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夏天的成語范文

時間:2023-03-29 20:39: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形容夏天的成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形容夏天的成語

篇1

2、赤地千里、無冬無夏、夏爐冬扇、四時八節、夏雨雨人、揮汗成雨。

3、驕陽如火、酷暑難耐、焦金爍石、遍體生津、暑氣蒸人、浮瓜沈李。

4、禾苗枯槁、烈日杲杲、烈日灼灼、闌風伏雨、寒耕暑耘、十分炎熱。

5、汗流如注、悶熱難當、椅席炙手、三伏暑天、熱浪滾滾、烈日中天。

6、暑雨祁寒、秋收冬藏、烈日當空、揮汗如雨、大汗淋漓、電閃雷鳴。

7、寒來暑往、桃紅柳綠、冬溫夏清、流金鑠石、艷陽高照、寸草不生。

篇2

2、夏爐冬扇:夏天生火爐,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當時的需要,費了力氣而得不到好處。

3、炎陽炙人:指炎熱的太陽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熱。形容非常酷熱。

4、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陽光強烈。也可稱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燒。

5、青衫涼笠:比喻夏天的衣服和帽子。

6、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陽,夏天的云層。比喻人態度溫和可親,使人愿意接近。

7、祁寒酷暑:冬季大寒,夏天濕熱。

8、驕陽如火:像火一樣的陽光。形容天氣非常熱。

9、炎炎夏日:非常炎熱的夏天。

10、冬扇夏爐: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爐。比喻不合時宜。也比喻毫無用處的東西。

11、烈日當空:炎熱的太陽高掛天空。形容天氣酷熱。

12、盛暑祁寒:炎熱的夏天,嚴寒的冬季。形容氣候條件惡劣的時節。

13、冬溫夏凊: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本指人子孝道。現亦泛稱冬暖夏涼。

14、火傘高張:形容夏天烈日當空,十分炎熱。

15、若張火傘:形容夏天烈日當空,十分炎熱。

16、夏日可畏:象夏天酷熱的太陽那樣使人可怕。比喻為人嚴厲,令人畏懼。

17、熱不可耐:形容非常熱,令人不可忍受。

18、暑往寒來:夏天過去,冬天到來。泛指時光流逝。

19、夏日炎炎:夏天陽光強烈,十分炎熱。

20、赫赫炎炎:形容炎熱熾盛的樣子。

21、綠樹成蔭:樹木枝葉茂密,遮住了陽光。正是盛夏季節。

22、五黃六月:指農歷五、六月間天氣最炎熱的時候。

23、椅席炙手:椅子、席子摸著燙手,形容天氣炎熱。

篇3

滴水成冰——滴下的水很快就結成冰。形容天氣非常寒冷。如: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朔風凜冽——朔風:北方吹來的寒風。凜冽:寒冷刺骨。

天寒地凍——形容天氣極為寒冷。

六出紛飛——六出:雪花六角,因別稱“六出”。紛飛:散亂到處飛揚。大雪紛紛。

千里冰封——冰封:被冰雪覆蓋。如:東北的嚴冬,千里冰封。

葛屨履霜——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過分節儉吝嗇。

山寒水冷——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雪兆豐年——謂冬天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

黃綿襖子——比喻冬天的太陽。

瑞雪兆豐年——瑞:吉利的。指冬天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亦作:雪兆豐年

燕雁代飛——燕夏天來溫帶,冬天歸南方;雁冬天來溫帶,夏天歸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見。

夏蟲朝菌——意為夏蟲活不到冬天,菌類朝生暮死。比喻極短的生命。

集螢映雪——集螢:晉代車胤少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映雪:晉代孫康冬天常映雪讀書。形容家境貧窮,勤學苦讀。

秋收東藏——秋天收獲,冬天存儲。泛指常規的農事活動。

天凝地閉——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風號雪舞——固陰沉寒——寒氣逼人——千里雪原——數九寒天

