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教案范文

時間:2023-05-06 18:12: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免費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免費教案

篇1

“挖開地表,全國吃飽” 緬甸克欽邦帕敢鎮一座翡翠礦外,38歲的丁吞在礦渣堆里翻了一晚上,找到一塊手掌大小的翡翠。他希望這塊翡翠能讓他狠狠賺一筆。“去年我找到一塊翡翠,賣了5000萬緬元(約合32萬元人民幣)?!倍⊥谈嬖V路透社。帕敢鎮是緬甸翡翠的主要產地。路透社稱,地球上沒有其他任何地方像帕敢鎮這樣,“翡翠產量這么大,質量這么高”。帕敢鎮礦業辦公室墻外的一條標語形象地寫道:“挖開地表,全國吃飽?!?/p>

在緬甸,開采寶石利潤可觀。哈佛大學Ash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礦主開采一噸寶石的平均成本為400美元,售價卻高達12.6萬美元。如此可觀的利潤沒能充實緬甸的國庫。緬甸政府的數據顯示,在2011~2012財年,緬甸的翡翠產量為4300萬公斤,以每公斤100美元的保守價格計算,這些翡翠的總值約為43億美元,但該財年緬甸的翡翠出口總額僅為3400萬美元。

Ash研究中心2011年的調查報告認為,緬甸翡翠年貿易額可達80億美元,但絕大多數交易在黑市中進行。路透社稱,緬甸近一半的翡翠貿易是“非官方的”,這意味著緬甸每年損失巨額稅收。

“走私能讓我賺更多的錢” 在亞洲的很多地方,翡翠被視為吉祥的象征,人們相信佩戴翡翠能帶來好運,保佑自己事業興旺、身體健康。

53歲的翡翠商人丁宋是緬甸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在帕敢鎮的負責人,他在接受美國《彭博商業周刊》采訪時表示:“只有那些藏不下的翡翠,才會被運到商場銷售?!蹦切安氐孟隆钡聂浯洌瑫凰艡C走私出境,負責運輸的人被稱為“駕駛員”。

23歲的小伙賓邁就是位“駕駛員”。他15歲就下翡翠礦掙錢。在礦上工作很危險,掙不到錢。幾年后賓邁辭職,成了“駕駛員”。

“走私能讓我賺更多的錢。每隔幾個星期,我就開上啤酒車跑一趟,那些啤酒桶里裝的都是翡翠……政府經常突擊檢查,但到目前為止,我的運氣一直不錯?!辟e邁說。

翡翠工人中有不少“癮君子” 在帕敢鎮的翡翠產業鏈中,外國收購商處于頂端?!疤詫氄摺碧幵诋a業鏈的底層,他們在礦業公司傾倒的礦渣中翻找。這是個危險的工作,尤其是在雨季。

調查顯示,帕敢鎮人口的增加與緬甸鴉片產量的增長成正比。緬甸是僅次于阿富汗的全球第二大鴉片產區。帕敢鎮翡翠業從業者中,有不少人吸食。

丁宋說,當地的“淘寶者”中,約一半的人吸食海洛因,其他人吸食鴉片或酗酒,“沒有這些惡習的人少得可憐”。

大多數吸毒者共用注射的針頭,艾滋病感染率極高。

翡翠是緬甸內戰雙方的重要財源 緬甸政府禁止外國人在緬甸開采翡翠,但BBC稱,緬甸大多數的規模開采被外國人控制。翡翠貿易曾被指侵犯人權、阻礙緬甸的民主改革?!度A盛頓郵報》稱,2008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禁止進口緬甸寶石的法案。此前,歐盟和加拿大過類似的禁令。

路透社稱,2008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禁止進口緬甸寶石的法案后,美國玉石價格飛漲,中緬玉石非法貿易隨之快速增長。

翡翠業與發生在克欽邦的武裝沖突有密切聯系。和塞拉利昂等國的“血鉆”類似,緬甸的玉石也可被稱為“血玉”。

篇2

一、免費對象及免費提供課本的范圍

享受我市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免收學雜費的在校學生,均免收課本費,所需課本及必需的學習資料由政府免費提供。

每學期各年級免費提供的課本及必需的學習資料目錄范圍,由市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免費標準和當年的教育教學需要確定并公布。

二、免費標準

我市免費提供課本的補助標準為:小學每生每學年150元,初中每生每學年300元。

此標準分別指小學、初中各年級的生均標準。根據教育教學需要,政府提供的免費課本補助可分別在小學和初中各年級之間適當進行調劑。

三、資金來源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收課本費的資金由市、區(縣級市)財政按比例分擔:

(一)白云區、花都區、南沙區由市財政補助40%,區財政負擔60%。

(二)增城市由**市財政及該縣級市財政各負擔50%。

(三)從化市由**市財政補助80%,該縣級市財政負擔20%。

(四)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黃埔區、番禺區、蘿崗區由市財政補助10%,區財政負擔90%。

隨同父母跨區(縣級市)流動,符合流入地入學條件和免費范圍,并能確認學位的“流入學生”,納入流入區(縣級市)免課本費資金補助范圍,承擔比例分別參照上述(一)至(四)點規定。

本市轄內農場、林場、漁民職工子女,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課本費資金由就讀學校(按隸屬關系)所在區(縣級市)一并按規定納入本區(縣級市)農村免費義務教育范圍解決。

四、資金管理

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免課本費的財政專項補助資金,要嚴格按照國家和省、市的有關規定,實行集中支付,加強監督管理,確保專款專用,確保資金使用的安全、規范、有效。

五、免費課本的選用和采購

要按照國家、省、市有關規定,嚴格程序,規范操作,確保免費課本的選用和采購工作依法有序,確保免費課本按時、保質發放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免費課本選用、公開招標和集中采購的結果,以及免費課本供應商的服務等情況必須向社會公告。免費課本的采購由各區(縣級市)教育行政部門按規定進行采購。選用和采購辦法另行制定,或者按省教育廳的有關規定執行。

六、檢查監督

市、區(縣級市)教育、財政、審計、監察部門要制定免費提供課本工作的監督管理辦法,建立有效的監督、檢查工作機制,加強對免費提供課本工作的監督管理,對免費課本政府采購工作各個環節實施檢查監督,防止發生違法、違紀問題。

七、其他事項

免費課本的包裝、保險及運輸等全部費用均包含在課本總價內,嚴禁向學生收取與免費提供課本有關的任何費用。嚴禁任何部門和單位在發放免費課本時,搭售其他未列入免費目錄的資料。

篇3

關鍵詞:Edmodo;教師;在線;協作備課過程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6)03-0032-04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在學校的廣泛應用,以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相關成果頗豐,但以教師為研究對象的相關研究相比較而言較少,為了教師協作備課更好的實施,將Edmodo平臺引入教師協作備課中,以及構建Edmodo支持下的教師遠程在線協作備課過程將成為信息化校園建設的必要組成部分。

一、Edmodo的優點

我們常見的教師集體備課模式為教師個體獨立備課――集中研討――二次備課――獨立施教――教后反思[1]。傳統的集體備課均存在教師個體單獨完成初備之后再定時間集中研討,不能有效地交流、溝通在備課過程中遇到問題。而且,傳統的協作備課過程對小組成員所處的的物理空間位置要求較高,協作備課小組成員無論任何事情都必須準時出席。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教師的備課方式也由傳統的面對面的協作備課轉變為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協作備課。但常用的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集體備課過程為教師搜集、研讀與備課主題相關的資源――備課組長分配任務――教師個體單獨備所分配的任務;――分享經驗、解決問題――教案的定稿――教師個體二次備課――實施教案――總結反思、修改、補充教案[1]。

參考相關文獻,我們不難發現目前現存的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師協作備課模式與傳統的教師協作備課模式本質是一致的,只是披著一層信息技術的“外衣”。教師協作備課的績效沒有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對教案質量而言只是原地踏步,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為此,可將Edmodo引入教師協作備課小組。

