它帶領著它的子孫們坐在井邊,它會和它的子孫們講些什么呢?做些什么呢?)這樣,又引起了學生探究的熱情,激活了學生的思維。
四、運用多媒體技術的便捷性,幫助學生積累知識。
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資源和課外資源,它必須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成長需要,把教科書“這本小書”與生活“這本大書”融為一體。讓學生在學習語文課程中學會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而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可以擴大學生信息量,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知識,較好地開發(fā)語文課程資源。如《螞蟻和蟈蟈》,我布置了一項課外作業(yè),動手收集有關螞蟻和蟈蟈的文學資料或圖片,沒想到,第二天,我一走進課堂,學生們個個爭先恐后,舉著手中的資料,不停地叫“老師,老師,我的螞蟻非常有趣”。我用投影展示他們的作品,真是五花八門,妙趣橫生,有螞蟻是怎樣認路的,為什么螞蟻能搬到比它身體重十幾倍或幾十倍的重物,螞蟻發(fā)現(xiàn)食物后,是怎樣通知同伴的,蟈蟈的生活習性、螞蟻和白蟻的區(qū)別,螞蟻和蟈蟈的身體特征等等。整節(jié)課,學生們各抒己見都在交流自己的作品,連平時最膽小的學生也加入到討論激烈當中。我想,只要我們盡量多開展活動,提供機會,我們的學生是非常優(yōu)秀的。
篇9
《月亮的味道》讀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本故事書叫《月亮的味道》故事中講的是烏龜、大象、長頸鹿、斑馬、狐貍、獅子、猴子、老鼠這八個小動物,它們很想吃天上薄薄脆脆的月亮,然后,小烏龜決定要最高的山上夠月亮,可是月亮還以為小烏龜和自己玩呢,所以月亮輕輕跳了一下,小烏龜夠不到月亮了,小烏龜叫來大象、長頸鹿、斑馬、狐貍、獅子、猴子、老鼠、小動物用搭“人梯”的方法夠到了月亮。老鼠嘗了一口,果然月亮很好吃,然后小老鼠就分給大家吃,吃完后大家都累了就睡著了。小魚雖然看到月亮的倒影,可它嘗不到味道,由此看出個人的力量是弱小的。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一個道理;無論做人還是做事所得的成果不能獨享,要分享,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的怒力,就一定能成功,只要團結一心就能勝利。
《月亮的味道》讀后感
寒假里,我在新華書店讀了一本繪本《月亮的味道》。
這本書非常有趣,它主要講了:在每一個黑呼呼的夜晚,小動物們都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呢?一天晚上,一只小海龜下決心,它要一步一步爬到天上去,去摸一摸月亮,可是小海龜夠不著,它喊來了大象,”大象,你到我背上來,說不定我們會夠得著“。可月亮以為他們在和自己做游戲,大象把鼻子往上伸,月亮輕輕地往上跳,大象也夠不著,它喊來了長頸鹿,”長頸鹿,你爬到我背上,一定行!“月亮一看到長頸鹿,又輕輕往上跳,長頸鹿伸長了脖子,還是夠不著……可是,最后他們還是嘗到了月亮的味道,它們都說,這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讀了這個故事,我也想嘗嘗月亮的味道。讀了這個故事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的努力,就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月亮的味道》讀后感
今天閱讀課的時候,我讀了《月亮的味道》這本書。這本書寫的是一片大森林里的動物都想嘗一嘗月亮的味道,大家想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像餅干一樣甜甜的、脆脆的、還是像桔子一樣酸酸的……
后來,烏龜決定爬上山上去,看看能不能夠到月亮嘗一嘗,月亮覺得烏龜想跟它玩,于是就跳高了一些,烏龜來叫大象,大象又叫來長頸鹿,長頸鹿又叫來……最后叫來了小老鼠,月亮已經(jīng)玩累了,它想小老肯定夠不著我。誰知,小老鼠卻夠到了月亮,他咬下一塊來,啊,真好吃。
于是小老鼠把月亮分給大家,大家吃完,就擠在一起睡著了,小魚覺得很奇怪,他們?yōu)槭裁床粊硭锬媚兀吭铝辆驮谖疑磉叞。?/p>
這本書引得我浮想聯(lián)翩,讀完這本書,我真想上天把月亮取下來和全世界的人一起吃。
《月亮的味道》讀后感
《月亮的味道》這本書是由21世紀出版社出版的,由彭懿和漪然譯的,女兒很喜歡這本書,她覺得書中的故事真有趣,那么多的小動物那么地想吃月亮,月亮肯定很好吃。我問她:月亮是什么味道呢?女兒回答:又甜又香,就像薯片一樣。個人覺得這是本很不錯的書,生動有趣。能讓孩子浮想聯(lián)翩,還能讓孩子從中懂得許多道理。更重要的是孩子喜歡讀,對讀書有興趣。
很多人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我們這第一任老師卻因為多種原因,不能勝任。想到以前老爸老媽也因生活的忙碌沒閑暇顧及我們的學習成長,多少有些遺憾,為了不讓自己以后也后悔,我盡力抽出點時間來陪孩子看書學習。
