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盤作文范文
時間:2023-05-06 18:22: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的地盤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你知道把兩只蟋蟀放在一起會怎么樣嗎?那結果當然會打起來嘍!
我和同學把兩只蟋蟀放進同一個罐子里,然后用草逗它們,好讓它們大打一場.
一開始兩個小家伙并不理我們,也不打,只是四處游蕩。我想:它們到底在干什么?
是在熟悉地形還是在摸對方的底?
我看了很著急,因為它們兩個不打,是在浪費時間。同學們也耐不住性子了,
大聲地叫了起來:“打,打,快打呀!”
經過我們大聲地叫喊那只大一點的蟋蟀終于沖了上去,它抖動著翅膀,發出尖
厲地叫聲,好象在警告對方:“別搶我的地盤”。另一只小一點的蟋蟀有點害怕了,
它往旁邊閃了一下迅速逃開了。這時大的那只又沖上去咬住了它的尾巴,小蟋蟀
拼命向前逃,大蟋蟀松了口,它們兩個轉過身來各占一角相互對恃,過了一會兒
,大蟋蟀飛快地沖了上去,在小蟋蟀腳上狠狠地咬了一口,小蟋蟀受了痛一下跳
篇2
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棵小樹在空曠的土地上打著瞌睡,突然它被一個噴嚏吵醒了于是它把注意力轉移到了這個病泱泱的小草身上這時這棵小樹對小草說:“怎么了哥們又犯老毛病了?”小草說:“是啊這個水泥廠又開始工作了每次它一工作我的咳喘病就犯了,你看看本來我的衣服是綠色的這回成了灰色的了你說怎么半吶?”小樹說:“我也比你好不到哪去,你看看我本來應該有小鳥在我這搭窩,可現在呢就連個蟲子都不來了我都愁死了。”說著說著它們就把注意力一起轉向了那個水泥廠。自從水泥廠建立起來以后這里的樹木都變白了房蓋原本是紅的可水泥廠一建起來之后就成了白色的了。
這時小樹說話了,它說:“如果我是人類如果真的要靠污染環境來發展經濟的話,那我更愿意變的窮一些。”小草說:“是啊可是這句話不知道那些領導聽了后會怎樣呢?如果全世界每一個鄉鎮都有一個這樣的廠子的話,那地球會變成什么樣呢?”“是啊誰說不是呢。”大樹說。小草說:“大家的生活都是離不開環境的,你我的生活都與環境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無論是地球上的人或動物都與環境是著息息相關的。”大樹說:“是啊!污染是肯定存在的,但到了什么程度也很難說,如果是輕微污染的話,那些有環保意識的人還可以加以保護……。。”不過對于一個一億年以前的生物來講現在我們生存的這個環境簡直就是地獄一樣,小草說:“你看現在我們的樣子還是我們以前的樣子嗎?我們所處的環境還和以前一樣嗎?就現在的這個樣子來講這的人照比縣里任何一個地方的人得病的幾率會大很多呢。”大樹說:“你看到的只是這一點問題,更嚴重的是溫室效應和冰川消融會導致海平面上升和全球氣候變暖,難到說南極上空的臭氧漏洞不是“人類”的杰作嗎?。這時它們都沉默了,它們都在想在一百年以后一千年以后、一萬年以后在城市里汽車尾氣使人很難看清東西,這時全世界每一個鄉鎮都有一個這樣的水泥廠,如果是這樣那汽車尾氣的密度加混有水泥灰的空氣密度將會遠遠大于空氣密度。那時各種生物該怎么生存呢?