Edmodo平臺作為一款新興的技術出現,在某種程度上較前幾種技術(例如,Wiki、Moodle等)顯現出很多其自身的優越性(接下來主要將Edmodo平臺和Wiki、Moodle平臺做一比較)。 首先,Edmodo作為在線學習平臺擁有自己的客戶端,只需教師在線注冊賬號即可,免費、無需搭建。當我們使用Wiki和Moodle軟件作為教師遠程在線協作備課的平臺的時候,需要協作備課組長結合實際需要和Wiki、Moodle的開源程序來搭建協作備課平臺,對教師的技術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難免會存在在平臺搭建方面技術薄弱的教師,此種情況也是教師遠程在線協作備課不能及時開展的原因之一。此時,Edmodo的出現給搭建平臺有困難的教師帶來了希望,由于Edmodo自身的免費性和無需搭建性,在教師遠程在線協作備課過程中使用更加便捷。并且,當將Wiki和Moodle作為遠程在線協作備課平臺時,通常為了保證平臺快速、正常運行,我們常將其安裝在服務器上。由于Edmodo平臺自身具有客戶端,我們就省去了另設服務器的不便之處。

其次,Edmodo平臺更注重以某一主題為主,小組內成員針對該主題的在線交流、討論、資源共享等。此種特性,更符合教師遠程在線協作備課的需求,在遠程在線協作備課過程中,由于每個教師必須形成“獨家定制”――符合自己所教學生特征的教案,當教師在教案形成過程中遇到自己拿捏不定的問題時,而此時又與其他教師存在地理空間位置的間隔,不能像在單位一樣可以與同行其他任課教師進行交流、協商,但借助于Edmodo平臺教師可以將自己在教案形成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以主題的形式呈現在Edmodo平臺上,與組內成員共同交流、協商解決。而Wiki是一款在線協作編輯平臺,更注重將教案按章、節劃分并以章、節內容為主對教案的在線協作編輯而非交流、協商。Moodle更注重以課時內容為主對在線內容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可將學生進行分組。相比較而言,Edmodo更能有效地解決遠程在線協作備課過程中教師的需求。

再次,Edmodo平臺由Facebook成員開發,具備了Facebook的部分優越性,并且在該平臺的開發過程中融入了社會性網絡交互要素,界面設計簡潔,與我們的QQ空間相似,更便于遠程在線協作備課過程中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交互。而此,正是Wiki和Moodle平臺所欠缺的。

最后,Edmodo的開發人員為我們提供了移動版的APP,我們可以將此款APP安裝在我們的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上,也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與協作備課小組內的成員交流、溝通。實現了協作備課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發生的愿景,更方便了教師遠程在線協作備課的開展。此種功能,也是Wiki和Moodle平臺所欠缺的。

二、Edmodo環境下教師遠程在線協作備課過程

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技術在教育中的逐漸深入,傳統的教師集體備課模式有所改變。從協作教案形成過程的視角將Edmodo環境下教師遠程在線協作備課過程分為教師身份認證以及遠程在線協作備課小組的創建、自助式在線閱讀、遠程在線交互協商、形成個人教案四個階段,下文分別對這四個過程進行詳細闡述。

1.教師身份認證以及遠程在線協作備課小組的創建

為了實現更好的教、高效率的課堂這一總目標情境下,眾多教師聚集在Edmodo平臺上,形成虛擬的協作備課小組,互聯網作為一條線將這些獨立的個體――教師連結在一起,實現彼此的互通。許多獨立教師的多樣性構成了虛擬協作備課小組的多樣性,并且該虛擬小組沒有人數限制,是向四周無限伸展的。在這里沒有等級和權威的象征,協作小組的總目標――更好的教、高效率的課堂好似根莖狀模型的根,而具有多樣性特征的教師則好比根莖狀模型中的莖,互聯網則是連接“根”與“莖”的橋梁,共同體現了德勒茲所提出來的“根莖狀”理論的特點。

協作備課小組的總目標――更好地教,高效率的課堂作為“根莖狀”模型的根,從這一中心出發,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打破了由時間次序造成的先后關系和地域位置形成的中心和邊緣[2]。在這里所有的次序都消失,獨立的教師構成了“根莖狀”模型的“莖”,互聯網則構成了連接“根”與“莖”的線條,并且線條與線條之間沒有優先次序。

因此,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該虛擬協作備課小組是一個無邊際的平面,是可以向四周無限制擴展的,而不是一個有范圍的層級,在這個無邊際的平面里可以隨意的連接[3]。

2.自助式在線閱讀

Edmodo提供的虛擬圖書館功能允許教師上傳一些與備課主題相關的視頻、文檔、圖片等資源,以供協作備課小組成員閱覽。這些視頻、文檔、圖片等所承載的知識,以及這些知識的表現形式來源于生活,并被廣大專家、學者所認同。這些知識一旦形成就獨立于其原有的知識主體,并且借助于一定的物質載體而存在和流動的腦力勞動成果[4]。供其他教師共同享有,并可以在此基礎上根據教師個體獨特的信息加工方式和自己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創造、生成新的知識。

3.遠程在線交互、協商

該環節是教師遠程在線協作備課的關鍵環節。該環節中,協作備課小組內的成員主要采用集體頭腦風暴的討論方式,使用Edmodo平臺作為媒介來進行文字交流。教師個體會被他們所關注的協作小組其他成員呈現在Edmodo上的思想、觀念所影響,并以當前發言者的想法作為基礎來產生他或她的下一個想法。通過教師協作備課小組的群體討論和交流,協作小組成員的思維會相互影響,從而使協作小組成員――教師個體產生單獨備課時不太可能產生的想法、思維。并且協作小組群體的交流有利于分享每個教師的知識和備課思路,互相啟發、互相修正,從而有利于有效地解決在備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5]。

從圖1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A、教師C分別位于家里和公交車上,而教師B是在工作地點――學校。換句話說,即基于Edmodo的教師遠程在線協作備課對教師個體的地理空間位置所在地點沒有嚴的限制,教師可以在家里也可以在學校。這對以往的,只要開研討會、集體討論教師個體無論任何時間、身處任何地方務必出席的要求是一種改變。彌補了傳統的協作備課中教師因為個人原因而不能準時參加的情況。圖1中的圓環內的內容表明教師遠程在線的交流、溝通始終圍繞著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教學目標送的確定、學生特點分析、課時安排、作業設計等來交流、討論、協商。由于每個教師已有的知識不同,導致不同的教師對教學目標、教學難點等存在不同的自我建構過程,繼而表征為不同的教師擁有不同的個體知識。但是這些不同的個體知識之間存在著相似性,不同的教師總是可以對相同的知識有著不同但可能相似的認識,這種相似性是不同的教師之所以能夠開展交互、協商的前提條件所在[6]。

同時,如若某一個教師未能在規定時間內參加協作備課的研討,該教師可以在客觀條件許可的時間登錄Edmodo平臺,瀏覽組員們關于該內容所發的帖子、留言等,即討論的過程和結果。亦可將自己的疑問以帖子的形式“留”下來,因為教師身邊的同伴對教師自身來說也是一種學習資源。

4.形成個人教案

經過在線頭腦風暴式的交互、協商,教案的最終形態可由基礎模塊和能力提升模塊構成,針對基礎模塊的具體內容主要由教師在線交互、協商來共同確定,能力提升模塊可由教師根據所面對學生的實際狀況來確定,學生是一個動態發展的人,從而可以根據學生的前在狀態和潛在狀態等將能力提升模塊分為三個層次――針對優勝生的能力提升模塊、針對進步生的能力提升模塊和針對學困生的能力提升模塊。

學生的潛在狀態是教師設計教案的基礎性資源,主要包括學生已有知識水平、個體經驗、個體差異。學生的個體差異受遺傳素質、社會環境、家庭條件和生活經歷的影響,導致了在興趣、愛好、動機、需要、氣質、性格、智能和特長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7]。同時,每個學生都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只有對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個體經驗、個體差異做到了如指掌、準確把握才能把他們轉化為教案設計的基礎性資源,才能對不同的學生群體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才能做好能力提升模塊的教案設計。

除此之外,還需要對學生的潛在狀態進行分析。學生的潛在狀態主要包括學生潛能、學生可能和學習困難的分析。

相關專家將個體的認知風格分為分析――言語型、分析――表象型、整體――言語型、整體――表象型四種類型[8]。將信息的呈現方式分為文本、口頭、示意圖和圖片,那么對這四種類型的個體信息加工偏好的研究結果見圖2。