無冬無夏——無論冬天還是夏天。指一年四季從不間斷。

天寒地凍——形容天氣極為寒冷。

冰天雪地——形容氣候嚴寒,冰雪漫天蓋地。如:北極地方,整年都是冰天雪地。

冰天雪窖——形容極為寒冷。

暑來寒往——夏天過去,冬天到來。泛指時光流逝。

溫凊定省——冬溫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稱。謂冬天溫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請安。表示侍奉父母無微不至。語本《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寒風侵肌——形容天氣寒冷。

雪虐風饕——虐:暴虐。饕:貪殘。又刮風,又下雪。指狂暴肆虐的風雪,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夏爐冬扇——夏天生火爐,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當時的需要,費了力氣而得不到好處。

冬溫夏清——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本指人子孝道。現亦泛稱冬暖夏涼。

寒冬臘月——臘月:農歷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臘月天。如:寒冬臘月大雪紛飛,漫山遍野一片白色。

林寒澗肅——寒:寒冷。肅:肅殺。指秋冬間林木凋零、澗水枯落的景象。

風雪交加——風和雪同時襲來。

寒蟬凄切——寒蟬: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時,知了發出凄慘而低沉的聲音。文學中多用以烘托悲涼的氣氛和情調。

冬溫夏凊——凊:涼。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本指人子孝道。現亦泛稱冬暖夏涼。 白雪皚皚——皚皚:潔白光亮的樣子。多用來形容霜雪。潔白的積雪銀光耀眼。

冰雪嚴寒——嚴寒:極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氣寒冷。

歲暮天寒——指年底時候的寒冷景象。

鵝毛大雪——像鵝毛一樣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山寒水冷——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篇4

形容冬天暖陽的成語

【春去冬來】:春天過去,冬天來臨。形容時光流逝。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指農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亦比喻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冬寒抱冰,夏熱握火】:冬天寒冷卻要抱冰,夏天炎熱卻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冬暖夏凊】:凊:涼。冬天使溫暖,夏天使涼爽。比喻適合時用。

【冬日黑裘】:裘:皮襖。冬天穿黑皮襖。比喻僅能御寒,不尚奢華。

【冬日可愛】:如同冬天里的太陽那樣使人感到溫暖、親切。比喻人態度溫和慈愛,使人愿意接近。

【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陽,夏天的云層。比喻人態度溫和可親,使人愿意接近。

【冬日之溫】:冬天城太陽的溫暖。封建時代比喻君主的恩惠。

【冬日之陽】:冬天里太陽的光和熱。比喻人民所向往的仁政。

【冬箑夏爐】:箑:扇子。冬天搧扇子,夏天生火爐。比喻做事不符合當時的需要,費了力氣而得不到好處。

【冬山如睡】:冬天的山林象睡著了一樣。形容冬天山林寂靜的景象。

【冬扇夏爐】: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爐。比喻不合時宜。也比喻毫無用處的東西。

【冬溫夏清】: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稱冬暖夏涼。

【冬溫夏凊】:凊:涼。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本指人子孝道。現亦泛稱冬暖夏涼。

【冬月無復衣】:冬天沒有第二件衣服可穿。形容家境貧寒。

【葛屨履霜】: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過分節儉吝嗇。

【黃綿襖子】:比喻冬天的太陽。

【集螢映雪】:集螢:晉代車胤少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映雪:晉代孫康冬天常映雪讀書。形容家境貧窮,勤學苦讀。

【囊螢映雪】:囊螢:晉代車胤少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映雪:晉代孫康冬天常映雪讀書。形容家境貧窮,勤學苦讀。

【秋去冬來】:秋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秋收東藏】:秋天收獲,冬天存儲。泛指常規的農事活動。