以上的種種情況都說明了這些狀況不只我們這里有。恐怕其他地方都有,是我國目前普遍的社會現實問題,當前已經到了需大力化整治的時候。保護環境人人有則,保護自己,更是保護我們的家園。
春陽鎮春陽中學3年2班 劉國慶
本文系本站用戶原創文章,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篇3
“耶!我的智能鼠終于完成了,可以為人類除害了。”也許你會問除什么害呀?智能鼠又是什么呀?“這都不知道,你也太out了吧!”現在洞庭湖地區正面臨一場特大災難——21億只老鼠輪番向當地居民發起猛攻,一天就吃掉800萬公斤糧食。而智能鼠呢就是本人發明的秘密武器,它的長相和一般老鼠一模一樣,但由本人控制,我把我研究的智能芯片置入老鼠體內,它們就成為了幫助人類的智能鼠。
現在我把芯片置入五只老鼠體內,它們分別就成了:智東、智西、智南、智北、智中;它們的任務就是要分別去洞庭湖的東、南、西、北、中部進軍。
智北先混進鼠洞內說:“兄弟們,我偷到一種糖,可以讓我們鼠軍擴大千億倍,你們要吃嗎?”“你是怎么搞來的?真的管用嗎?”“我是從人類科學家那里偷來的。”其實呀!這些糖是毒藥,但卻有糖的味道。“不過,只有在夜圓之夜的整10點,才可以食用!”那群傻老鼠就這么模模糊糊的相信了。
而在智南那里呢?智南故意把有血味的番茄醬倒在頭上,拿了一份戰書。對南邊的老鼠說:“兄弟們,那邊西邊的老鼠說:它們的地盤太小,要和咱們決一死戰,勝者可擁有兩塊地盤。”“是真的,它們竟然大膽這么說,我們怎么才能相信你呢?”“你們看,它們把我的頭都咬流血了,還讓我給傳戰書呢!”“它們竟然這么對待咱們,拼了。”
智西和智南一樣,在老鼠中間進行了挑撥離間,約好了在十五夜圓10點戰斗。同樣智東、智中那里也分別想盡辦法讓那群老鼠在十五夜圓吃糖(讓老鼠聽從人們話的信服芯片)。
月圓十五的十點終于來到,只見北邊的老鼠集體吃了毒糖;而南、西邊的老鼠被打的兩敗俱傷;中、東部的老鼠吃了信服芯片,踏踏實實地聽著我的指揮,為人類種地,作工。
篇4
星期四
天氣:晴
都怪我太貪睡了,昨晚睡覺太早,還沒有最后好好感受一下2008年,睜開眼睛,2009年的第一輪陽光已經照耀在了我的房間。牛年元旦,家家以不同的方式在歡慶,我們家也不例外。不過,今年我們的歡慶方式與以往不一樣,在我的提議下,隆重召開我們家的2008年度總結會。
為了讓總結會的氣氛輕松愉快符合節日氛圍,大會第一項,我刻意安排了幾個節目。為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藝,我給爺爺、爸爸和媽媽表演了跆拳道和作文朗誦,在一招一式的拳路和抑揚頓挫的朗誦中,贏得了爺爺、爸爸和媽媽熱烈的掌聲。
接下來,我對2008年認真進行了總結,2008年許多事都浮現在我的眼前,仿佛跟看電影一樣。2008年,我們的祖國經受了雪災和地震的嚴峻考驗后,成功舉辦了奧運會,成功實現了“神七”太空旅游。在這種民族精神的鼓舞和文明文化的熏陶下,在爸爸媽媽和老師的關心指導下,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以優異的成績從一年級升入二年級,帶上了紅領巾,當上了中隊長,評上了校級三好生;跆拳道晉級考試順利通過,步入七級;書畫在少兒書畫比賽中拿了名次;不同的習作在韋老師的指導下,分別成功進入第八屆“新世紀杯”全國中小學生作文大賽決賽,獲得第四屆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第一賽季優秀獎;發現了作文創新網,有了“我的地盤”,接收了系統的文學培養……感謝爸爸媽媽的關愛,感謝老師同學的幫助!