從圖2可以看到屬于“分析―言語型”認知風格的個體偏好的信息呈現方式依次是文本、口頭、示意圖、圖片;屬于“分析―表象型”認知風格的個體偏好的信息呈現方式依次是示意圖、圖片、文本、口頭;屬于“整體―言語型”認知風格的個體偏好的信息呈現方式依次是口頭、文本、圖片、示意圖;屬于“整體―表象型”認知風格的個體偏好的信息呈現方式依次是圖片、示意圖、口頭、文本。因此,教師可以依據此結論對學生群體的認知風格分類,從而來設計教案中知識點的呈現方式??梢?,具有不同認知風格的學生對同一知識點的信息加工偏好不同,據此教師在教案設計時可以采取轉譯、適應、減輕加工負荷的策略來提高教案設計的完善性,盡量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要[10]。比如,把文字描述的知識點轉譯成圖表的表達方式等。

三、結語

此種備課過程有效的解決了傳統教師之間協作備課過程中交互缺失的現象。由于Edmodo平臺提供了移動客戶端APP,即教師可以在Edmodo平臺官網上免費下載手機、平板電腦客戶端,所以,基于Edmodo的遠程在線協作備課對教師的物理空間位置沒有嚴格的要求,教師可以在工作場所、生活場所和家庭等。對傳統的教師協作備課過程中要求教師無論任何事情都必須準時出席的要求是一種改變。此外,該流程圖的第三個環節――遠程在線交互環節,在此環節中主要采用頭腦風暴式的討論,教師與教師之間能夠進行關于教學內容的深層次的溝通,改變了傳統的協作備課中由備課組長決定教案或由某一教師個體單獨備課的現象。在該協作備課過程中教師與教師都處在虛擬的、非面對面的空間中,使用Edmodo平臺作為傳播媒介來進行文字交流,沒有權威的象征,使得群體討論較傳統的面對面的交流能更好地開展,摒棄了傳統面對面協作備課中存在的備課組長權威的現象。而且,遠程在線協作備課不僅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而且促進了區域資源的動態發展,避免了資源重建的浪費。

參考文獻:

[1]賈金媛.中學教師集體備課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4:8-13.

[2]張荷華.信息技術條件下有效集體備課模式的實踐研究[J].學校管理,2014(2):44-45.

[3]吳靜.德勒茲的“塊莖”與阿多諾的“星叢”概念之比較[J].南京社會科學,2012(2):49-56.

[4]鄧亞梅.非理性認識論:德勒茲“塊莖說”及其現代意義[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116-118.

[5]余文森.個體知識與公共知識[D].西南大學,2007:41-204.

[6]芭芭拉?斯佩曼,丹尼爾?韋林漢姆.認知心理學新進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66.

[7]余文森.個體知識與公共知識[D].西南大學,2007:41-204.

[8]吳亞萍,王芳.備課的變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89.

篇4

■ 勇敢地做減法

2006年,北京市昌平區城關小學提出“將減負進行到底”的口號,經過周密思考形成了系統的“減負”思路。

給教師減負――讓教師愉快地工作

取消評估排隊。在其他學校都在強調精細化管理、強調細化評估的形勢下,昌平區城關小學堅持走“取消評估排隊制度”的特色之路,減輕了教師的心理壓力,讓教師心情舒暢地投入到工作中。

請假制度非常靈活。在別人看來,進門劃卡,出門登記是正常的事,而城關小學的教師卻享受著靈活的請假制度。事假、病假需要上報主管領導,而臨時有事只要不耽誤上課,和組長打招呼就可以。

昌平改革了書寫教案的要求,由原來人人寫全冊書教案變成每學期每人上交兩篇精品教案。日常的備課教師可以寫在書上、教參上或教案紙上,目的就是讓教師把為完成任務而“寫”教案的時間用在潛心備課、研究教法、預設學生、拓展內容上。

學校把硬性規定的業務學習變為自主性學習,將關注考試結果向關注常態教學轉變。通過改變教案書寫的規定,改變業務學習的要求,改變教研活動的形式,讓教學管理更注重實效。

給學生減負――讓學生愉快地學習

“減負”一開始,昌平區城關小學就明確提出“八不”要求,要求老師嚴格執行。具體內容是:不變相體罰學生,字錯之后最多寫三遍;不讓家長出任何練習篇子;不留過多的、無用的、機械性抄寫的作業;放學后不長時間扣留學生寫作業;作業本上不出現不批改、不復批的現象;不讓學生替老師判作業,作文評改除外;沒有特殊情況不許拖堂;專時專用,不允許隨意占課。

同時,教室里準備了小儲物柜,里面可以放學生的字典、各科的學習用具等,這樣學生就不用每天背著沉重的大書包,上下學只要提著學校免費發放的“減負”小書包就足夠了。

給家長減負――讓家長幸福地生活

為家長“減負”首先從更新觀念開始。學校通過校長專題講座、全校家長會、年級自主家長會、各種活動向家長宣傳學?!皽p負”設想、“減負”規劃和“減負”具體措施,使家長了解學校開展“減負”工作的目的意義和步驟,明確自己應該怎樣與孩子交流溝通。通過開展“減負”家教活動,統一思想,達成共識,解決家長的思想顧慮。

其次,學生使用的“減負”小書包、作業記錄本、小儲物柜、小馬扎、小椅墊等,都是學校免費為學生發放的,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也為家長減輕了經濟負擔。

■ 智慧地做加法

給教師做加法――增強教師技能

學校認識到,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的關鍵是教師。教師的能力不夠,課堂教學的低效是造成學生負擔的根源。因此,在給教師“減負”的同時,學校努力搭建各種平臺,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成就教師自身的不斷發展。學校在教師培養方面的做法是: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和專項比賽。以專項比賽為例,學校提出教師要“人人有專長,人人有特長”。不同學科的老師在自己的課程方面要有自己獨到的地方。針對學科不同,結合上級部門組織的基本功比賽,學校各學科進行專項技能比賽。如:朗讀、說課、教學設計、板書設計、計算比賽、寫下水文等;藝術學科、體育學科針對專業特點組織相關的比賽,以此促進教師專業技能的提高。

向課堂要質量――提高課堂效率

“八不”要求提出以后,加班補課、題海戰術、反復抄寫、占用其他課時的路子統統被堵死,唯一的出路就是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于是,老師們大膽地進行學科教材整合的嘗試,改革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學科重點進行了“巧用結合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有相同或相似之處,有的主題相同,有的寫法相同,有的訓練點相同……老師們就把兩篇或兩篇以上的課文結合起來,重新整合教材進行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數學學科嘗試教材重組、加大密度、放慢速度等方法,對數學教學作“強體”與“瘦身”的運動。數學老師從通讀教材入手,梳理教學知識點、編織知識點網絡圖,讓教師整體把握教材。在整體把握教材的基礎上,根據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調整教材、打亂原有教材結構體系、重新組合。如“計算教學”,老師們在整體把握教材梳理知識體系框架的基礎上,摸索出計算課的新流程,包括“前測―準備課―新授課(據實際情況定課時)―后測反饋―練習課―二次后測反饋―拓展課―三次后測反饋―單元反饋”九個步驟,根據知識的遷移、轉化,把一題一練、多課時的授課形式整合成少課時的探究式教學。把課時減到最少,余下的時間幫助學困生補差,給優秀生拓展。

英語學科通過教學生活化實現“減負”與“增質”的雙贏。學校英語教師依托現行教材,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學生英語學習生活化的主題研究”作為學校校本教研的主題,探索“五大模版課”教學模式。通過整合、優化教學內容、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巧設作業等形式,實現英語教學“減負”與“增質”的雙贏。

其他學科教師也都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科特點嘗試著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突出學生探究、強化學習過程、注重學習情感,促進學生全面進步。

篇5

關鍵詞:生本課堂;高效課堂;課堂評價;曬教案

在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淘寶、微信等媒介工具變革人們生活方式的泛在學習時代,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新的學習方式開始進入校園,這對于西夏區第二小學的全體老師來說,讓他們開始面對教育信息化的困惑,面對教育生本化、高效化的困惑,加之教育教學對象90%為務工人員子女,他們該如何當好一個云時代的人民教師,如何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學習狀態?從程崗校長這個思考誕生之始,銀川市西夏區第二小學便開啟了全新的課堂教學改革之路。