【山寒水冷】: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篇5

描寫雪的成語

白雪陽春 指戰國時代楚國的兩支高雅歌曲。比喻高雅的詩歌和其他的文學藝術

飽經霜雪 飽:充分;經:經歷;霜雪:比喻艱難困苦。形容經歷許許多多的艱難困苦

報仇雪恥 報:報復;仇:仇恨;雪:洗刷,除去;恥:恥辱。報復冤仇,洗刷恥辱

冰天雪窖 窖:收藏物品的地下室。到處是冰和雪。形容極為寒冷的景象

傲霜斗雪 傲視寒霜,抗擊白雪。形容不畏嚴寒。用來比喻人身處逆境而不屈服。

傲雪凌霜 形容不畏霜雪嚴寒,外界條件越艱苦越有精神。比喻經過長期磨練,面對冷酷迫害或打擊毫不示弱、無所畏懼。傲,傲慢、蔑視。

白雪皚皚 皚皚:潔白的樣子,多用來形容霜雪。潔白的積雪銀光耀眼。

報仇雪恨 雪:洗刷掉。報冤仇,除仇恨。

抱怨雪恥 報:報復。雪:洗刷掉。報怨恨,雪恥辱。

冰魂雪魄 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潔白。亦比喻人品質高尚純潔。

冰肌雪腸 比喻身心潔白,沒有污點。

冰天雪地 形容冰雪漫天蓋地。

冰天雪窯 到處是冰和雪。指嚴寒地區。

冰雪聰明 比喻人聰明非凡。

蟬不知雪 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用來比喻人見聞不廣。

程門立雪 舊指學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師。

擔雪塞井 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勞無功。

鵝毛大雪 像鵝毛一樣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飛鴻印雪 比喻事情經過所留下的痕跡。

風花雪月 原指舊時詩文里經常描寫的自然景物。之后比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空洞的詩文。通常也指愛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生活。