當然,2008年中,不足之處也很多,譬如,喜歡貪玩,凡事粗心大意,導致學習成績不穩定。到2009年我又會長大一歲,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會好好反省,不斷檢討自己,不能太貪玩,一定要“玩”“學”科學結合,并去掉粗心大意的毛病。我更應該好好學習,多獲一些獎,回報爸爸媽媽回報爺爺老師。
爺爺、爸爸和媽媽也先后做了自己的總結,都很精彩。
最后一個環節是表彰,我們設了聰明獎、勤勞獎和優秀獎。我原以為聰明獎是我的,結果大家評選給了爸爸,我很是懊惱十分不服氣。不過,聽媽媽講,沒有缺憾就沒有完美,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暗下決心,今后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其它方面我都要加倍努力,時刻記住不足之處,爭取都要拿第一。
篇5
家,是我們情感的港灣。在家里,我擁有一方天地,這就是我的地盤,我的空間。
別看這里只有小小的幾十平方米,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滿滿的書柜,還有電視、電腦、以及在天臺上的一個小小的菜園子……呵,假期又不期而至了,看看,我怎么在我的空間里度過快樂的一天吧!
早上,我從“席夢思”床起來時,已經八點了。吃完早餐,開始在我的書房里看書。伏案閱讀,如品香茗,其味悠長。萬卷古今,一窗昏曉,是亙古的歷史,是飛逝的流星,是智慧與性靈的凝結。“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打開《論語》,重溫孔子的淳淳教誨,遨游在書的海洋……
到了網絡時間,我打開電腦,到好友的空間博客上踩踩,一起分享別人的觀點和看法。之后又聽著美妙的音樂。看看我喜歡的小說和作文,發表自己的想法觀點。最后利用時間玩一玩自己熱愛的游戲。
電腦,讓我在一天中增添了不少樂趣,寫心情,看小說,玩游戲,聊QQ等是我一周生活中不可少的。網絡讓我增長知識,提高寫作水平,讓我的假期生活添彩和樂趣。
轉眼,已經到了中午,在和家人們分享完午飯之后,同學們來了,哦,今天是我的生日呀!
下午,我們一起到天臺的菜園子種菜澆花的同學們一下子把我澆成落湯雞,其他同學也難逃一“劫”。烈日當空,我們卻干的津津有味,熱火朝天。
玩累了,大家就坐在一起聊天,啃巧克力,風輕輕拂過,而巧克力的甜味溶在嘴里,甜甜的……
到了晚上,同學們為我點上是三根蠟燭,大聲唱著生日快樂歌,而當我吹滅蠟紙的那一刻,幸福的淚水不知不覺的留下來,趁著好沒開燈,我把淚水擦去。淚干了,幸福卻沒有擦去……
篇6
戲曲的魅力作文一
中國的戲曲在國際上都享有極高的知名度,因為它源遠流長,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流行文化在群眾文化生活中占據絕對主流。漸漸地,我也隨著時代開始排斥戲曲。
我的爺爺是個戲迷,自然愛看戲,愛聽戲,也愛唱戲。每天早晨,爺爺都會大展歌喉,邊唱邊比劃:“蘇三離了洪桐縣,將身來在大街前----”我趴在窗上,喊著:“爺爺,別唱了,過路的人都在看你呢!你唱的是哪一出呢!”唱哪出?來來來,我告訴你。”爺爺向我揮揮手。我跑過去,爺爺說:“這曲叫《玉堂春》,不錯吧?”“噢,原來你們戲迷流行這曲呀!”“流行??哈哈---”爺爺笑了,“對,我們就流行這曲。你們孩子流行啥呀?”于是我得意地唱起了周杰倫的新歌:“在我的地盤你就得聽我的……”“原來玄兒喜歡聽蚊子哼哼的呀?好吧,你聽吧,聽吧!”我看得出爺爺有點失落,但我決不喜歡,同學會說我老套的。這樣,每當村里來了戲班子,爺爺一席都不缺,而我情愿一人在家里看《流星花園》,因為流行呀!