一、案例的主要內容

(一)“一曬”――教案作業曬評制度大大提升了教師的備課質量

西夏二小分別在2014年和2015年兩次對教案備寫和作業批改進行了制度創新,每學期舉辦一次“人人曬教案,人人曬作業,人人當評委”的曬評活動,評出一二等獎,在全校學生面前隆重表彰,此舉迫使每一位教師都開始更加用心地備課,因為誰都不希望自己在學生面前“丟面”。2015年11月,在學校第二屆教案作業曬評活動之后,學校重新修訂了各項要求,提出了“488”備課模式,即整本教案要有4項主體內容,課時教案要有8個部分,教學設計要落實“八備”。在學生作業管理上,W校做了詳細的要求,如對學生的書寫用筆、對課堂作業的格式和教師批改的約束性和自由度都進行了嚴格規范。

(二)“二引”――“生本教育”和“高效課堂”的先進課改理念為教師日常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校長和骨干教師赴廣州參加了全國“生本教育”培訓,全體教師都關注了“生本教育”和“高效課堂技術操作”的微信公眾號,定期組織學習和論壇活動,老教師和中青年教師都從不同程度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實踐著“充分相信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教學理念。目前,有三分之一的教師已經開始了“先學后教、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匯報展示”的教學實踐研究,全校教師的課堂教學更加靈動、高效、快樂,語文課開始重視閱讀推進和單元整體教學,數學課重視發展學生思維和錯題學生講解,英語課重視課堂活動與激趣。

(三)“三研”――研修網絡教研、研修小組合作學習、研修單元整體備課,逼迫教師向教學專業縱深發展

一是學校特別重視網絡教研管理工作,每一天,學校錄播教室里都會有老師在里面上課,錄好的課都會及時上傳到學校教學云平臺,供大家觀課、議課和打分評價。每一次網絡集體備課過程中,主備課人和其他教師都能在網絡上互動交流,留下了思想碰撞的文字記載。每一次“網絡教研專題點評會”上,都會播放出云平臺上錄像課的典型鏡頭,組織教師進行討論交流,宣揚閃光點,告誡教學低效情節,現身說課,效果非常好。二是為解決“生本高效課堂”的難題,學校開展了“基于導學簡案的小組合作學習專題研究”,分語、數、英三個學科組集體備課,共同商討導學簡案的制定,共同爭論小組合作學習的分工、操控、學生匯報發言培養和評價機制,有4名骨干教師的課堂效果顯著,其他教師的課堂在學習方式上也有了較大的轉變。三是為了讓課堂“簡單、高效、快樂”,學校開展了“單元整體備課專題研究”,引導各科教師找到單元教學的“根本”,整合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課堂變得更加輕松、靈動、高效、快樂。

(四)“五評”――原創的“水墨丹青”課堂評價激勵機制與《“3+X生態閱讀”評價記錄手冊》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

一是西夏二小原創出一套學生評價體系,“若水、墨竹、丹鯤、青風”四個少年形象分別代表德、美、智、體四個方面表現最優秀的少年,學校給每名學生配發了《西夏二小“水墨丹青”美麗學生能量卡晉級評價手冊》,給每一位老師配了“若水、墨竹、丹鯤、青風”四枚能量印章,其中的“丹鯤”印章主要用于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的發言、聽課、思考、作業等進步表現,目前全校已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拿到了“丹鯤”銅卡的獎勵,學生努力在每一堂課上有所進步的學習狀態非常好。二是全校每周開設一節“閱讀課”,原創的《西夏二小“3+X生態閱讀”評價記錄手冊》也免費給每一名學生發放,手冊中向學生推薦了1-6年級每學期的3本必讀書目和X本推薦書目,保證了學生讀書下有保底,上不封頂,全校學生的讀書積極性顯著增強,大語文的學習觀已經建立。三是學校開發出“書法課”和“經典誦讀課”的校本教材,堅持每學期對全校學生進行這兩項評價測試,頒發書法和經典誦讀的優勝班級和特色班級獎狀。四是學校認真分析了近五年本校各科檢測結果,給不同年級不同學科制定了合格率和優秀率的獎勵標準,經教代會表決通過使用10%獎勵性績效工資兌現,對合格率為100%的教師進行重獎,引導教師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截至目前,合格率與優秀率突破獎勵標準的教師人數已從寥寥無幾變為全面開花。五是學校每學期對全體學生的跳繩、踢毽子、仰臥起坐體育技能進行統一測試。

(五)“一游戲”――“水墨丹青”學科知識對戰游戲牌讓學生在課間游戲中溫習鞏固學科教學知識

2013年開始,學校就倡導各科教師在課堂上設計教學游戲,以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快樂感,尤其是低年級,必須在每堂課上實施游戲教學法。2015年,學校原創的“西夏二小‘水墨丹青’學科知識游戲牌”誕生,免費給中高年級各班配發,學生課間通過玩游戲牌,逐步強化了“問字牌”上的100個各門學科的基礎知識,且“問字牌”的內容還在不斷更新,真正實現了寓教于樂,讓學科知識活躍在學生日常生活中。

二、案例的實踐成效

從2013年初對生本理念的疑惑到《云環境下小學語文生本課堂模式的實踐和探究》課題的深入研究,再到“一曬二引三研五評一游戲”的課程改革推進模式,西夏二小老師的“生本高效課堂”教學思想歷經先感知、邊學習、邊實踐而感悟的洗禮過程,這一路走來,雖然跌跌撞撞,但生本實踐的大道越走越寬闊。老師重新審視自己的課堂,發現無論是老師自己還是學生,無論是課堂還是課后都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這給了老師繼續生本課堂研究的信心。

首先是最具說服力的成績的變化。實驗班在這幾年的語文期末檢測中,比平行班的成績都要高,以2014―2015學年第二學期為例,二年級實驗班比非實驗班語文成績的優秀率高出5.3%,四年級高出8.2%,六年級高出8.5%。成績是最有說服力的。這讓學校的老師看到“生本高效課堂”的優勢所在,也紛紛行動起來,課題組老師也毫不吝嗇,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每個課題組成員帶2-3個老師,帶動所有老師,所有學科進行“生本高效課堂”的實踐。這也促使程校長下定決心,在全校12個班級全面展開高效課堂的實踐,研究的方式是以子課題的實踐展開,老人人有課題,人人有研究,這樣,老師教研能力的提升就有了基礎和發展平臺。

其次是課堂變得更富有吸引力。我們現在的課堂遵循“個體先學―小組合作探究―學生上臺展示―評價激勵”這樣的“生本高效課堂模式”,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定教,教少學多,讓“教的課堂”變為“學的課堂”,這樣的課堂是積極、歡樂、開放、高效的。再加上多媒體新技術的助力,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舞臺,牢牢吸引學生。課堂上,老師把學生看做一種資源,是被依靠的生命,話語權和評價權是屬于學生的。老師的放手,讓學生就擁有了展示空間,老師的信任,讓學生就擁有了創造平臺,老師深切感受到“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帶來的驚喜。在老師的精心設計和引導下,學生敢說、會說,樂于去表達。尤其是和諧競爭讓每一個小組的成員“相親相愛”,自覺性、自我管理約束的能力大為增強。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的火苗被點燃,變得樂學、會學。面對新的一課,先自己學習,自己去體驗發現、探索、收獲的快樂,體驗自己思考、努力帶來的成就感,體驗自己在小組中的被認同感和責任感,每天都有新發現,每天都有收獲,每天都有進步,這樣學生把學習看做是一件快樂的事、簡單的事,怎能不更加熱愛學習呢?