風雪交加 風和雪同時襲來。

描寫霜的成語

琨玉秋霜 比喻堅貞勁烈的品質

凜若冰霜 冷得像冰霜一樣。比喻態度嚴肅,不易接近

飽經風霜 形容經歷過長期的艱難困苦的生活和斗爭。

春露秋霜 比喻恩澤與威嚴。也用在懷念先人。

風刀霜劍 寒風象刀,嚴霜象劍。形容氣候寒冷,刺人肌膚。也用來比喻惡劣的環境。

久經風霜 比喻經過長期艱難困苦的磨練。

履霜堅冰 履:踩,踏。踩著霜,就想到結冰的日子就要到來。比喻看到事物的苗頭,就對它的發展有所警戒。

履霜之戒 走在霜上知道結冰的時候快要到來。比喻看到眼前的跡象而對未來提高警惕。

六月飛霜 舊時比喻有冤獄。

冷若冰霜 冷得象冰霜一樣。比喻待人接物毫無感情,象冰霜一樣冷。也比喻態度嚴正,不可接近。

霜露之感 指對父母或祖先的懷念。

霜露之病 因感受風寒而引起的病。

雪上加霜 比喻接連遭受災難,損害愈加嚴重。

隕雹飛霜 指遭受冤枉和誣陷。

戴霜履冰 形容不怕嚴寒,奔波于外。

斗霜傲雪 形容在嚴酷的環境中敢于斗爭,不屈不撓。

飛霜六月 舊時比喻有冤獄。

風霜雨雪 比喻經歷了種種艱難困苦。

葛屨履霜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過分節儉吝嗇。

篇6

1、三伏暑天:指夏天。

2、遍體生津:渾身是汗。

3、烈日灼灼:太陽曬得猛烈。

4、炎天暑月:指炎熱的夏天。

5、炎炎夏日:非常炎熱的夏天。

6、熱氣騰騰:熱氣蒸騰的樣子。

7、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陽光強烈。

8、炎陽似火:炎熱的太陽像火一樣。

9、炎炎夏日:指的是烈日炎炎的夏天。

10、滿頭大汗:夏天熱,頭上出了很多汗。

11、熱不可耐:天氣炎熱,簡直不可忍耐。

12、夏日可畏:夏天氣溫炎熱,叫人畏懼。

13、夏日炎炎:夏天陽光強烈,十分炎熱。

14、驕陽如火:強烈的陽光好像烈火一樣。

15、艷陽高照:是形容陽光溫煦亮麗的樣子。

16、大汗淋漓:形容濕淋淋往下流滴的樣子。

17、熱不可耐:形容非常熱,令人不可忍受。

18、蟬聲陣陣:指夏天樹上的蟬鳴此起彼伏。

19、夏陽酷暑:夏天火辣辣的太陽,暑氣逼人。

20、揮汗如雨:揮:灑,潑。形容天熱出汗多。

21、火傘高張:形容夏天烈日當空,十分炎熱。

22、悶熱難當:夏天天氣悶熱,叫人難以忍受。

23、焦金爍石:使金石熔化枯焦。形容天氣酷熱。

24、浮瓜避暑:暑日消暑的樂事。見“浮瓜沉李”。

25、火云如燒:形容夏天的云,像是火燒起來一樣。

26、赤日炎炎:就是烈日炎炎,形容夏天天氣很熱。

27、暑來寒往:夏天過去,冬天到來。泛指時光流逝。

28、爍玉流金:指溫度極高,能將金石熔化。形容酷熱。

29、汗如雨下:汗珠象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30、無冬無夏:無論冬天還是夏天,指一年四季從不間斷。

31、秋行夏令:時已秋季,還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時令。

32、闌風長雨:闌珊的風,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際的風雨。

33、驕陽似火:強烈的陽光好像烈火一樣。形容天氣炎熱。

34、綠樹成蔭:樹木枝葉茂密,遮住了陽光。正是盛夏季節。

35、熱氣騰騰:熱氣蒸騰的樣子。形容氣氛熱烈或情緒高漲。

36、浮瓜沉李:吃在冷水里浸過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37、焦金流石:把金屬烤焦,把石頭曬化。形容極其炎熱難耐。

38、青衫涼笠:衫:單衣;笠:斗笠。比喻夏天的衣服和帽子。

39、沉李浮瓜:吃在冷水里浸過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40、冬溫夏清: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稱冬暖夏涼。

41、寒來暑往:寒來暑往意為盛夏已過,寒冬將至。泛指時光流逝。

42、蟬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見聞不廣。

43、皎陽似火:皎:白而亮。太陽像火一樣燃燒。多形容夏日的炎熱。

44、焦金流石:將金屬、石頭燒焦、熔化。形容天氣極度干旱、炎熱。

45、火傘高張:比喻烈日當空。如:夏日炎炎,火傘高張。近義烈日當空。

46、旱魃為虐:旱魃:古代傳說中能贊成旱災的怪物;虐:災害。指旱災。

47、鑠石流金:鑠、流:熔化。石頭被熔化,金屬變成了水。形容天氣很熱。

48、炎陽炙人:指炎熱的太陽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熱。形容非常酷熱。

篇7

1、冬日可愛:如同冬天里的太陽那樣使人感到溫暖、親切。比喻人態度溫和慈愛,使人愿意接近。

2、白雪皚皚:皚皚:潔白的樣子,多用來形容霜雪。潔白的積雪銀光耀眼。

3、白雪茫茫:茫茫,遼闊深遠的樣子。白雪茫茫就是雪很大,放眼望去無邊無際。形容冬天雪下的很大。

4、朔風凜冽:相當于寒風凜冽。形容冬天寒風刺骨,非常寒冷。

5、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蓋地。

6、天寒地凍:形容天氣極為寒冷。

7、銀裝素裹:形容雪后一片白色世界。銀、素:白色。裹:包。從上到下沒有一點彩色,非常素潔,干凈,一般用來形容下雪后美麗的景致。

8、雪虐風饕:虐:暴虐;饕:貪殘。又是刮風,又是下雪。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9、林寒澗肅:寒:寒冷肅:清冷。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

10、秋收東藏:秋天收獲,冬天存儲。泛指常規的農事活動。

11、冰封雪蓋:到處都是白茫茫一片,四周被冰雪覆蓋,地面上都結成冰了,頭頂上還下著雪。

12、秋去冬來:秋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13、冬日之溫:冬天城太陽的溫暖。封建時代比喻君主的恩惠。

14、冬日黑裘:裘:皮襖。冬天穿黑皮襖。比喻僅能御寒,不尚奢華。

15、寒蟬凄切:寒蟬,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時,知了發出凄慘而低沉的聲音。文學中多用以烘托悲涼的氣氛和情調。