小時候跳舞,有一跳《藝苑新蕾》,服裝上畫了個大大的臉譜,我覺得它透著古怪,便扔在柜子底層,不見天日。直到幾年后的一天,表姐驚喜地發現它后,愛不釋手,我毫不猶豫地送給了她。后來到她家,我發現她房間里掛滿了各種各樣的臉譜,收集了非常多戲曲光盤。我嘲笑她:“你好土呀!”“說什么呢?”表姐嘴一撅:“你不知道嗎?臉譜和戲曲是我們中國的標志。掛著臉譜,無論到世界哪兒,老外都知道咱們是中國人……”接著,表姐給我上了一堂戲曲課,我也驚訝得半天沒回過神來。
回到家,爺爺依舊在唱:“蘇三離了洪桐縣,將身來在大街前……”“爺爺,你們現在還流行這曲啊?”“對呀,我們永遠都流行這曲。對了,你那蚊子哼哼不唱啦?”“嗨,又過時了!”
我這才明白,戲曲不分時代,它不會過時也不會老套。從那時起,我不再排斥戲曲,因為它象征著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悠久,深長,也有著不一樣的魅力。
戲曲的魅力作文三
戲曲源遠流長,是我國的經典,不同地方的戲曲有不同的風格和特色,它讓人賞心悅目,其情節有的催人淚下,有的振奮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小的時候,看見自己的父母看戲曲時,我總認為他們實在太老土,趕不上潮流,打死我我都不會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俗話說:“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親口嘗嘗。”不嘗不知道,一嘗嚇一跳呀!今天的語文課上,當我珍惜仔細欣賞了中國別具一格的戲曲時,我真是為之震撼,原來我們中華民族的戲曲是那么的有藝術魅力呀!我真是井底之蛙呀!這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外國人又怎么能比得上?難怪呀,老一輩的人都是那么的熱衷于這些戲曲,那么喜愛戲曲。
篇7
一、勤于筆耕,堅持不懈
每次指導學生作文訓練,我總是或課上,或課下,或之前,或之后,跟學生一起動筆,同甘共苦,并著力以自己的“下水”細心探索為文的“所以然”,借以回頭指導學生“順利過河”。如,學生寫介紹建筑物的說明文,我先登臨登鳳山明德樓,寫了《登明德樓》。作文課上,我現身說法,因為自己試過了“深淺”,知道了“冷暖”,嘗到了“滋味”,所以講起來頗“頭頭是道”,學生聽之,津津有味,喜形于色,寫作積極性高漲。作文一交上來,不乏可喜之作。
通過一次又—次的“下水”,我深有所悟:作文欲望的強弱,寫作興趣的濃淡,與是否具有“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之即將燃起情感火炬的狀態是密不可分的。基于此,在指導學生作文時,我尤其注重抓準契機,為學生創造“記真事,言真情、寫實感”的機會。“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情動而言形,理發而文現”。有—年暑假后,我跟同學們接觸,聽他們交談,注意到他們雖已開學數日,卻“身在教室,心想‘婀娜’”,課間每每提起“婀娜公主”,津津樂道,娓娓而談,有著說不完的激動和喜悅,有著一種“要把自己的觀察、感受、情緒宣示給人們知道,而且希望愈廣遍愈好”(葉圣陶語)的強烈欲望。為何不投其所好,借題發揮呢?作文課上,《我與婀娜零距離》的題目一公布,同學們情緒高漲,躍躍欲試……于是,文情兼美的成功作,綴上評析,見諸報端。
實際上,我的勤于動筆,是從認真寫好學生作文評語開始“練功”的。為評得恰如其分,有的放矢,每次批閱,對要評的作文“一日三省”,反復琢磨一番之后才動筆寫評,盡管—段評語寥寥數字,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要想寫好,還真頗費心思。堅持練筆,留意揣摩,為我后來結合教育教學實踐撰寫各類文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平時,我把“下水”的經驗鄭重保存。在培養學生改文能力時,拿出來“獻丑”,啟發學生逐漸明確“好文章是改出來的”的道理,漸漸養成下苦功修改文章的良好習慣。久而久之,形成自能作文、改文的良性循環。