進行“生本高效課堂”改革的三年來,西夏二小以“一曬二引三研五評一游戲”為主要工作思路,以《云環境下小學語文生本課堂模式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研究為排頭兵,逐步推進西夏二小教育教學改革,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激發每個人創新的熱情,聚焦課堂,追求高效課堂,卯足勁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質量,讓西夏二小師生面貌一新。盡管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老師堅定信念,邊實踐邊摸索邊改進邊完善,因為生本課堂不是急功近利的課堂,要有耐心,要靜待花開。

李嘉誠說過一句話:“一個雞蛋,從外部打破它是食物,從內部打破它是生命?!敝挥写蚱谱约翰拍芮斑M,才能破繭成蝶,雖然這個過程往往是痛苦的。“生本高效課堂”讓西夏二小的課堂延續新生命、經歷再成長,西夏二小的老師為了學生學得更輕松,學得更快樂,一定會堅持走在專業發展的大道上,而且越走越堅定,越走越有力!

參考文獻:

[1]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篇6

西安口碑比較好的課外輔導機構咨詢電話(即日起撥打400免費熱線電話有免費試聽課,400詢電話使用方法:先撥前10位總機號,聽到提示音后再撥后幾位分機號即可咨詢詳情):

西安學大教育-免費咨詢電話:400-0066-911轉分機10843

【未央區】經開校區

 

【招生對象】小學一年級—高三學員

【熱門課程】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奧數作文閱讀

以上的是各個學校的免費咨詢電話,課程費用因年級不同、科目不同收費不同,家長如需給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可直接撥打上面400免費電話咨詢。

免費預約試聽電話:400-0066-911轉分機10843

溫馨提示:400免費咨詢電話使用方法--先撥打前十位,聽到語音提示“請輸入分機號碼”后按“轉分機”后的幾位分機號即可。您可以咨詢最近校區、價格、師資等情況!

瀏覽十個廣告,不如一個400免費咨詢電話了解快!

********************************************

關于“一對一”等于“個性化”的家教誤區

很多家長對“個性化教育”的理解存在誤區,認為“個性化”,就是“一對一”,即所謂的一對一教學模式,也就是一個老師,一個學生,一張桌子,一套教案――這就是對“個性化教育”認識和理解上的的內核所在。

然而,尚未完全接觸過一對一教育模式的孩子,則對此充滿了陌生感,同時也有著極大的好奇心!學校的常規教育,采取大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大多采取“整體劃一”的授課方式,這是符合社會時代快速發展的大眾化教育的基本走勢。但是,隨著未來社會發展與人才競爭,對人才綜合素質培養的規格要求,讓我們不得不憂慮孩子的成長。讓孩子接受一般的精英化教育,按照未來勞動者“知識密集型”的培養規格,增強他們適應未來社會競爭力形勢,是教育方或教育者為孩子們的未來而應該考慮到的一條良好出路。

目前各大教育機構推出的“一對一個性化”教育理念,提倡因材施教,促進孩子身心全面發展,是一定程度上精英化教育的外在表現,有效地彌補了大眾化教育模下對孩子個性化培養的偏漏。其中教育機構的某些做法,也較有益地補充了學校教育,共同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全面而良好的受教育環境。

篇7

關鍵詞:網絡課程;Blog;日志;RSS

0 引言

網絡課程是按照相應學科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通過網絡平臺表現的具體課程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網絡課程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是―個充分利用共享性學習資源為特點的開放式系統,使學習活動更具有交互性、共享性、自主性和效率性。2003年教育部啟動了“精品課程建設工程”,計劃用5年時間建成1500門國家級精品課程,以期實現優秀教學資源的全國共享。各地區也參照教育部的模式制定了相應的精品課程建設規劃,掀起了網絡課程建設。但應該注意到,在繁榮的背后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幾個方面:①教學資源的無序化管理和重復性建設,開發模式封閉。由于我國目前教育資源建設環境還不完善,標準規范難以有效推廣,各類教育信息系統的資源自成體系,無法實現有效交流和共享,造成大量低水平的重復性開發工作,許多資源成為離散的獨立的“信息孤島”,多數閑置浪費。②只注重教學內容的呈現,不注重教學設計。很多網絡課程站點僅僅是教師的教案的直接體現,甚至只是課本的電子版本。③網絡課程大多為HTML靜態網頁,交互性不強,維護需一定的專業技術能力,更新困難。④討論區多為只具有簡單功能的留言板或是小論壇,討論內容松散,難于查詢管理,對學生的開放自主學習無法監督。⑤網絡課程與相應的素材不統一,或是素材版本各異,有些甚至采用的是過時素材,嚴重影響課程建設。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①構建以服務為目的、開放教學資源網絡,打破封閉的開發模式;②采用成熟的,成本低的網絡課程開發技術(開放的、以服務為目的Web2.0是契機),降低開發和更新維護的成本;③改變松散的討論模式,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的監督。

根據以上要求,筆者將日益普及的Blog(博客)引入到網絡課程建設中,建立了“GIS設計與開發”網絡課程Blog,探討了Blog在網絡課程建設中的應用。

1 Blog的概念及其在網絡課程制作上的特點

1.1 Blog的基本概念

Blog是Weblog(網絡日志)的簡稱,Weblog是Web和Log的組合詞,簡稱為“網絡日志”。它是一種表達個人思想,利用網絡鏈接,內容按時間順序排列、并且不斷更新的個人信息的形式,它對網絡傳達一種實時訊息。Blog雖然是一種日志,但實際上它集文章、記事、交流、新聞、個人主頁為―體。與BBS相比,Blog更能展示個性,更有針對性;與普通的網頁相比,Blog又擁有更強大的互動功能。從實現技術看,Blog是一種基于Web的應用系統,它采用Trackback(引用追蹤)機制將Blog用戶聚集成―個個虛擬的網絡群體,并通過RSS(“Rich Site Summary”或“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或RDF Site Summary)技術,讓感興趣的Blog或新聞網站的更新內容自動匯集到用戶桌面。撰寫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中文通常也把Blogger譯為“博客”。因此,“博客”一詞因使用的場合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既可以指網絡日志Weblog,也可以指撰寫這些網絡日志的人。

1.2 Blog的特點

就目前而言,博客以其幾乎“零成本”、“零技術”和“零維護”的特性,正迅速經成為繼課件、積件、資源庫、教育主題網站之后一種新的信息化教學模式。Blog所具備的一些特點很適合于網絡課程制作。

①Blog按時間順序進行敘述,可以實現讀寫結合。以時間為序,可以結合課程進程,總結學習心得、問題見解,實現讀寫結合,實踐了學習者彼此間審問、慎思、明辨和踐行經驗交流的學習循環。②資源共享性。Blog采用統一的技術標準,打破了封閉的開發模式,更利于資源的共享。課程Blog可以通過RSS技術把與課程相關的其它Blog或是素材鏈接在一起,而且可以保持同步更新;學習者也可以在自己的Blog中發表自己對課程的見解及網絡中有價值的內容讓他人參考、評論,同時也可以通過他人的Blog進行學習、研究,并加入討論,從而使學習者在群體(加入到博客群)的分享和交流中有更進一步的認識。③更強的交互功能。相比BBS比較松散、面向大眾的討論功能,Blog是一個私有性更強的平臺,更有針對性,可以自動分類,便于內容的搜索和管理。④技術門檻低,無需專業的網頁制作技術,適合課程教師及時有效地更新課程內容,維護容易,成本低,效率高。⑤非常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協作學習。Blog十分重視群體協作的體現,學習參與者可以突破地域和時間上的限制。同步或異步地進行相互交流。⑥Blog蘊涵了建構主義、過程學習、自主學習、反思性學習等先進教育理念。信息社會中,學習者如果能基于已有的知識,并能夠在思考基礎上構建和提高這些知識,還能夠做出關鍵決策,就是成功的學習。建構主義認為學生是積極地參與意義建構過程的主動學習者,它需要學習者不斷地自我反思。建構主義的一個學習方法,就是鼓勵學習者按照自己的方式及時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和思維過程。

1.3 Blog的創建

Blog的創建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在提供Weblog托管服務的站點上申請免費的Blog空間。這樣的站點很多,如http://www.Blogger.com、http://www.blogcn.com,新浪、搜狐等各大門戶站點;國內為教師提供Blog服務較有影響力的有:中匡I教師博客中心http://js.blogchina.com、中國教育人博客http://www.blog.edu.cn。這些Blog平臺提供了相應的管理工具,只要進行簡單的注冊,就可以擁有自己的Blog空間。第二種是自已開發或下載免費的Blog應用程序,租用或自己架設服務空間,構建Blog網站,這需要一定的專業技術,但便于構建小范圍內部的Blog群(筆者正在構建我系專用的多門課程的Blog群)。