孩子小的時候,最喜歡的是《大灰狼》、《賣火柴的小女孩》。每天晚上都要讀,到后來,孩子都能背下來了,還要讀。在看了動漫的《大灰狼》后,有段時間竟特別害怕,連說話、走路都要小聲,“別讓大灰狼聽見”,怕大灰狼吃了自己。經(jīng)過多次講解,說大灰狼的家在森林里,在大山深處,在動物園的鐵籠子里,時間長了,才慢慢消除了恐懼。不過,這只是個小插曲,閱讀對孩子的好處還是顯而易見的。比如《賣火柴的小女孩》,孩子知道小女孩可憐,沒吃沒喝沒穿,要將自己的鞋子給小女孩穿,要把自己的好東西給小女孩吃;知道人死了,就是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了。
跟孩子比較完整地讀過的繪本有《嘟嘟和巴豆》、《快樂的泰迪熊》《月亮的味道》,《不一樣的卡梅拉》等;《安徒生童話全集》、《一千零一夜》等中的個別故事偶爾也讀。尤其是《月亮的味道》,那優(yōu)美的語言,絢麗的畫面,讓我和女兒沉浸其中,共同享受著閱讀繪本的快樂。女兒小小的心里也深深地有了小海龜、大象,長頸鹿、狐貍、小老鼠這些可愛的形象,并喜愛著它們。
對于閱讀,不管是我給她講故事,還是和她一起讀故事,我都盡量做到聲情并茂,抑揚頓挫,讓她體會讀書的快樂,有時也會根據(jù)情節(jié)提問一些小問題,試著讓她回答,效果也不錯。女兒上了一年級后,學習了拼音和一些簡單的漢字,我會讓她獨立地讀一些故事,有時還讓寫寫感受。沒想到女兒不僅愛讀書,還能寫出許多我都沒想到的句子。例如:讀完了小玲叮當?shù)摹独然ā罚€寫了一首小詩《小喇叭》:
喇叭花,快點開,
你開了,我就好吹喇叭了。
夏天到了,喇叭花開了。
小朋友,吹喇叭,
吹得真開心!
滴滴答,嗒嗒滴,
喇叭笑得張嘴巴
和孩子一起閱讀,感受著一種幸福,感受著一種溫暖,感受著一種快樂。她那么認真地聽你講,聽你讀,甚至求著你給她講故事,手把手地指認一個個字,表現(xiàn)出孩子對大人的崇拜,對故事的癡迷,對知識的渴望,你付出的是對孩子的愛,是一點點的時間,而收獲的卻是親情,是孩子對讀書的興趣,是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這份沉甸甸的愛,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好的啟蒙禮物。
《月亮的味道》讀后感
當我們拿到流動小書包,看到“書香流動,愛心傳遞”這句話時,就能感受到市直三園的書香寶貝計劃的一個理念: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在給優(yōu)優(yōu)講這個故事前,認真的先讀了兩遍,我認為這是一本很有營養(yǎng)、非常給力的書。
作者發(fā)揮充分的想象力,繪聲繪色的給大家講了一個關于“集體與個人”的故事:有九個想嘗嘗月亮的小伙伴,其中的八個團結在一起,付出勞動,經(jīng)過不懈地努力,終于“咔嚓”一聲咬下了一小片月亮,大家分享了月亮的味道。這就是集體的力量!另外一個是小魚,它一個人不理解大家努力,自己認為我的旁邊不就是月亮嗎?但是它自己是不會嘗到“咔嚓”那一刻成功的味道。個人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離開集體應該是痛苦的……我們在哪一個集體里都要團結,比如:家庭、班級、學校、團隊、單位、社會、民族、國家,團結的人越多,力量就會越大。在集體里要講規(guī)則,這樣才公平,在集體里要互幫互助,這樣才能長久,在集體里懂得感恩,這樣才有凝聚力。在一個優(yōu)秀的集體里是沒有不可能的任務的。
現(xiàn)在我們大人的集體形式越來越小了,這很危險,所在集體的質量也不容樂觀,所以要在讀書中有所悟,在我們的下一代及時糾正過來,我們由淺及深地教育自己的孩子,積極配合老師的教育,大人要教者有意,授之有方,孩子是學者無意,聽故事學道理,做游戲成長身心。
老師在學校很用心地寓教于樂,我們家長在家里也要認真地和孩子多讀書,讀好書,和孩子一起重新成長一遍,畢竟成長不容易。健康地成長更不容易。
一本好書可以傳世閱讀。我認為《月亮的味道》就是這樣一本好書。老師把這本書作為流動小書包,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可以說是用心良苦,感謝老師,我們也要去買一本,常給孩子讀一讀,里面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我們還要在這本書里由淺入深的開發(fā)很多的營養(yǎng)點,給力點。如做事要有毅力,堅持就是勝利;分工與協(xié)作,分工不分家,驕傲使人落后,謙虛使人進步;猴子撈月的故事,人類的登月史等等。
就象扉頁上一位日本的媽媽所說:不是讀了一遍,是上百遍,不是讀了一天,是上百天,因為讀了一遍有一遍的教育的側重點。
我和優(yōu)優(yōu)讀完這本書后我想讓她明白團結的力量是這樣互動的,我們家任何一個人是夠不著客廳的燈(我們把燈叫做月亮),(帶著燈罩,安全第一)我讓優(yōu)優(yōu)坐到我的肩膀上,就能抓到月亮,優(yōu)優(yōu)“咔嚓”一聲,嘗到了月亮的味道并且分享給我。我們都很開心,以后再慢慢教這本書里別的知識,任重而道遠。
咱們家長,就這樣一點一滴地,配合咱們市直三園老師們辛勤的教育工作,我們堅信咱們市直三園的孩子們是最幸福的。
再次感謝老們和園長。
《月亮的味道》讀后感
篇10
2、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3、蠶豆開花------黑心
4、孔夫子搬家------凈是書(輸)
5、打破砂鍋------問到底
6、和尚打傘------無法無天
7、虎落平陽------被犬欺
8、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9、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淺
11、狗掀門簾------全憑一張嘴
12、竹籃打水------場空
13、打開天窗------說亮話
14、船到橋頭------自會直