二、拓寬面積,步步進取
隨著自己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我深刻地體會到,在教學中,不僅應“登高望遠”,還應不斷拓寬“下水”面積,步步進取。我常常就學生在審題、選材、立意、構思、行文和語言、修辭、結構等方面出現的種種問題,分析歸納,結合一定的寫作理論,寫成專題講稿,利用作文課或課外活動為學生舉辦講座,“從旁指點桃源路”,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如何拓寬下水面積?在教學中,我看到有些同學不注重觀察生活,不善于積累材料,不勤于多多思考,以致作文時無話可說,一味編造,甚至杜撰,還有些同學寫作文不下工夫,不費心血,總是把手頭陳舊的“萬能零件”隨題應變,敷衍塞責,湊合成篇……于是,我的指導學生在“新”上下工夫的專題講座《選材要新》、《立意要新》、《構思要新》、《語言要新》出臺了,立刻受到了學生的歡迎。我還讓學生假期之余走向社會,捕捉素材,尋找“水源”。我也啟動“雷達”,到處搜索目標。然后,讓學生從自己采來的“珍珠彩貝”中精心選材,自由命題,述自己最想敘述的新鮮事,抒自己最想抒發的新激情,立自己最想確立的新主題。我也不例外,靜坐疾書,按時交卷……這樣以身作則,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師生平等,感情融洽,使學生的作文如下圍棋般,“地盤”越來越大。
這些,既拓寬了“下水”面積,又養成了“下水”習慣。每每面對案頭桌邊那油墨飄香的“拙作”,我還真有點陶陶然,悠悠然。
三、滿懷信心,潛入“深水”
堅持不懈地以寫促讀,以寫促思,以寫促教,自己的政治、業務素質得到了提高,我滿懷信心地大膽地潛入了“深水”——在更深層次的理論上指引學生作文。
為“治療”學生的作文病癥,我告訴學生作文的關鍵,教學生突破的作文瓶頸,帶領學生逐漸由淺水區往深水區涉獵,在理論上作指引。比如,我從寧德帶來了鐵觀音,再讓學生和感德的鐵觀音相比較,看看它們在色、香、味上有什么差異。經過了一番“貨比兩地”后,學生有了較深的感悟。因而,寫出來的文章,不再是諸如“故鄉的鐵觀音”之類的泛泛而談,而是引申到“金子在哪里都閃光”、“如何在新環境中成就自己”的深刻主題的美文。
篇8
小時候,我常常在家旁邊的河里洗澡。那條河很美,清澈見底。而里面的魚兒在自由自在的歡樂。風兒調皮的去擺弄柳樹,使她翩翩起舞。山玻屹立在河的中心,像宣告這就是他的地盤,不容他人侵犯。
家鄉很美。在我至今的印象中沒有一個地方能比過她。河中的水還是沒有變化,一直以來就是如此。山上的樹一年長綠,他給單調的冬天增添了色彩。
在我的家鄉。還有泛舟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件事。我常常會坐在爺爺的竹伐輕輕的在水面上劃動。很柔,就像絲綢。有時,還會躺在上面睡
大之后,我離開我生活了十幾年的家來到陌生的城市里。這座城市對于我的父母來說,它比他們的家鄉更熟悉。可我一個農村來的小女孩來說,這里的一切都不屬于我。
漸漸地我在這生活了6年,這兒就像我的家。家被污染了,很傷心。可最多的卻是無可奈何,城市要發展必定要帶來污染,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我還是一名學生。不可能改變現狀,但我卻可以從小事做起。我的垃圾永遠都在垃圾桶里,我的飲料瓶永遠在加工廠,我的廢書永遠在二手書店。
學校旁邊的河流。冬天還行,可到了夏天會傳來一陣難聞的味道。還有一些河流的水都變成黑的了。能見到底的都是些人工湖,也許還鄉下還有干凈的河吧。
去年4月份。在這里發生一件大事,聽說驚動了國務院還派人來檢查的。這件大事就是水污染超過正常指標了。我聽化學老師說過我們現在吃的都含有不能分解元素的水。雖然現在沒有特別的情況,但老了會得很多希奇古怪的病。這也無法改變了。
今年是個安全年,在這里有了BRT快速公交,它減少了汽車所排放的污染而且又省時。還有這的綠化也越來越多了。我曾看見過有很多人在登贏橋下的空地上種樹,還有在我學校路邊也有人種。
在我國,越來越多人再‘倡導保護環境’,隨處可見的傳單就是證據。
低碳生活也成了時尚。記的前不久我們還被老師叫著寫過以‘低碳生活’為題的作文呢!