2 網絡課程的設計

結合Blog的特點,筆者選用第一種Blog創建形式,在ChinaBlog申請了Blog空間,設計了“GIS設計與開發”課程的站點http://www.chinablog.com/user3/atun/index.shtml。

2.1網絡課程Blog設計

申請成功后,只需使用Blog平臺提供的后臺管理工具,即 可完成“GIS設計與開發”網絡課程Blog設置。主要內容包括:日志管理、模板設置、相冊管理、文件管理、參數設置、團隊好友設置等。其中日志管理,首先添加日志分類,主要有:教學文檔(包括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教學計劃、參考書目目錄等)、電子教案(即教學內容,以章節為單位)、課程實驗、教學心得、問題匯總(包括作業、練習、問題討論等)、資源鏈接。所有的內容,均以日志的形式,分別添加到各個欄目中。對每篇日志,學習者都可以發表自己的回復,并引用到自己的Blog中。

文件管理則管理以附件形式上傳的文件。有些課程文檔(Word格式或PDF格式)或電子教案(PPT格式),采用本地上傳的方法,以附件的形式上傳到Blog中,并鏈接到相應的日志內容中(注意:附件格式要看相應的Blog是否支持,而且一般有文件容量大小規定,也可以打包成壓縮文件.zip或.tar文件上傳)。如果Blog無法支持相應的文件,如有些視頻格式、FLASH格式等或是文件容量過大,可以將這些文件上傳到其它服務空間,再在Blog中添加URL地址完成異地鏈接?!癎IS設計與開發”中有些程序實例由于所附的數據文件過大,無法直接添加到Blog中,所以筆者將所有實例先上傳到其它服務器空間,再將其URL地址添加(引用)到Blog相應的日志中,從而達到共享下載的目的。

2.2網絡課程Blog應用舉例

網絡課程Blog完成后,授課教師可以隨時以添加日志的方式,增加或修改課程內容、教學心得、作業練習等,完成對課程網站的更新維護;可以添加在線留言,作為網絡課程通知;也可以隨時上傳相應的教學文件,添加URL資源鏈接;閱讀學生對課程內容或是相關問題的回復,并進行在線答復。

應用Blog的延伸技術RSS,授課教師還可以完成方便快捷的練習、論文或作業批改等網絡化操作。具體是:要求每個學生都申請自己的Blog空間,在自己的Blog中完成作業。授課教師無需一個一個地進入每個學生的Blog中去瀏覽他們提交的作業,而是通過一個聚合工具――RSS閱讀器(網上有很多免費的RSS閱讀器軟件可供下載),將每個學生的Blog訂閱在一個RSS閱讀器中,自動獲得每個學生最近更新的內容,并對作業進行批改;也不必為了等待學生最新完成的作業而不斷地刷新網頁,因為一旦有了更新,RSS閱讀器就會自動告知。同樣,學生也可以將“GIS設計與開發”課程訂閱在他們的閱讀器中,隨時可以閱讀最新的網絡課程內容。

2.3網絡課程Blog的缺點

用Blog構建網絡課程,存在一定的缺點,這主要是由Blog服務提供商或是Blog軟件造成的(或是人為設置的)。一是現有的Blog所支持的文件形式較少,而且對每個文件的大小有相應的限制,提供的Blog空間有限;所以,造成一些課程教案,如PPT、教學視頻等文件無法上傳,視頻文件在線點播比較困難。二是現有的日志編輯器(一般HTML格式或是UBB形式)功能較簡單,對圖文混排顯得較為煩瑣(當然,比起將教案制作成HTML網頁,已方便很多)。當然,隨著Blog技術的發展,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筆者在我系服務器內構架的Blog服務(只針對本系內部使用),已基本解決了文件上傳的問題,可以支持多種文件格式,課程Blog的空間達到200M,基本可以滿足網絡課程要求。

3 結束語

“GIS設計與開發”課程Blog運行一個學期以來,內容不斷豐富,課程網站不斷完善,學生對這種學習方式非常感興趣,也積極地參與到其中來;現在,單一的課程Blog正在向各種課程的Blog群發展。課程Blog達到了理想的效果。

篇8

一、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是一種保護,是一種服務

在美國,基礎教育首先是一種保護,是一種服務。所謂保護,即保護學生的天性與童真、人格與個性、好奇心與求知欲;所謂服務,即為學生的生活服務,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為學生的發展服務。走進美國的中小學校園,你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一種人文關懷。

小班化教學。美國的中小學規模不大。我們參觀學習的學校,大約都只有300~400人。每個班的班額也比較小,公立學校平均每班約25人,這在客觀上有利于師生的教學交流和個別指導。

人性化的教育環境。美國中小學校舍樸實、實用,遠遠看去就像一座普通的工廠。學生上學、放學都有政府提供的免費校車接送。學校教學設施齊全,教學用房四周大都擺放著計算機、圖書雜志等,以便學生學習或查找資料;室內的布置各具特色,墻上花花綠綠,貼滿了學生的作品;教室外的走廊上,設計有櫥柜,方便學生保管自己的學習用品。家庭困難的學生可以免費享受學校提供的午餐,殘疾孩子和其他正常的孩子一同上學,學校義務為他們提供一對一的教育服務。

因材施教,分層教育。他們很重視分層教育,大約每周有四節RTI(分層教育)課程。他們根據每年三次全州性的統一測試的結果,把學生按比例分為四個等級。在RTI課堂里,不同層次的學生被安排接受不同內容的教育。這充分地體現出他們“No one is left behind”(一個也不能掉隊)的教育政策。

二、為孩子終身發展服務的教育形式——閱讀第一,如影隨形

西方歷屆政府首腦一向提倡“Leader is reader”和全民閱讀。美國教育部也曾陸續提出“挑戰美國閱讀”“卓越閱讀方案”。在特拉華州,幾乎在每個小鎮上都有一家公立圖書館。圖書館是當地居民最喜歡去的地方之一,很多人選擇在這里度過周末。而當你走進學校,進入課堂,你會發現美國基礎教育中對閱讀的重視和普及程度超乎想象。

課內閱讀,彰顯閱讀的主體地位。美國孩子的閱讀教育基本分為兩部分: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課內閱讀也就是閱讀課,幾乎占整個學習時間的三分之一,除了每天至少1節常規閱讀課外,還有每周2節圖書室閱讀課。他們的閱讀教材很厚、很大,按單元編排,而內容有太空飛行單元、科學探索單元、創造想象單元……比國內的語文教材更加現實、廣泛,更具科技性、社會性。每個單元的文章并不要求每篇都學,老師可以根據單元目標有選擇地講授1~2篇文章,其他的讓學生自由閱讀。除了這種閱讀課本,他們還配有供不同水平學生閱讀的書籍,在分層教學中因材施教。

課外閱讀,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他們的閱讀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在幼兒園,孩子們上午吃點心的時候,老師會拿起一本故事書,大聲地給孩子們朗讀。小學一、二年級時,每個孩子都會制作閱讀卡,記錄每周所閱讀的書籍。閱讀卡里,設計有“分享人簽名”一欄,這不僅可以督促孩子認真閱讀,還可以讓他們從小就養成與人分享的習慣,讓身邊的每個人享受到閱讀的樂趣。中、高年級的學生,每周可以到圖書館借1~2本書,還書時必須通過計算機,登錄到學校的圖書系統進行測試。除此之外,很多老師在放學前的10分鐘,都會找孩子們感興趣的書籍進行閱讀。不管在什么課堂上,學生只要完成了當堂所學的任務,就可以到教室內溫馨的圖書角,或坐著、或趴著,隨心所欲地看書。所以不管在哪里,你都可以看到正在閱讀的孩子,這絕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習慣。達到基本的閱讀要求后,他們還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的加速閱讀(簡稱AR)活動。圖書館的各種書籍都注有閱讀級別和所值分數,學生將借到的和自己水平吻合的書籍閱讀完之后,參加計算機考試,檢查閱讀的效果,達到百分之八十或以上正確的,被認為通過閱讀,計入積分。