15、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16、百米賽跑------分秒必爭
17、拔苗助長------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19、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點燈------白費蠟
22、兔子尾巴------長不了
23、偷雞不成------蝕把米
24、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車------誰敢
27、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28、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29、墻上茅草------隨風兩邊倒
30、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31、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32、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33、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34、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35、貓哭耗子------假慈悲
36、餃子破皮------露了餡
37、雞蛋碰石頭------自不量力
38、對牛彈琴------白費勁
39、猴照鏡子------得意忘形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訂釘------跑不了
42、背鼓上門------討打
43、草把做燈------粗心(芯)
44、竹筍出土------節(jié)節(jié)高
45、菜刀切豆腐------兩面光
46、釘頭碰釘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聞名(鳴)
48、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49、關公走麥城------驕必敗
50、鐵打的公雞-----一毛不拔
51、蛇吃黃鱔------比長短
52、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53、腳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54、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55、老鼠鉆風箱------兩頭受氣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57、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59、潑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61、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63、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64、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66、王八吃年糕------鐵了心
67、歪嘴講故事------斜(邪)說
68、小蔥拌豆腐------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
70、周瑜打黃蓋------兩廂情愿
71、趕鴨子上架------吃力不討好
72、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73、瞎子戴眼鏡------裝飾
74、猴子撈月亮------空忙一場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
76、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77、龍王爺跳海------回老家
78、和尚訓道士------管得寬
79、過年娶媳婦------雙喜臨門
80、聾子見啞巴------不聞不問
81、銅鈑上釘鉚釘------是一,二是二
82、里弄里扛竹竿------直來直去
83、苦水里泡黃連------苦上加苦
84、我解纜,你推船------順水人情
85、豬鼻子里插蔥-----裝象
86、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87、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88、放風箏斷了線-------沒指望了
89、池塘里的風波-------大不了
90、談心不點燈------說黑話
91、虎口拔牙------膽子大
92、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93、東洋人戴高帽------假充大個
94、到火神廟求雨------找錯了門
95、魯班門前耍斧------有眼無珠
96、老太太吃湯圓------囫圇吞
97、兔的尾巴------長不了
98、掛羊頭賣狗肉------虛情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