16、冬箑夏爐:箑:扇子。冬天搧扇子,夏天生火爐。比喻做事不符合當時的需要,費了力氣而得不到好處。

17、燕雁代飛:燕夏天來溫帶,冬天歸南方;雁冬天來溫帶,夏天歸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見。

18、夏爐冬扇:夏天生火爐,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當時的需要,費了力氣而得不到好處。

19、大雪紛飛:紛:多而雜亂。雪花大量飄落的樣子。形容雪下得大。

20、夏蟲朝菌:意為夏蟲活不到冬天,菌類朝生暮死。比喻極短的生命。

21、千里冰封:“千里”是個虛數,指遼闊的北國,并非說是整好一千里。和后面的“萬里雪飄”中的“萬里”一起使用。遼闊的北國大地都被冰封上。“冰”是名詞,作狀語,前面省略了介詞“被”。

22、山寒水冷: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23、冬暖夏凊:凊:涼。冬天使溫暖,()夏天使涼爽。比喻適合時用。

24、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結成冰。形容天氣十分寒冷。

25、雪兆豐年:指冬天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

26、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陽,夏天的云層。比喻人態度溫和可親,使人愿意接近。

27、冬山如睡:冬天的山林象睡著了一樣。形容冬天山林寂靜的景象。

28、冬日之陽:冬天里太陽的光和熱。比喻人民所向往的仁政。

29、鵝毛大雪:指像鵝毛一樣飄落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30、自同寒蟬:寒蟬:冬天的蟬。自己同寒天的蟬一樣不鳴。比喻緘默不語。

31、冰天雪窖:形容極為寒冷。

32、冬扇夏爐: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爐。比喻不合時宜。也比喻毫無用處的東西。

33、無間冬夏:無論冬天還是夏天。指一年四季從不間斷。同“無冬無夏”。

篇8

1、春去冬來:春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2、冬裘夏葛: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3、三冬二夏:猶言三兩年。

4、冬寒抱冰,夏熱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5、冬溫夏凊:凊:涼。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本指人子孝道。現亦泛稱冬暖夏涼。

6、寒冬臘月:臘月:農歷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臘月天。

7、指冬瓜罵葫蘆:指表面上罵這個人,實際上罵那個人。

8、五冬六夏:猶言不論寒暑。不管什么時候。

9、十冬臘月:指陰歷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氣寒冷的季節。

10、肥冬瘦年:南宋吳地風俗多重冬至而略歲節,冬至時家家互送節物,有“肥冬瘦年”之諺。

11、無冬無夏:無論冬天還是夏天。指一年四季從不間斷。

12、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陽,夏天的云層。比喻人態度溫和可親,使人愿意接近。

13、無冬歷夏:謂一年到頭。

14、春夏秋冬:指四季或一年。

15、秋收冬藏:秋季為農作物收獲季節,冬季則貯藏果實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農事。

16、冬溫夏清: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本指人子孝道。現亦泛稱冬暖夏涼。

17、夏爐冬扇:夏天生火爐,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當時的需要,費了力氣而得不到好處。