篇9
第一部曲:孩子,你大膽地往前走--去掉鎖鏈,自由的舞蹈,寫放膽文
初一學生就像剛走路的嬰兒,父母不必教孩子走路的技巧和規矩,要做的就是激發孩子邁步走路、不用人扶的勇氣。教師不要給孩子設定框框,不要講什么立意拔高,不要練什么技巧方法。要做的只是給學生設置寬松自由的環境,讓學生跟著感覺走,隨心所欲自由的舞蹈。學生的心境進入一種放松的狀態,放開膽子去閱讀、去選材、去謀篇、去展示、去交流。
放手寫放膽文,寫作個性化。珍惜學生對生活的獨特感受。自己的感受原汁原味,散發著生活的芳香。這些感受也可能是片面的,但都出自于童心,這些片面也是可愛的片面,教師要給予保護,不要批評,必要時可給予指導。提倡寫放膽文,要求他們我手寫我口。作文就是傾訴的對象,就是知心的朋友。作文是說真話的地方。不要怕別人說自己思想膚淺而自卑。作文說真話了,假大空就沒有了,偽圣化的情感、成人化的語言就沒市場了。我的地盤我做主。
少寫命題作文,多寫自擬作文。根據初一學生認知的心理特點,多些記敘文,多編故事、多寫童話、寓言。提倡學生把自己最感興趣的天天樂道、夜夜苦思的題材寫成系列作文。簡化審題步驟,降低立意要求,至于寫作技巧之類的東西,必要時可以給予點撥,平常盡量不涉及。
第二部曲:有規矩才能成方圓--嚴格規范,訓練技巧,寫“規矩文
自由的舞蹈固然瀟灑放松,但還不夠美,不夠飄逸,一招一式還要規范,只有規范,才會提升。作文要有自己的規范。初一要放,初二要收。
1、文體規范--初一上學期
當今四不像作文,像感冒病毒一樣四處泛濫,成為常見病。何哉?
a、對文體的特點和要求認識模糊,不到位。
b、對生活缺乏細致的觀察,感情的積累不夠,只能用假大空來充數。
c、學生對作文不感興趣,只能敷衍了事。
淡化文體要求不等于不要文體,不管文體如何創新,作文的文體特點一定要突出,要一目了然。同時講清不同文體的要求和特點,對照范文,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記敘文:A.寫人記敘文:先練習寫一人,再寫多人。寫人一定要有語言、動作、肖像、心理等描寫尤其是細節描寫。動態的人物描寫一定要寫清楚人物變化的過程。寫人物牽涉到事件,一定要把事件的前因后果交待清楚。B寫事的記敘文先練習寫一事再寫多事。涉及的事件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事件過程中的細節描寫要具體細膩。事件有主次之分,主要事件一定要大寫特寫,要出彩。寫與事件有關的各類人物,描寫要到位。
2、技巧規范--初二下學期
記敘文:描寫方法結構方式、敘述方式、寫作方法等技巧都要加強規范。議論文:首先要求學生要有明確的論點、必要的論據和切實的論證過程。事實論證文字一定要簡略,可與記敘文中的敘事做比較。論證過程、論證方法、文章結構都要加以規范。
三、春風化雨而無跡,踏雪尋梅而無痕--寫不顯技巧卻深藏技巧的”自由文“
看似沒有技巧而技巧無所不在,是文章的最高境界。近代作家偏愛孫犁、汪曾祺,是因為他們都達到了此種境界。名作家都難以做到,怎能要求初三的學生呢?但它應該是每個學生的要求,是每個寫作者努力的方向。內容第一,技巧只是雕蟲小技。但沒有技巧的文章是會讓人不忍卒讀的。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言之有文的文章,學生還是可以寫出的。