一系列的閱讀舉措成就了美國閱讀教育的成功。近年來,我們國家也越來越重視閱讀教育了,很多學校開展的閱讀導讀課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對于導讀課,我們可以借鑒美國的做法,不僅要導興趣,還要導方法,更重要的是留給孩子閱讀的時間和空間,采取具體的措施,形成一種氛圍。這樣才能使導讀不流于形式,讓閱讀落到實處。

三、富有創造力的教學方式——以生為本,合作探究

在我國,現行課改所倡導的學習方式,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在相互合作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獨立思考、探索、發現和創造,從而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上述內容及方式的變化,與美國中小學校的教學模式是十分相似的。

他們規定老師在課前必須制定一個系統的教學計劃和具體的學習指南(Student Leaning Map),大到每個學科,小到每一節課。這些都要求在上課前一天張貼在教室的墻壁上,目的是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新課之前就有一個很清晰的了解:這節課要干什么?怎樣進行學習活動?這個學習指南類似于國內老師寫的教案,但又不同于教案。我們的教案可能更注重老師如何實施的過程和課堂的藝術,雖然詳細、清楚,但感覺還是沒有擺脫以“師”為中心。而他們更注重教師如何提出關鍵的問題和學生怎樣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有具體的學習指南,簡單且更有實效,突顯以生為本。

而他們的課堂,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合作探究、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課堂。以數學課為例,在作業練習里,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做題前把你的方法先用繪畫的形式表達出來再列算式,老師從來不吝嗇給孩子們動手探索的時間。學生的學具極其豐富,積木、小棒、數字卡片等都是學具。孩子們經常組合成幾個小組進行不同的活動,如模型拼圖、數字撲克湊“十”、積木數學等。他們在課堂上親自動手、合作交流,老師很少會為他們總結、強化一種方法,更多的是對每個孩子的觀點給予充分尊重和鼓勵,讓他們在自由交流中體驗成長的快樂。

中國和美國地域差異大,教育差異也很大。當我們羨慕美國開放、人性、更重體驗的基礎教育模式的同時,美國人也在羨慕我國的重基礎、重實效、高效率的基礎教育模式。彼此都看到了對方的優勢,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我國的基礎教育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們的教育實踐中,應該多一份快樂的分享,少一點功利性的評比,給學生多一份引導,少一點主宰。我們的基礎教育應該培養多樣化的人,讓不同的學生都發揮出自己的特長。

篇9

為讓最優秀的人當老師,培養一批批優秀教師,從2007年起,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施行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對于師范生而言,要想由一名優秀的學生成長為一名稱職的教師,教育實習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將初步完成自己的職業定位、人生定位,并以此為起點,正式邁向未來教育家之路。本欄目將密切關注他們邁出的第一個步伐,記載他們初為人師的思想點滴,以供后來者鏡鑒。

從九月份起,我開始了三個月的實習生涯。作為一名實習生,面對著諸多挑戰,我感覺到自己在備課、聽課方面,在學習在職教師們的優秀專業知識方面,在從教心態等方面都有挺多問題。所以在這段時間里,我有點兒如履薄冰的感覺。榮幸的是,從實習以來,我一直得到田力老師的幫助。田力老師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語文特級教師,執教高二(九)班。無論我請教的是有關課內的還是課外的問題,田老師每次都耐心地為我解答。于是,在這些日子里,我在教學設計、教師職業發展、課堂討論、評課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收獲。

實習中我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教學設計。我的第一節課是《鄒忌諷齊王納諫》。由于較為擔心課堂氣氛冷淡,在課程中我特意加入了較多的“題外話”和師生互動的內容。課堂氛圍確實變得活躍了,但是我感到授課質量并不高。課后,我特意向田力老師請教。田老師告訴我“教案是在心中,而不是在紙上”。這句話讓我豁然開朗。一般而言,新教師會放很多精力去寫教案,這雖然非常有必要,但是我們還要樹立一個觀念,即教案只是一個備忘錄,真正的講課需要吃透教案,把教案融入心中。

田老師的課堂重視課堂的生成性和情境性。一個良好互動的生成條件,是需要教師細心去觀察和把握的。學生的主動性和情境性如何利用,如何抓住轉瞬即逝的課堂精彩機遇等,這些都需要慎重地考慮和把握。當學生們對一個課堂內容產生想法,在臺下開始小聲議論的時候,討論的條件可能會產生。這時如果教師能抓住機遇并適當引導,就會使議論成為真正有價值的、為課程服務的討論。當一個討論不具備條件的時候,比如提出那些“為了互動而互動”的問題,學生們的思維實際上是沒有敞開的。在一次交談里,田力老師也曾對我說,課堂教學能力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不僅是新教師,老教師也會在課堂上出現互動失當的問題。我聽了許多節課之后,發覺田老師有一個習慣,他一般不點名請學生回答問題,都是“泛型提問”,提問的目的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就算沒有人舉手回答,但是因為學生在思考,提問的目的已經達到。這確實是一個好方法!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過于晦澀艱深,學生就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如果提的問題過于簡單,學生們會因為覺得問題過于“幼稚”而倦于回答。與其讓學生在迷茫中或者不屑一顧中上課,還不如不問或者不點名問。當我把這些心得向田老師反饋的時候,田老師頷首笑著說,確實如此,不過這只是一種方式而已,還有其他合適的方式,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方法。

這些日子,我還有一個重要任務,那就是評課。實習以來,我慢慢對評課的方式、思想有了一些淺淺的體會。而經過田老師的點撥,我更加領悟到教學評價的深層內涵。評課,實際上是去評價授課教師對一個課程的整體認識,通過聽評課,授課教師和評課教師都將得到提升。田老師說,和一些老師們不同,如果他去聽一節課,他對教師在課堂講了什么、板書之類的東西評價字數很少,而更多是對怎么上好一門課的深層問題進行挖掘,并且還會思考并指出“我自己來上的話會怎么上”。我細心琢磨田老師的話,我想田老師要引導我理解的是這樣一點:在聽評課上,當一個教師出現問題,聽課的老師就要善于捕捉問題,善于越過那些“雞毛蒜皮”的問題,尋找出深層次的問題,并動腦思考這些問題從哪里來,自己身上有沒有這樣的問題,如果自己來上會怎樣上,如何標本兼治地完善一節課。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在行動上就要謙恭、勤勉、執著。這一點,在了解了田老師年輕時候的一些經歷之后,我更加深刻地領悟到了。田老師從教以來一直跟著李強運老師(已退休的另一位語文特級教師)。那時候,他每天自覺地拎著一張板凳到李老師課上聽課,堅持了好幾年。那時候,沒有什么嚴格的聽評課制度,就是憑著一顆自覺的心?;貞浧疬@份經歷,田老師說,就是那幾年對他以后的發展幫助太大了,從授課技巧到“語文是什么”這樣的問題,他都從那時候真正開始思索。我想,作為實習生,我們更要多去聽課,多去評課,不僅要聽老教師的課,還要聽年輕教師的課;不僅要聽本學科的課,還要聽一聽其他學科的課。聽課、評課,能讓不同層次的教師敞開課堂的大門,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克服教師職業發展的慣性誤區,使教師盡快地成長。田老師的經歷在無言中告訴我們:一張板凳,一支筆,一個本子,再加一個好使的腦瓜子,將決定一名年輕教師的未來。

篇10

(一)拼音識字與寫字

1、學會23個聲母,24個韻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學會拼讀識字、詞、句。

2、認識大、小寫字母,熟記字母表,按順序寫出大、小寫字母。

3、累計識字3000個左右,常用字會讀、會寫、能用(音、形、義結合) 4、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順序,能初步體會漢字的書寫(筆畫、筆順、結構、部首、偏旁)的勻稱,整潔美觀。