18、冬日可愛:如同冬天里的太陽那樣使人感到溫暖、親切。比喻人態度溫和慈愛,使人愿意接近。

19、殘冬臘月:臘月:陰歷十二月。指一年將盡之時。

20、冬扇夏爐:比喻不合時宜。

21、冬烘學究:冬烘:形容懵懂,淺陋。指昏庸淺陋的知識分子。

22、冬烘頭腦:冬烘:迂腐,淺陋。指頭腦糊涂、愚腐,不明事理的人。亦作“頭腦冬烘”。

篇9

1、日暖風和:陽光溫暖,微風各煦。形容天氣晴好。

2、冬溫夏凊:凊:涼。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本指人子孝道。現亦泛稱冬暖夏涼。

3、惠風和暢:惠:柔和;和:溫和;暢:舒暢。柔和的風,使人感到溫暖、舒適。

4、冬暖夏凊:凊:涼。冬天使溫暖,夏天使涼爽。比喻適合時用。

5、噓寒問暖:噓寒:呵出熱氣使寒冷的人感到溫暖;問暖:指問寒問暖。形容對人的生活十分關切。

6、冬日可愛:如同冬天里的太陽那樣使人感到溫暖、親切。比喻人態度溫和慈愛,使人愿意接近。

7、風嬌日暖:嬌:柔媚。微風吹拂,陽光溫暖。

8、冬溫夏凊:凊:涼。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本指人子孝道。

9、挾冰求溫:夾著冰塊以求溫暖。比喻行動與目的相違背,必然徒勞無功。

10、春暖花開:春天氣候溫暖,百花盛開,景色優美。比喻游覽、觀賞的大好時機。

11、佴之蠶室:居住于蠶室,指受宮刑。佴:被放置。蠶室,指密封之室,因受刑人怕風,所以室內溫暖嚴密。

12、光芒萬丈:形容光輝燦爛,照耀到遠方。

13、冬日之溫:冬天城太陽的溫暖。封建時代比喻君主的恩惠。

14、和風麗日:指天氣溫暖而晴朗。

15、春回大地: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嚴寒已過,溫暖和生機又來到人間。

16、溫清定省:冬天使被子溫暖,夏日讓室內清涼,晚間給父母安睡,早晨起來問候安好。形容對父母盡心侍奉。

17、寒戀重衾:衾:被子。寒冬到來時,貪戀溫暖,躺在厚厚原被子里,不愿起來。

篇10

一、成語故事化

故事,引發學生的興趣,在趣味中梳理積累。

如,一朝之忿,樊遲跟隨孔子在天壇下散步,問孔子:“請問老師:如何能提高道德修養、去掉惡念、辨別迷惑?”孔子說:“問得好啊。先做事,后考慮個人得失,不就能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嗎?時常反省自己的過錯,而不是去指責別人,不就能去掉惡念嗎?由于一時的憤怒,克制不了自己,以至于牽連自己的親人,不是很迷惑嗎?”“一朝之忿”比喻一時的氣忿。(出自《論語》)

二、成語系列化

如,讓學生把“勤奮類”“品行類”的成語歸類梳理,再者可以根據“春、夏、秋、冬”進行梳理。有的學生把這些系列化的成語做成表格,值得師生學習,可以說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

如,有關夏天的成語:

蟬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見聞不廣。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指農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亦比喻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三、成語著作找

學生學習經典著作時,總會從里面找出優美的段落、富有哲理的句子、常用的成語等。如,在閱讀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的第八部長篇小說《大衛?科波菲爾》時,學生從中梳理了不少的成語:

1.不過她自認為她是有權利的,而且不容置疑。

不容置疑:不允許有什么懷疑,表示論證嚴密,無可懷疑。

2.看姨婆臉上那副表情,我想象的到,她是嚴陣以待再次入侵。

嚴陣以待:擺好衣襟端端陣陣地坐著,形容嚴肅或拘謹的樣子。

3.那天正好是個趕集的日子,我姨婆得到了一次大顯身手的好機會。趕著小灰馬在大車、筐子、蔬菜堆和小販貨物之間迂回穿行。我們間不容發的轉折,引得路人議論紛紛。我姨婆不理這一套,只顧趕車走她的路。我相信就是她身陷敵國,也會同樣鎮定,一意孤行。

大顯身手:充分顯露自己的本領。

間不容發:中間容不下一根頭發,指事物之間距離極小;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形勢中極其危急。

一意孤行:不聽勸告,固執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四、成語文言找

從高一的文言文教學開始,就進行成語卡片的積累。先讓學生自己找,小組合作展示,然后教師總結補充。

如,在《廉頗與藺相如》中的成語積累有: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徒勞無功;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束之高閣、束手無策;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十惡不赦;等等。

五、成語展示化

在梳理積累的同時,要有所記憶鞏固,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去運用。在此為學生搭建成語展示的平臺,讓他們盡情地秀一秀自己,更能激發學生的運用興趣。

1.成語接龍比賽。在成語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可以用該游戲來檢驗鞏固成果。

2.自編自演成語故事。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任選成語故事,根據情節分角色演繹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必然要經歷以下環節:熟讀故事、理解成語、演繹人物、排練合作。通過這些環節,學生的認知、理解、聽說讀寫能力均可得到提高,并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可謂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