前提:1、寫作的熱情和沖動,寫作的欲望不可抑制;2、對生活有較為深刻的觀察和領悟。3、技巧爛熟于心,熟能生巧。
初三,教師要引導學生在作文中自然而然的運用技巧。初二是有意為之,初三是無意而為。其中過渡的橋梁是對寫作技巧的熟練掌握。初三作文特別要注意要因人施教,因為學生之間的距離已經漸漸拉開。
高層次:可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適當的文學創作,如,小小說、散文,也可以進行文體創新,同時要求他們不自覺的運用寫作技巧。
中層次:是學生中的大多數,要求他們進一步規范強化寫作技巧,寫出文體特點鮮明的作文,做到言之有物、有序,語言流暢,沒有語病。
篇10
那天母親打聽到一個偏方:用新媳婦內衣襟上正中間的扣子朝缺牙的牙齦上反復摩擦,新牙便很快會長出來。適逢姥姥家的表哥娶媳婦,于是,喜日那天母親急匆匆地便帶著我趕去。
農村辦喜事非常熱鬧,一家娶媳婦,整個小山村都喜氣洋洋。快到中午時分,在一片吹吹打打的鼓樂聲中,迎親的隊伍終于進了村。鳳冠霞帔、蒙頭蓋臉的新娘被人攙扶進了新房。蓋頭一揭,全村人都驚呼新娘子長得好看。接著是拜天地、跪雙親、夫妻對拜。一番繁文縟節后,新娘又被推進洞房,坐到炕上,一動不動地盤腿“坐時辰”。
母親見機會到了,便把我抱上炕,讓我咧著缺牙的豁嘴喊一聲“秋嫂”,遂把“治牙”的用意告訴這位我稱作秋嫂的新娘。秋嫂一聽,連聲說“好”,竟然當著眾人的面,毫不猶豫地解開衣襟,將那枚紐扣大大方方地在我的牙豁處擦了起來。我滿懷感激地接受著這種“溫存治療”,心里美滋滋的。擦了一會兒母親說夠了,正拉開我時,秋嫂又嫣然一笑,說:“擦一兩次哪成?帶回去多擦幾次吧!”說著隨手抄起剪刀“咔嚓”一聲就把襯衣襟上的紐扣剪下來,遞到我手中,說:“送你了,小弟弟,讓它幫你長出兩顆金牙來!”
我十分珍重地將那顆紐扣捧回家,一有空就朝缺牙的牙齦上蹭幾下。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沒多久兩顆新牙居然從缺口處冒了出來,全家人見了十分高興。從此我便將這顆紐扣寶貝似的收藏起來。
紐扣給我帶了“好運”,然而它原來的主人秋嫂卻由此而招來麻煩。聽母親說,就在結婚的當天秋嫂便遭到妯娌們的非議。有的說:“一個新媳婦,剛過門就敞胸露懷,成什么體統?”有的說:“金豆子(指紐扣)送人了,不是守寡就是受貧。”這些流言蜚語很快傳開,表哥一聽非常惱火,將秋嫂狠揍一頓。
秋嫂不但模樣長得嬌好,而且聰慧、善良,樂于助人,但卻不為家庭所容。妯娌中傷、丈夫的愚昧和生活的貧困,使得她進門后沒過上一天的好日子。本來很開朗的她變得郁郁寡歡,心事重重,后來竟然精神失常,不知下落了。
秋嫂走了,但它送給我的那枚紐扣卻一直珍藏著。每當看到它,我都會想起那位容貌和心靈都一樣美的秋嫂。
【簡評】
一個新媳婦居然當著眾人把貼身內衣的紐扣解開,且敞胸露懷為“我”“治牙”;為了能讓“我”“多擦幾次”,還無私地將衣襟上的紐扣剪下來,其行為不得不讓人為之動容。這種行為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多么淳樸善良可敬的農村女人。