5、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運用字(詞)。

6、學會(三種方法)、詞典等工具書理解字(詞)。

(二)詞匯(成語、疊詞、近反義詞、相對詞、多義詞、對子、短語、俗語、諺語、歇后語等)。

1、重視詞語的積累,能分類識記,理解運用。

2、能獨立聯系上下文(語言環境)理解詞語,并區別口語、書面語、褒義、貶義、表面意、喻意,多種意思的表達中正確運用。

3、初步了解關聯詞,能恰當運用在語言環境中。

(三)語句(名言、警句、詩詞句、關聯句、修飾句、改寫句、擴充句、改病句、組句成段、給句加標點等)

1、能在語境中積累運用名言、警句,并理解關聯句、修飾句、詩詞句。

2、能恰當地改寫句子,使句子具體生動,富有情趣。

3、能準確感悟句子,學會修改病句,理解句子蘊含著的意思。

4、能從句子中想像并運用音樂、圖畫等表達方式,體悟句子意境含義。

二、復習安排

三、復習題:

一)漢語拼音基礎及提高

1、按字母表的順序排列下列字母,并在括號里寫出相應的大寫字母。

t q r n m b l a h d ( )

2、將下列字母分類

zi ɡ yu w u ɑnɡ yinɡ inɡ ch chi

聲母( ) 韻母( ) 整體認讀音節( )

3、寫出對應的大寫小寫字母

G( ) q( ) m( ) f( ) R( ) e( )

4、給帶點字的音節補充完整

舅舅(j ) 推舉(j ) 蕃茄(q ) 缺少(q ) 供應(g ) 湖泊( o) 堵塞(s ) 廣廈(s )

5、拼音寫字組詞

jiānɡ:( )要 豆( ) 凍( ) 邊( )

chnɡ:( )實 ( )市 ( )現 ( )認 路( ) biàn:( )論 ( )別 ( )子 ( )更 ( )地 yōu:( )閑 ( )靜 ( )愁 ( )秀 性命( )關 mù:開( ) 羨( )( )碑 ( )色 ( )捐

( )浴 ( )錄 放( ) 和( ) 肅( )

jìnɡ:門( ) 潔( ) 寂( ) ( )賽 ( )然

環( ) 寶( ) 尊( ) 疾風知( )草

jīnɡ:( )彩 ( )瑩 jǐnɡ:風( ) ( )察 pīn:( )湊 pín:( )困 pǐn:( )嘗 pìn:( )請

shì:( )界 ( )樣 ( )卷 形( ) 裝( ) ( )言 ( )合 教( ) 解( ) 宣( ) jiǎo:( )猾( )幸( )潔 打( )( )納( )健

6、讀正確下列字,寫出音節

拈( )輕怕重 丟三落四 瞠( )結舌 剛愎( )自用

辣( )椒 勉強( ) 寧( )愿 ?。?)悟

棘( )手 倔強( ) 安寧( ) 破綻( )

會( )計 郵差( ) 喝( )彩 的( )確

7、根據拼音在括號里選擇一個正確的字或詞畫上“√”

shēnɡ(森 生 勝) xīnɡ qī(星期 新奇) fǔ(虎 斧 服)

8、讀拼音、寫詞句、用標出整體認讀音節

kānɡ kǎi kuí wú xiá xiǎnɡ ào mì zí xún

( ) ( ) ( ) ( ) ( )

kù’ ài pí ǎo tú àn lián ǒu jī

( ) ( ) ( ) ( ) ( )

xīn shǎnɡ ān wi chánɡ shì jiàn kānɡ yùe ěr

( ) ( ) ( ) ( ) ( )

yú l shū cài bài fǎnɡ wi xi mánɡ lù

( ) ( ) ( ) ( ) ( )

yōu lǜ diǎn zhuì yán jùn yún chn qīnɡ ch

( ) ( ) ( ) ( ) ( )

m fàn dān wù jiǎn yu miǎn lì jùn qiào

( ) ( ) ( ) ( ) ( )

qīnɡ xī biān jiānɡ duàn liàn là zhú yōu yǎ

( ) ( ) ( ) ( ) ( )

jīnɡ yínɡ shùn jiān táo y hǔ p là jiāo

( ) ( ) ( ) ( ) ( )

yí hu guān jiàn qíng xù zì hài fēng bēi

( ) ( ) ( ) ( ) ( )

bǎnɡ yànɡ zēnɡ yuán zhān yǎnɡ liú lǎn hú di

( ) ( ) ( ) ( ) ( )

xiōnɡ yǒnɡ png pài jīnɡ táo hài lànɡ bǐnɡ zhú y yu

( ) ( ) ( )

xiōng yǒu chng zhú diào bīng qiàn jiàn shǎng xīn yu mù

( ) ( ) ( )

guānɡ mínɡ lěi lu xīn yu chnɡ fú hū lún tūn zǎo

( ) ( ) ( )

xuě zhōnɡ snɡ tàn jū ɡōnɡ jìn cuì sǐ r hu yǐ

( ) ( ) ( )

zhǎn dīnɡ ji tiě jīnɡ chnɡ suǒ zhì, jīnɡ shí wi kāi

( ) ( )

yì sī bù gǒu guān yīn sì jiàn , rì yu rú suō

( ) ( )

二)、漢字

1、選擇自己喜歡的漢字,規范整潔寫在田字格上。(5個)

添 晰 疆 勃 試 寄 磊

序 率 蔑 幽 粼 忌 抑

2、先加偏旁構成不同的漢字,越多越好,再選一個組兩個詞。

直 ( )( ) 俞 ( )( )

顓 ( )( ) 每 ( )( )

逡 ( )( ) 肖 ( )( )

僉 ( )( ) 莫 ( )( )

3、寫出帶有下面偏旁部首的字,再選兩個各組一個詞。

門 ( )( )十 ( )( )

山 ( )( )疒 ( )( )

4、請在“”、“日”、“木”字上各添兩筆,寫出盡量多的不同的字。

5、選字組詞

(暮 幕 慕 墓 摹)愛( )開( )掃( )銀( )( )色降臨

(燥 躁 澡 噪 造)( )詣 ( )音 洗( )干( )急( )暴( ) (練 煉)鍛( )熟( )老( )提( )磨( )教( ) (在 再)( )接( )厲歷歷( )目( )所不辭 ( )三考慮

(仿 妨 防 訪)( )礙( )備( )害( )造 ( )患未然

預( )拜( )模( )何( )明查暗( )

6、寫出“1——10”這十個數字的大寫漢字。

小升初語文總復習教案-漢語拼音和漢字-通用版││小學-旗下的小學(),為您免費提供小學語數英等各學科的海量教學資源:試題、試卷、教案、課件、動畫課件、素材、作文、教學音視頻和拓展資料等。充分滿足您免費下載和上傳各類資料的需求。

7、啄木鳥治病,改正廣告語濫用成語的字。

百衣百順( ) 隨心所浴( ) 快治人口( )

騎樂無窮( ) 閑妻良母( ) 默默無蚊( )

愛不濕手( ) 有杯無患( ) 咳不容緩( )

別具衣格( ) 終身無汗( ) 口密腹?。?)

一明驚人( ) 一寫鐘情( ) 燃煤之急( )

8、寫出帶點字的不同意思

東張西望( ) 張牙舞爪( ) 開張大吉( )

張燈結新( ) 張口結舌( ) 虛張聲勢( )

張皇失措( ) 張弓搭箭( ) 兩張油畫( )

丟盔棄甲( ) 甲天下( ) 甲骨文( )

9、下列漢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A、機械(ji) 愜意(xi) 省吃撿用 遵敬師長

B、蘿卜(bu) 允許(yǒnɡ) 入場券(quàn) 阻塞(sāi)

C、蒼穹(qinɡ) 娛樂(yú) 唇亡齒寒 拾金不昧

三)、詞語

1、選擇恰當的詞填空,剩下的自己搭配好

民主 決心 力量 技術 榜樣 團結 方法 友誼

樹立( ) 增加( ) 提高( ) ( )

發揚( ) 改進( ) 增進( ) ( )

2、學習填空

“益”字在字典里查 音序, 部首,再查 畫,字典里的注釋:①好處;②更好;③有好處的;④增加。下面各句中的“益”分別是什么意思。

(1)養花,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

(2)生日那天,我祝爺爺:福如東海,益壽延年。( )

(3)貓頭鷹、燕子都是益鳥,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它們。( )

(4)人與動物、植物,甚至生活的環境的關系日益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